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三 (2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5)

1. 【歸脾湯】

治思慮傷脾,不能統攝心血,以致反行,或吐血、下血。

白朮,茯苓,黃耆,龍眼肉,酸棗仁,人參(各一兩),木香(五錢),甘草(二錢半)上水煎,生薑五片,棗三枚,看上下,食前後溫服。

白話文:

白朮、茯苓、黃耆、龍眼肉、酸棗仁、人參(各一兩),木香(五錢),甘草(二錢半)以上藥材與水煎煮,再加入生薑五片,棗三枚,視症狀的輕重增減藥量,在飯前或飯後溫熱服用。

2. 自汗

氣虛。屬濕與熱痰病,亦有汗。汗乃心之液,自汗之症,未有不因心腎俱虛而得者。禁用半夏。

治方

白話文:

氣虛。屬於濕與熱痰病,還出汗。汗液是心的體液,容易出汗的症狀,沒有不是因為心腎虛弱而引起的。禁用半夏。

人參,黃耆,少加桂枝,陽虛者入附子亦可,須用酒煮之。

白話文:

人參、黃耆,酌量添加一些桂枝,如果是陽虛的人,也可以加入附子,要用酒來煮。

3. 【撲汗法】

用牡蠣、麩皮、麻黃根、藁本、糯米、防風、白芷為末,撲之。

白話文:

將牡蠣、麩皮、麻黃根、藁本、糯米、防風、白芷研磨成粉末,撲撒在患處。

4. 【黃耆白朮湯】

治自汗陽虛。

黃耆(二錢半),人參(一錢),白朮(麩炒,二錢),甘草(炙,五分),當歸(八分),浮小麥(一撮)上水一鍾半煎,食遠溫服。忌五辛物。

白話文:

黃耆(二錢半),人參(一錢),白朮(用麩皮炒過,二錢),甘草(炙過的,五分),當歸(八分),浮小麥(一把)用一碗半的水煮,服用時要溫熱。忌食五辛類的食物。

5. 【玉屏風散】

防風(一兩),黃耆(一兩),白朮(二兩)

上每服三兩,水煎服。

白話文:

  • 防風(一兩):防風具有解表散寒、祛風除濕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關節疼痛、風濕等疾病。

  • 黃耆(一兩):黃耆具有補氣固表、益氣補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氣虛乏力、自汗、盜汗、久瀉等疾病。

  • 白朮(二兩):白朮具有健脾益氣、滲濕止瀉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瀉、腹脹、水腫等疾病。

6. 【安胃湯】

治胃熱。食後復助其火,汗出如雨。

五味子,生甘草,炙甘草,烏梅,黑棗,水煎服。

白話文:

五味子、生甘草、炙甘草、烏梅、黑棗,用水煎服。

7. 【涼膈散】

治火氣上升蒸胃中之濕,亦能作汗。見傷寒門。

8. 【調衛湯】

濕勝。自汗,表虛不任風寒。

麻黃根,黃耆(各一錢),羌活(七分),生甘草,歸梢,生芩,半夏(各五分),麥冬(去心),生地黃(各三分),豬苓,蘇木,紅花(各二分),五味子(五個),水煎服。

白話文:

麻黃根、黃耆各一錢,羌活七分,生甘草、歸梢、生芩、半夏各五分,麥冬去心、生地黃各三分,豬苓、蘇木、紅花各二分,五味子五個,以上藥材用水煎服。

9. 盜汗

盜汗屬陰虛,小兒盜汗不須治。禁用半夏。

白話文:

盜汗屬於陰虛的症狀,小兒出現盜汗不需要特別治療。禁忌使用半夏。

10. 【當歸六黃湯】

當歸(一錢),生地黃,黃柏,黃芩(各八分,炒),黃耆(一錢半),黃連(炒,八分),熟地黃(一錢)

上用水一鍾半,煎至一鍾,食遠溫服。或加牡蠣煅,一錢。

白話文:

當歸(6克), 生地黃, 黃柏, 黃芩(各4.8克,炒過),黃耆(9克),黃連(4.8克,炒過), 熟地黃(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