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傷暑全書卷之二 (8)

回本書目錄

傷暑全書卷之二 (8)

1. 方古庵(附余暑論)

論曰:寒則傷形,熱則傷氣。何以言之?人與天地同一橐籥。夏月天之氣浮於地表,則人之氣浮於肌表。況被盛暑所傷,膚腠疏豁,氣液為汗發泄於外,是表裡之氣俱虛矣。不善攝生者,暑熱傷於外,生冷戕於中。若之何而能運化也?是以水穀停積而為濕熱,發為嘔吐,為泄瀉,甚則吐瀉俱作而揮霍悶亂也。若不即病,濕熱怫鬱於肉,他日為瘧為痢之所由矣。

今大順散非治暑熱之藥,乃治暑月飲涼過多,為病之劑也歟。

按:此論精當,但大順散不可輕用。

白話文:

古人說,寒冷會傷身體,炎熱會傷氣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體與天地息息相關,就如同一個氣囊。夏天,天地之氣上升到地面,人體之氣也會浮於肌膚表面。尤其是在酷暑時,皮膚毛孔舒張,氣血隨著汗水大量外泄,導致表裡虛弱。如果不懂得養生,夏天外受暑熱,內食生冷,身體就會失去運化能力,導致水谷停積,化為濕熱,引發嘔吐、腹瀉,甚至吐瀉不止,精神恍惚。即使當時沒有發病,濕熱積聚在體內,日後也會引發瘧疾、痢疾。

現在的[大順散]不是治療暑熱的藥物,而是專門治療夏天飲用涼水過多導致疾病的方劑。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論述精準,但[大順散]不可輕易服用。

2. 王節齋(附余暑論)

論曰:夏至日後病熱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包絡之經。其脈虛或浮大而散,或弦細芤遲。蓋熱傷氣,則氣消而脈虛弱。其為症,汗煩則喘渴,靜則多言,身熱而煩,心痛,大渴引飲,頭疼自汗,倦怠少氣,或下血發黃生斑。甚者火熱制金,不能平木,搐搦不省人事。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傷氣,宜補真氣為要。又有惡寒或四肢逆冷,甚者迷悶不省,而為霍亂吐利,痰滯嘔逆,腹痛瀉痢。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以其因暑而得,故亦謂之暑病。然治法不同也。

按:節齋此論,氣脈症方俱備,種種精妙。暑月可錄一通於座右。古庵、節齋以世代不宜列此。因原系丹溪附余,姑附之。

白話文:

夏天過後,人若生病發熱,就是中暑了。暑氣是心火外散的表現。夏天的時候,人體容易從口鼻吸入暑氣,傷害心包經絡。脈象會呈現虛弱、浮大散漫,或弦細芤遲。這是因為暑氣傷及人體的氣,導致氣虛,脈象也變得虛弱。中暑的症狀包括:汗多喘渴,靜止時話多,發熱煩躁,心痛,口渴難忍,頭疼自汗,疲倦乏力,甚至出現下血、發黃、生斑等情況。嚴重者,心火過旺,不能制約肝木,導致抽搐昏迷。

治療中暑的方法,首要清心利尿。暑氣傷氣,要以補益元氣為主要原則。此外,還有些人會出現惡寒、四肢發冷,嚴重者昏迷不醒,並伴有霍亂、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這些症狀並不是直接由暑氣引起的,而是由於暑氣引發的其他病症。由於這些病症的病因是暑氣,所以也稱之為暑病,但治療方法與直接中暑有所不同。

這段文字論述了中暑的病因、症狀、脈象和治療方法,內容精妙,值得參考。夏天可以將其記錄在案頭,以備不時之需。古庵、節齋因世代關係不宜列在此,原為丹溪附錄,故附錄於此。

3. 陶節庵

辨張仲景傷寒論曰:傷寒者,乃冬時感寒即病之名。桂枝、麻黃二湯為當時之傷寒設,與過時之溫暑者有何預焉?夫受病之原則同,亦可均謂之傷寒。所發之時既異,治之則不可混也。請略陳之。夫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者,四時之正氣也,以成生長收藏之用,風亦因四時之氣而成溫涼寒熱也。若氣候嚴寒,風亦凜冽。

天道和煦,風亦溫暖。冬時坎水用事,天令閉藏,水冰地凍,風與寒相因,而成殺厲之氣。人觸冒之,腠理鬱塞,乃有惡風惡寒之症。其餘時月,則無此症也。仲景因知傷寒乃冬時殺厲之氣所成,非比他病可緩。故其為言,特詳於此書,而略於雜病。倘能因名以求其實,則思過半矣。

