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三 (23)
卷三 (23)
1. 【槐花散】
治腸胃有濕,脹滿,下血。
蒼朮,厚朴,陳皮,當歸,枳殼(各一兩),槐花(炒,二兩),甘草,烏梅(各半兩)上水二鍾,煎至一鍾,空心溫服。
白話文:
蒼朮、厚朴、陳皮、當歸、枳殼(各一兩),槐花(炒至微焦,二兩),甘草、烏梅(各半兩),以上的材料用水二碗煎至一碗,空腹時溫服。
2. 【當歸活血散】
治腸癖下血,濕毒下血。
槐花,青皮(各六錢),歸身,升麻(各二錢),荊芥穗,熟地,白朮(各六分),川芎(四分),加地榆(五分)上水煎,空心熱服。
白話文:
槐花、青皮(各 18 公克),生地黃、升麻(各 6 公克),荊芥穗、熟地、白朮(各 1.8 公克),川芎(1.2 公克),再加上地榆(1.5 公克),一起加入水中煎煮,於空腹時熱飲。
3. 【升陽去濕和血湯】
治腸癖下血作派,其血唧出,有力而遠射,四散如篩,春二月中下行,腹中大作痛,乃陽明氣衝熱毒所作也。當去濕毒,和血而愈也。
白話文:
治療腸道絞痛伴有血便的疾病,血像噴泉一樣射出,有力道且射得遠,四散像篩子一樣,在春天的二月份中旬或下旬發作,腹部劇烈疼痛,這是因為陽明之氣衝上並產生熱毒所導致的,應該祛除濕毒,調和血液才能治癒。
生地,牡丹皮,生甘草(各五分),熟甘草,黃耆(各一錢),歸身,熟地,蒼朮,秦艽,肉桂(各三分),陳皮,升麻(各七分),白芍(一錢半),上作一服,水四鍾,煎至二鍾,作二次服。
一方,加白朮、地榆。
白話文:
生地、牡丹皮、生甘草(各 0.75 克),熟甘草、黃耆(各 1.5 克),歸身、熟地、蒼朮、秦艽、肉桂(各 0.45 克),陳皮、升麻(各 1.05 克),白芍(2.25 克),以上各藥混合在一起,加入水煎成藥汁,分成兩次服用。
4. 【涼血地黃湯】
治飲食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陰受則入五臟,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癖,水穀與血另作一派唧出也。時值夏,濕熱太盛,正當客氣盛而主氣弱也。故腸癖之證甚,以此主之。
白話文:
如果飲食不節制,生活沒有規律,就會受到陰氣的侵襲。陰氣侵襲後就會進入五臟,進入五臟就會塞滿並閉塞,導致下痢,時間久了就會變成腸道彎曲,水穀和血液另成一股氣排出。現在正是夏天,濕熱太盛,正值外邪盛而正氣弱的時候。所以腸癖的證狀會很嚴重,因此要以此為治療依據。
熟地,當歸,青皮,槐花(炒。各五分),知母(去毛,炒),黃柏(炒。各一錢)
白話文:
*熟地:可以補腎、養血。
*當歸:可以補血、活血。 *青皮:可以理氣、燥濕。 *槐花(炒):可以止血、涼血。 *知母(去毛,炒):可以清熱、滋陰。 *黃柏(炒):可以清熱、燥濕、澀腸。
上作一服,水煎服。如小便澀,臍下悶,或大便後重,調木香、檳榔末,各五分,空心服。
白話文:
用上方的藥材做成一副藥,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小便不通暢,腹部下方感到悶痛,或是大便排便困難,可以調配木香、檳榔的粉末,各五分,空腹時服用。
5. 【加減四物湯】
治臟毒腸風,下血不止。
側柏葉,生地,當歸,川芎(各一錢),枳殼(炒),槐花(炒),荊芥穗,甘草(各五錢),上每服四錢,水一鍾,薑三片,烏梅少許煎。空心溫服。
白話文:
側柏葉、生地、當歸、川芎(各一錢),枳殼(炒過)、槐花(炒過)、荊芥穗、甘草(各五錢),上述每味藥四錢,加入一碗水、三片生薑、少許烏梅一起煎煮。空腹時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