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病機要旨卷之五 (7)

回本書目錄

病機要旨卷之五 (7)

1. 八節之風考

手麻有濕痰死血,手木緣風濕氣虛。

濕痰死血,阻滯隧道,而氣不流通故麻。風濕氣虛,而氣不充於手故也。

淋瀝而欲通不通,氣虛者,清心蓮子。

淋瀝者,小便滴瀝而澀痛也。有砂、膏、血、肉、石五種,大抵總屬於熱。若氣虛而脅熱者,宜清心蓮子飲。

便血有先糞後糞。陰結者,平胃地榆。

便血,大便出血也。雖有先糞後糞,總由七情六淫,酒色炙煿,致傷腸胃也。但覺氣陷,以補中益氣湯加減。陰結,用平胃地榆湯主之。

遺尿者,虛寒;癃閉者,熱壅。

尿者,心腎二經之所傳送也。心腎氣虛,陽氣衰冷,故膀胱不約而遺,癃則不通,熱壅於胞也。

溲便不利謂之關,飲食不下謂之格,陰陽有所偏乘,脈息緣而覆溢。

關格者,欲升不升,欲降不降,膈中填塞不通也。關則不得大小便,格則不得下食,經云: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現九分而浮。九,陽數;浮,陽脈,是其常也。過於常與不及乎常,皆病脈也。若陽不營於陰,陰遂上出,而溢於魚際,以格拒之,此陰乘陽位之脈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脈當現一寸而沉。

寸十,陰數;沉,陰脈,過與不及乎本位,皆病。若陰至下陷而覆於尺以格拒之,此陽乘陰位之脈也,故曰:覆溢不病而死者也。

瘧始於暑傷,風邪客於營衛,並於陽則熱,並於陰則寒。

經云:夏暑汗不出者,秋必作瘧,瘧者,凌瘧乎,精神之名也。淺則日作,深則間日。又云:發於夏至後處暑前者,近而暴也,受病淺;發於霜降後,遠而痎也,受病深。然有寒熱不同,氣血各異。但熱不寒,痹瘧也,清肌解表可以愈之。寒多熱少,邪勝氣虛也,名曰寒瘧,人參養胃湯主之。

熱多寒少,暑瘧也,大小柴胡清脾飲之後,方可截藥。然發於下午陰分者,屬臟病,截之不應,必須血藥,引入陽分,方可截之,庶無害於元氣也。

痢因乎濕熱,瘀積於腸胃,干於氣則白,干於血則赤。

痢由感受風寒暑濕之氣,傷於脾胃,瘀積於臟腑,而腸中所積之滯下,故古以滯下為名。有赤有白,有赤白雜下,有如豆汁魚腦,塵腐屋漏水,其色不一,不可單用淡滲之劑,獨利小便,亦不可湊用兜澀及巴霜毒藥下之。仲景云:表協風寒者汗之,身有熱者疏之,在裡者下之,內寒者溫之,虛者補之,在上者湧之,小水不通者分導之,是在因證而用活法,不可拘於一定也。

諸痿生於肺熱葉焦,喉痹皆緣陰陽內結。

痿因內臟不足,治法必資陰陽,蓋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主束骨而利關節,無擇主,以補虛清熱,不易之論也。

喉痹者,喉中氣脈不通也。手少陰心,君火也;手少陽三焦,相火也。二經之脈並絡於喉間,故熱則氣結,甚則腫脹不通而死。

白話文:

手腳麻木

手麻通常是因為體內有濕痰或瘀血阻礙,手腳發木則是風濕或氣虛造成。濕痰和瘀血會阻礙經絡的暢通,導致氣血無法順利運行,所以產生麻木感;而風濕或氣虛則是因為氣不足,無法濡養到手部。

小便淋漓不盡

小便滴滴答答、排不乾淨,甚至有澀痛感,通常是氣虛所引起,可以用清心蓮子飲來調理。小便淋漓不盡,可能還伴隨砂石、黏液、血、肉塊或結石等狀況,這些大多屬於熱證。如果是氣虛又兼有脅肋發熱的,就適合用清心蓮子飲。

便血

便血是指大便時出血,無論是先大便後出血,還是先出血後大便,通常都是因為情緒波動、外感六淫邪氣,或者飲酒過多、嗜食辛辣油膩所傷,導致腸胃受損。如果感覺氣虛下陷,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藥材。如果是屬於陰血凝結的,則使用平胃地榆湯來治療。

遺尿與癃閉

遺尿通常是虛寒所致,而小便不通的癃閉則是熱邪壅塞膀胱所造成。小便的排泄與心腎兩經有關。如果心腎氣虛,陽氣衰弱,膀胱就無法約束而導致遺尿;而癃閉則是因為熱邪壅塞在膀胱,使小便無法排出。

關格

關格指的是氣機升降失常、上下阻滯不通的情況,就像被堵塞一樣,小便和大便都無法順利排出,食物也難以下嚥。關,是指大小便不通;格,是指食物無法下嚥。關格的脈象,在寸部應呈現浮脈,在尺部應呈現沉脈。如果脈象過強或過弱,都表示身體有疾病。陽氣無法滋養陰氣,導致陰氣上逆而出現格拒現象;反之,陰氣下陷而影響陽氣,也會出現格拒現象。如果氣機逆亂嚴重,就可能導致死亡。

瘧疾

瘧疾通常是因為夏季暑熱侵襲,導致風邪侵入營衛。如果邪氣與陽氣相合,就會發熱;如果邪氣與陰氣相合,就會發冷。瘧疾發作時間有早有晚,病情有輕有重。單純發熱而不寒冷的,屬於痹瘧,可以用清肌解表的方法治療。寒冷多發熱少的,屬於寒瘧,可以用人參養胃湯治療。發熱多寒冷少的,屬於暑瘧,可以用大小柴胡清脾飲來調理。如果瘧疾在下午發作,屬於臟腑疾病,單純截瘧效果不佳,必須配合血藥,將藥力引導到陽氣部位,才能有效截斷,並且避免傷害到元氣。

痢疾

痢疾通常是由於濕熱侵襲,瘀積在腸胃所引起。如果瘀積影響到氣,大便就會呈現白色;如果影響到血,大便就會呈現紅色。痢疾的成因是感受風寒暑濕等外邪,傷及脾胃,導致腸道積滯。痢疾的顏色和性狀各不相同,治療時不能單純使用淡滲利小便的藥物,也不能使用過於收澀或有毒性的藥物。治療痢疾,要根據病邪的性質來決定治療方法,例如:有外感風寒的要發汗,有熱的要疏散,積滯在內的要通下,體內虛寒的要溫補,在上的要湧吐,小便不通的要分導。

痿症與喉痹

痿症通常是因為肺熱導致津液枯竭,治療上必須根據陰陽虛實來調理。陽明經脈是五臟六腑的氣血匯集之處,主導滋養筋脈,聯繫骨骼和關節,治療痿症要以補虛清熱為原則。喉痹是指喉嚨氣脈不通暢,手少陰心經和手少陽三焦經都與喉嚨相連,如果熱邪鬱結,就會導致喉嚨腫脹,嚴重會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