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世馨

《醫學集成》~ 醫學集成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醫學集成卷一 (2)

1. 先天解說

兩腎為先天之本,坎(☵)離(☲)寓焉。坎居左腎,坎中滿,坎為中男,上下二爻為坤陰,中一爻為乾陽,坎為水即先天真水,中一爻為陽,即先天真陽,陰中有陽,水中有火是也。離居右腎,離中虛,離為中女,上下二爻為乾陽,中一爻為坤陰,離為火即先天真火,中一爻為陰即先天真陰。陽中有陰,火中有水是也。

修煉家謂龍從火裏出,虎向水邊生,此也。

白話文:

腎臟是先天之本,其中包含著坎(☵)和離(☲)兩種能量。坎位於左腎,充盈滿溢,代表著中男,上下兩爻為坤陰,中間一爻為乾陽。坎為水,即先天真水,中間一爻為陽,即先天真陽,陰中有陽,水中有火。離位於右腎,空虛虛靈,代表著中女,上下兩爻為乾陽,中間一爻為坤陰。離為火,即先天真火,中間一爻為陰即先天真陰。陽中有陰,火中有水。

修行者認為龍從火中誕生,虎在水邊孕育,正是這個道理。

2. 後天解說

後天脾胃,氣血也,戊己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捷徑》云:刀圭足以延壽考。係道家隱語,戊字一丿,即刀字這一丿也。己字一𠃌,即刀字這一𠃌也,合而為刀。圭字兩重土,即戊土己土也,合而為圭,故曰刀圭。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在說什麼呢?以下是簡要的解讀: 「後天脾胃」是指人體內的消化系統和營養吸收功能。「氣血」是中醫用來描述身體能量運行的概念,包括血液循環、呼吸等生理活動。「戊己」則代表五行中的土元素,其中「戊」象徵著陽性的土、「己」象徵著陰性的土。

《捷徑》是一本道教經典著作,在這裡提到「刀圭足以延壽考」一句,意思是透過服用某些丹藥或草藥可以增進健康、延長生命。這個詞組是由兩個漢字拼湊而成的:

  • 「刀」指的是切開東西的工具;
  • 「圭」由兩個「土」字構成,表示土地或者土壤的意思;

因此「刀圭」就是指能夠幫助人們獲得健康的丹藥或草藥。整句話的意思是通過服食這些丹藥或草藥可以使人的生命力得到提升並延續下去。

3. 丹田解說

臍下寸半為氣海,一寸八分為丹田。淪淪渾渾,如露珠,如水泡,順則成人,逆則成仙。保合太和,長生不老。道家謂之嬰兒,佛家謂之舍利子,醫家謂之丹田。

白話文:

肚臍下方約1.5寸的地方是氣海穴,再往下1.8分的位置就是丹田。丹田像圓滾滾、混混沌沌的露珠或水泡一樣,如果能夠妥善地調理它,就能成為健康的人;反之,若能善加利用它的能量,就有可能成就神仙般的境界。保持身心平和,就可以延年益壽。道教稱這個地方為「嬰兒」,佛教稱其為「舍利子」,而中醫師們則把它叫做「丹田」。

4. 五行生克

金、木、水、火、土為五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為五行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為五行相克。

白話文:

金、木、水、火、土是五種基本元素,其中金能生成水,水能生成木,木能生成火,火能生成土,土能生成金,這就是五行相生的道理。相反地,金能夠剋制木,木能夠剋制土,土能夠剋制水,水能夠剋制火,火能夠剋制金,這就是五行相剋的道理。

5. 五臟六腑

心、肝、脾、肺、腎,為五臟。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為六腑。

合心包絡為十二經。

白話文:

心、肝、脾、肺、腎是五個主要內臟;膽囊、胃、小腸、大腸、膀胱和三焦則被稱作六大器官。加上心包膜,就組成了人體的十二條經脈。

6. 臟腑表裏

心與小腸為表裏,心包絡與三焦為表裏,肝與膽為表裏,脾與胃為表裏,肺與大腸為表裏,腎與膀胱為表裏。

白話文:

心和小腸有著相互關聯的作用,心臟周圍的心包膜和三焦也有著相對應的功能。肝臟和膽囊也是互相影響的關係,脾胃之間也存在著密切的合作。肺部和大腸則是互相關聯的器官,而腎臟和膀胱亦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繫。

7. 臟腑所屬

心與小腸屬火,心為丁火,小腸為丙火;肝與膽屬木,肝為乙木,膽為甲木;脾與胃屬土,脾為己土,胃為戊土;肺與大腸屬金,肺為辛金,大腸為庚金;腎與膀胱屬水,腎為癸水,膀胱為壬水。

白話文:

