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傷暑全書卷之二 (3)

回本書目錄

傷暑全書卷之二 (3)

1. 丸散方類

加味胃苓丸

蒼朮(五兩),陳皮(三兩),厚朴(二兩),甘草(炙,二兩),白朮(四兩),茯苓(二兩),肉桂(二兩),豬苓(二兩),澤瀉(去粗,二兩),人參(去蘆,一兩),黃連(去毛薑炒,二兩),白芍(炒,二兩)

上為末。蜜丸,清米湯下,每服五六十丸。

黃龍丸

治伏暑發熱,煩渴,嘔吐噁心。

黃連(去毛極淨者,二斤)

上以好醋五斤,煮乾為末,麵糊丸,梧子大,熱湯下,每服三十丸。

消暑丸

治伏暑引飲,脾胃不和。

半夏(一斤),生甘草,茯苓(去皮,各半斤)

上為末,薑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熱湯下。此藥味平,備一班耳。

玉露散

治暑渴。

寒水石滑石(去黃垢土),石膏(火煅),栝蔞根(各二兩),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新水調下。

卻暑散

治冒暑伏熱,頭目眩暈,嘔吐泄利,煩渴,背寒面垢。

赤茯苓,生甘草(各四兩),寒食麵,生薑(各一斤)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2. 備用方類

大順散

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水穀不分,霍亂嘔吐,臟腑不調。

甘草(三斤),乾薑杏仁(去皮尖炒),肉桂(去皮,各六兩四錢)

上先將甘草,用白砂蜜炒,及八分黃熟,次入乾薑同炒,卻入杏仁,候杏仁不作聲為度,用篩篩淨,後入肉桂,一處搗羅為末。每服三錢,水一鍾,煎五七分,溫服。如煩燥,井花水調下。不拘時候以沸湯點服亦可。

此劫劑也。從治火攻,用暑厥等劇症則效。效後仍用辛涼劑調理,切不可常用也。

龍鬚散(一名甘草散

治中暑迷悶,不省人事,及泄瀉霍亂,煩渴。一服即愈,力能解暑毒。

白礬(生,一兩),五倍子(生,三錢),烏梅(捶去仁,二兩),甘草(炙,一兩五錢,一方生用),飛羅面(一兩,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上為末,入飛羅面拌勻。每服二錢,新水調下。一方加訶子肉,滴水為丸,如彈子大,細嚼水下。名龍涎丸。

此豁痰劫劑。輕症不可用。

加味桂苓甘露飲

即桂苓甘露飲,外加人參香薷、甘草,煎服。治法同前。

補中益氣湯

治暑傷元氣,脈弱身虛者用之。

黃耆(炙,一錢五分),人參(去蘆),甘草(炙,五分),當歸(七分),白朮(土炒,八分),柴胡(三分),升麻(三分),陳皮(留白,一錢)

渴加葛根五分,嗽加麥門冬一錢、五味子十五粒。

一方有白芍藥五分,秋冬不用,黃柏三分,以滋腎水瀉伏火,加紅花三分入心養血。

上作一服,水煎午前稍熱服。

溫補但助火,反昏沉,須加連膏方效。

調中湯

大黃(去皮,七錢),葛根,黃芩藁本,白朮,芍藥,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盞半,煎八分,移時再服。得利即止。

此下藥也,須有生冷麵食積聚者方可用。

治傷暑霍亂

轉脛危急者用。

吳茱萸三錢,同黃連炒至煙起,方取去黃連,將吳茱萸煎湯一大盞,溫服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