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附刻小兒推拿卷之十 (3)

回本書目錄

附刻小兒推拿卷之十 (3)

1. 論陰掌推拿

一掐二扇門在手背上,兩手掐揉,中指為界,小兒凡汗不來,久掐此穴,並及合骨,乃發汗之法,表臟腑之熱。

一掐二人上馬,在小指與無名指空骨筋中,大指節掐之,乃發汗補腎之法。

一掐外勞宮,左轉男為補,右轉女為補,凡小兒遍身潮熱,肚大青筋用之。

一掐一窩風,止肚疼,眼翻白,一笑一死用之。

一掐五指節,溫和血脈,凡風水驚傷,四肢常掣,面青色者用之。

一掐陽池,止頭疼。

一掐精寧穴,氣急氣吼,痰痞乾嘔,用之。

一掐威靈穴,定心,補虛,止嗽,急驚吊頸用之。

白話文:

【討論陰掌按摩技巧】

  1. 首先在手背找到第二扇門的位置,雙手交替揉捏,以中指作為分界線。如果小孩不易出汗,長時間揉捏此處,同時連同合谷穴,是促進出汗、調理臟腑熱氣的方法。

  2. 在小指和無名指之間的筋骨空隙,找到人上馬穴,使用大拇指節進行按壓,這是發汗和補腎的有效方法。

  3. 按摩外勞宮穴,對於男性來說,順時針方向轉動為補;女性則反之。當小孩全身潮紅發熱,腹部脹大出現青筋,可使用此手法。

  4. 揉捏一窩風穴,可以緩解肚子疼痛、眼球翻白的症狀,甚至在病危時也可使用。

  5. 揉捏五指節穴,可以溫和血脈,若小孩受風水驚嚇,四肢抽搐,面色青白,這時候可以使用此方法。

  6. 按摩陽池穴,能緩解頭痛。

  7. 揉捏精寧穴,對氣喘、咳嗽、痰多、乾嘔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8. 揉捏威靈穴,可以安定心神,補虛弱,止咳,對於急驚、吊頸的情況也有幫助。

2. 論字說

一推者,醫人以右手大指面蘸湯藥於其穴處,向前推也。故大腸、心經、肺經、腎水皆曰推,板門向橫紋,橫紋向板門,亦曰推。三關六腑有(進退)推之別,三關向手膊推,六腑向手掌推。脾土有補瀉之說,直病者之指而推,取進飲食之意,亦謂之推。分陰陽者,以左右兩大指於陰陽穴處,向前兩邊分,故謂之分推也。

一運者,如掌上八卦,自乾推起,至兌上止,周環旋轉,謂之運,如運土入水,自脾土推至腎水止,運水入土,自腎水推至脾土止,有水入土,土入水之說,故謂之運也。

一拿者,醫人於病者當穴處,或掐或揉,皆謂之拿也。

凡推拿俱蘸湯藥,太濕不著,太乾傷膚,須要濕幹得宜,拿則不用水矣。

汗吐下,惟風寒急宜汗,傷乳傷食急宜吐。乳食積久則宜瀉,至於風裹乳食者則汗下,又不如吐之速也。

白話文:

【論字說】

一提「推」字,指的是醫生用右手的大拇指沾取藥湯,在患者穴位上往前推。因此,對於大腸、心經、肺經、腎水等穴位,都稱作「推」。從板門往橫紋推,或是反向操作,也叫做「推」。在三關六腑上,有「進退」推法的區別,三關是朝手臂方向推,六腑則是朝手掌方向推。脾土有補瀉的說法,直接沿患者手指方向推,象徵促進飲食之意,也叫做「推」。而「分陰陽」,是指用左右兩大拇指在陰陽穴處,向前向兩側分開,因此叫做「分推」。

一講到「運」,就像在手掌上的八卦圖,從乾位開始推起,推至兌位停止,循環旋轉,這就是「運」。例如「運土入水」,就是從脾土推至腎水;「運水入土」,則是由腎水推回脾土,有水入土、土入水的概念,所以叫做「運」。

一提到「拿」字,醫生在患者穴位上,或掐或揉,都可稱為「拿」。

無論是推還是拿,都要沾些藥湯。太濕的話,手法難以施展;太乾,則可能傷及皮膚,必須掌握濕度恰到好處,但「拿」時則不必沾水。

再來說「汗吐下」三法,只有風寒緊急情況才應出汗,受傷或飲食過量時應催吐。如果乳食積滯已久,則應瀉下。若風邪夾雜乳食問題,選擇出汗或瀉下,效果都不如催吐來得迅速。

3.

