張浩

《仁術便覽》~ 卷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0)

1. 【二妙散】

治筋骨疼痛,因濕熱者。

黃柏,蒼朮(米泔浸炒)

上二味為末,滾湯入薑汁調服。二味皆有雄壯之氣。表實氣實者加酒少許,氣虛加補氣藥,血虛加補血藥,痛甚加薑汁熱服。

白話文:

【二妙散】

這個藥方是治療筋骨疼痛,起因是體內濕氣和熱氣過重的狀況。

藥方組成:黃柏、蒼朮(蒼朮要先用洗米水浸泡後再炒過)。

使用方法:將這兩味藥材磨成粉末,用滾燙的開水加入少許薑汁調勻後服用。這兩味藥材都具有強勁的藥性。如果患者體表壯實、體內氣也足,可以加入少許酒一起服用;如果患者氣虛,可以加入補氣的藥物一起服用;如果患者血虛,可以加入補血的藥物一起服用;如果疼痛劇烈,可以用熱的薑汁調服。

2. 【潛行散】

黃柏酒浸為末,入藥調服。

白話文:

將黃柏用酒浸泡後磨成粉末,加入藥中調和服用。

3. 【捉虎丸】

治一切風疾,走注疼痛,手足癱瘓,麻木不仁,及白虎歷節風。

麝香(二錢半),好墨(燒煙盡,一錢半),乳香,當歸(酒洗),沒藥(各七錢半),白膠香(另研),草烏(去皮),地龍(去土),木鱉子(去油),五靈脂(各一兩半)

上為末,和勻,糯米糊為丸如雞頭大。每一丸酒化下。遠年近日寒濕腳氣,臨發時空心服一丸,腳面汗出效。

白話文:

【捉虎丸】

這個藥丸是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像是遊走性疼痛、手腳癱瘓、麻木不仁,以及白虎歷節風(一種關節疼痛)。

藥材成分有:麝香(二錢半),好墨(燒到完全沒有煙,一錢半),乳香、用酒洗過的當歸、沒藥(各七錢半),另外研磨的白膠香,去皮的草烏,去除泥土的地龍,去除油脂的木鱉子,五靈脂(各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再用糯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像雞頭一樣。每次服用一丸,用酒化開後服用。對於多年或新近發作的寒濕腳氣,在發作前空腹服用一丸,腳面會出汗,就能有效緩解。

4. 【當歸止痛湯】

治風濕為病,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及遍身疼痛,流注,手足脛腫痛不可忍。

羌活,甘草(炙),黃芩(酒炒),茵陳(酒製),人參,防風,升麻,苦參,葛根,蒼朮(泔浸),歸身(酒洗),知母(去毛),茯苓,澤瀉,豬苓,白朮

上水二盞,煎服。

白話文:

【當歸止痛湯】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風濕引起的疾病,像是關節煩躁疼痛、肩膀和背部感到沉重、胸部和橫膈膜不舒服,以及全身各處疼痛、遊走性疼痛、手腳和小腿腫脹疼痛到難以忍受的情況。

藥材包含:羌活、炙甘草、酒炒黃芩、酒製茵陳、人參、防風、升麻、苦參、葛根、米泔水浸泡過的蒼朮、酒洗過的當歸身、去除絨毛的知母、茯苓、澤瀉、豬苓、白朮。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加入兩碗水,煎煮後服用。

5. 【羌活續斷湯】

勝獨活寄生湯,治病同。

羌活,防風,細辛,白芷,杜仲,牛膝,秦艽,續斷,熟地,當歸,人參,芍藥,茯苓,桂心,川芎,久冷身體疼痛加附子,熱加炒黃柏。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服。

白話文:

【羌活續斷湯】

這個方子的功效跟獨活寄生湯類似,可以治療相同的疾病。

組成的藥材有:羌活、防風、細辛、白芷、杜仲、牛膝、秦艽、續斷、熟地黃、當歸、人參、芍藥、茯苓、桂心、川芎。 如果是長久以來身體寒冷而疼痛,可以加入附子。 如果是身體發熱,可以加入炒過的黃柏。

使用方法是: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一起煎煮後服用。

6. 【通氣防風湯】

治肩背痛不可回顧,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此太陽經氣鬱不通,以本經藥散之。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甘草(各半錢),川芎,蔓荊子(各三錢)上水一盞半,煎服。

一方,治肩背痛。

蒼朮(一錢半),羌活,茯苓,澤瀉,白朮,陳皮(各一錢),甘草(四分),桂枝,威靈仙,桔梗,防風,赤芍(各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

白話文:

【通氣防風湯】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肩膀背部疼痛,痛到無法回頭看,脊椎疼痛、脖子僵硬,腰好像要斷掉一樣,脖子好像要被拔掉一樣的症狀。這是因為太陽經的氣鬱結不通,所以要用這個經脈的藥來疏散它。

藥方內容是:羌活、獨活(各三克),藁本、防風、甘草(各一點五克),川芎、蔓荊子(各九克)。以上藥材加水約三百六十毫升,煎煮後服用。

另有一個方子,也是治療肩膀背部疼痛的。

藥方內容是:蒼朮(四點五克),羌活、茯苓、澤瀉、白朮、陳皮(各三克),甘草(一點二克),桂枝、威靈仙、桔梗、防風、赤芍(各一點五克)。以上藥材加水約四百八十毫升,加生薑三片一起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