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醫學研悅引 (1)

回本書目錄

醫學研悅引 (1)

1. 醫學研悅引

自醫學繁興,而相望於杏林者,率嘆其浩瀚無際,余以為不然也。拘方泥書,故浩瀚無際也。或經義精奧新裁,鑿訛莫適所准,故亦浩瀚無際也。醫自聖聖相傳以來,味藥性者神農,辨俞病者軒岐,制湯液七劑者,伊尹乃傳《內經》,衍《內經》於秦越人,作《八十一難》,著《脈訣》者,晉叔和降,而漢倉公以迄,仲景、東垣、理齋、彥修諸名家翻駁搜剔,名理益著,乃知《素》、《難》猶六經、諸子。

其子史也,儒不從經史中融鑄,終非真儒;而醫不從《內》、《難》及諸名家漱芳吸潤,終為俗醫。醫之治病譬之射,然不得其機,欲發皆中彀難矣。夫射,猶藝也,善文者本六經而歸諸性命,由性命而發為文章,非真機融洽能為入理之解乎?余謂醫也亦然。千古不變者,醫之理,而變化無窮者,方知用,故臟腑經絡血脈,千古不變之理也。

必於此處探其精微,究其彀竅,乃能於受病之由,不屬影響,立方施治,變化無窮之用也,概而投之能應弦而中乎?余先君燕山以醫嗚楚,即遠而四方咸戴慕焉,其於經絡血脈殆熟《素》、《難》於胸中者,自人以病告也。

悉從望聞問切中剖其病機,而七劑之投,若鑰之啟關,故得心應手處在在聲聞間,嘗於家庭間作快意語,每欲不才盛春注一集,以引後人,然不才念殷上進,嘗以小道目之,及從暇時,察脈理之精微,究一身之蘊奧,乃知體天地之撰通神明之德,皆此理之充周也。向以小道目之,殆淺之乎論醫者也。

因而脈有述以發先腎之所未發,脈分類以辨症候之所必致,百病之中,唯傷寒之傳經甚顯,形症叵測,變易不常,於是從經下注症,注脈於症,脈下注方,仍於症方之內,括之以歌,俾後學便於記誦,無非廣仲景節庵之至意,以垂芳無窮也。其胤嗣一書,尤為艱於後者之要錄,一日執窗秇就正於。

江津周老師,因而談及醫道,見其了了乃出。

風逵張老師所傳《治暑全書》以示不才,曰:此書一出,可以破四時傷寒之迷矣。然暑症行而寒症不附,亦屬未備,因以治寒全書,及胤嗣全書奉。

周老師評閱:周老師曰:得是書,續之適愜所願矣,遂並以家藏珍方,合而謀之。

仁壽黃父師:黃父師於此道,尤精談脈、談症、談方,無出其右,亦並以所素驗者,並輯於篇,附之剞劂,公諸天下。要之方書,浩瀚之日,不貴博而貴約,不貴泛而貴精。是書也,即遞之窮鄉僻邑,無不捷千奏效者,皆由簡便易從也。孔子曰:益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況區區愚生乎?余第從博覽中為擇識而已。

然而,命意鑄辭,則本之古人及我,先君傳述者居多,若非悅諸心,研諸慮,施之有驗者,不敢傳也,故命之曰《醫學研悅》。

天啟丙寅時冬應鐘之吉

後學李盛春書於綠波亭

篇首論脈,不啻詳也。然症之所見,脈有所宜,似是而非,脈有所辨,細閱先哲,歷歷可驗,謹附於篇,臨症詳玩。

中風

中風脈浮,滑兼痰氣,其或沉滑,勿以風治,沉伏浮遲,虛為易,急實大數,堅疾難為。

中風辨

類中因乎氣,身涼無痰是,下手脈沉虛,八味真為最。

類中因痰,形肥脈滑,膏粱之人,痰治無差。

類中因火,便結便黃,色赤脈數,火治為良。

預防中風

中風先兆證,大指次指麻,不仁與無力,肉掣是風家。

破傷風

頭目青黑,汗出不流,眼小目瞪,四證難留。

胃風

由飲食訖,乘風涼致,右弦緩浮,對證端的。

風癇(附崇脈)

癲癇之脈,浮洪大長,滑大堅疾,痰蓄心狂,乍大乍小,乍長乍短,此皆崇脈神志昏亂。

風痹

風多引注,寒多痛掣,濕多腫著,證類親切,風寒濕氣合而為痹,浮澀而緊,三脈乃備。

傷寒

寒中太陽,浮緊而澀,及傳而變,脈非一則,陽明則長,少陽則弦,太陰入里,遲沉必兼,及入少陰,沉細而緊,厥陰熱深,脈伏厥冷,在陽當汗,次利小便,表解里病,其脈實堅。此其大略,治法詳參。

傷寒辨

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此名中風,勿用寒藥。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此非風寒,乃濕溫脈。

