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傷暑全書卷之二 (9)
傷暑全書卷之二 (9)
1. 虞花溪(見《醫學正傳》)
《內經》曰:因於暑,汗煩則喘暍,靜則多言。潔古又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症;中熱者,陽症。仲景《傷寒論》中,一症曰中暍,即中暑也。脈虛而微弱,煩渴引飲,體熱自汗。此蓋得勞役體虛。而暑邪干衛之候,是宜東垣清暑益氣湯等補益之劑治之而愈。
一症曰熱病,即中熱也。脈洪而緊盛,頭疼身熱,口燥心煩。此蓋得之於冬感寒邪,鬱積至夏而發,乃挾暑而成大熱之候。是宜黃連、白虎、解毒等湯清涼之劑調之而愈。曰:中暑者陰症,內傷之為病也。曰:中熱者,恐亦外感之為病也。曰陰曰陽,豈不於斯而明辯之乎?學者宜再思之。
白話文:
《內經》說:因為暑氣,汗出煩躁則喘息口渴,靜坐則多言。潔古又說:靜止狀態下得病為中暑,活動狀態下得病為中熱。中暑屬於陰症,中熱屬於陽症。仲景的《傷寒論》中,有一症狀叫做中暍,也就是中暑。脈象虛弱微小,口渴引飲,身體發熱自汗。這是因為勞役過度,體質虛弱,暑邪侵犯衛氣所致,應該服用東垣的清暑益氣湯等補益藥物治療,就可以痊癒。
另一種症狀叫做熱病,也就是中熱。脈象洪大而緊實,頭疼身熱,口乾舌燥心煩。這是因為冬天感受寒邪,鬱積到夏天發作,夾雜著暑氣形成大熱的症狀。應該服用黃連、白虎、解毒等湯劑清涼藥物治療,就可以痊癒。
所以說,中暑屬於陰症,是由內傷引起的。中熱則可能是外感引起的。陰陽之分,難道不是在這裡得到明確的區別嗎?學習者應該多加思考。
按:暑熱一氣也。感暑而病熱,原不可分為二氣。中與傷有輕重之別。丹溪有冒中傷三名,細思總為傷暑。其極重者,則稱中耳,冒不必言也。已有專辯傷寒症,分有陰陽。暑症屬火,多發揚激烈之狀,總謂之陽,似無所為陰者。惟其感深日久,驟發而沉昏不省人事,閉目息微,此類似陰。
其實火極氣結,痰盛氣閉,臟腑不通,咽喉嗌塞使然。乃陽勝,非陰也,陰症、陽症尚不可分,況以暑與熱分之。益不達矣。
白話文:
夏季暑熱是一種氣候現象,人體感受暑熱而生病,其實是同一種氣,只是程度輕重不同。丹溪先生提出冒、中、傷三種病名,仔細思考其實都是傷暑,其中最嚴重的稱為中暑,而冒暑不用多說。傷寒症已經有專門的論述,分為陰陽兩種。暑症屬火,表現多為激烈,屬於陽症,似乎沒有陰症。但如果暑熱感應深入體內,時間久了,突然發作,昏迷不醒,呼吸微弱,這就類似陰症。
實際上這是因為火氣極盛,氣機阻塞,痰濕堆積,氣道不通,導致咽喉阻塞所致。這是陽氣過盛,而非陰症。陰症、陽症本就難以區分,更何況用暑熱和熱症來區分,就更不可取了。
2. 李文清(見《醫學入門》)
暑病,身熱自汗,口渴面垢而已。餘症皆後傳變。或兼內傷,必先問其人素虛胃弱,或大病大勞後,縱暑中傷者,宜清暑益氣;素強盛壯實無虛損病者,宜祛暑和中。
自襲暑氣而言曰中,暑自被日逼而言曰中暍。然暑初入,自口鼻、牙頰,達於心主胞絡,以火從火。故古法治暑,取冷水灌溉勿咽。
即暑暍症,但以手足搐搦為風,手足逆冷為厥。厥與傷寒熱厥義同,黃連香薷散。暑風乃勞役內動五臟之火,與外火交熾,則金衰木旺生風。香薷散加羌活,或六和湯合消風散。素有痰飲,因暑觸動,痰熱生風者,六合湯合星香散。
白話文:
暑病的中醫解說:
暑病的症狀: 患者會感到身體發熱,伴隨自發性流汗,口渴且臉色暗淡。其他症狀則會在之後逐漸顯現。
暑病的治療: 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因來選擇治療方法。
- 體虛者: 如果患者體質虛弱,胃氣不足,或是在大病大勞之後感染暑氣,應該以清暑益氣的方法治療。
- 體壯者: 如果患者體質強健,沒有虛損疾病,則應該以祛暑和中的方法治療。
暑病的病因: 暑病的產生主要有兩種:
- 中暑: 因過度勞累或在炎熱環境下工作而引起的暑病。
- 中暍: 因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被太陽光直射而引起的暑病。