白話文:

張仲景的《傷寒論》中說,傷寒是指冬日時節受寒而發病的疾病。桂枝湯和麻黃湯是針對當時的傷寒而設的,與其他季節的溫暑病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人體患病的原理是相同的,都可以稱為傷寒。但發病時間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可混淆。簡單來說,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是四季正常的氣候變化,用以維持生長、收藏的規律,風氣也隨之變化。當氣候嚴寒時,風也變得凜冽;天氣溫和時,風也變得溫暖。冬天是坎水當令,天地閉藏,水結冰、地凍結,風與寒結合,形成殺傷之氣。人體接觸到這種寒氣,毛孔閉塞,就會出現怕風怕冷的症狀。其他季節則不會出現這種症狀。仲景了解到傷寒是由冬季殺傷之氣引起的,與其他疾病不同,需要及時治療。因此,他在《傷寒論》中對傷寒的論述非常詳細,而對其他雜病則相對簡略。如果能從名稱去尋找本質,就能理解其中的大半了。

不幸此書傳世久遠,遺帙頗多。晉太醫令王叔和得散亡之餘,詮次流傳,其功博矣。惜乎!以己論混經,未免穿鑿附會。陳無己氏固之順文註釋,並無缺疑正誤之言。以致將冬時傷寒之方通解溫者,遺禍至今而未已也。溫暑必別有方,今皆失而無徵也。我朝宋景濂學士嘗嘆《傷寒論》非全書,得其旨哉。

蓋傷寒之初中人,必先入表,表者何?即足太陽寒水之經。此經行身之後,自頭貫脊,乃有頭疼、脊強、惡寒之症。在他經則無此症矣。況此經乃一身綱維,為諸陽之主氣,猶四通八達之衢。治之一差,其變有不可勝言者矣。故宜此二湯發散表中寒邪。《經》曰:辛甘發散為陽者,是也。

白話文:

不幸這本書傳世已久,遺留的篇章甚多。晉朝太醫令王叔和得到散佚的舊本,整理並傳播了這些知識,他的工作非常廣泛。可惜的是,他用個人的理論混亂了經典,導致一些過度的解釋。陳無己在注釋經典時,並沒有指出錯誤或改正不準確的地方。因此,導致將冬季傷寒的療法理解為溫熱的方法,這種錯誤一直影響至今。溫熱和暑熱一定有不同的療法,現在都已經遺失且無法驗證了。我朝的宋景濂學士曾經感慨,《傷寒論》並不是完整的一本書,他理解得很深入。

大抵來說,傷寒初侵入人身,必定先進入皮膚(表)。皮膚指的是足太陽寒水之經,這條經脈循環在身體後部,從頭到脊椎,有頭疼、脊背僵硬、畏寒的症狀。在其他經脈中,通常不會有這種症狀。而且,這條經脈是身體的骨架,是所有陽氣的主導,猶如四通八達的道路。如果治療有誤,其變化是難以形容的。所以,應該使用這兩種湯藥來疏散皮膚中的寒邪。經典上說:辛甘發散為陽,就是這個道理。

若以此湯通治春溫夏熱之病,則誤之甚矣。

按:麻黃桂枝湯原為冬月傷寒正藥,溫暑二病不可混施。節庵力破從來之迷。至於辨仲景書中多遺帙缺誤,歸罪於王叔和之詮次、陳無己之註釋,可謂發前人所未發。但仲景醫書專明傷寒,故詳於寒病略於溫暑,原不為溫暑設也。

治傷寒用藥大略

論曰:四時皆有傷寒,治之不可一概而論也。冬時氣寒,腠理微密,非辛甘溫不通。故以桂枝等湯以治之。然風與寒常相因,寒傷榮,惡寒頭疼,脈浮緊而無法汗,則用麻黃開發腠理以散邪,得汗即愈。風則傷衛,頭痛惡風,脈浮緩而自汗,則用桂枝充塞腠理以散邪,汗止即愈。

白話文:

如果用麻黃桂枝湯來治療春季溫病和夏季熱病,那就大錯特錯了。麻黃桂枝湯原本是治療冬月傷寒的正藥,溫病和暑病不能混著用。節庵力破從前人們的誤解。至於說仲景書中有很多遺漏和錯誤,就把責任歸咎於王叔和的整理和陳無己的註釋,可謂是揭示了前人沒有發現的問題。但是仲景的醫書專門講解傷寒,所以對於寒病講解得詳細,而對於溫病和暑病講解得比較少,原本就不是針對溫病和暑病而寫的。

