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世馨

《醫學集成》~ 敘

回本書目錄

1.

天地有好生之德,人生天地間,不能體天地之心為心,縱有千駟萬鍾,歷數十春秋,只與草本同朽,烏足道哉,烏足道哉。吾邑清臣先生,隱君子也,聰明特出,倜儻不羈,文字皆工,而詩賦猶勝。昔從宿學宋西橋先生游,賞以大器期之,赴童軍前茅輒列,因患足疾,遂不復向名場角逐,一室詠歌,著有《醉吟詩草》。西橋先生見而悅之,曰:汝臣此不死矣,詩才若此,可付棗黎,以公同好。

詩板落成,復於閒居研究軒岐,書無不讀,數十年來活人甚眾,且先生以精明之質,抱瀟灑之懷,儒學而為醫學。一時縉紳先生,咸耳其名,如中丞嚴渭春、方伯吳廉生、明府陳薌墀輩,常與公游,談醫理,講文理,外拈賦詩,唱和為尤多焉。蓋由先生才思敏捷,學問宏通,故諸公不但以名醫目之,兼以名士稱之也。

白話文:

天地有孕育萬物的仁德,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如果不能體會天地的心意為自己的心,即使擁有千輛馬車、萬石糧食,縱使歷經數十年的春秋,最終也只能與草木一同腐朽,這又有什麼意義呢?真是毫無意義啊!

我鄉清臣先生,是一位隱居的君子,天資聰穎、才華出眾,性格灑脫不羈,各種文體都精通,尤其詩賦更為出色。他以前追隨學問淵博的宋西橋先生遊學,宋西橋先生看重他的才華,認為他必成大器,他參加童子試考試,總是名列前茅。後來不幸患上了足疾,便不再追求功名利祿,一個人躲在書房裡吟詩作賦,寫下了《醉吟詩草》。宋西橋先生看到詩集後非常高興,說:“你清臣啊,你不會死!你的詩才如此高超,可以傳給後世,讓大家一起欣賞。”

詩集出版後,清臣先生又在家中專心研究醫學,博覽群書,數十年來救治了許多病人。而且,他憑藉著聰明才智,保持著灑脫的性格,以儒學為基礎,精研醫術。當時很多有地位的官員和士大夫都認識他,像中丞嚴渭春、方伯吳廉生、知府陳薌墀等人,經常與清臣先生一起交談醫理、講解文理,閒暇時還會一起賦詩作詞,互相唱和,作品很多。這都是因為清臣先生才思敏捷、學識淵博,所以大家不僅稱他為名醫,更把他看作一位名士。

晚年善病,閉戶著書,採取各家精華及生平素所應驗,手錄成篇,欲傳後世,用心誠苦,而救世良殷矣。癸酉秋闈後,余錦裏歸來,先生出書見示。余捧讀再三,竊見首卷提絜大綱,次、三臚陳雜證,四卷附載醫案、穴道及百誤八法,切而不泛、簡而不繁,誠後學津梁,入門路徑也。

夫神農以後,著書立說,不下數十百人。然其中短長互見,先生棄其短、取其長,掇百家之長,纂成斯集,溫涼攻補,不執一偏,按證選方,足供實用。古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先生此書,誠立言而樹功德於無窮者也。余有心斯道,恨未窺一斑,恒親炙光儀,更端請教先生口講指畫,層出不窮,知其底蘊深也。書成命序,爰綴俚言以為之首。

時同治十三年,歲官甲戌,清和既望,香圃駱世馨撰

白話文:

晚年容易生病,他就關起門來寫書,將各家醫學的精華以及自己多年行醫的經驗整理成文,想要傳給後世,用心良苦,希望能夠救治更多人。癸酉年秋天科舉考試結束後,我從錦裏回來,先生拿出了他的新書給我。我仔細閱讀了兩遍,發現第一卷概述了醫學的大綱,第二、三卷列舉了各種疾病的證狀,第四卷附錄了醫案、穴道和一些常見的錯誤治療方法,內容精煉卻不流於空泛,簡潔卻不失完整,真的是後輩學習醫術的橋樑,入門的指路明燈。

自從神農氏之後,寫書講述醫學的人不計其數。但其中優劣參半,先生捨棄了不好的地方,取其精華,將百家之長彙集在一起,編寫了這本書。藥方寒涼溫熱、攻補兼備,不固執於一種偏方,根據病症選擇藥方,實用性很強。古人說:「最高境界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是立言。」先生的這本書,正是立言樹功德於無窮的典範。我對醫術很有興趣,可惜還沒能學到皮毛,一直希望得到先生的指點,向他請教醫學的精髓。先生講解時,妙語連珠,層出不窮,讓我更加了解他深厚的醫學功底。

書寫完畢,讓我寫序文,我就用樸實的語言寫了這篇序言。

時同治十三年,歲次甲戌年,清明節後十五天,香圃駱世馨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