暑病的病機: 暑氣最初會從口鼻和牙頰進入人體,到達心臟,並循經絡傳布,以火熱之氣引發火熱之症。
暑病的古法治療: 古人治療暑病,會用冷水灌溉患者的口鼻,但不要吞咽。
暑病的特殊症狀:
- 暑風: 患者會出現手足抽搐,這是由於勞役過度,內臟火熱,與外來的暑熱相交,導致金氣衰弱,木氣旺盛,產生風邪所致。治療可以使用香薷散加羌活,或六和湯合消風散。
- 暑厥: 患者會出現手足冰冷,這與傷寒的熱厥類似,可以用黃連香薷散治療。
- 暑痰: 患者原本就有痰飲,因暑氣觸動,導致痰熱生風,可以用六合湯合星香散治療。
救痰壅法
暑毒痰火窒塞胸中,量體虛實吐之。火鬱發之之義也。如痰喘氣急痞塞,入藥不得者,急煎六和湯,調麝二釐服。
救絞腸痧並乾霍亂
絞腸痧,腹痛不可忍,或連心痛展轉在地,手足亦冷。乃腸絞縮在腹,須臾能死。用熱湯調鹽一兩,灌入即安。或再用陳艾、陳樟木、陳壁土各等分,水煎連進三四服。
救途中熱倒法
若道途卒倒,湯藥不便,恐氣脫難治,急扶陰涼處,不可臥濕冷地。掬道上熱土放臍上,撥開作竅,令人尿與其中。待求生薑或蒜嚼,以熱湯或童便送下。外用布蘸。
白話文:
【救痰壅法】
在暑熱的季節,如果體內產生了痰火,阻塞在胸部,要根據身體的虛實情況進行吐痰。這是因為痰火積聚需要通過吐出的方式來釋放。如果出現了痰喘、呼吸急促、胸部憋悶等症狀,使用藥物治療不見效時,可以急煎六和湯,加入少量的麝香(約二釐),服用。
【救絞腸痧並乾霍亂】
絞腸痧是一種腹痛非常嚴重的情況,患者會感到無法忍受的疼痛,甚至連心都會疼痛,並且不斷在地上翻滾,雙手和腳都感到寒冷。這是因為腸道緊縮在腹部,隨時可能危及生命。此時可以使用熱水調和一兩鹽,灌入患者口中,就能得到緩解。或者使用陳年艾草、陳年樟木、陳年壁土等材料,按照等份的比例,用水煎煮,連續服用三四次。
【救途中熱倒法】
如果在行路上突然昏倒,不方便立即服用湯藥,擔心失血過多導致氣息難以控制,應當趕快將人扶到陰涼的地方,不要讓其躺臥在潮濕寒冷的地面上。可以用路邊的熱土覆蓋在肚臍上,挖個小洞讓其排尿。等待患者能夠嚼食生薑或大蒜時,用熱水或童子尿一起送下。外部可以用布蘸取其他治療方式。
按:《入門》一書,雖系時出,中間亦頗詳細。故錄其數條以備覽。暑暍一氣也,若中暑、中暍之分則強矣。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的意思是: "按照《入門》一書中的說法,雖然它是在當時出版的一本書,但是其中對於疾病的描述非常詳細。因此我們記錄了幾種疾病以便大家閱讀。暑和暍是一種病氣,如果要區分中暑和中暍的話就比較困難了。"
3. 王宇泰(見《證治準繩》)
論曰:《此事難知》傷暑有二:動而傷暑,心火大盛,肺氣全虧,故身脈洪大。動而火盛者,熱傷氣也,辛苦之人多得之,白虎加人參湯。靜而傷暑,火勝金位,肺氣出表,故惡寒脈沉疾。靜而濕勝者,身重也,安樂之人多受之,白虎加蒼朮湯。傷暑必自汗,背寒面垢,或口熱煩悶,或頭疼發熱。
亦有痛者,更有痛甚,身如骨碎者,神思倦怠殊甚。暑傷氣而不傷形故也。但身體不痛,與感風寒異,宜香薷飲、六和湯。嘔而渴者,浸冷香薷飲或五苓散,兼吞消暑丸。嘔不止者,枇杷葉散去茅根,吞來復丹。嘔而痰,卻暑散吞消暑丸,或小半夏茯苓湯,或消暑飲。又有不瀉而腹干痛者,六和湯煎熟調蘇合香丸。
白話文:
傷暑分為兩種:動則傷暑,心火旺盛,肺氣虛弱,導致脈搏洪大;靜則傷暑,火氣旺盛侵犯肺金,肺氣外泄,因此畏寒,脈沉而快。動則傷暑多發生在勞碌之人,靜則傷暑則多發生在安逸之人。傷暑的症狀包括自汗、背寒、面垢、口乾舌燥、頭疼發熱,也可能伴隨疼痛,甚至疼痛劇烈,如同骨骼碎裂一般,並且神思倦怠。傷暑主要傷及氣,不傷及形,因此與風寒感冒不同,身體不會感到疼痛。治療傷暑可用香薷飲、六和湯;嘔吐且口渴者,可飲用冷浸香薷水或服用五苓散,並服用消暑丸;嘔吐不止者,可用枇杷葉散去茅根,並服用來復丹;嘔吐伴有痰者,可服用卻暑散,並服用消暑丸,或服用小半夏茯苓湯,或喝消暑飲;不瀉而腹痛者,可服用六和湯並服用蘇合香丸。
