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病機要旨卷之五 (8)

回本書目錄

病機要旨卷之五 (8)

1. 八節之風考

肺病面白而不澤,因知六脫所致。

六脫者,脫氣、脫血、脫津、脫液、脫精、脫神也。臟病身熱而可驗,當水五按須知。

五臟身熱,其狀各異。肺熱則咳嗽而作寒熱,瀉白湯、涼膈散可用。心熱者,熱在血脈,甚於日中,心煩而噦,掌中發熱,黃連瀉心湯,導赤散可愈。脾熱,熱在肌肉,遇夜更甚,嗜臥而怠惰,四肢不收,動而無力,瀉黃散症也。肝熱,脈弦便難,胸脅滿悶,多怒多驚,筋痿不能收持,寅卯時更甚,宜瀉青丸,柴胡飲之屬。腎熱,脈來沉數,熱蒸而骨中如蝕,地黃丸、滋腎丸宜求。

五按者,按五臟之脈息也。

治五郁六郁,審六淫五惡。

郁者,滯而不通之義也。經云:木鬱達之。達者,謂令其調達也。如肝性急,怒氣逆,胸滿脅脹而火炎者,治以苦寒辛散不愈,以升發之劑達之。又如久風入中,而為飧瀉,或不因風入,而清氣在下,以致飧泄,則以清揚之劑達之,謂木得舒暢,而條達也。火鬱發之,發者汗之也。

如腠理外閉,邪熱拂鬱,則解表取汗以發之。又如龍火內郁,非苦寒之劑可收,汗之以窮其勢,如東垣升陽散火湯是也。金鬱泄之。泄者,滲泄而利小便也。金受火爍,而滲道閉,滋以利之。又如肺氣膹滿,宜利肺之劑,以疏通之,亦泄也。土鬱奪之,謂攻下使無壅滯,如邪熱入胃,宜鹹寒以攻之,如中滿腹脹,濕熱內甚,不能頓除者,則劫奪其勢而衰之也。水鬱折之,伐而挫之,制其沖逆也。

水之所不勝者唯土,土衰受侮,治宜實脾,或勢旺而不能制,則宜泄水之藥,如開鬼門,潔淨府之法,正以挫折其氾濫之勢。

丹溪廣論六郁,曰:氣鬱,胸脅痛而脈沉;濕鬱,關節痛而陰寒發;熱鬱,胸煩悶而小便赤;痰鬱者,動則喘急而脈滑;血鬱者,能食便紅而肢痿;食鬱則噎酸惡食而腹飽也。六淫者,陽淫熱疾,陰淫寒疾,風淫末疾,(末,四肢也,寒則筋攣、骨痛,熱則痿緩不收。)雨淫腹疾,濡泄,濕氣也;晦淫惑疾,晦邪所淫,精神營惑也;明淫心疾,狂邪重盛,譫妄多言也。五惡者,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也。

明四海,識強弱,辨五官,知逆從。

四海者,腦為髓海,胃為水穀之海,膻中為氣海,肝為血海。得強則無病,失強則生病。五官者,鼻乃肺之官,目乃肝之官,口乃脾之官,舌乃心之官,耳乃腎之官,即從逆可知其病也。

辨腸覃兮,清氣聚而濁氣結,久如孕結,按則堅而推則移。

大腸以傳道為職,肺之腑也,肺主氣,氣溫則泄,氣寒則凝,寒容於大腸,故衛氣不營,若有所繫,而結瘕在腸,久而不已,是名腸覃。覃,延也,故必氣散則清,氣聚則濁,延之之久,小漸益大,至鼓其腹,則如孕懷於身,按之堅而推之可動者是也。

白話文:

肺病的面色蒼白且無光澤,是因為體內出現了六種虛脫的現象。

這六種虛脫分別是:氣虛、血虛、津液虛、體液虛、精虛、精神虛。內臟疾病會發熱,這可以作為判斷的依據,透過按壓五臟的脈搏可以得知具體情況。

五臟發熱時,各有不同的症狀表現。肺熱會咳嗽,並且出現時冷時熱的現象,可以使用瀉白湯或涼膈散來治療。心熱的熱在血脈中,白天會更加嚴重,會感到心煩、噁心想吐,手掌發熱,可以使用黃連瀉心湯或導赤散來治療。脾熱的熱在肌肉中,夜晚會更加嚴重,喜歡躺著休息、感到疲勞怠惰,四肢無力,使用瀉黃散可以治療。肝熱的脈搏呈現弦狀,大便困難,胸脅感到脹悶,容易發怒、驚嚇,筋脈萎縮無法控制,在寅時(凌晨3-5點)和卯時(早上5-7點)會更加嚴重,適合使用瀉青丸或柴胡飲之類的藥物來治療。腎熱的脈搏呈現沉數,熱氣在骨頭裡像蟲子啃咬一樣,適合使用地黃丸或滋腎丸來治療。