心和小腸屬於火性,心是丁火,小腸是丙火;肝和膽屬於木性,肝是乙木,膽是甲木;脾和胃屬於土性,脾是己土,胃是戊土;肺和大腸屬於金性,肺是辛金,大腸是庚金;腎和膀胱屬於水性,腎是癸水,膀胱是壬水。

8. 足六經辨

太陽膀胱,陽明胃,少陽膽,太陰脾,少陰腎,厥陰肝。

9. 手六經辨

太陽小腸,陽明大腸,少陽三焦,太陰肺,少陰心,厥陰心包絡。

10. 十二經絡

手三陽,從手至頭;手三陰,從臟至手;足三陽,從頭至足,足三陰,從足至腹。太陽、少陰行身之後,陽明、太陰行身之前,少陽、厥陰行身之側。

足經脈長,遍絡四體,手經脈短,統在足經,故傷寒外感但言足經不言手經。

白話文:

手部的三條陽經從手部向上延伸至頭部,手部的三條陰經則從內臟向下延伸至手部;足部的三條陽經從頭部向下延伸至足部,足部的三條陰經則從足部向上延伸至腹部。太陽經和少陰經循行於人體的後側,陽明經和太陰經循行於人體的前側,少陽經和厥陰經則循行於人體的兩側。

足部的經脈較長,遍布全身四肢,而手部的經脈較短,與足部的經脈相連。因此,在討論傷寒外感時,通常只提及足部的經脈,而很少提及手部的經脈。

11. 寸關尺解

以掌後高骨為關,從關至魚際,得一寸,以寸名;從關至尺澤,得一尺,以尺名。以關為間隔,尺寸不得混而為一家,合寸關尺為三部。

白話文:

把手掌後面突出的骨頭當作分界點,從這個分界點到手指根部(魚際)有一個單位長度,就叫做“寸”。再從分界點往手腕方向走一個單位長度,就是“尺”,這兩個部分不能混淆在一起,而是要分成三個部位:寸、關和尺,一共是三個部分。

12. 六部脈解

六部脈,候以寸關尺。左寸以候心,左關以候肝,左尺以候腎,右寸以候肺,右關以候脾,右尺以候命門。六部各有所屬,究之精於六脈,分而不分,不分而分,斯得訣矣。

白話文:

六個部位的脈搏,可以用來檢查身體狀況。左手的「寸」可以檢測心臟,「關」可以檢測肝臟,「尺」可以檢測腎臟;右手的「寸」可以檢測肺部,「關」可以檢測脾胃,「尺」可以檢測生命之門(可能是指生殖器官)。這六個部位各自有其特點和歸屬,如果能夠精通六種脈搏,就能夠明確地區分出每個部位的情況,但同時也能整體看待整個身體狀態,這樣才能掌握到關鍵要領。

13. 脈定至數

診脈之初,先平自己呼吸,以己之呼吸,定他人之呼吸。人之臟腑不可見,於脈息見之。脈來四至為緩,即平人無病之脈。拋去此部,又考他部,從六部中考其太過不及,斯有權衡。權衡者,先看人之強弱,後考脈之虛實。千病萬病,總不出陰陽表裏虛實六字。再從六字細心探討,則權衡定矣。

白話文:

診斷脈象時,首先要平靜自己的呼吸,以自己的呼吸來穩定患者的呼吸。人體的臟腑無法直接看見,只能透過脈搏的變化來觀察。脈象平緩,四肢皆能感受到,這就是健康無病的人的脈象。排除掉正常的脈象,再觀察其他部位的脈象,從六個部位的脈象中,判斷其是否過度或不足,這就是權衡。權衡的方法是,先觀察患者的體質強弱,然後再觀察脈象的虛實。千奇百怪的疾病,歸根結底都脫離不了陰陽、表裏、虛實這六個字。再從這六個字仔細探討,就能確立診斷的權衡。

14. 脈定權衡

脈以緩字為權衡,緩字探得熟,能識諸症。探得浮沉遲數四大脈真處,則知緩字外即是病,或浮或沉或遲或數,不必盡具。探得緩字在某部,即知某部無病,從病脈治之權衡得矣。

白話文:

當我們用「緩」這個詞來衡量脈搏時,如果能夠深入理解「緩」的意思,就能夠辨別各種病症。如果能夠找到浮、沈、遲、數這四種主要脈象中的真正特徵,那麼就知道除了「緩」之外就是疾病了,不一定要全部都出現。如果能找到「緩」出現在哪個部位,就可以知道那個部位沒有生病,這樣就掌握了根據病情治療的方法和標準。

15. 浮沉統屬(崔氏)

