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傷暑全書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傷暑全書卷之二 (2)

1. 又主方

香樸飲

治伏熱吐瀉,虛煩作亂。

人參(去蘆,八分),茯苓(一錢),甘草(炙三分),紫蘇葉(七分),木瓜(七分),澤瀉(六分),香薷(一錢),半夏(湯泡七次,五分),白扁豆(炒,七分),陳皮(七分),厚朴(七分),烏梅肉(七分)

上㕮咀,水二鍾,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一鍾,食前熱服。

一發一斂,一驅一補,巧力並中長技也。當與六和湯並善。

枇杷葉散

治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噦噁心,頭目昏眩。

枇杷葉(去毛炙,一兩),香薷(七錢五分),白茅根麥門冬(去心),甘草(炙),乾木瓜(各一兩),丁香,陳皮(去白),厚朴(去皮薑汁炙)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鍾,姜三片煎服。如止渴燥,去丁香,加知母,冷水調下。

以上辛散之劑。

縮脾飲

消暑氣,除煩渴,止吐瀉、霍亂。

砂仁(研,四兩),乾葛(二兩),白扁豆(炒香去皮,二兩),烏梅肉,草果(炒去殼),甘草(炙,各四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二大碗,煎七分,以水沉冷服。

消導解利之劑。

黃連解毒湯

治實火燥亂,煩渴,畜熱內甚等症。此所謂實火宜瀉。

黃連(去毛),黃芩黃柏梔子(各一錢)

上咀片,水煎服。

人參白虎湯

治伏暑,發渴嘔吐,身熱脈虛,自汗。

人參(一錢五分),知母(二錢),石膏(五錢),甘草(炙,一錢)

上㕮咀,入粳米一合,水二鍾,煎一鍾,不拘時熱服。如伏暑作寒熱未解,宜合五苓散同煎服。伏熱後,或冷水沐浴,或吃冷物,冷氣在脾不散,令日晡作寒慘壯熱,渾身灑淅,宜加桂煎服便解。

白虎加蒼朮湯

治中暑無汗,脈虛弱,腹滿身重,口燥面垢,譫語發黃。

石膏(二錢),知母(去粗),蒼朮(米泔水浸曬),羌活(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作一劑,水二鍾,糯米一撮,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竹葉石膏湯

治伏暑內外發熱,煩躁大渴。

石膏(研一兩六錢),半夏(二錢五分),人參(二錢),麥門冬(去心,五錢五分),甘草(炙,二錢),淡豆豉(二錢),糯米(一合)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鍾,入青竹葉、生薑各五片,煎服。

三黃石膏湯

治陽毒發斑,身黃如塗朱,眼珠如火,狂叫欲走,六脈洪大,燥渴欲死,鼻乾,面赤,齒黃。

黃連,黃柏,黃芩(各一錢),石膏(一兩五錢),山梔子(三十個),香豉(二合)

上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捶法入細茶一撮,煎之熱服。

桂苓甘露飲敗毒散

消暑更捷。

以上諸方,皆大寒味,鎮墜消毒之劑,驅暑之將軍也。中用人參者,攝氣保中,防驟損耳。此等藥,必重病而後用,輕則惟前十方內酌用為妙。

百合湯

病已愈,而觸犯者,用之最效。

柴胡(去蘆,一錢),人參(去蘆,五分),黃芩(一錢),甘草(五分),知母(去粗,八分),百合(一錢二分),陳皮(去白,一錢),生地黃(七分)

渴加天花粉,胸中煩熱加山梔,有微頭疼加羌活、川芎,嘔吐入薑汁炒半夏,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食復者加枳實、黃連,甚重大便實者加大黃,胸中虛煩加竹茹、竹葉,瘥後乾嘔、錯語、失神、呻吟、睡不安者加黃連、犀角,咳喘者加杏仁,心中驚惕為血少,加當歸茯神遠志,虛汗加黃耆,疲倦加白朮,腹如雷鳴加煨生薑,勞復時熱不除加葶藶、烏梅、生薑汁。

上㕮咀,水二鍾,姜三片,捶法醋煮,鱉甲煎之,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