經云:辛甘發散為陽者是也。若夫榮衛俱傷,又非此二湯所能治也。須大青龍湯,然此湯太峻,又非庸俗所可擬也,予亦有代之者。蓋冬時為正傷寒,天氣嚴凝,風寒猛烈。觸冒之者,必宜用辛溫散之。其非冬時,亦有惡寒頭痛之症,皆宜辛涼之劑通表裡,和之則愈矣。若以冬時所用桂枝辛溫之藥通治之,則殺人多矣。

曰:辛涼者何?羌活沖和湯是也,兼能代大青龍為至穩。嗚呼!一方可代三方危險之藥。

按:辨寒溫暑藥甚明,沖和一湯尤為溫涼二症穿楊之劑,百發百中者也。

白話文:

古文中說道:“經書上曾說過:辛辣、甜味的食物具有發散的作用,這就是所謂的‘陽’。但如果皮膚和血液都受了損傷,那麼這兩種湯就無法治療這種病。必須使用「 大青龍湯」,但這個方子太猛,也不是普通人可以使用的,我也有一個替代品。因為冬天是最容易得感冒的時候,天氣寒冷,風寒很強烈。如果被感染的人應該服用一些辛辣且溫熱的草藥來驅除它們。如果不是在冬季,也有怕冷、頭痛等症狀,都可以使用辛涼的草藥疏通身體內部和外部,這樣就可以康復了。如果像冬天一樣使用桂枝這樣的辛辣而溫暖的草藥進行治療,那會造成很多人死亡。”

有人問到:“什麼是辛涼呢?”“羌活”衝和湯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還能夠代替“大青龍”的作用。“唉!”一個方子就能夠取代三個危險的草藥。

總結一下:分辨寒、溫、暑三類草藥是非常清楚的,“衝和”這一款草藥尤其適合治療溫度低或高燒不退的情況,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草藥。

傷寒變溫熱病

論曰:《活人書》發於溫病曰:陽熱未盛,為寒所制,豈有伏寒既已變而為溫,尚可言寒能制其陽熱邪?又於熱病曰:陽熱已盛,寒不能制,亦不當復言其為寒也。蓋是春夏陽熱已變其伏寒,即非有寒能制其陽熱耳。外有寒邪能折陽氣者,乃是時行寒疫。仲景所謂春分已後、秋分節前,天有暴寒,為時行寒疫是也。

二月四月。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則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是知時行寒疾與溫熱二病,所論陽氣盛衰時月則同。至於論暴寒之寒,與伏寒已變之寒,自是相違。名不正則言不順矣。仲景又云: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白話文:

傷寒變溫熱病

論述:

《活人書》中提到,發於溫病者,是因為陽熱未盛,被寒氣所制。但寒邪既已轉化為溫邪,怎麼還能說寒邪能夠制約陽熱呢?同樣地,在熱病中,陽熱已盛,寒邪無法制約,也不應該再說它是寒邪。

其實,春夏陽熱已經轉化了伏藏的寒邪,也就沒有寒邪可以制約陽熱了。外有寒邪能夠折損陽氣的,那是時行寒疫。仲景所言,春分之後、秋分之前,若遇上暴寒,就是時行寒疫。

二月和四月,此時陽氣尚弱,容易被寒氣折損,因此病熱較輕。五月和六月,陽氣已經盛,被寒氣折損,病熱就較重。七月和八月,陽氣已經衰弱,被寒氣折損,病熱也較輕。由此可知,時行寒疾和溫熱二病,在論述陽氣盛衰的時月方面是相同的。

至於論述暴寒的寒邪和伏藏寒邪轉化的寒邪,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稱呼錯誤,就會導致論述不合理。

仲景又說,這種疾病與溫病和暑病相似,但治療方法卻有差別。

要在辨其病源,寒熱溫三者之殊,則用藥之冷熱判然矣。

按:南陽發「變」字大有慧心,至於伏寒之誤,南翁亦灼然知其然,而不敢明攻其非,恐起襲聞者議耳。乃亦為非時寒疾,以破其惑。始自東垣設寒疫一款。皆可羽翼《內經》,啟蒙萬世也。

