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傷暑全書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傷暑全書卷之二 (6)

1. 古今名醫品彙

張機,字仲景,東漢南陽人。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作《傷寒論》,醫方大備,扁鵲倉公無以加焉,後世稱為醫聖。

孫思邈,唐京兆華原人。幼稱聖童。隋文帝召,不拜。太宗即位,召見,拜諫議大夫,固辭,隱太白山,學道養氣,得度世之術,洞曉天文,精究醫業,著《千金方》三十卷。

朱肱,號無求子。宋吳興人。深於傷寒,著《活人書》道君朝詣闕投進,授奉議郎醫學博士。其中論暑一二款,見節庵內,不另載。

劉完素,字守真。金河間人。少聰敏,博學。忽遇異人,以酒飲之,大醉。及寤,洞達醫術。撰《運氣要旨論》、《精要宣明論》、《素問玄機原病式》。然好用涼劑,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自號通玄處士。

張元素,字潔古。金易州人。八歲試童子舉,二十七歲試經義進士,犯廟諱,不第。乃學醫,洞徹其術。其學則李東垣深得之。其論不另載。

李杲,字明之,號東垣。元之鎮人也。幼好學,博經史,尤樂醫藥,捐千金從張元素,盡得其業。當時稱為醫聖。《東垣十書》多其著述。

朱震亨,字彥修,學者尊之曰丹溪先生。元末婺之義烏人也。自幼好學,日記千言。從許文懿公得朱子四傳之學。因母病,即慨然曰:士苟精一藝,以推及物之仁,雖不仕於時,猶仕也。乃棄舉業,一於醫致力,褒然稱醫大成焉。

方廣,字約之,號古庵。休寧人。讀儒之暇,留意醫經,為名醫,善用丹溪法。

王綸,字汝言,號節齋。浙江慈溪人。官至廣東布政。因父病,精醫,著《明醫雜著》。發丹溪所未發,世甚尊信之。

陶華,字尚文,號節庵。餘杭名醫。幼讀儒書,旁通百氏。著《傷寒瑣言》,發仲景所未發,大行於世。正統間被徵,引疾歸,時論高之。

虞摶,字天民,號恆德老人。正德花溪人。著《醫學正傳》、《醫學權輿》、《醫學集成》。岐黃之宗匠也。

李梴,字文清,江右南豐人。生儒家,習詩禮之訓,惓惓有志於澤物。遂博古今方論,著《醫學入門》。雖時業乎,而精詳可追花溪。

王肯堂,字宇泰,號損庵。金壇人。中萬曆己丑進士,授翰林檢討。制舉義鑿核,傳誦海內。尤以岐黃顯,所著有《證治準繩》、《證治類方》諸書,大行於世。慧識燭照,精心縷析,力追古人焉。

按:自古以方術名世者,多不能遍列。姑即其切於治暑者,錄其論並方。因錄其姓氏,使後之業岐黃者,誦其書以考其世。奮然有仰止之思焉。安知不與古長桑、伯元諸公兢駕而馳聲乎?

白話文:

[古今名醫品彙]

張機,字仲景,是東漢時代南陽的人。他被推舉為孝廉,官至長沙太守,撰寫了《傷寒論》,醫方非常全面,連扁鵲和倉公都無法超越,後世尊稱他為醫聖。

孫思邈,唐代京兆華原人,幼年便有聖童的美譽。隋文帝召他入朝,但他沒有接受。唐太宗即位後再次召見,封他為諫議大夫,他堅辭不受,選擇隱居在太白山,學習道家養氣之道,精通長生之術,對天文瞭若指掌,醫術造詣深厚,著有《千金方》三十卷。

朱肱,號無求子,宋代吳興人,對傷寒症研究深入,撰寫了《活人書》,道君皇帝親自接見,授予奉議郎醫學博士的職位。書中對於暑熱症狀的討論,在節庵內有所提及,這裡不再重複。

劉完素,字守真,金代河間人,少年聰穎,學識淵博。偶遇奇人,喝了他遞來的酒,醒來後對醫術豁然開朗,撰寫了《運氣要旨論》、《精要宣明論》、《素問玄機原病式》等書,他偏好使用寒涼藥材,認為降心火、滋腎水是治病的關鍵,自稱通玄處士。

張元素,字潔古,金代易州人,八歲時參加童子舉,二十七歲應考經義進士,但因觸犯廟諱未能及第,轉而學習醫術,對醫學有獨到見解,他的學說由李東垣繼承發揚,詳細理論不在此重複。

李杲,字明之,號東垣,元代鎮人,自幼勤學,涉獵廣泛,特別喜歡醫藥,為了跟隨張元素學習,不惜耗費千金,最終得到他的真傳,被當時的人稱為醫聖,《東垣十書》多是他個人的著作。