凡小兒寒熱鼻涕,或昏悶及一切急慢驚風等症,醫人以右手大指面蘸蔥薑湯,於鼻兩孔擦洗數十次,謂之洗井灶,以通臟腑之氣,隨用兩大指蘸湯,擦鼻兩邊數十下,由鼻梁山根印堂數十,又用中名小六指,將病者兩耳,扳轉向前,掩耳門而以兩大指更迭上推,從印堂而上,左右分抹眉額眼胞各數十下,至兩太陽揉掐之數十下,隨將全指摩擦囟門,頭腦數十,又將兩大指拿兩太陽,兩中指拿腦後兩風池穴,(從腦下頸項上,兩邊軟處,即風池穴。

)一齊四指著力拿搖一會,令其大哭即有汗,(當時無汗,以後自汗)又或用手擦兩肺俞穴,(背兩邊,反手骨邊軟處即肺俞穴,但擦時要帶湯擦,恐傷其皮。)又揉肉勞宮,一窩風,掐二人上馬,(此三穴載手圖中,照病推拿之,皆取汗之法也。)風寒之症,得汗即解,蓋面部氣通臟腑,推後須用手掌摩其頭面令乾,恐汗濕不散,反招風邪,汗後推脾土以收之。

白話文:

對於小孩出現感冒發燒、流鼻涕,或是精神不佳,以及各種急性或慢性驚風等症狀,治療方法如下:醫生應用右手的大拇指沾取蔥薑湯,在小孩的兩個鼻孔周圍擦拭幾十次,這個動作稱為「洗井竈」,目的是為了打通臟腑的氣脈。接著,再用兩大拇指沾取湯水,沿著鼻子兩側擦拭幾十下,從鼻樑、山根到印堂部位擦拭數十次。然後,用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扳轉小孩的兩耳使其向前,遮住耳朵入口,再用兩大拇指交替向上推,從印堂開始,向左右分別輕抹眉毛、額頭和眼睛周圍各數十下,到達太陽穴時揉捏幾十下。

隨後,用全部手指摩擦前囟門和頭部數十次。再用兩大拇指按住兩邊的太陽穴,中指按住腦後的風池穴(位於腦下頸項上方,兩側的軟組織部分),四指同時用力按搖一會兒,讓小孩大聲哭泣,這樣就會出汗了(若當下不出汗,之後也會自然出汗)。或者,也可以用手擦拭肺俞穴(位於背部兩側,反手骨邊緣的軟組織部分),在擦拭時要記得沾些湯水,以免傷害到皮膚。

此外,還可以揉搓肉勞宮、一窩風、掐二人上馬等穴位(這些穴位在手部圖示中有詳細標示,按照病情進行推拿,這些都是促進出汗的方法)。對於風寒類疾病,一旦出汗就能得到緩解。因為臉部的氣脈能通達臟腑,所以在推拿後,必須用手掌按摩頭部和臉部,直到皮膚乾燥,以防汗濕未能散去,反而招致風邪侵襲。出汗後,再進行脾土推拿以調理身體。

4.

凡風寒乳食迷悶不爽,不思乳食,或咳嗽多痰,並一切急慢驚風,不論久暫,先用取汗,隨將左手托住後腦,令頭向前,用右手中指,插入喉間按住舌根,令其嘔噦,或有乳者,即吐乳,有食者吐食,有痰者吐痰,若初感者,一吐之後即減。

隨照症推之,但孩童有齒者,並牙關緊者,用拿牙關法,以筆管填其齒齦,然後入指,庶不著咬,又須入指從容,恐指甲傷喉,蓋小兒多風寒乳食傷,久之停積胃脘,隨感他症,試一吐之,病自愈矣。此吐法能導五臟六腑之滯,又有板門推下橫紋而吐者,終不如按舌根之捷。

若用吐藥者,風斯下矣。

白話文:

對於因風寒、飲食過量導致的胸悶不舒服,不想吃東西,或是咳嗽痰多,以及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的驚風症狀,不論病程長短,首先可以使用讓患者發汗的方式來治療。接下來,用左手托住患者的後腦勺,使頭部向前低垂,再用右手的中指伸入咽喉部位,按壓舌根,引發嘔吐反應。如果患者剛喝過奶,就會吐出奶水;如果是因為吃太多,就會吐出食物;若是痰多,則會吐出痰液。對於初次發病的人,在嘔吐一次後病情通常就會有所緩解。

接著,根據具體症狀進行對症治療。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已經長牙的孩子,或是牙關緊閉的,應使用牙關開張法,先用筆管塞進牙齒和牙齦之間,再伸入手指,這樣就不會被咬到。此外,手指伸入口腔時要輕柔,以免指甲刮傷咽喉。因為小孩大多是由於風寒或是飲食過量導致身體受損,時間久了就會在胃脘處形成積滯,進而引發其他症狀。嘗試讓其嘔吐一次,病症往往就能得到改善。這種嘔吐療法能幫助清除五臟六腑中的積滯,雖然也有通過推拿板門和橫紋來引起嘔吐的方法,但效果都不如直接按壓舌根來得快速。

若選擇使用催吐藥物,風寒之氣就會被排出體外。

5.

