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卷三 (15)
卷三 (15)
1. 【固神丸】
治年老胃氣虛弱,不能飲食。
白朮(六兩,炒),枳實(去穰,麩炒),川芎,當歸(各三兩),陳皮(八兩),甘草(炙),麥芽(炒),人參(各一兩),白茯苓(去皮),山楂(去核),乾葛(各四兩),神麯(炒二兩),木香(一兩)
上為末,陳米飯丸梧子大。每溫水送五七十丸。
白話文:
白朮(六兩,炒)、枳實(去除果實,麩炒)、川芎、當歸(各三兩)、陳皮(八兩)、甘草(炙)、麥芽(炒)、人參(各一兩)、白茯苓(去皮)、山楂(去核)、乾葛(各四兩)、神麴(炒二兩)、木香(一兩)。
2. 【補肝湯】
治前陰如冰冷,並陰汗,兩腳痿軟無力。
黃耆(一錢半),人參,乾葛,白茯,豬苓,升麻(各一錢),柴胡,歸身,羌活,連翹,黃柏,澤瀉,蒼朮,神麯(炒),知母,防風,陳皮,甘草(各錢半)
上銼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食前服。
白話文:
黃耆(1.5錢),人參、乾葛、白茯苓、豬苓、升麻(各1錢),柴胡、歸身、羌活、連翹、黃柏、澤瀉、蒼朮、炒神麯,知母、防風、陳皮、甘草(各1.5錢)
3. 【補氣湯】
治皮膚間有麻木。此肝氣不行也。
黃耆,甘草(各一兩),白芍(一兩半),澤瀉(五錢),陳皮(一兩半)作二服,水煎服。
白話文:
黃耆、甘草各一兩,白芍一兩半,澤瀉五錢,陳皮一兩半,分作兩次服用,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4. 【滋陰降火清肺養脾丸】
治久痰喘嗽,胸膈痞悶,飲食少進,面黃肌瘦,或咯吐唾衄過血者。及已成未成勞疾,發熱盜汗,俱宜服。久泄者,不宜服。諸嗽尤宜。
白話文:
治療長期咳嗽喘鳴,胸腔和橫膈膜阻塞不通暢,飲食進食很少,面色發黃,肌肉消瘦,或者咯吐唾液帶有過量血液的人。以及已經形成,或者尚未形成的勞疾,發熱盜汗,都適合服用。長期腹瀉的人,不適合服用。各種咳嗽尤其適合服用。
當歸(全用,酒浸,焙乾,一兩),川芎(酒浸,五錢),白芍(酒炒,一兩),生地(酒洗,薑汁浸,透焙,一兩),熟地(一兩,同上制),白朮(去梗,泔浸,土炒,二兩),南知母(去毛,酒炒,一兩),黃柏(二兩,鹽、酒焙),阿膠(蛤粉炒,一兩),麥冬(酒浸,去心,薑汁製透,一兩),天冬(去心,一兩,同上制),龜板(二兩,酒炙透),黃芩(酒炒,一兩),陳皮(鹽水浸,一兩),大甘草(炙,五錢),栝蔞仁(炒,一兩),貝母(去心,一兩),五味子(五錢),黃連(薑汁浸,炒,五錢),白茯苓(去皮,一兩),紫菀(酒洗,一兩),桔梗(去蘆,一兩),山梔(炒,一兩)
各製為末,煉蜜丸。每空心臨臥用溫水送下百丸,有痰用薑湯送。
白話文:
當歸(一兩,全部使用,浸泡於酒中,烘乾)
川芎(五錢,浸泡於酒中)
白芍(一兩,用酒炒)
生地(一兩,用酒洗淨,浸泡於薑汁中,烘乾)
熟地(一兩,以與生地相同的製法處理)
白朮(二兩,去梗,浸泡於泔水中,炒)
南知母(一兩,去毛,用酒炒)
黃柏(二兩,用鹽和酒烘製)
阿膠(一兩,用蛤粉炒)
麥冬(一兩,浸泡於酒中,去芯,用薑汁製透)
天冬(一兩,去芯,以與麥冬相同的製法處理)
龜板(二兩,用酒炙透)
黃芩(一兩,用酒炒)
陳皮(一兩,浸泡於鹽水中)
大甘草(五錢,烘烤)
栝蔞仁(一兩,炒)
貝母(一兩,去芯)
五味子(五錢)
黃連(五錢,浸泡於薑汁中,炒)
白茯苓(一兩,去皮)
紫菀(一兩,用酒洗淨)
桔梗(一兩,去蘆)
山梔(一兩,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