朱震亨,字彥修,學者尊稱他為丹溪先生,元末婺之義烏人,自幼好學,每日能記下千言,跟隨許文懿公學習朱子的學說,母親生病後,他感慨地說,學者如果能在某一領域精通,用仁愛之心去幫助他人,即使不為官,也等同於為官。於是放棄科舉,一心投入醫學,被人稱為醫學大家。

方廣,字約之,號古庵,休寧人,閒暇時研究醫經,成為著名的醫生,擅長運用丹溪的治療方法。

王綸,字汝言,號節齋,浙江慈溪人,官至廣東佈政,父親生病後,他開始專研醫學,撰寫了《明醫雜著》,揭示了丹溪未曾提及的醫學觀點,世人對此十分推崇。

陶華,字尚文,號節庵,餘杭的名醫,自幼熟讀儒家典籍,博覽羣書,撰寫了《傷寒瑣言》,揭示了仲景未曾提及的醫學觀點,風靡一時,正統年間被朝廷徵召,因病辭官回鄉,受到當時的尊敬。

虞摶,字天民,號恆德老人,正德時期花溪人,著有《醫學正傳》、《醫學權輿》、《醫學集成》等書,堪稱醫學界的宗師。

李梴,字文清,江西南豐人,出生於儒家家庭,熟悉詩禮的教導,立志要用知識造福社會,於是廣泛蒐集古今的醫方,撰寫了《醫學入門》,雖然他的醫學理論未必是最新的,但內容精確詳細,堪比花溪。

王肯堂,字宇泰,號損庵,金壇人,萬曆己丑年中進士,任翰林檢討,他的文章深刻精確,聞名遐邇,尤其在醫學方面有卓越貢獻,所著《證治準繩》、《證治類方》等書,廣受歡迎,他智慧過人,對醫學有深刻的洞察,努力追隨古人的步伐。

附註:歷史上以醫術名聞天下的醫生眾多,無法一一列出,這裡只選錄了對暑熱症狀有獨到見解的醫生及其理論和方劑,同時記錄他們的姓名,讓後世學習醫學的人,能通過閱讀他們的著作,瞭解他們的生平,激勵自己不斷向上,或許有一天能與古代的長桑、伯元等醫學大家齊名。

2. 張仲景

《傷寒例第三》

論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痓濕暍第四》

論曰: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又曰: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按:此證,一味涼藥清內火,辛以散之,酸以收之,三者為妙。汗下俱不可。若加之溫針,則速其斃耳。

《辨太陽病脈第五》

論曰: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又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按:溫病無專經,隨其所中,以脈辨之。亦有不中太陽,初不頭痛惡寒諸症,而庸醫認為痰火內傷,禍不旋踵矣。此症不傳經,止中一二經,慎之,慎之。

又曰: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按:此症,皆春溫以內有火熱,感以風寒,故一發劇也。眠睡、語難皆火內灼,非風溫外甚也。自汗,風傷衛不惡寒,外症輕也。止宜辛涼藥內解微發表則愈。

白話文:

【《傷寒例第三》】

討論指出:脈搏強勁但身體卻感到寒冷,這是因受寒而致的傷寒。脈搏虛弱但身體卻感到發熱,這是因受暑而致的傷暑。

【《痓濕暍第四》】

討論指出:在烈日下過度曝曬導致中熱的,就是暍症。患者會出汗,但同時感覺到寒冷,身體發熱並感到口渴。

又說:在烈日下過度曝曬導致暍症的,會出現發熱、怕冷、全身沉重且疼痛的症狀,脈象呈現弦細芤遲的情況,小便後,會感覺全身瑟瑟發抖,毛髮豎立,手腳冰冷。稍微勞累,身體就會發熱,嘴巴張開,前面的牙齦會乾燥。如果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就會讓患者更怕冷;如果用溫針療法,就會讓患者更發熱;如果頻繁地使用瀉下的方法,就會讓患者出現尿瀉不止的情況。

按:這種病症,單純使用涼性藥物來清除體內的火氣,再配合辛味藥物來疏散,以及酸味藥物來收斂,這三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發汗和瀉下都不可取。如果再使用溫針療法,病情就會迅速惡化。

【《辨太陽病脈第五》】

討論指出:傷寒病在二至三天內,如果沒有出現陽明或少陽的症狀,就可以認為疾病不會再傳播了。

又說:太陽病,如果患者出現發熱並口渴,但並不怕冷,那就是溫病。

按:溫病並無特定的傳染路徑,需根據患者感染的部位來判斷,並通過脈象來辨別。也有不是從太陽經開始,一開始並無頭痛、怕冷等症狀,而常被誤診為內傷或痰火,結果病情急轉直下。此病不會傳播到其他經絡,隻影響一兩條經絡,因此必須要小心謹慎。

