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梁溪七世家醫雅亭氏顧爾元拜撰

《醫中一得》~ 輝瘧淺說

回本書目錄

輝瘧淺說

1. 輝瘧淺說

時交夏至以後連日身體發熱午後更甚至夜半出汗稍和明日午後仍復大熱心胸懊憹舌胎黃膩脈數而洪或有上午即大熱者或有大熱前手足厥冷而熱者人皆稱為癉瘧方中無不用表裡雙解以傷寒之法治之其感邪極輕者雖不藥亦愈加稍重者屢投無效藉云癉瘧本難速愈必延至月餘元氣津液大傷熱仍不解一病愈淹無從措手殊不知傷暑與傷寒病本不同治亦各異葉氏云暑為無形之氣先從口鼻而入法當輕揚解散此語深得治此症之法切思暑氣入鼻必先犯肺入口必先犯胄然肺胃熱邪清之散之似可易愈何以治之無效蓋肺與脾為子母胃與脾為表裡故肺胃之病最易及脾午後更劇者陽明之見端也辰刻亦屬陽明已屬太陰每日如是者脾主信也胃為腑脾為臟其病纏綿不已者在腑易愈在臟難愈也且暑必夾濕脾又惡濕濕在脾不易去也治法當以辛涼解散為主用藥宜輕清上升不宜重濁下降經所謂火鬱發之是也夫脾為坤土其氣本升既為濕熱所蘊已失健連之機若早用苦降之藥遏住熱邪阻其上升之牲勢必其邪由表入里變成下痢而難愈矣是以治當純用辛涼解表務令將脾經所沾暑濕之邪導其仍從肺胃而出所貴提邪外越勿使引邪入里是為要著尤不可難以里藥下藥雜則藥便有所牽制其力不專難以奏效更防邪易陷脾耳因此症從無專治之法茲特本諸前賢參以己意聊擬一方遇病用之多能獲效奉勸

白話文:

時值夏至過後,連日身體發熱,午後尤甚,夜半稍退,翌日午後又再度大熱,心胸煩躁,舌苔黃膩,脈搏急促而洪大。有些患者上午即發高燒,或是在大熱前手足冰冷,之後才發熱,人們都稱之為「癉瘧」。

醫書中治療癉瘧的方子,無不使用表裡雙解之法,以治療傷寒的藥物來治。然而,輕微的感邪,即使不藥而愈也不足為奇。但病情稍重者,服用藥物屢次無效,有人便說癉瘧本就難以速愈,必延至月餘,元氣津液大傷,熱度仍未消退,病癒漫長,無從下手。

殊不知傷暑與傷寒,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亦各異。葉氏云:「暑為無形之氣,先從口鼻而入,法當輕揚解散。」此言深得治癉瘧之法。細思暑氣入鼻必先犯肺,入口必先犯胃,肺胃熱邪,清之散之,似可易愈,為何治療無效?蓋因肺與脾為子母,胃與脾為表裡,故肺胃之病最易波及脾臟,午後更劇者,乃陽明經氣顯露之兆也。辰時亦屬陽明,已屬太陰,每日如此,則脾主信也。胃為腑,脾為臟,其病纏綿不已者,在腑易愈,在臟難愈也。且暑必夾濕,脾又惡濕,濕在脾不易去也。

治法當以辛涼解散為主,用藥宜輕清上升,不宜重濁下降。經書所謂「火鬱發之」是也。夫脾為坤土,其氣本升,既為濕熱所蘊,已失健運之機。若早用苦降之藥,遏住熱邪,阻其上升之勢,必其邪由表入里,變成下痢而難愈矣。是以治當純用辛涼解表,務令將脾經所沾暑濕之邪導其仍從肺胃而出,所貴提邪外越,勿使引邪入里,是為要著。尤不可難以里藥下藥,雜則藥便有所牽制,其力不專,難以奏效,更防邪易陷脾耳。

因此症從無專治之法,茲特本諸前賢,參以己意,聊擬一方,遇病用之,多能獲效。奉勸世人,切記此法。

高明請嘗試之

葛升湯,治熱勢起伏有汗不解方

葛根(一錢五分),升麻(八分),連翹(二錢),杏仁(去皮尖二錢炒),牛蒡子(三錢),六一散(三錢),廣皮(一錢),蟬衣(去足一錢),川通草(四分),香薷(一錢),引用蘆根(一兩),荷花露(一兩),鮮荷梗(一尺),鮮佛手一錢分量視人強弱加減虛弱之體升麻量滅強壯之人升麻酌增

