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脈理原始全書研悅卷之三 (2)
脈理原始全書研悅卷之三 (2)
1. 地支從變化生
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
亥子屬(水)四行皆二支
獨辰戌丑未屬(土)四支
共十二支。
白話文:
[地支與其屬性相應而生變化]
十二地支中,寅和卯對應的是「木」的屬性,巳和午對應的是「火」的屬性,申和酉對應的是「金」的屬性,亥和子對應的是「水」的屬性,每種屬性各佔兩個地支。
只有辰、戌、醜、未這四個地支對應的是「土」的屬性,
加起來總共有十二個地支。
2. 十二經從變化生
手太陰肺、陽明大腸,屬(金),足厥陰肝、少陽膽,屬(木),足太陰脾、陽明胃,屬(土)
足太陰腎、太陽膀胱,屬(水),手少陰心、太陽小腸、手厥陰心包、少陽三焦,屬(火)。
共十二經。
白話文:
[十二經從變化生]
手部的太陰肺經和陽明大腸經,它們屬於「金」性;腳部的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它們屬於「木」性;腳部的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它們屬於「土」性。
腳部的太陰腎經和太陽膀胱經,它們屬於「水」性;手部的少陰心經、太陽小腸經、以及手部的厥陰心包經和少陽三焦經,它們都屬於「火」性。
以上總共是十二條經絡。
3. 臟腑考
臟者藏也。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精。
腑者,府也。膽為清淨府,胃為水穀府,膀胱為精液府,小腸為受盛府,大腸為傳道府。
白話文:
「臟」就是儲藏的意思。心臟儲藏著人的精神,肝臟儲藏著魂魄,脾臟儲藏著意志,肺臟儲藏著魄力,腎臟則儲藏著精氣。
而「腑」就像是一個府庫。膽囊是身體的清淨庫房,胃部是消化水和食物的庫房,膀胱是儲存精液的庫房,小腸是接收和暫存食物的庫房,大腸則負責食物殘渣的傳遞和排泄的庫房。
4. 三焦考
三焦者,上焦、中焦、下焦也,上焦司納,中焦司化,下焦司出,為諸氣運行之府。
白話文:
這段文字在現代白話文中的意思就是:「三焦,指的是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負責接收食物,中焦負責消化轉化,而下焦則負責排泄廢物,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體氣血運行的空間。」
5. 經絡考
直行曰經,旁行曰絡,絡,兜也,如絡之兜物也。
白話文:
「直線行走的路徑稱為經脈,而旁邊分散行走的則稱為絡脈。絡的意思就像兜一樣,就像是用網兜住物品那樣,四通八達,無所不至。」
6. 脈行考
每二刻,脈行十六丈二尺,終於足厥陰肝,復會於手太陰肺也。
歌曰:陽五陰三五。
手三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三陰從手至胸,長三尺五寸,合二丈一尺。
足八陰六五
足三陽從足至頭,長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足三陰從足至胸,長六尺五寸,合三丈九尺。
曰手者,以其並營俞經合等穴,皆始於手;曰足者亦然。
陰蹺丈五分
兩足蹺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合一丈五尺。
督任九尺勻。
督任二脈各長四尺五寸合九尺。
白話文:
每過兩刻鐘,脈搏會行走十六丈二尺的距離,最後到達腳部的厥陰肝經,然後再次回到手部的太陰肺經。
有詩說:陽脈五,陰脈三,合起來共是五。
手部的三條陽脈,從手到頭,總長為五尺五寸六分,換算約為三丈;手部的三條陰脈,從手到胸部,總長為三尺五寸,換算約為二丈一尺。
足部的陰陽脈絡,比例上來說是八比六。
足部的三條陽脈,從腳到頭,總長為八尺,乘以六後,換算約為四丈八尺;足部的三條陰脈,從腳到胸部,總長為六尺五寸,換算約為三丈九尺。
所稱的手脈,是指所有營俞、經絡和穴位,都起始於手部;同樣的,足脈也是這個意思。
陰蹺脈的長度為一丈五尺。
兩腳的蹺脈,從腳到眼睛,總長為七尺五寸,換算約為一丈五尺。
督脈和任脈的長度都是四尺五寸,加起來共為九尺。
7. 論寸關尺
夫漏下百刻,為次日之平旦,脈周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肺,是肺者,臟腑之所終始,脈絡之所會歸也。古人於魚際下,定為寸口;尺澤中定為尺部。又於寸下尺前定為關者,取寸為陽,尺為陰,關者陰陽之界限也。人一身從肘腕橫紋至掌魚際,得同人尺之一尺一寸,於尺內,十分之取第十寸,為脈之尺位。
尺者,十也,老陰之數終於十,故陰得尺內一寸,退不致過肘腕之九寸,又於一寸中十分之,取第九分,為脈之寸口,陽窮於九,故陽得寸內九分,九乃老陽之數也,前不及魚際一分,此寸關尺之所由分也。
白話文:
在一天中的二百刻(約等於現在的一整天)裡,脈搏會在次日的黎明時分,再次循環回到手太陰肺經,這表示肺臟是臟腑運作的起點和終點,也是全身脈絡匯聚的地方。古人將手腕靠近拇指的區域,定義為「寸口」;而在手肘附近的「尺澤穴」定義為「尺部」。此外,在寸口下方,尺部前方的位置定義為「關部」,這是因為寸部象徵著陽,尺部象徵著陰,而關部就是陰陽交界的地方。
人體從手肘到手腕,再到手掌魚際的距離,大約是一尺一寸,相對於古代的尺單位。在這一尺的範圍內,最後的一寸被定義為「尺位」,即脈搏的尺部位置。
「尺」的本意就是「十」,在陰陽學說中,老陰的數值最終會達到十,所以陰脈在尺部內佔有一寸,不會超出手腕九寸之外。在一寸中再分成十分,取其中的九分,定義為「寸口」,即脈搏的寸部位置。這是因為陽氣的極限在九,所以陽脈在寸部內佔有九分,九正是老陽的數值。寸口前緣不至於到達魚際穴,這就是寸、關、尺三部脈位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