從肉上行者,為浮;從肉下行者,為沉。

浮而無力,為濡;沉而無力,為弱。

浮沉有力,中取無力,為芤。

沉極至骨,為伏。

浮極內空,為革。

沉極內堅,為牢。

浮中沉三部有力,為實;浮中沉三部無力,為虛。

浮中沉三部無力,按之且小,似有似無,為微。

浮中沉三部無力,按之且大,渙漫不收,為散。

白話文:

從肉上行者,為浮;從肉下行者,為沉。

**意思:**脈搏在皮膚表面流動,稱為浮脈;脈搏深入肌肉中流動,稱為沉脈。

浮而無力,為濡;沉而無力,為弱。

**意思:**浮脈摸起來無力,稱為濡脈;沉脈摸起來無力,稱為弱脈。

浮沉有力,中取無力,為芤。

**意思:**浮脈和沉脈都摸起來有力,但中間部分摸起來無力,稱為芤脈。

沉極至骨,為伏。

**意思:**沉脈深入骨頭,稱為伏脈。

浮極內空,為革。

**意思:**浮脈極度空虛,稱為革脈。

沉極內堅,為牢。

**意思:**沉脈極度堅實,稱為牢脈。

浮中沉三部有力,為實;浮中沉三部無力,為虛。

**意思:**浮脈、中間部分和沉脈三部分都摸起來有力,稱為實脈;浮脈、中間部分和沉脈三部分都摸起來無力,稱為虛脈。

浮中沉三部無力,按之且小,似有似無,為微。

**意思:**浮脈、中間部分和沉脈三部分都摸起來無力,按壓時脈搏很小,若隱若現,稱為微脈。

浮中沉三部無力,按之且大,渙漫不收,為散。

**意思:**浮脈、中間部分和沉脈三部分都摸起來無力,按壓時脈搏很大,散漫無收,稱為散脈。

16. 遲數統屬

三至為遲,六至為數,四至為緩。

緩脈動時一止,為結。

數脈動時一止,為促。

結促之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為代。

白話文:

  1. 「三至為遲」:每三息纔有一次心跳(脈搏)跳動,這表示脈象較為緩慢。

  2. 「六至為數」:每六息就有一次心跳(脈搏)跳動,這表示脈象較為快速。

  3. 「四至為緩」:每四息纔有一次心跳(脈搏)跳動,這表示脈象較為平緩。

  4. 「緩脈動時一止,為結」:當脈象呈現緩慢且在一次心跳後停頓一下的情況,被稱為「結脈」。

  5. 「數脈動時一止,為促」:當脈象呈現快速且在一次心跳後停頓一下的情況,被稱為「促脈」。

  6. 「結促之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為代」:當脈象在一次心跳後突然停頓,且無法自行恢復,這種脈象被稱為「代脈」。

17. 滑澀統屬

滑溜如珠,為滑;往來澀滯,為澀。

狀如弓弦,按之且勁,為弦;彈搏人手為緊。

來時應指而盛,去時減力而衰,為洪。

細軟如絲,為細。

來去迢迢而長,為長;來去縮縮而短,為短。

圓如豆粒,約約動搖不移,為動。

白話文:

摸起來像珠子一樣光滑,稱為滑;移動時感覺阻礙、不順暢,稱為澀。

形狀像弓弦一樣,按壓時感覺有力,稱為弦;觸摸時像彈跳一樣有勁,稱為緊。

脈搏有力地涌向手指,然後力量逐漸減弱,稱為洪。

脈搏細弱如同絲線,稱為細。

脈搏流動緩慢,時間較長,稱為長;脈搏流動迅速,時間較短,稱為短。

脈搏圓潤像豆粒大小,輕輕搖晃,位置沒有變化,稱為動。

18. 諸脈主病

浮為在表,沉為在裏。濡為陽虛,弱為陰虛。

芤為失血,伏為閉鬱。革為傷精,牢為堅積。

實為邪實,虛為正虛(此處原文「實為邪虛,實為正虛」,有誤。)。微為陽憊,散為虛極。

遲為臟寒,數為腑熱。緩為無病,結為寒盛。

促為熱盛,代為氣乏。滑為痰病,澀為血少。

弦為水飲,緊為寒痛。洪為脹熱,細為氣少。

長為氣盛,短為氣虛,動為痛熱。

白話文:

浮則病在表面,沉則病在內部。濡則陽氣虛弱,弱則陰氣虛弱。

芤則失血,伏則氣血鬱結。革則精氣受損,牢則寒凝積聚。

實則邪氣盛實,虛則正氣虛弱。微則陽氣不足,散則虛極無力。

遲則臟腑寒涼,數則腑臟熱盛。緩則無病,結則寒氣盛極。

促則熱盛迫促,代則氣力不足。滑則痰濕阻滯,澀則血氣不足。

弦則水飲停滯,緊則寒邪作痛。洪則氣血充盈,細則氣虛不足。

長則氣盛有餘,短則氣虛不足,動則疼痛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