白話文:

高明的醫生,請嘗試這個方子:

葛升湯,用於治療發熱反覆,出汗卻不能止住的症狀。

藥方如下:

  • 葛根(一錢五分)
  • 升麻(八分)
  • 連翹(二錢)
  • 杏仁(去皮尖二錢,炒過)
  • 牛蒡子(三錢)
  • 六一散(三錢)
  • 廣皮(一錢)
  • 蟬衣(去足一錢)
  • 川通草(四分)
  • 香薷(一錢)
  • 用蘆根(一兩)煎水
  • 荷花露(一兩)
  • 鮮荷梗(一尺)
  • 鮮佛手(一錢)

藥量可根據患者體質强弱加減:

  • 體虛者,可減少升麻的用量。
  • 強壯者,可酌情增加升麻的用量。

以上之味平淡無奇人人皆用惟升麻為此方必用之藥與六一散通草能提脾家之暑濕使之外達肺胃葛根蘆根為涼散陽明之專藥杏仁為心果連翹能清心包絡熱香薷荷梗荷露清其暑廣皮佛手開其氣蟬得秋氣最先乃金風奏而炎暑消之意更與牛蒡為解散暑風之佐使也若大熱前先手足厥冷看病機已兼少陽富加柴胡四分時交白露而發病者方中須加赤巧藥一錢五分乃邪氣入營故他再加薄荷一錢以佐香薷之不逮若深秋後脈不甚洪口不甚渴當去蘆根四錢小兒則分量酌減此方連服三劑或五劑重者即輕輕者鉚愈或有變為瘧疾數日而愈者若但熱無汗脈洪數而懊煩者不用此方用大青龍湯去薑棗加葛根因暑蘊於中而外為寒所束也

白話文:

以上這些藥材的味道都很普通,平常大家都會使用,只有升麻是這個方子裡不可或缺的藥材。

升麻與六一散、通草可以提振脾胃的暑濕,讓它們排出體外到達肺和胃。葛根、蘆根則專門用於清涼散解陽明經的熱氣。杏仁是心果,連翹可以清熱解毒,作用在心包絡。香薷、荷梗、荷露可以清除暑氣,廣皮、佛手可以開通氣機。蟬蛻是秋天第一個感受到秋氣的藥材,代表著金風已至,炎熱暑氣消散的意思,再加上牛蒡可以更有效地散解暑熱。

如果患者在大熱之前先出現手腳冰冷,就表示病機已經波及少陽經,需要在方子裡加上四分之一錢的柴胡。如果是在白露時節發病,方中就要加上赤小豆一錢五分,因為這是邪氣入侵營氣的表現。如果還伴有其他症狀,也可以再加一錢薄荷來輔助香薷。

如果到了深秋之後,脈搏不很洪大,口渴也不嚴重,就可以減去蘆根四錢。如果是小孩子,就要根據年齡調整用藥量。

這個方子連續服用三到五劑,重症患者可以減輕症狀,輕症患者可以痊癒,甚至可能轉變成瘧疾,經過幾天後自行痊癒。

如果患者只是單純發熱,沒有汗出,脈象洪數,並且感到煩躁不安,就不用這個方子,應該使用大青龍湯,去掉生薑和紅棗,加入葛根,因為這是暑熱鬱積在體內,被外寒所束縛所致。

此方之用神全在升麻一味蓋暑必夾濕若脾中蘊濕則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暑濕之邪交阻則外壯熱而內懊憹舌胎黃膩大便秘結小便短少諸症見矣惟升麻升其清氣則濁亦易降並助葛根諸藥滌邪外散可以效靈如無升麻別難奏效或云升麻非常用之藥抑恐陰虛之人提動肝陽故不敢輕投不知升麻入肺脾胃大腸四經非同柴胡之入肝膽可比可以無慮東垣先生亦常用之惟胃虛氣逆嘔吐者自宜慎用耳且此症兩候之內若能早用此方可無邪閉邪陷之虞亦無氣組痙厥之險業醫者未可輕視也又云表裡雙解亦是前人之法何以此症獨不可用答云先表后里古人治病貴有次第表未解未可攻裡仲師亦嘗言之若邪勢表輕里重者偶用雙解是專意攻裡帶疏表也表重者斷無此法況治傷暑之症務令將脾家所蘊之邪導其仍縱肺胃而出若用里藥不外檳榔枳實焦查神面厚朴之類性燥入脾雖與肺胃之藥同用而藥方有所牽制不能提邪外越里藥若輕尚無大患倘或重投多服則津液愈虧元氣愈弱正虛邪陷雖有良醫難為方矣若難下藥則熱邪陷脾易成滯下此所以諄諄奉勸世之業醫者考之於書揆之於理驗之於病深望明哲之士穎悟而信從之務將舊日所習之成法為之一變則病者幸甚

