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醫學研悅引 (2)
醫學研悅引 (2)
1. 醫學研悅引
天啟丙寅時冬應鐘之吉
後學李盛春書於綠波亭
篇首論脈,不啻詳也。然症之所見,脈有所宜,似是而非,脈有所辨,細閱先哲,歷歷可驗,謹附於篇,臨症詳玩。
中風
中風脈浮,滑兼痰氣,其或沉滑,勿以風治,沉伏浮遲,虛為易,急實大數,堅疾難為。
中風辨
類中因乎氣,身涼無痰是,下手脈沉虛,八味真為最。
類中因痰,形肥脈滑,膏粱之人,痰治無差。
類中因火,便結便黃,色赤脈數,火治為良。
預防中風
中風先兆證,大指次指麻,不仁與無力,肉掣是風家。
破傷風
頭目青黑,汗出不流,眼小目瞪,四證難留。
胃風
由飲食訖,乘風涼致,右弦緩浮,對證端的。
風癇(附崇脈)
癲癇之脈,浮洪大長,滑大堅疾,痰蓄心狂,乍大乍小,乍長乍短,此皆崇脈神志昏亂。
風痹
風多引注,寒多痛掣,濕多腫著,證類親切,風寒濕氣合而為痹,浮澀而緊,三脈乃備。
傷寒
寒中太陽,浮緊而澀,及傳而變,脈非一則,陽明則長,少陽則弦,太陰入里,遲沉必兼,及入少陰,沉細而緊,厥陰熱深,脈伏厥冷,在陽當汗,次利小便,表解里病,其脈實堅。此其大略,治法詳參。
傷寒辨
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此名中風,勿用寒藥。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此非風寒,乃濕溫脈。
傷暑
暑傷於氣,所以脈虛,弦細芤遲,體狀無餘。暑不傳經,得於夏月,浮洪有力,用藥效捷。芤細無力,莫作易說。
嘔吐
滑數為嘔,代者霍亂。虛細易治,實大難安。
霍亂
霍亂之候,脈代勿訝,轉筋絕伏,溫中為佳。
泄瀉
夏月泄瀉,脈應暑濕。洪而數溲,脈必虛極。治暑濕瀉,分利小便,虛脫固腸,罔或不全。
瘧
瘧脈自弦,弦遲多寒,弦數多熱,隨時變遷。
痢
無積不利,脈宜滑大,浮弦急死,沉細無害。
呃逆
脈結或促,或微可治,右關脈弦,木乘土位。
氣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而伏,澀弱難愈。
吞酸
胸中吐酸水,翻胃之端倪,脈沉而遲者,胞中寒所滯,脈滑而數者,痰飲在胸臆。
消渴
消渴脈數,而大者活,虛小病深,其厄難脫。
暈眩
風寒暑濕,氣鬱生涎,下虛上實,皆暈而眩,風浮寒緊,濕細暑虛,涎弦而滑,虛脈則無,治眩暈法,尤當審諦。先理痰氣,次隨證治。
痞
胸痞脈滑,痰氣鬱結,飲食停滯,氣口緊澀,堅實者順,虛弱難克。
夢遺
遺精白濁,當驗於尺,結芤動緊,二證之的。
淋閉
鼻準色黃,小便必難,細澀不利,大實易全,若是溺閉,脈浮澀弦。
積聚
五臟為積,六腑為聚,強實者生,沉小難治。
五積
心為伏梁,沉芤色赤,肝積肥氣,弦細青色,脾積痞氣,浮長色黃,肺積息賁,浮毛色白,奔豚屬□,沉急面黑。
白話文:
醫學研悅引
這本書一開始就詳細討論了脈象。然而,疾病的表現和脈象的對應關係,有時看起來似乎是這樣,但實際上卻不是。因此,必須仔細閱讀前人的著作,經過驗證才能應用。我謹將這些整理成篇,希望臨診時能仔細參考。
中風
中風的脈象通常是浮脈,同時帶有滑脈,也可能伴隨痰氣。如果脈象是沉滑,就不要當作風來治療。如果脈象是沉伏或浮遲,屬於虛弱的症狀。而脈象急促、實大且數,或堅硬急促,則病情危險。
中風辨別
類中風如果是由於氣虛引起的,身體會感到涼,而且沒有痰,此時脈象多為沉虛,用八味地黃丸最有效。
類中風如果是由痰引起的,患者體型肥胖,脈象滑,多為飲食過於豐盛之人,用化痰的藥物治療效果好。
類中風如果是由於火熱引起的,患者會便秘且大便顏色黃,臉色紅,脈象數,用清熱的藥物治療效果好。