溫病辨

經曰: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

如太陽症,頭疼惡寒,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浮者,太陽病溫也。

過時而發,不在表也。已經汗下,亦不在表也。經曰:不惡寒而反渴者,溫病也。明其熱自內達外,無表症明矣。

按:傷寒傳經,由腑入臟,由陽入陰。溫病不傳經,止中一二經,或乘某經火,或乘某經虛,被春時寒氣所中,自內發外,而作寒熱等症。或中腑則腑病,或中臟則臟病。不論日期始終,惟此一二經。《內經》言:惟經所動,隨經而取。自是明明斷案。節庵分經良是,而以過太陽經不傳別經定為溫病。此辨別寒溫之口訣所當佩服者。

白話文:

要判斷病因是寒、熱、溫三種中的哪一種,就需要用藥的冷熱特性來明確區分。

南陽先生在「變」字上很有見地,至於伏寒的錯誤,我也清楚地知道,但不敢直接批評,怕引起其他人的反對。因此,我以非時寒疾來破解這個疑惑。這一切都是從東垣先生創立寒疫一章開始的,都能補充《內經》,啟迪後世。

溫病辨

《內經》說:溫病的脈象,在各條經絡中流動,不知道哪條經絡在動。就根據病症所在的經絡來取穴治療。

比如太陽症,頭疼怕冷,出汗後,過了經期還沒好,診脈時發現寸關尺三脈都浮,就是太陽病溫。

溫病的發作時間不在表證,已經出汗了,也不在表證。《內經》說:不惡寒反而口渴,就是溫病。說明熱氣從內向外傳,沒有表症的明顯表現。

傷寒傳經,從腑臟進入臟器,從陽氣進入陰氣。溫病不傳經,只停留在一兩條經絡中,或者乘著某條經絡的火氣,或者乘著某條經絡的虛弱,被春天的寒氣所侵襲,從內向外發作,出現寒熱等症狀。或者侵犯腑臟則出現腑臟疾病,或者侵犯臟器則出現臟器疾病。不論發病時間長短,只看這一兩條經絡。《內經》說:只看哪條經絡在動,就根據那條經絡取穴。這就是明明白白的斷案方法。節庵先生分經論證非常好,但是以過了太陽經不傳別經來判斷溫病,這是寒溫辨別的口訣,值得我們學習和佩服。

辨惡寒

論曰:惡寒否乎?曰:傷寒自冬月風寒而成,外則有嚴寒惡風之症。既名為溫,則無此症矣。曰:然則子之言,何所據乎?曰:據乎經耳。經曰:太陽病,發熱不惡寒而渴者,溫病也。不惡寒,則病非因外來,渴則明其自內達表。

按:冬月傷寒,由於外感而惡寒是矣。曰:溫症不惡寒非也。蓋溫症緣陽氣發暢,為春時風寒所迫,雖系內熱,亦由外感。故亦有惡寒等症,豈獨溫即暑病,亦有此症。蓋暑屬外火傷於臟腑,內外炎炎,故熱極戰慄,而成惡寒。醫不知,遂為傷寒,不可不詳辨也。

辨溫暑涼寒諸症

論曰:傷暑與傷寒俱有熱,若誤作傷寒治之,則不可。蓋寒傷形,熱傷氣。傷寒則外惡寒而脈浮緊,傷暑則不惡寒而脈虛,此為異耳。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治宜小柴胡湯。渴加石膏、知母,或人參白虎湯。天久淫雨,濕令大行,蒼朮白虎湯。若元氣素弱而傷之重者,清暑益氣湯治之。

白話文:

辨惡寒

論曰:是否會惡寒呢?曰:傷寒是由冬月風寒引起,外在症狀會有嚴寒惡風。既然稱為溫病,就不會有這種症狀。曰:那麼你所說的話,有何依據呢?曰:依據經書。經書上說:太陽病,發熱不惡寒而渴者,為溫病也。不惡寒,則病非因外來,渴則說明其由內達表。

按:冬月傷寒,由於外感而惡寒是正常的。曰:溫症不惡寒並不正確。因為溫症是陽氣發暢,被春時風寒所迫,雖然是內熱,但也是由外感引起。因此也會有惡寒等症狀,怎麼可以說只有溫病才是暑病,也會出現這種症狀呢?因為暑病屬外火傷於臟腑,內外炎炎,所以熱極戰慄,便會出現惡寒。醫生不懂,就誤認為傷寒,不可不仔細辨別。

辨溫暑涼寒諸症

論曰:傷暑與傷寒都有發熱,如果誤認為傷寒治療,則不可。因為寒傷形,熱傷氣。傷寒則外惡寒而脈浮緊,傷暑則不惡寒而脈虛,這是兩者的不同。經書說: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治宜[小柴胡湯]。渴加[石膏]、[知母],或[人參白虎湯]。天久淫雨,濕令大行,[蒼朮白虎湯]。若元氣素弱而傷之重者,[清暑益氣湯]治之。