凡不語小兒,惡哭不止者,肚疼也。即令一人,抱小兒置膝上,醫人將兩手摟其腹,久久揉之。又揉摩臍左右,旋轉百回,(每回三十六)隨用兩手於肚兩邊下推,兩膀胱下推。或從心推下小肚,此下瀉之法也。又有橫紋推向板門者,當與揉臍法並用之,久久自然消化。

白話文:

凡是遇到小孩無法表達,只是一直哭鬧不停的情況,這通常是因為肚子痛。這時可以讓一個人把小孩抱起來放在膝蓋上,然後醫生用雙手環繞著抱住小孩的腹部,長時間地輕柔按摩。再來是專門揉摩肚臍周圍的地方,做一百次旋轉按摩,每次旋轉三十六圈,接著再用雙手從腹部兩側向下推,同樣的,也從膀胱兩側向下推。或者,也可以從胸口位置向下推至小腹,這是用來幫助排泄的方法。另外,還有將橫紋推往板門的按摩方式,應和揉摩肚臍的按摩方法一起使用,經過長時間的按摩,孩子的腸胃功能自然會逐漸恢復正常。

6. 手上推拿法

凡推俱有次序,先用面上取汗,次或用嘔,然後分陰陽,推三關,及六腑,如飲食先脾土,泄瀉先大腸,傷風先肺經,次及八卦橫紋橫門,天河之類,其應用手法開後,但男先左手,女先右手。

天門入虎口

大指食指中間軟肉處為虎口,醫人用左大指,壓屈病兒大指,從命關推起,至虎口止,又將大指鑽掐虎口,又或從大指尖推入虎口,總謂之天門入虎口。

(此法能清脾消脹,生血順氣,人弱黃瘦血氣不和用)

黃蜂入洞

醫用兩大指屈於病耳,名板耳掩耳門,此法開關清熱而能通氣。(又云)從總心經上起,遂步而行,跳至曲池窩,一掐若蜂之入洞也。能化寒取熱兩手並行。

推運天河水

用右手拿住左手總經,將左手大指,往上推之,取天河水過入洪池。(治心經之火)

赤鳳搖頭

醫用右手大指食指拿病兒大指,頭搖擺之,向胸內擺為補,向外擺為泄,(又云)醫將一手拿病兒曲池,將一手拿病兒總心經搖擺之,為搖抖肘,亦向胸為補,向外為泄,此法治驚。

打馬過天河

中指午位,午屬馬,醫人開食中二指,彈病兒中指甲十餘下,隨拿上天河位,搖按數次,隨用食中二指,從天河上密密一路,打至手彎而止,此法生涼退熱。

水裡撈明月

醫人從內勞宮,用食指旋轉,如擂物狀,(男左女右)口吹涼氣,以去熱,如欲溫,口呵暖氣,推上天河。孩小者,以指面密密行數次,若熱甚,以水置病兒手中,此法退熱,呵暖氣亦能發汗。

飛經走氣

醫人將大指到孩總位立住,去將食中名三指,彼此遞向前去,從內關行至手彎,及肩井而止,如此數次,能開關通竅,舒氣運經。

按弦搓摩

用兩手按合左手兩傍,往上而行。(又云)搓病兒關上關中關下,輕輕慢慢而搖。

雙龍擺尾

大小指伸,中三指屈,按病兒中名二指,搖食小二指,是名擺尾。(又云)將小兒兩耳提上耳尖發熱,扯下耳珠取涼,凡氣吼發熱,提之數次,即見和平。

二龍戲珠

將大指二指擦病兒兩鼻邊,能治二便閉結,鼻塞,運氣化痰,亦治眼吊,將二指掐兩耳,若眼向左須右重,眼向右須左重,眼向上則下重,眼向下則上重。

雙鳳展翅

醫將右手食指,拿病兒大指,屈壓內勞宮,大指拿外勞宮,又將大指跪頂外一窩風,並食中二指,拿住內一窩風,右手搖動(此法能溫能熱)。

猿猴摘果

醫人以手牽病人兩手,時伸時縮,如猿猴之摘果然,或尋至螺螄穴摘之,或從六腑至曲池,乃上清下補之法。

身中十二拿法(穴載類),周身圖拿即揉掐

一拿兩太陽穴,屬陽明經能醒

二拿耳後穴,屬腎經能去風

三拿肩井穴,屬胃經能出汗

四拿奶傍穴,屬胃經能止吐

五拿曲池穴,屬腎經能止痛

六拿肚角穴,屬太陽能止瀉

七拿百蟲穴,屬四肢能止驚

八拿皮罷穴,屬肝經能清神

九拿合骨穴(即總位),通十二經能開關

十拿魚肚穴,屬小腸經能止瀉省人事

十一拿膀胱穴,能利小便

十二拿三陽文穴,能通血脈

白話文:

