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回本書目錄

1. 附小兒形症研閱卷之八

2. 論小兒受病之由

小兒之症,號曰啞科。臟腑脆嫩,氣血未定,肌體不密,精神未備,口不能言,脈不及覺,全在觀形察色,以消息形候,以應病砭藥。其源多種於偏愛之母。有在腹中護養未周,毒受於孕先者,有在育後看承錯訛,或暖衣而加以厚被,或兼味而縱其飽飧,或深居圍帳,自謂固密,或僮僕婢妾訓其手舞足蹈,無禮罵人,或高舉放倒猛推閃避,或異見異聞,高聲驚僕,乖張德性,罔識提防,致令助陽耗陰,傷脾損胃,而驚疳積癖、瀉痢飽脹、風寒等症,由之而生。

譬之草生密室,未經頻見天日,豈能大任風寒?一旦內因外干,便不思由自己偏愛所致,徒知心戚淚潸,愚亦甚矣。謹詳於篇,以為保嬰者之助。務使人人能辨,則醫藥調治各窺其斑,而庸醫無所混,赤子免不刃之殺矣。

白話文:

關於小孩生病的原因,我們常稱兒童疾病為啞科,因為小孩的臟腑十分脆弱,氣血尚未穩定,身體機能未臻成熟,精神也還未完全發展,他們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且他們的脈象往往不易察覺,所以醫生主要依靠觀察小孩的身體狀況和臉色來判斷病情,再依此來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這種情況很多時候源自母親過度的溺愛。有的孩子在胎兒時期就受到不良影響,因為母親在懷孕時未能妥善照顧自己;有的孩子出生後,因為母親的錯誤照顧方式導致生病,如穿得過暖或蓋得過厚,或是讓孩子吃太多或食物種類過多,使他們吃得過飽;有的孩子被過度保護,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被家中的傭人逗弄,使其手舞足蹈,甚至教唆他們無禮地罵人;有的孩子被突然的高聲驚嚇,或是遭遇猛烈的動作,如被高舉後突然放下,這些都可能造成他們的脾氣變得乖戾,而父母卻沒有及時阻止,導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受損,出現了驚嚇、疳積、脾胃問題、腹瀉、飽脹、風寒等症狀。

就像植物在密閉的房間裡成長,若從未接受到充足的日照,它如何承受風霜雨雪的考驗呢?一旦孩子因內外因素生病,家長往往不會反思自己過度溺愛的問題,只會悲痛落淚,這實在是太愚昧了。我在這裡詳細說明這些原因,希望能幫助所有照顧孩子的家長。如果每個人都能理解這些,那麼醫生和藥物的選擇就能更準確,庸醫也就無法混水摸魚,無辜的孩子也不會成為無辜的犧牲品了。

3. 論稟賦

兒在母腹,一月胚,二月胎,三月血脈,四月形體,五月能動,六月筋骨成,七月毛髮生,八月臟腑具,九月穀神入胃,十月百神附而奔生,生下作啼聲。兩月便能笑識人,三月任脈生,能反復;五六月尻骨成,能獨坐;七八月掌骨成,能匍匐;十個月髕骨成,能獨立;十二個月為期,膝骨成,乃能移步。此理之常。

不如是者,身不得其平矣。其有不足之症,皆從所稟而來。如肺氣不足,則皮脆怯寒,毛髮不生。如心氣不足,則血不華色,面無光采。脾氣不足,則肌肉不生,手足如削。肝氣不足,則筋不束骨,機關不利。此受胎稟之偏,各隨臟氣而見有若此。若筋實則多力,骨實則早行,血實則形瘦,發黑而密。

肉實則病少。精實則伶俐,語笑早而不憚風寒。氣實則發少而體肥。此又受胎氣之充足者也。又云:父強母弱,生女必羸,父弱母強,生男必弱。其有顱囟堅合,精黑神清,口方持厚,骨粗臂滿,臍深肚軟,莖小卵大,齒細發潤,聲洪穩睡者,此由稟賦得中,氣血平和者也。以故聽聲觀形,可知虛實壽夭。