夫傷寒二字,蓋冬時天氣嚴寒,以水冰地凍,而成殺厲之氣。人觸犯之,即時病者為傷寒。乃有惡寒頭疼、發熱之症。故用麻黃、桂枝發散表中寒邪,自然熱退身涼,有何變症?如或頭疼惡寒表症皆除,而反見譫語怕熱、燥渴、大便閉者,以法下之。大便通而熱愈,有何怪症?其餘春夏秋三時,雖有惡寒身熱、頭疼,亦微,即為感冒。

非時暴寒之輕,非比冬時氣正傷寒為重也。如冬感寒不即病,伏藏於肌膚,至春夏秋時,其伏寒各隨時氣改變為溫為熱者。因溫暑將發,又受暴寒,故春變為溫病。既變之後,不得復言其為寒矣。所以仲景有云:發熱不惡寒而渴者,其理可見,溫病也。暑病亦然,比之溫病,尤加熱不惡寒。

白話文:

「傷寒」這個詞,指的是冬天嚴寒的天氣,水結成冰、地也凍結,形成一種致病的寒氣。人接觸到這種寒氣就會生病,這就是傷寒。傷寒的症狀包括發冷、頭痛、發燒。因此,要用麻黃、桂枝等藥物來驅散表面的寒氣,自然就會退燒、身體感到涼爽。如果這些症狀都消失了,但反而出現神志不清、怕熱、口渴、便秘等情況,就要用藥物來通便。大便通了,發燒也好了,就不會有其他奇怪的症狀了。至於春夏秋三季,雖然也可能出現發冷、發燒、頭痛等症狀,但都比較輕微,屬於感冒。

冬天的寒氣比其他季節的寒氣更重,如果冬天受寒沒有立即生病,寒氣就會潛藏在皮膚裡。等到春夏秋季節,這個潛藏的寒氣會隨著天氣變化變成溫熱的病症。因為本來就要發溫熱的病症,又遇到寒氣,所以春天就容易變成溫病。溫病一旦形成,就不再是寒氣了。所以張仲景說:「發燒不發冷,而且口渴,就是溫病。」暑病也是一樣,比溫病更明顯的是,發燒但不發冷。

則病非外來,渴則明其熱自內達表,無表症明矣。治溫暑大抵不宜發汗。過時而發,不在表也。其伏寒至夏,又感冒寒,變為暑病。暑病者,即熱病也。取夏火當權而言暑字。緣其溫熱二症從冬時伏寒所化,總曰傷寒。所發之時既異,治之不可混也。若言四時俱是正傷寒者,非也。

此三者皆用辛涼之劑以解之。若將冬時正傷寒之藥通治之,定殺人矣。辛涼羌活沖和湯是也。兼能代大青龍湯治傷寒見風,傷風見寒為至穩。一方可代三方危險之藥如坦夷。其神乎哉!世俗皆所未知也。若表解其里症具者,亦以法下之無惑。又傷寒下後,過經不愈者,亦溫病也。

白話文:

如果疾病不是外來的,患者口渴,就說明體內的熱氣已經到達體表,沒有表症的表現。治療溫暑,一般不適合發汗。過時才發汗,就不是針對表症了。寒邪伏藏到夏天,又感冒了寒邪,就變成暑病。暑病就是熱病,用「暑」字是因為夏天火氣當令。因為溫熱兩種病症都是從冬天的伏藏寒邪演變而來的,總稱為傷寒。發病的時間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可混淆。如果說四季都是正傷寒,那就錯了。

這三種病症都需要用辛涼的藥物來治療。如果用冬天的正傷寒藥物來通治這三種病症,肯定會致命。辛涼羌活沖和湯就是這樣,兼能代替大青龍湯治療傷寒見風,傷風見寒,非常穩妥。一方藥可以代替三方危險的藥物,如同平坦大道一樣安全可靠,真是神妙!世俗中人大多不知道。如果表症解除了,但裡症仍然存在,可以用正規方法瀉下治療,沒有問題。此外,傷寒瀉下之後,過了規定的時間仍然沒有痊癒,也是溫病。

已經汗下,亦不在表也。隨病制宜。凡有辛苦勞役之人,有患頭疼惡寒、身熱,加之骨腿痠疼、微渴自汗,雖浮大而無力。此為勞力感寒,當用補中益氣辛溫之劑為良。經云:溫能除大熱,正此謂也。若當和解者,即以小柴胡加減和之。下症見者,即以本方加大黃微利之,切勿過用猛烈,其害非細。