,暑先入心者,心屬南方離火,各從其類。小腸為心之府。利心經,,暑毒使由小腸中出。五苓散利小便,治暑上劑也。暑月身癢如針刺,間有赤腫處,亦名暑風,末子六和湯和消風散,酒調服。暑風而加以吐瀉交作者,六和湯、藿香正氣散各半貼,加全蠍三個。有暑毒客於上焦,胸膈痞塞,湯藥至口即出,不能過關,或上氣喘急,六和湯浸冷,調入麝香少許。
暑氣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內外俱熱,煩躁自汗,大渴喜冷,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繼進白虎湯,若服藥不愈者,毒深入,熱結在裡,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當用調胃承氣湯,或三黃石膏湯。
白話文:
夏天酷熱,暑氣首先侵犯心臟,心臟屬於南方離火,各個臟腑都受其影響。小腸是心臟的府邸。暑毒會經由小腸排出。五苓散利尿,是治療暑熱的常用藥方。夏天皮膚瘙癢如同針刺,有的地方還會發紅腫脹,叫做暑風,可以用末子六和湯和消風散,用酒調服。如果暑風伴隨嘔吐腹瀉,可以用六和湯和藿香正氣散各半,再加全蠍三枚。如果暑毒停留在上焦,胸口堵塞,喝下去的湯藥馬上就吐出來,無法順利通過,或者呼吸急促,可以用六和湯浸涼,再加入少許麝香。
暑氣久久不消,就會變成伏暑,內外都發熱,煩躁出汗,口渴想喝冷飲,可以用香薷飲加黃連一錢,接著服用白虎湯。如果服藥後仍然不好,毒氣深入,熱氣積聚在內,神志不清、煩躁口渴、不願靠近衣服、大便秘結、小便赤澀,就需要用調胃承氣湯,或者三黃石膏湯。
承氣湯必不可輕用。
又加減清暑益氣湯
復立變症加減法於後,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升發。陽氣伏於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當歸和血,少用黃柏以益真陰。如脾胃不足之症,須少用升麻,乃足陽明太陽引經之藥也。使行陽道,自脾胃中左遷少陽,行春令,生萬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諸經右遷生髮陰陽之氣以滋春之和氣也。
如脾虛緣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氣受邪,為熱所傷,必須黃耆最多,甘草次之,人參又次之。三者皆甘溫之陽藥也。脾始虛,脾氣先絕,故用黃耆之甘溫以益皮毛之氣而閉腠理,不令自汗而損元氣也,上喘氣短,懶言語,須用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須用炙甘草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
白話文:
承氣湯不能輕易使用。另外可以根據情況加减清暑益氣湯。
再者,針對不同的症狀,需要調整藥方。例如,心火乘脾,則血受到火邪影響,無法升發,陽氣也滯留在脾土之中。此時需要用當歸滋養血液,少用黃柏以滋養真陰。如果脾胃虛弱,則需要減少升麻的使用,因為升麻是引導陽氣升發的藥物,會導致陽氣從脾胃中轉移到少陽經,影響春季生長。因此,也需要少加柴胡,以促進陰陽之氣的生發,滋養春季的和氣。
如果脾虛是因心火亢盛而克伐脾土所致,則需要重視補益肺氣。因為肺氣受邪,易受熱邪所傷。因此,藥方中必須使用大量的黃芪,其次是甘草,最後是人參。這三味藥都屬於甘溫的陽性藥物。脾氣虛弱,首先會影響脾氣,導致脾氣虛絕,因此使用黃芪的甘溫之性來補益皮毛之氣,封閉腠理,防止汗出損傷元氣。如果出現上喘氣短,懶言少語的症狀,則需要用人參來補益心氣。心火乘脾,則需要用炙甘草來瀉火熱,補益脾胃中元氣。
甘草最少,恐滋滿也。若脾胃之急痛,並脾胃大虛,腹中急縮,腹皮急縮者,卻宜多用。經曰:急者緩之。若從權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遷之邪堅盛,卒不肯退,反攻項上及臀尻肉添而行陰道。故引之以行陽道,使清氣出地右遷而上行,以和陰陽之氣也。若中滿者,去甘草。