白話文:

【討論先天稟賦】

孩子在母親的子宮裡,第一個月是胚胎,第二個月成為胎兒,第三個月開始形成血脈,第四個月有了形體,第五個月能活動,第六個月筋骨成長,第七個月毛髮開始生長,第八個月臟腑器官完全形成,第九個月可以消化食物,第十個月,各種生理功能成熟,隨著啼哭聲降生到世上。

出生後兩個月就能笑並認識人,三個月任脈發育,能翻身;五到六個月尾骨形成,能獨自坐立;七到八個月掌骨發育完成,能匍匐前進;十個月髕骨成熟,能站穩;一年左右,膝蓋骨發育完全,開始學會走路。這是正常的生長過程。

如果孩子的成長不符合這個規律,身體可能就不健康。那些出現的不足,都是由於先天稟賦所致。例如肺氣不足,皮膚脆弱怕冷,毛髮稀疏。心氣不足,面色蒼白無光澤。脾氣不足,肌肉不發達,手腳纖細。肝氣不足,筋絡鬆弛,關節活動不便。這些都是受胎時稟賦不均,導致不同臟器的問題。

然而,如果筋骨、血液、肌肉、精氣充足,孩子就會力氣大、早會走路、身形瘦長、頭髮烏黑濃密,而且少生病,聰明伶俐,能早說話,不怕風寒。體態豐腴但頭髮稀少,也是精氣旺盛的表現。

另外,如果父親體質強壯,母親體質較弱,生出的女孩通常體質較差。反之,父親體質較弱,母親體質強壯,生出的男孩通常體質也不好。但那些頭頂骨頭堅固,眼睛明亮,嘴巴方正,牙齒整齊,骨骼粗壯,手臂肌肉飽滿,肚臍深陷,腹部柔軟,生殖器雖小但睪丸大,牙齒細緻,頭髮油亮,聲音洪亮,睡眠穩定的孩子,則是因為先天稟賦均衡,氣血和諧。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聲音與外貌,瞭解他的健康狀況,預測他的壽命。

4. 論變蒸非病

變蒸非病也。兒之初生,皮肉未實,筋骨未堅,腸胃未充,神智未發,只一塊血肉耳,必候變蒸而後,臟腑氣足,經絡脈滿,始成其人。然而變蒸之,所以必待三十二日者,何故?《易》曰:生生之謂易。易,變易也。不變不易,不足以見天地生物之心。人有五臟六腑,配手足十二經絡。

肺屬陽,配陽卦三十二。臟屬陰,配陰卦三十二。一臟一腑,各以三十二日為一小變,六十四日為一大變。陽卦之爻,百九十二;陰卦之爻,百九十二。合歲並潤月,凡三百八十四爻。所以變蒸一期之周,三百八十四日,以應爻數也。初生三十二日為一變,生足少陰癸水,腎之精也。

六十四日二變,生足太陽膀胱壬水。而腎之一臟一腑成矣。此天一生水。水之精,為瞳子,識人者,此也。九十六日三變,生手少陰心丁火。百二十八日四變,生手太陽小腸丙火,而心與小腸之臟腑足矣。此地二生火,火之精為神,能嬉笑也。百六十日五變,生足厥陰肝乙木。

百九十二日六變,生足少陽膽甲木。肝膽之臟腑氣足而神完。此天三生木,木之精為筋,筋氣足則能坐也。二百二十四日七變,生手太陰肺辛金。二百五十八日八變,生手陽明大腸庚金。而肺與大腸之臟腑氣足。此地四生金,金之精為聲,此後能習人語矣。二百八十八日九變,生足太陰脾己土。

三百二十日十變,生足陽明胃戊土。脾胃臟腑之氣足。此地五生土,土之精為肉。脾胃主四肢,此後能匍匐矣。三百五十二日十一變,生手厥陰心包絡。三百八十四日十二變,生手少陽三焦,三焦配腎,腎主骨髓,自此能坐、能立、能行矣。變蒸既足,則筋骨手足以漸而堅,智覺運動以漸而發,日異而月不同矣。