若初病無身熱,無頭疼,便就怕寒厥冷,腹疼嘔吐泄瀉,脈來沉遲無力,此為直中寒症,宜溫之,而不宜汗下也。疫癘者,皆時行不正之氣。老幼傳染相同者是也。緣人不近穢氣,免傷真氣。若近穢氣,有傷真氣,故病相傳染。正如牆壁固,賊人不敢入。正氣盛,邪氣不敢侵。

白話文:

已使用發汗或下藥,但病症並未在表層,需根據病情進行適當調整治療。對於那些因勞累工作而患病的人,如果出現頭痛、畏寒、身體發熱,加上骨頭和腿部痠痛,輕度口渴、自汗,脈象浮大而無力的情況,這表明他們是因勞力而感寒,應使用補中益氣、辛溫的藥物。經典中提到,溫和的治療可以消除熱病,正是指這種情況。如果需要調和中醫藥材,則可以根據小柴胡湯的基礎進行增減。若出現下痢症狀,則可以增加原方中的大黃,進行輕微的通便治療,但切記不可過量使用強烈的藥物,以免造成嚴重的副作用。

若初次病發時無身體發熱、無頭痛,卻畏寒、腹部疼痛、嘔吐、拉肚子,脈象沈遲且無力,這表示是直接受到寒氣所傷,應以溫暖的方法治療,而非發汗或下藥。疫癘是由於時令不正之氣所引起的疾病,不分年齡大小都可能被感染。人們遠離污穢之氣,可以保護真氣不受損傷。若接近污穢之氣,會傷及真氣,導致疾病的傳播。就像堅固的牆壁,竊賊不敢進入;身體的正氣充足,邪氣不敢侵犯。

正氣既虛,邪得乘機而入,與前溫暑治又不同。表症見者,人參敗毒散。半表半裡症者,小柴胡。里症俱者,大柴胡下之。無以脈診,以平為期。與其瘧痢等症,亦時疫也。照常法例治之。

按:此辨傷寒、傷暑,最為吃緊。廣度慈航,一披卷而瞭然者。當熟讀精思,方得其解;斟酌用之,方得其妙。

辨風溫

論曰:風溫,尺寸俱浮。素傷於風,因而傷熱,風與熱搏,即為風溫。其外症,四肢不收,身熱自汗,頭痛喘息,發渴,昏睡,或體重不仁。慎勿發汗,汗之則譫語煩躁,目無精彩。病在少陰、厥陰二經,葳蕤湯、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選用。

白話文:

人體正氣不足,外邪便有機可乘入侵,這與之前治療溫暑的病症不同。如果患者有表症,就用人參敗毒散;半表半裡症就用小柴胡湯;裡症明顯就用大柴胡湯治療。沒有脈象可以參考,以平復病情為目標。這種病症和瘧疾、痢疾等一樣,都是時疫,按照一般的治療方法即可。

這段話論述了辨別傷寒、傷暑的重要性,精華所在,一看便明瞭。要仔細研讀,用心思考才能理解其中奧妙,用藥時也要謹慎斟酌,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風溫的病症表現為寸脈和尺脈都浮。這是因為患者原本就容易受風寒侵襲,又遇到暑熱,風寒和暑熱相互搏鬥,就形成了風溫。外在症狀包括四肢無力,發熱出汗,頭痛喘不過氣,口渴,昏昏欲睡,或者身體沉重麻木。不可輕易發汗,因為一旦發汗就會出現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眼睛無神等情況。這種病症屬於少陰、厥陰經病變,可以使用葳蕤湯、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等藥物治療。

按:溫病外症,四肢不收等惡症,乃溫病之極重者。輕則為溫,重則為風溫,乃病名也。朱南陽曾道及之。若謂素傷於風,因而傷熱,風與熱搏,即為風溫者,非確論也。謂不可發汗,乃調溫之訣。

白話文:

以下是簡化的回答: 如果得了溫病且出現四肢無力等嚴重病症,那是非常嚴重的情況。病情較輕時稱作「溫」,嚴重時叫做「風溫」,這是疾病的名稱。朱南陽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有人認為是因為平日受了風寒而導致身體受到熱氣侵襲,當風和熱混合在一起就成為風溫,但這種說法並不一定正確。因此不能使用出汗的方法來治療,而是要調整溫度的方式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