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引神歸舍丹】

治心氣不足,並治心風。

附子(一個,重七錢以上,炮,去皮臍),硃砂(一兩,水飛),大天南星(二兩,生用),上為末,用豬心血,並麵糊丸如梧子大。煎萱草根湯下,子午之交各一服。

白話文:

附子(一個,重量超過七錢,經過炮製,去除外皮和肚臍),硃砂(一兩,經過水飛處理),大天南星(二兩,生用),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豬心血和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用煎好的萱草根湯送服,每天中午和午夜各服用一服。

2. 【追風祛痰丸】

治諸癇暗風。

防風,天麻,殭蠶(炒,去絲、嘴),白附子(煨。各一兩),白礬(半兩),南星(三兩,一半化白礬水浸,一半用皂角漿水浸),半夏(湯洗七次,曬乾為末,分作二分,一分用生薑汁作曲,一分用皂角洗漿作曲)

上為末,薑汁糊為丸梧子大。每七八十丸,薄荷湯或淡薑湯食遠下。

白話文:

防風、天麻、殭蠶(炒熟後去除絲和嘴)、白附子(用火煨過)、白礬、南星(三兩,一半浸泡在白礬水中,另一半浸泡在皁角漿水中)、半夏(用熱水洗七次,曬乾後研磨成末,分作兩份,一份用生薑汁做成丸,另一份用皁角漿做成丸)。

3. 【硃砂安神丸】

治心煩懊憹,心亂怔忡,胸中氣亂,心中痞悶,食入反吐出。

硃砂(四錢,研),黃連末(五錢),生甘草(二錢半)

上為末,蒸餅丸如黃米大。每十丸,唾津嚥下。

白話文:

硃砂4錢,研磨成粉末;黃連末5錢;生甘草2錢半。

4. 【滾痰丸】

治膈痰太甚,作癇。見痰門。

5. 【龍薈丸】

治肝火太甚,作癇。見脅門。

男婦風邪顛癇,或狂走不知人事。

辰砂(一兩),雄黃(一兩),大附子(一個,重一兩)

白話文:

硃砂(一兩)、雌黃(一兩)、大附子(一顆,重一兩)

上為末,豬心血為丸梧子大。每服九丸,菖蒲湯下。

一方,治風癇。久服,其痰隨小便出。

明礬,細茶(各等)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三十丸,茶清下。

白話文:

上面的材料研磨成粉末,用豬的心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九丸,用菖蒲湯送服。

另一個配方,用於治療風癇。長期服用,痰會隨小便排出。

明礬,細茶(各等量)

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茶水送服。

6. 顛狂

《脈訣》:顛癇之脈,浮洪大長滑大堅疾,痰蓄心狂,脈虛者可治,實則死。又曰:脈乍大乍小,乍長乍短,此皆邪脈,神志昏亂。癲屬陰,狂屬陽。癲多喜而狂,多怒,大率多因痰結於心胸間,治當治心神,開痰結。亦有中邪而成此疾,則以治邪法治之。癲者,神不守舍;狂者,如有所見,經年不愈。

白話文:

《脈訣》上說:癲癇的脈象,表現為浮洪、大長、滑大、堅疾等,這種情況是痰液積蓄,心神狂亂,脈虛的可治,脈實的就沒治了。又說:脈象忽大忽小,忽長忽短,這些都是邪脈,神志昏亂的表現。癲癇屬於陰症,狂躁屬於陽症。癲癇患者大多喜怒無常,大都因痰液積結於心胸之間,治療時應著重治心神,並化解痰結。也有因為邪氣侵入而患此病的,則應採用治療邪氣的方法。癲癇患者,神志恍惚,狂躁患者,恍惚如有所見,經年累月都難以痊癒。

心經有損,是為真病。如心經蓄熱,當清心除熱;如痰迷心竅,當下痰寧志。若顛哭呻吟,為邪所憑,非狂也。燒蠶紙,酒下方寸。卒狂言鬼語,針大拇指甲下,即止。狂之為病,少臥而不飢,笑傲好歌樂,妄行不休。顛之為病,意常不樂。直視仰面曰僵,覆面曰僕。脈三部陰陽俱盛,大率多因痰結於心胸間,治當鎮心開痰結,同癇法。

白話文:

心臟的功能受損,就是真正的疾病。比如心臟積熱,就要清心除熱;如果痰液迷亂心竅,就要化痰安神。如果出現顛狂、哭泣、呻吟的症狀,是邪氣附體,不是發瘋。燒蠶紙、酒灑四方即可。突然發狂、說胡話,針刺大拇指指甲下,就能止住。發狂的症狀是,很少睡覺也不覺得餓,喜歡笑、喜歡唱歌,胡作非為,一刻不停。發癲的症狀是,心情經常不高興。直視仰面叫「僵」,俯視叫「僕」。脈象三部陰陽都很旺盛,大多是痰液積結在心胸之間引起的,治療方法是鎮心開痰結,同癇症的方法相似。

7. 【控痰丹】

治痰迷心竅,時時顛狂,如有所見。

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各等)

上末,煮麵糊丸梧子大,曬乾。臨臥薑湯下,或熱水下三十丸,利去痰飲為愈。

白話文:

甘遂(去除內部的種子)、紫大戟(去除外皮)、白芥子(三味藥物比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