然一變易,則發熱而蒸,非胎毒、胎熱可比。強者莫覺,弱者自見。其有未及期而發熱者,有變過留而不除者,俱不必驚,不治自愈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變蒸」理論,認為嬰兒出生後的成長並非疾病,而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剛出生的嬰兒身體機能尚未完全發展,包括肌肉、骨骼、腸胃、神智等,就像一塊血肉,必須經歷變蒸的過程,待臟腑氣力充足,經絡脈絡充滿,才會成為完整的人。

這裡提到的「變蒸」,為什麼要等待三十二天,是基於《易經》的概念:生命就是不斷的變化。若無變化,就無法體現天地孕育生命的本意。人體有五臟六腑,對應手足十二條經絡。

肺屬陽,對應陽卦三十二天。臟屬陰,對應陰卦三十二天。一臟一腑,各需三十二天完成小變,六十四天完成大變。陽卦和陰卦的爻各一百九十二個,加上閏月,共計三百八十四爻。因此,從出生到完成一次變蒸,需三百八十四天,正好對應爻的數目。

出生後三十二天,腎臟開始產生精氣,這是第一次變蒸。六十四天時,膀胱開始產生精氣,至此腎臟及其相應的腑已形成。這是天一生水的過程。水的精華是瞳孔,可以辨識人。九十六天,心臟開始產生精氣,這是第三次變蒸。一百二十八天,小腸開始產生精氣,至此心臟和小腸已成熟。這是地二生火的過程。一百六十天,肝臟開始產生精氣,這是第五次變蒸。一百九十二天,膽開始產生精氣,至此肝膽的氣力充足,神智也完全形成。這是天三生木的過程。二百二十四天,肺開始產生精氣,這是第七次變蒸。二百五十八天,大腸開始產生精氣,至此肺和大腸的氣力充足。這是地四生金的過程。二百八十八天,脾臟開始產生精氣,這是第九次變蒸。三百二十天,胃開始產生精氣,至此脾胃的氣力充足。這是地五生土的過程。三百五十二天,心包開始產生精氣,這是第十一次變蒸。三百八十四天,三焦開始產生精氣,至此,人體各部位皆已成熟,可以坐、站、行走。

當變蒸過程完成,骨骼、肌肉、手腳會逐漸變得堅固,智慧、感知、運動能力也會逐漸發展,每天都會有變化,每個月都不相同。

然而,在每次變蒸過程中,嬰兒會發熱,這不是胎毒或胎熱,體質強壯的嬰兒可能感覺不到,體質較弱的嬰兒會有所表現。如果在預定的時間前就出現發熱,或是變蒸過程後仍有殘留,都無需過度擔心,這些情況會自行恢復。

5. 變蒸治歌

小兒變蒸常候,三十二日為期。精神改變易常時,發熱蒸蒸昏睡,或遇風寒外感,惺惺發散真奇。若因乳食過傷脾,須用胃苓調治。

白話文:

[小兒變蒸治療歌謠]

對於小兒在成長過程中的變蒸現象,通常以三十二天為一個週期。孩子在這期間可能會有精神狀態改變,行為與平時不同的情況,伴隨著發熱和容易昏睡的症狀。如果同時遇到風寒外侵,導致感冒,這種情況下讓孩子發汗是個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如果是因為過量飲食或乳品攝入過多而傷害到脾胃,那就應該使用胃苓湯來進行調理治療。

6. 面部形色一

欲觀氣色,部位須明。左顴青龍屬肝,右顴白虎屬肺。天庭高而離陽心火,地閣卑而坎腎水鄉。鼻在面中,脾為通氣。因乎色之所見,知乎病之所藏。脾應乎唇,肺通乎鼻,舌乃心苗,目乃肝溢,腎開竅於兩耳,胃流注於兩頤。爪本筋余,脾為之運。發則血餘,腎為之王。脾主四肢,腎連牙齒。苟本臟之有虧,即所屬之先憊。