按壓五臟的脈搏,可以了解臟腑的狀況。

治療五種情志方面的鬱結和六種外感引起的鬱結,需要辨別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和五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

鬱結是指氣機阻滯不通暢的意思。中醫經典說:“木氣鬱結要疏通它。”疏通的意思是讓氣機調和通暢。比如肝的性質急躁,如果因為生氣導致氣逆上行,出現胸悶、脅肋脹痛、火氣上升等症狀,單純使用苦寒或辛散的藥物無法治癒,需要使用升發的藥物來疏通。又比如長期受風邪侵襲,導致脾胃虛弱,出現腸鳴腹瀉,或者不是因為風邪侵襲,而是由於清氣下陷導致腹瀉,就需要使用清陽升舉的藥物來疏通,使木氣舒暢、條達。火鬱要發散它,發散的意思是讓其通過汗液排出。

比如皮膚毛孔閉塞,導致邪熱鬱積,需要通過解表發汗來疏散。又比如體內陽氣鬱結,不能用苦寒的藥物來收斂,需要發汗來宣洩它的勢頭,就像東垣的升陽散火湯那樣。金氣鬱結要洩出它,洩的意思是通過滲利小便來排出。金受到火的灼燒,滲透的通道關閉,需要用利尿的方法來疏通。又比如肺氣壅塞,需要使用利肺的藥物來疏通它,這也是洩的一種方式。土氣鬱結要奪走它,意思是攻下,使其不再壅滯。比如邪熱進入胃部,需要使用鹹寒的藥物來攻下,如果中焦脹滿,腹部脹痛,濕熱在體內很嚴重,不能一下子清除,就需要奪走它的勢頭使之衰退。水氣鬱結要制約它,需要通過剋伐來挫敗它,控制它逆行的勢頭。

水最怕的是土,當土虛弱時就會被水欺侮,治療應該以健脾為主。或者當水勢過強,無法控制時,可以使用利水的藥物,就像開鬼門、潔淨府的方法一樣,主要是為了挫敗它氾濫的勢頭。

朱丹溪廣泛論述了六鬱,他說:氣鬱會導致胸脅疼痛,脈搏沉緩;濕鬱會導致關節疼痛,並伴隨陰寒的症狀;熱鬱會導致胸悶煩躁,小便赤黃;痰鬱會導致稍微活動就喘促急迫,脈搏滑利;血鬱會導致能吃東西,但是大便帶血,肢體萎弱;食鬱會導致噎嗝、吐酸水、厭食、腹部飽脹。六淫是指:陽淫會導致熱病,陰淫會導致寒病,風淫會導致四肢疾病(四肢寒冷會導致筋攣、骨痛,發熱則會痿軟無力),雨淫會導致腹部疾病,泄瀉,這是濕氣導致的;晦淫會導致精神恍惚,迷惑,這是晦暗的邪氣所導致的;明淫會導致精神方面的疾病,狂躁不安,說胡話。五惡是指:心怕熱,肺怕冷,肝怕風,脾怕濕,腎怕燥。

要了解人體的四大要害,辨別體質的強弱,認識五官的功能,從而了解疾病的順逆。

四大要害分別是:腦為髓海、胃為水穀之海、膻中為氣海、肝為血海。它們強健則身體沒有疾病,它們虛弱則會產生疾病。五官分別是:鼻是肺的官竅,眼睛是肝的官竅,口是脾的官竅,舌頭是心的官竅,耳朵是腎的官竅。可以從五官的變化來了解疾病的順逆。

要辨別腸覃,這是一種由於清氣聚集而濁氣結成的疾病,長時間像懷孕一樣腹部隆起,按下去感覺堅硬,但可以推動。

大腸的功能是傳導消化後的食物殘渣,是肺的附屬器官。肺主氣,氣溫則腸道通暢,氣寒則腸道凝滯。寒邪容易侵入大腸,導致衛氣不能正常運行,像是被什麼東西繫住一樣,而使腸道形成結塊,久而久之,就形成腸覃。覃的意思是延續,所以一定是氣散則清,氣聚則濁。時間久了,腫塊會從小變大,直到腹部鼓脹起來,像懷孕一樣,按下去堅硬,可以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