[手部按摩技巧]

所有的按摩手法都有其順序,首先從面部開始,促進出汗,接着可能進行催吐,然後區分陰陽,推拿三關與六腑。例如,消化問題先從脾胃開始,腹瀉則先處理大腸,感冒則從肺經着手,接着纔是八卦橫紋、橫門以及天河等部位。各種手法的應用會在後文中詳細說明,不過記得男性先從左手開始,女性則是右手。

天門入虎口

虎口位於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軟肉處,治療者使用左手拇指,彎曲患兒的大拇指,從命關開始推至虎口,再用拇指在虎口處掐揉,或是從大指尖推至虎口,這些都統稱爲天門入虎口手法。此法能清脾消脹,促進血液循環,順氣,適用於體弱、面色黃瘦、氣血不調的情況。

黃蜂入洞

治療者用雙手大拇指彎曲,貼緊患兒耳朵,稱爲板耳掩耳門,這個方法可以打開氣道,清除熱毒,幫助通氣。另一種說法是從心經總經開始,逐步推進,跳至曲池窩,一掐如黃蜂進入洞穴,能同時化解寒氣與取出熱氣,雙手並用。

推運天河水

用右手抓住患兒左手總經,將左手拇指往上推,引導天河水通過洪池。此法用於治療心經之火。

赤鳳搖頭

治療者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患兒拇指,輕輕搖晃,向胸部內側搖爲補,向外搖爲泄。另一說法是,治療者一手抓住患兒曲池,一手握住患兒心經,搖晃,稱爲搖抖肘,同樣地,向胸部爲補,向外爲泄,此法用於治療驚嚇。

打馬過天河

中指位於午位,午屬馬,治療者張開食指與中指,輕彈患兒中指甲十多次,隨後抓至天河位置,搖按數次,再用食指和中指沿着天河密集地敲打至手彎停止,此法產生涼感,有助於退熱。

水裏撈明月

治療者從內勞宮開始,用食指旋轉,如同研磨物體的動作,對於男孩用左手,女孩用右手,口中吹出涼氣,以去除熱氣,如果想要溫暖,可吹出暖氣,推上天河。對於較小的孩子,可用手指面密集地推數次,若熱氣嚴重,可在患兒手中放置冷水,此法用於退熱,暖氣也能促進發汗。

飛經走氣

治療者將拇指置於患兒總位,固定不動,再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依次向前推進,從內關行至手彎,直至肩井停止,重複數次,能開通氣道,疏通經絡,舒緩氣息。

按弦搓摩

使用雙手按壓併合攏左手兩側,向上推移。另一種說法是,搓揉患兒關上、關中和關下,輕柔緩慢地搖動。

雙龍擺尾

伸直大拇指和小指,中間三個手指彎曲,按壓患兒中指和無名指,搖晃食指和小指,稱爲擺尾。另一種說法是,提起小兒兩耳尖,發熱時提起,冷卻時放下耳珠,對於氣喘發熱,提起數次即可平息。

二龍戲珠

用拇指和食指摩擦患兒鼻翼兩側,能治療大小便閉結,鼻塞,調理氣機,化解痰溼,也適用於眼睛斜視,用食指和中指按壓兩耳,如果眼睛偏向左邊,則加強右側力度;偏向右邊,則加強左側;向上則加重下部;向下則加重上部。

雙鳳展翅

治療者用右手食指抓住患兒拇指,拇指按壓外勞宮,再用拇指頂住外一窩風,食指和中指握住內一窩風,右手搖動。此法既能產生溫暖,也能產生熱量。

猿猴摘果

治療者用手牽拉患兒雙手,時而伸展時而收縮,如同猿猴摘果實般,有時會尋找至螺螄穴進行摘取,或者從六腑推至曲池,這是上清下補的方法。

身中十二拿法(穴位記載於類),全身圖拿即是揉掐

  1. 拿兩太陽穴,屬陽明經,能喚醒精神。
  2. 拿耳後穴,屬腎經,能驅風。
  3. 拿肩井穴,屬胃經,能促進出汗。
  4. 拿奶傍穴,屬胃經,能止嘔吐。
  5. 拿曲池穴,屬腎經,能止痛。
  6. 拿肚角穴,屬太陽經,能止瀉。
  7. 拿百蟲穴,屬四肢,能止驚。
  8. 拿皮罷穴,屬肝經,能清神。
  9. 拿合骨穴(即總位),貫通十二經,能開關。
  10. 拿魚肚穴,屬小腸經,能止瀉,恢復意識。
  11. 拿膀胱穴,能利小便。
  12. 拿三陽文穴,能通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