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附小兒形症研閱卷之八 (6)

回本書目錄

附小兒形症研閱卷之八 (6)

1. 發熱

小兒病則生熱,須察受病之苗。風寒外感熱來潮,飲食內傷煩躁。吐瀉瘧痢瘡疥,變蒸豆疹皆燒,骨蒸體熱變成勞,調理班班須曉。

若是風寒外感,面紅又惡風寒。惺惺散子妙難言,有嗽參蘇極驗。飲食內傷可下,三黃脾積相參。再加集聖保平安,莫使脾虛作亂。

吐瀉胃苓最妙,痢或赤白相連。瘧解邪干瘡疥延,胡麻丸散多驗。變蒸小兒常病,不宜妄用湯丸。如逢痘疹別科傳,集聖專調疳軟。

白話文:

[發燒]

小孩生病往往會發燒,必須細心觀察病因。如果是因風寒外侵導致的發燒,就像潮水般時高時低,若因飲食過量導致消化不良,孩子就會煩躁不安。像是嘔吐、腹瀉、瘧疾、痢疾、皮膚病等,或是發育期的發熱,以及出疹子,都會引發燒症狀。若長期體熱不退,可能會演變成慢性疾病,對於調理身體的方法,我們必須清楚瞭解。

如果是由風寒引起的外感,孩子臉色紅潤且畏寒。使用「惺惺散」非常有效,若同時伴有咳嗽,「參蘇散」是很好的選擇。若因飲食過量導致的內傷,可以考慮使用「三黃片」和「脾積丸」。再配合「集聖保」,避免脾臟虛弱造成病情混亂。

對於嘔吐和腹瀉,「胃苓湯」效果非常好,而痢疾不管是赤白痢,「胡麻丸」和「散劑」都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瘧疾和皮膚病的治療也多見成效。發育期的發熱是小孩常見的病症,不應隨意使用藥物。若是遇到出疹子的情況,應交由專科醫生處理,「集聖保」專門調理營養不良和體質虛弱。

以上提到的藥方,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 夜啼

小兒夜啼四症,忤驚腹痛心煩。如逢拗哭肺家言,只得心誠求遍。驚用安神錠子,理中專治脾疼。涼驚丸子治心煩,止哭燈花妙散。

白話文:

【夜間哭鬧】

小孩夜間哭鬧有四大症狀,包括受到驚嚇、腹部疼痛、心神不寧。若孩子哭鬧固執不停,這通常與肺部問題有關,這時只能全心全意地尋找解決方法。

受到驚嚇的孩子可用安神錠來安撫其心神,專門治療脾臟疼痛則可用理中丸。如果孩子心煩不安,可用涼驚丸來調理。而止哭的最佳選擇是燈花妙散,能有效舒緩孩子的哭鬧情況。

3. 哮喘

哮喘多成宿疾,天陰欲雨連綿。治時發表及行痰,九寶將來靈驗。表邪未除五虎,裡實葶藶為先,不宜砒石作成丸,誤了孩兒莫挽。

白話文:

[哮喘]的問題常成為長期疾病,尤其在天氣轉陰或即將下雨時,症狀會持續不斷。治療時應著重於發汗解表和化痰,使用「九寶」這種藥方會非常有效。若表面的邪氣尚未去除,則應先用「五虎」藥方;若是體內的實證,則應優先考慮使用「葶藶」。然而,不應該使用「砒石」來製成藥丸,因為一旦用錯,對於孩童的病情將無法挽回。

4. 疝氣

疝氣如何而得,下焦熱結膀胱。腎囊腫大似茄裝,左右墜難抵當。內服茱萸丸子,外用龍屎蔥姜。待他痛止腎消囊,再灸兩旁胯上。

白話文:

疝氣是如何得到的呢?是由於下腹部有熱氣凝結在膀胱所致。病發時,睪丸腫大如茄子狀,且會感到兩側墜重,讓人難以忍受。治療上,可內服茱萸製成的藥丸,外用則可用含有龍膽草、蔥和薑的膏藥。等到疼痛停止,睪丸腫脹消失後,再進行兩側胯部的艾灸療法。

5. 浮腫

要識浮腫治法,鬼門淨府須知。木通防己五加皮,蘇葉車前滑石。滲濕四苓引子,補脾平胃須宜,燈心長流水煎之,每日清晨早吃。

白話文:

如果要了解如何治療浮腫,必須先知道影響腎臟和膀胱的功能。使用木通、防己、五加皮這些藥材,再加上蘇葉、車前草和滑石。

這類藥物能幫助排濕,而四苓散則是用來導引濕氣排出的良方,補脾和調理胃氣也是必要的。煎煮時,可使用燈心草,並以長流的清水,每天清晨時服用。

這就是浮腫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