白話文:

如果要觀察一個人的氣色,首先必須清楚各個臉部部位所對應的臟腑。左邊的顴骨,也就是青龍位,反映的是肝臟的健康;右邊的顴骨,即白虎位,代表的是肺部的狀況。額頭(天庭)的高低,可以看出心臟的心火是否旺盛;下巴(地閣)的豐滿程度,反映腎臟水液的狀態。鼻子位於臉部中央,是與脾臟相關聯,負責通氣。

我們根據臉上的氣色變化,可以知道身體內臟的健康狀況。嘴脣的顏色反映了脾臟的健康;鼻子的狀態顯示了肺部的問題;舌頭的顏色和形狀,是心臟健康的指標;眼睛的明亮度,可以看出肝臟的活力;兩耳的顏色和形狀,反映了腎臟的功能;兩頰的顏色,則顯示胃的健康。

指甲是筋的延伸,其健康狀況受脾臟影響;頭髮的健康與否,由腎臟主宰。脾臟主管四肢的健康,腎臟與牙齒的健康緊密相連。如果某一臟腑出現問題,那麼相應的臉部部位或身體部位就會首先表現出疲憊或不適的症狀。

7. 面部形色二

大凡小兒形色,青筋肝熱生風,兩腮紅赤熱相攻,黃色脾虛之重,黑氣腹疼中惡,白為疳積生蟲,若逢兩眼黑重重,此是南柯一夢。

額屬心。左頰屬肝。右頰屬肺。鼻屬脾。承漿屬腎。

青肝色,肝主筋,驚則色青。紅赤心色,外感紅,熱甚赤。黃脾色,食積脾傷,則面黃。黑腎色,腹疼而兼中惡,則腎敗而色黑。白肺色,肺疳蟲積,則色白。

白話文:

大抵而言,孩童的面色和健康狀況,如果臉上青筋暴露,表示肝臟有熱,可能產生抽搐;兩邊臉頰泛紅,顯示體內有熱邪在作怪;黃色的面色,則反映脾臟虛弱;臉色發黑,可能是腹部疼痛或有中毒的徵兆;白色面色,可能是有蟲積或營養不良的問題。如果孩子的眼睛周圍顏色特別深,這可能是短暫的現象,像做了一場夢一樣。

額頭反映的是心臟的狀況。左臉頰反映的是肝臟的狀況。右臉頰反映的是肺臟的狀況。鼻子反映的是脾臟的狀況。下巴反映的是腎臟的狀況。

青色代表肝臟的問題,因為肝臟主管筋絡,受到驚嚇時面色會顯青。紅色代表心臟的問題,感染外部病原會使面色泛紅,熱度過高則會變為赤色。黃色代表脾臟的問題,食物消化不良傷害到脾臟,會讓臉色變黃。黑色代表腎臟的問題,腹部疼痛且伴隨中毒,顯示腎臟功能衰竭,面色會轉黑。白色代表肺臟的問題,如果有蟲積或營養不良,臉色會顯得蒼白。

8. 驗色辨症

紅色見而熱蒸,青色露而驚悸,如煤之黑者中惡之因,似橘之黃者脾虛之症,白乃疳勞,紫為熱甚,青遮口角,黑掩太陽,此為凶證,扁鵲難當。

白話文:

當出現紅色病徵時,通常伴隨發燒的症狀;若呈現青色病徵,則可能有心悸和驚恐的問題。皮膚像煤炭一樣黑,可能是因為遭遇了嚴重的疾病;若是像橘子一般的黃色,則可能是脾臟虛弱的表現。白色病徵可能是營養不良或長期疾病的信號;紫色則顯示體內有高熱。青色出現在口角邊,黑色覆蓋在太陽穴上,這些都是極為不祥的病症,連醫術高明的扁鵲也難以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