白話文:

此方之用神全在升麻一味:

這方子靈驗之處,全在升麻這一味藥。

蓋暑必夾濕:

因為暑邪必然夾雜著濕氣。

若脾中蘊濕則清氣不升濁氣不降:

如果脾臟裡蘊藏了濕氣,清氣就升不起來,濁氣也降不下去。

暑濕之邪交阻則外壯熱而內懊憹舌胎黃膩大便秘結小便短少諸症見矣:

暑濕之邪互相阻礙,就會出現外熱內寒,舌苔黃膩,大便秘結,小便短少等症狀。

惟升麻升其清氣則濁亦易降並助葛根諸藥滌邪外散可以效靈:

只有用升麻來提升清氣,濁氣自然容易下降,同時配合葛根等藥物,可以驅除邪氣,使其散發出去,療效就會顯著。

如無升麻別難奏效:

如果没有升麻,其他藥物就很难奏效。

或云升麻非常用之藥抑恐陰虛之人提動肝陽故不敢輕投:

有些人说升麻不是常用藥,擔心它會刺激陰虛體質的人,提升肝陽,所以不敢轻易使用。

不知升麻入肺脾胃大腸四經非同柴胡之入肝膽可比可以無慮:

其实升麻入肺脾胃大腸四經,不像柴胡只入肝膽,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東垣先生亦常用之惟胃虛氣逆嘔吐者自宜慎用耳:

東垣先生也經常使用升麻,但對於胃虚氣逆、嘔吐的人,就應該謹慎使用。

且此症兩候之內若能早用此方可無邪閉邪陷之虞亦無氣組痙厥之險業醫者未可輕視也:

而且,這種病在兩候之內,如果能及時使用這方子,就能避免邪氣閉塞,邪氣入侵,也能避免氣逆痙厥的危險,醫生們不能輕視。

又云表裡雙解亦是前人之法何以此症獨不可用:

有人說,表裡雙解也是古人的治病方法,为什么这个病就不能用呢?

答云先表后里古人治病貴有次第表未解未可攻裡仲師亦嘗言之若邪勢表輕里重者偶用雙解是專意攻裡帶疏表也表重者斷無此法況治傷暑之症務令將脾家所蘊之邪導其仍縱肺胃而出若用里藥不外檳榔枳實焦查神面厚朴之類性燥入脾雖與肺胃之藥同用而藥方有所牽制不能提邪外越里藥若輕尚無大患倘或重投多服則津液愈虧元氣愈弱正虛邪陷雖有良醫難為方矣若難下藥則熱邪陷脾易成滯下此所以諄諄奉勸世之業醫者考之於書揆之於理驗之於病深望明哲之士穎悟而信從之務將舊日所習之成法為之一變則病者幸甚:

回答:古人治病讲究循序渐进,先解表,后攻里。仲景先生也曾经说过,如果邪气表轻里重,偶尔用双解,是为了专攻里,同时兼顾疏表。但表重的病人,绝对没有这种方法。何况治疗伤暑的病症,一定要把脾臟里蕴藏的邪气引導出来,从肺胃排出。如果用里藥,例如檳榔、枳實、厚朴等,性燥入脾,虽然和肺胃的藥一起使用,但药方互相牵制,无法将邪气引导出体外。如果里药用得轻,尚且没有大碍。但是如果反复使用,服用过量,就会造成津液亏损,元氣衰弱,正气虚弱,邪气入侵,即使是良医也难以治疗。如果難以用藥,热邪就会陷在脾脏里,容易形成滞下。所以我要恳切地劝告天下所有的医生,要认真学习医书,思考道理,并在实际治疗中不断验证。希望明智的医者能够深刻理解,并遵循我的观点,改变以往的治病方法,这样病人才能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