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升陽除濕湯】

治痢疾久而不愈,陽氣下陷。見泄門。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痢疾久病不癒,導致陽氣下陷的狀況。詳細的病症表現請參見「泄門」條目。

2. 【六陳湯劫劑】

青皮,陳皮,乾薑,甘草,烏梅,米殼

上水煎,空心服。

一方,治寒痢,青色為寒。用切乾薑如豆大,米飲服六七十粒,日三次用。

一方,治血痢神妙。乾薑火內燒黑,磁碗地下放冷,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白話文:

將青皮、陳皮、乾薑、甘草、烏梅、米殼這幾味藥材加水煎煮,在空腹時服用。

另一個方子,用來治療寒性腹瀉,這種腹瀉的特徵是排出青色的糞便。將乾薑切成豆子般大小,每次用米湯送服六七十粒,一天服用三次。

還有一個方子,治療血痢非常有效。將乾薑放在火中燒到焦黑,然後放在磁碗裡等它冷卻,再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3-4克),用米湯調和送服。

3. 【升陽除濕防風湯】

治大便秘,或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或少有血,慎勿利之,升舉其陽,則陰氣自降矣。

蒼朮(四兩),防風(三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白芍(一錢),每服一兩,先將蒼朮片入水二碗,煎至一碗半,入諸藥同煎至一碗,空心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升陽除濕防風湯】是治療大便不順暢,像是便秘,或是肚子痛想上廁所卻又拉不出來,或者每次上廁所都覺得沒有排乾淨、還想再拉,甚至可能排出少許白色黏液或帶血的狀況。這種情況不要隨便用瀉藥去通便,反而要用提升陽氣的方法,陽氣上升,陰氣自然就會下降,問題就能解決。

這個方子的藥材配方如下:

蒼朮四兩,防風三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白芍一錢。

每次服用一兩,先將蒼朮片放入兩碗水中,煎煮到剩下一碗半,然後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到剩下一碗,空腹服用。

4. 【芍藥湯】

治下血調氣,溲而便濃血。知氣行而血止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除。

白芍(一兩),當歸,黃連,黃芩(各五錢),官桂(二錢半),檳榔,大黃(各三錢),甘草(炙),木香(各二錢)

每服五錢,水煎。如痢不減,漸加大黃。如汗後臟毒,加黃柏。

一方,噤口痢,百發百中。

鹿角二兩,煅存性,為末,大人三錢,小人一錢,酒調送下,不過一時即食。

一方,治赤痢及噤口痢,陽毒太甚。酒一碗,黃連三錢姜炒過煎,空心溫服。

盦臍法治毒熱痢久不止,嘔惡不食,熱氣上攻,噤口不食。用田螺一個,連殼搗爛,入麝香少許,盦臍內,外川膏藥封之。

白話文:

【芍藥湯】

治療下部出血、調理氣機,小便時會排出濃稠血水。知道氣運行順暢,血就會停止,這樣排便自然會恢復正常,調理好氣機,便意不盡的感覺就會消除。

使用白芍(37.5克),當歸、黃連、黃芩(各18.75克),肉桂(9.375克),檳榔、大黃(各11.25克),炙甘草、木香(各7.5克)。

每服用18.75克,用水煎煮。如果痢疾沒有減輕,可以逐漸增加大黃的用量。如果發汗後產生腸道毒素,可以加入黃柏。

另外一個方子,治療不能進食的痢疾,效果非常好。

使用燒過的鹿角,研磨成粉末,成人服用11.25克,兒童服用3.75克,用酒調和送服,很快就能進食。

另外一個方子,治療赤痢以及不能進食的痢疾,是陽毒太過造成的。

用一碗酒,加入用薑炒過的黃連11.25克,煎煮後,空腹溫熱服用。

用肚臍敷藥的方法治療毒熱痢疾,久治不好,出現嘔吐噁心、無法進食,熱氣上湧、無法進食的情況。

用一個田螺,連殼搗爛,加入少許麝香,敷在肚臍內,外面用川芎膏藥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