咳甚者,去人參。口乾嗌乾者,加乾葛。如脾胃既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榮血大虧,榮氣伏於地中,陰火熾盛,日漸煎熬,血氣虧少。且心包絡與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是由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干,亂於胸中,使周身血氣逆行而亂。
白話文:
甘草用量要少,以免過於滋補而造成身體負擔。但如果出現脾胃急痛、脾胃虛弱、腹部緊縮、腹皮緊縮的情況,則應該多用甘草。古書記載,對於急症要用緩和的方法治療。如果需要調整,可以加入升麻引導藥性。擔心寒邪入侵過於強烈,無法退去,反而會蔓延至頸部和臀部,並向下侵犯陰道。所以需要用升麻引導藥性向上走陽道,讓清氣從地部向上升,達到陰陽調和的目的。如果出現腹部飽滿的情況,就要去除甘草。
咳嗽嚴重者,要去除人參。口乾咽乾者,要加入乾葛。如果脾胃虛弱,無法向上升發,導致陰火損傷生髮之氣,精血大量虧損,精氣停留在體內,陰火熾盛,日漸煎熬,血氣虧損。由於心包絡與心臟主管血液,血液減少,心臟就會失去滋養,導致心神不安,出現心慌意亂。這種病症叫做“悗悗”,是指心神恍惚,煩悶不安。這是因為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之氣相互干擾,在胸中紊亂,導致全身血氣逆行而亂。
經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故當加辛溫甘溫之劑生陽。陽生而陰長也。故曰甘溫何能生血?又非血藥也。曰: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也。更加當歸和血。又宜少加黃柏以救腎水。蓋甘寒瀉熱火,火減則心氣得平而安也。如煩亂猶不能止,少加黃連以去之。
蓋將補腎水,使腎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陽氣也。如氣浮心亂,則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得煩減勿再服,以防瀉陽氣之反陷也。如心下痞,亦少加黃連。氣亂於胸,為清濁相干,故以陳皮理之。能助陽氣之升而散滯氣,又助諸甘辛為用。故長夏濕土,客邪火旺,可從權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
白話文:
經書上說:從下往上引導病邪,就應該用辛溫甘溫的藥物來滋生陽氣。陽氣生長,陰氣就會随之增長。所以說甘溫之劑雖然不能直接生血,但它能滋生陽氣,而陽氣旺盛,就能生長陰血。因此,可以用人參補血虚,再用當歸和血。同時,可以少量添加黃柏,來救助腎水。因為甘寒之性可以瀉熱火,火氣減弱,心氣就能平定安穩。如果烦躁不安還是不能止住,可以少量添加黃連來消除它。
這是要補腎水,使腎水旺盛,心火自然下降,以此来扶持地中的陽氣。如果氣浮心亂,可以用硃砂安神丸來鎮定固護。一旦煩躁減輕,就不要再服用,防止瀉掉陽氣而反陷。如果心下痞塞,也可以少量添加黃連。氣亂於胸,是因為清濁之氣相干擾,所以用陳皮來調理。陳皮可以幫助陽氣上升,散去滞气,也能幫助甘辛藥物發揮作用。因此,在長夏濕土,外邪火旺的時候,可以酌情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濕熱之氣。
濕氣大盛,主食不消化,故食減不知穀味,加炒曲以消之。便加五味子、麥門冬、人參瀉火益肺氣,助秋損也。此三伏中長夏正旺之時藥也。
按:此《證治準繩》中,論暑症者至精至密,立中含和王道之宗匠,不能具載,謹摘其要者錄於下。至加減清暑益氣湯,尤東垣之知己。
白話文:
濕氣過重,導致食物消化不良,所以吃飯食慾不佳,也嚐不出食物的味道。可以用炒曲來幫助消化。此外,可以加入五味子、麥門冬和人參,它們可以瀉火益肺,幫助補益因秋天燥氣所損耗的元氣。這三味藥適合在三伏天中長夏最旺盛的時候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