又說:如果發汗後,身體仍然持續高熱,就稱為風溫。風溫病的特徵是脈象陰陽俱浮,會自發性出汗,身體沉重,嗜睡,呼吸時會打鼾,說話困難。如果使用瀉下療法,會導致小便不通,甚至失禁。如果用火療法,皮膚可能會微微發黃,病情嚴重時,會像驚癇一樣,出現時發作的痙攣。如果再用火療法,病情會進一步惡化,一次錯誤的治療可能拖上幾天,二次錯誤的治療則可能縮短壽命。

按:此病,都是由春季溫暖導致體內火熱,再受到風寒的影響,所以一旦發作就會非常嚴重。嗜睡和說話困難都是因為體內的火氣在燒灼,並非風溫的外部症狀。自發性出汗,是因為風邪傷害了衛氣,但並未感到寒冷,外部症狀較輕。治療上,應使用辛涼藥物來解表,稍作發汗即可痊癒。

3. 孫思邈

《傷寒例》論曰:易稱天地變化,各正性命。然則變化之跡無方,性命之功難測。故有炎涼寒燠、風雨晦冥,水旱妖災、蟲蝗怪異、四時八節,種種施化不同。七十二候,日月運行各別。終其晷度,方得成年,是謂歲功畢矣。天地尚且如此,然在人安可無事?故人生天地之間,命有遭際,時有否泰。

吉凶悔吝,苦樂安危,喜怒愛憎,存亡憂畏,關心之慮,日有千條。謀身之道時生萬計,乃度一日。是故天無一歲不寒暑,人無一日不憂喜。故有天行溫疫病者,即天地變化之一氣也。斯蓋造化必然之理,不得無之。故聖人雖有補天之極之德,而不能廢之。雖不能廢之,而能以道御之,其次有賢人,善於攝生,能知撙節,與時推移,亦得保全。

天地有斯瘴癘,還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備之。命曰知方,則病無所侵矣。然此病也,俗人謂之橫病,多不解治,皆曰日滿自差。以此致枉者,天下太半。凡始覺不佳,即須救療,迄至於病愈。湯食兢進,折其毒勢,自然而瘥。必不可令病氣自在,恣意攻人,拱手待命。斯為誤矣。

按:真人此論從天人合基虛發脈,義理源頭上起瀾,而議論蒼古,渾渾灝灝,真與南華並傳。雖論寒哉,而溫與暑之秘皆兼之矣。敬錄置之座右,以為玄宗之一助。醫道特其餘耳。

白話文:

【孫思邈】《傷寒例》中的論述如下:易經中提到天地的變化,各自確立生命的存在。然而,這些變化的軌跡沒有固定模式,生命的功效也難以預測。因此,會有四季更替的炎熱、寒冷、風雨、陰晴,以及水災、旱災、妖異災害、蟲害等各種災難,一年四季的節氣,種種的自然現象各有不同的展現。七十二候,日月運行的規律各不相同。只有當這些自然現象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才能完成一年的週期,這就是所謂的一年四季的功績完成了。天地間的自然現象尚且如此,那麼作為人類,怎麼可能無事發生呢?因此,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生命中會遭遇各種際遇,時刻充滿著順境與逆境。

好運、厄運、後悔、吝嗇、痛苦、快樂、安全、危險,喜悅、憤怒、愛恨、生存、死亡、憂慮、恐懼,這些都牽動著人們的心,每天都有數不清的考量。為了生存,人們每天想出各種策略,這就是一天的生活。所以,天空不會有一年不經歷寒冷和酷暑,人也不會有一天不經歷憂愁和喜悅。因此,有時候會出現由天氣引起的瘟疫疾病,這是天地變化的一種現象。這是自然界必經的法則,無法避免。因此,即使聖人擁有補天的崇高品德,也無法改變這種現象。雖然無法避免,但可以用智慧來防範它,其次,有賢明的人,懂得養生,能夠適應環境,也能夠保持健康。

天地之間存在著這樣的疾病,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天地所孕育的物質來防範它。知道如何治療,疾病就不會侵襲。然而,這種疾病在民間常被誤解為橫病,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治療,往往認為病情會自行好轉。因為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人白白受苦,佔了大半的天下。一旦感到身體不適,就應該立即接受治療,直到病情完全恢復。同時,飲食也要特別注意,以減輕病情,自然而然地康復。絕對不能讓病情自行發展,肆意侵害人體,坐等病情惡化。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根據:真人在此的論述,從天人合一的角度出發,從義理的根源開始,議論古老而深邃,渾厚而浩瀚,真可與莊子的南華經相提並論。雖然論述的是寒冷,但也涵蓋了溫暖和酷暑的奧祕。謹慎地抄錄下來,放在身邊,作為理解道教的一種幫助。醫學知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