預防中風
中風發作前兆,通常會出現大拇指和食指麻木、感覺遲鈍無力、肌肉抽搐等現象。
破傷風
破傷風患者,頭部和眼睛周圍會呈現青黑色,出汗卻不易流出,眼睛變小,眼珠直瞪,出現這四種症狀,病情難以好轉。
胃風
胃風通常是因為飲食後受涼引起的,脈象表現為右寸緩而浮,對應症狀進行治療即可。
風癇(附崇脈)
癲癇的脈象是浮洪大長,或滑大堅疾,多是因為痰液積聚、心神錯亂所致。脈象時大時小、時長時短,都屬於崇脈,患者會神志不清。
風痹
風邪引起的痹症,表現為遊走性的疼痛;寒邪引起的痹症,表現為牽引性的疼痛;濕邪引起的痹症,表現為腫脹。風寒濕邪合在一起會形成痹症,脈象會呈現浮、澀、緊三種脈象。
傷寒
傷寒初期,脈象是浮緊而澀,隨著病情發展,脈象會發生變化。陽明經的傷寒,脈象變長;少陽經的傷寒,脈象變弦;太陰經的傷寒,脈象會變成遲沉。進入少陰經時,脈象會變成沉細而緊;到了厥陰經時,會出現熱深,脈象潛伏,四肢厥冷。在表證時要發汗,其次是利小便。表證解除後,如果出現里證,脈象會變得實堅。以上是傷寒的大致脈象,具體治療方法要詳細參考其他醫書。
傷寒辨別
陽脈浮而滑,陰脈濡而弱,這屬於中風,不要使用寒涼藥物。陽脈濡而弱,陰脈小而急,這不是風寒,而是濕溫引起的脈象。
傷暑
暑邪傷氣,脈象表現為虛弱,通常會出現弦細芤遲的脈象,身體也感到虛弱無力。暑熱沒有傳經,多在夏季發生,如果脈象表現為浮洪有力,用藥效果會比較快。但如果脈象芤細無力,就不能輕易判斷。
嘔吐
脈象滑數通常表示嘔吐,如果脈象出現間歇則表示霍亂。虛細的脈象比較容易治療,而實大的脈象比較難以治療。
霍亂
霍亂的脈象是代脈,不要驚慌,如果出現轉筋,四肢冰冷,要溫中治療。
泄瀉
夏季泄瀉,脈象多為暑濕的表現,脈象洪而數,小便次數多,這時脈象大多虛弱。治療暑濕泄瀉,要先利小便,如果是虛脫,要固腸,才能恢復。
瘧疾
瘧疾的脈象通常是弦脈,弦而遲多為寒性,弦而數多為熱性,會隨著病情變化而改變。
痢疾
沒有積滯的痢疾,脈象應當是滑大,如果脈象浮弦急促,病情危險,脈沉細則沒有大礙。
呃逆
呃逆的脈象可能是結脈或促脈,也可能微弱,這些情況比較容易治療。如果右關脈出現弦脈,表示肝木克脾土。
氣
如果脈象摸起來沉在下面,就可以知道是氣滯。如果沉到極點並伏在底下,脈象又澀又弱,病情難以治癒。
吞酸
胸中吐酸水,是翻胃的前兆。脈象沉而遲,表示胞中有寒;脈象滑而數,表示痰飲在胸中。
消渴
消渴的脈象如果數而且大,表示病情比較容易治癒;如果脈象虛小,則表示病情深重,難以治癒。
暈眩
風寒暑濕、氣鬱生痰都可能引起暈眩。下虛上實也會引起暈眩。風邪引起的暈眩,脈象會浮;寒邪引起的暈眩,脈象會緊;濕邪引起的暈眩,脈象會細;暑邪引起的暈眩,脈象會虛。痰邪引起的暈眩,脈象會弦而滑,虛弱的脈象多不明顯。治療暈眩,尤其要仔細辨證,先調理痰氣,然後再隨證治療。
痞
胸部痞塞,脈象滑,多為痰氣鬱結、飲食停滯引起,脈象在氣口處會呈現緊澀。如果脈象堅實,則病情較為順利;如果脈象虛弱,則比較難以治療。
夢遺
遺精白濁,要檢查尺脈,如果脈象出現結、芤、動、緊,多為此證。
淋病、癃閉
如果鼻尖顏色發黃,小便多會困難,脈象細澀不利,但如果脈象是大的實證則容易治癒。如果是癃閉,脈象多為浮澀弦。
積聚
五臟的疾病稱為積,六腑的疾病稱為聚。脈象強實的比較容易治癒,脈象沉小的則比較難以治療。
五積
心積稱為伏梁,脈象沉芤,面色發紅;肝積稱為肥氣,脈象弦細,面色發青;脾積稱為痞氣,脈象浮長,面色發黃;肺積稱為息賁,脈象浮毛,面色發白;腎積稱為奔豚,脈象沉急,面色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