傷暑

暑傷於氣,所以脈虛,弦細芤遲,體狀無餘。暑不傳經,得於夏月,浮洪有力,用藥效捷。芤細無力,莫作易說。

嘔吐

滑數為嘔,代者霍亂。虛細易治,實大難安。

霍亂

霍亂之候,脈代勿訝,轉筋絕伏,溫中為佳。

泄瀉

夏月泄瀉,脈應暑濕。洪而數溲,脈必虛極。治暑濕瀉,分利小便,虛脫固腸,罔或不全。

瘧脈自弦,弦遲多寒,弦數多熱,隨時變遷。

無積不利,脈宜滑大,浮弦急死,沉細無害。

呃逆

脈結或促,或微可治,右關脈弦,木乘土位。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而伏,澀弱難愈。

吞酸

胸中吐酸水,翻胃之端倪,脈沉而遲者,胞中寒所滯,脈滑而數者,痰飲在胸臆。

消渴

消渴脈數,而大者活,虛小病深,其厄難脫。

暈眩

風寒暑濕,氣鬱生涎,下虛上實,皆暈而眩,風浮寒緊,濕細暑虛,涎弦而滑,虛脈則無,治眩暈法,尤當審諦。先理痰氣,次隨證治。

胸痞脈滑,痰氣鬱結,飲食停滯,氣口緊澀,堅實者順,虛弱難克。

夢遺

遺精白濁,當驗於尺,結芤動緊,二證之的。

淋閉

鼻準色黃,小便必難,細澀不利,大實易全,若是溺閉,脈浮澀弦。

積聚

五臟為積,六腑為聚,強實者生,沉小難治。

五積

心為伏梁,沉芤色赤,肝積肥氣,弦細青色,脾積痞氣,浮長色黃,肺積息賁,浮毛色白,奔豚屬□,沉急面黑。

咳嗽

咳嗽之脈,浮風緊寒,數熱細濕,房勞澀難,浮短傷肺,弦短傷肝,弦澀血少,洪滑多痰,惟有浮大,而嗽者安。沉小浮匿,即是死端。

偏弦為飲,或沉弦滑,或結或伏,俱是痰家。

怔忡驚悸健忘

心中動悸,脈必代結,飲食之悸,沉伏滑決。

脈浮者易,緊澀難醫,數熱滑痰,二者可治,口中出沫,糞如羊屎,見此二證,藥不可施。

頭痛

頭痛陽弦,浮風緊寒,風熱洪數,濕細而堅。

心痛

沉弦細動,皆屬於痛,若是心痛,於□見重。

腹痛

綿綿無增為寒痛,其脈遲,時痛時止,熱相煎脈數,痛處不移,真死血。其脈實,小便不利,濕痰涎,其脈滑,甚欲便後痛減者,分明食積不須言。

腰痛

腰痛之脈,皆沉而弦,兼浮者風,兼緊者寒,濡細皆濕,實則閃者。

脅痛

脅痛之疾,右痰食積,左實肝火,不可不知。

腳氣

浮弦為風,濡弱濕氣,遲澀因寒,洪數熱鬱。

疝脈弦急,積聚成墜,牢急成瘕,伏弱者危。

五疸實熱,脈必洪數,其或微澀,證屬虛弱,不必分五,俱是濕熱,利清小便,即是上策。

腫脹之脈,浮大無妨,或見虛細,後必為殃。

諸凡失血,必見芤脈,沉小身涼,吉可言決。身熱脈大,後不可測。

汗脈浮虛,或澀或濡,軟散洪大,渴飲無餘。

郁脈沉澀,積脈弦堅,實強者活,沉小難言。

手足厥冷,脈見細沉,雖熱身倦,不渴為真。

洪數實為實,浮大虛是虛,沉細而或數,無火病難除,病熱有火者,可治在洪舒。

骨蒸

骨蒸勞熱,脈數而虛,熱而澀小,必損其軀,加汗加熱,非藥可除。

癰疽

發疽之脈,弦洪相搏,細沉而直,肺肝俱數。寸數而實,肺癰已成,寸數虛澀,肺痿之形。肺癰色白,脈宜短澀,死者浮大,不白而赤,腸癰難知,滑數可推,數而不熱,腸癰何疑?遲緊未膭,下以平之,洪數膿成,不下為宜。

婦人

陰搏於下,陽別於上,血氣和調,有子之象,手之少陰,其脈動甚,尺按不絕,此為有孕。左疾為男,右疾為女,右女左男,可以預剖,離經六至。沉細而滑,陣疼連腰,胎即時下。

尺盛左大,女脈為從,澀微易補,澀實易通。衝任不足,損衛益榮,病自六氣,男女相同。

經閉

血瘕弦急,而大者生,虛小弱者,即是死形。

崩漏

崩漏之脈,急則難治,浮實亦然,遲則可醫。

胎前

胎前脈細弱,面青母難活,子死舌必青,切莫又用藥。

產後

產後寸浮洪,喘衄總皆凶,產後用涼藥,醫家理不通。

小兒

太衝無脈,魚際不勻,魚口自動,忽作鴉聲,身上黑點,五心腫形,舌出虛掉,喉中空鳴,瀉出黑血,驚叫咬人,指甲青黑,齒落疳形,額腫或塌,瀉止又行,鼻開黑燥,赤貫瞳人,魚口氣急,睡渴不定,頰赤如胭,俱是死形,忽然大叫,亦不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