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附刻小兒推拿卷之十 (10)

回本書目錄

附刻小兒推拿卷之十 (10)

1. 鯽魚驚

口吐白沫,四肢擺動,眼動,有寒被嚇。

每次分陰陽一二百,推三關一二百,退六腑一百,推肺經二百,運八卦五六十,脾土推補各一百,清天河水一百,運土入水五十,推腎水五十,抖肘五十,掐五指節數次,掐二人上馬數次,汗吐法先用。

上用薑蔥湯粉搽腦頂,揉母乳,水捏去陳積者,方與之食,不可太飽忌風,凡病推後與之乳或食,俱勿令飽,所謂要得小兒安,多受飢與寒,總之勿令傷食,養子之良法是也。

白話文:

【鯽魚驚】

症狀表現為口中有泡沫溢出,四肢不停搖晃,眼睛活動頻繁,並有因寒冷而產生的驚嚇反應。

治療時,每次應分別施以陰陽調和手法一二百次,推拿三關一二百次,六腑推拿一百次,肺經推拿二百次,八卦運轉五六十次,脾土推拿補養各一百次,清天河水一百次,運土入水五十次,腎水推拿五十次,抖動手肘五十次,對五指節點按數次,以及對二人上馬穴點按數次,以上皆為汗吐法的初步使用。

接下來,使用薑蔥湯粉塗抹於頭頂部位,然後輕柔地按摩,再以溫水捏去積存的食物殘渣,之後纔可讓孩子進食,但不可過於飽脹,需防風邪侵襲。一般來說,疾病治療後的飲食,無論是母乳或是固體食物,都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有句老話說:「想要孩子健康,就要讓他適度挨餓和感受寒冷」,這正是養育孩子的良策,總之,避免讓孩子因為過度進食而傷身。

以上就是整個鯽魚驚的治療過程和護理建議。

2. 烏鴉驚

大叫一聲即死,手足掣,口開目閉,被嚇有痰。

每次分陰陽二三百,推三關一二百,退六腑一百,推肺經二百,清天河水一百,脾土推補各二百,推腎水一百,運八卦五十,揉內勞宮二百,取微汗,如不醒拿合谷穴,或拿中指尖即醒,二拿法載前汗吐法中要用。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受到極大驚嚇後的反應,病人會突然大叫一聲然後倒地,四肢抽搐,嘴巴張開但眼睛閉上,並且因為驚嚇產生了痰。

對於這種情況,文中提到的治療方式是使用中醫的穴位按摩。首先,會在陰陽兩側分別按壓二三百次;再來,按摩三關穴一二百次,六腑穴一百次,肺經穴二百次,以及清理天河水穴一百次;脾土穴和補穴也各按摩二百次,腎水穴按摩一百次;八卦穴運轉按摩五十次,內勞宮穴揉捏二百次,讓病人微微出汗。如果病人仍未甦醒,則會按摩合谷穴,或者按壓中指的尖端,通常就能讓病人醒過來。以上兩種按摩方法,在前面講解汗吐法的部分也有提及,是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

3. 潮熱驚

口渴氣吼昏迷,先被乳食所傷,後感風寒,臟腑熱糞青色,清天河水,與水裡撈明月為主。

每次分陰陽二百,陰多陽少,四六分用,推三關一百,退六腑二百,清天河水一百,撈明月五十,掐五指節數次,運八卦五十,揉內勞宮一百,汗吐法要用。

上蔥水推之,忌乳食片時,如口中有瘡,多清天河水,退六腑。

白話文:

[對於潮熱驚的處理]

病患出現口渴、呼吸急促、意識模糊的症狀,初步判斷是因為先前飲食過量導致消化系統受損,之後又遭受風寒侵襲。進一步檢查發現,其內臟功能紊亂且排泄物呈現不正常的青綠色,治療上應以清熱解毒為主。

具體療法如下:在每次治療時,以調和陰陽為原則,陰性調理佔較大比例,陽性調理佔較小比例,比例為四比六。操作上,溫和刺激三關穴一百次,推拿六腑穴二百次,清天河水穴一百次,進行「水裡撈明月」手法五十次,並對五指節點進行數次按壓,再以八卦穴為中心做圓周運動五十次,最後按摩內勞宮穴一百次。若病患有嘔吐或出汗的情況,此療法也適用。

治療過程中,可輔以上蔥水推拿,但要暫時避免攝取乳製品和固體食物,如果病患口腔有潰瘍,則需增加清天河水穴和推拿六腑穴的頻率。

4. 肚脹驚

氣喘,眼翻白,作泄,傷食,感寒,脾土症。

每次分陰陽二百,推三關一百,推肺經一百,脾土推補各二百,推腎水一百,掌揉臍二三百左右旋,男左旋多,女右旋多四六分,運八卦五十,擦四橫紋五十

上姜水推之,忌生冷,如泄,揉腰臍龜尾各二百,載前水泄驚嚇。

白話文:

【腹脹驚恐】

症狀為呼吸困難,眼睛上翻露出眼白,有腹瀉的情況,可能是因為飲食過量或是受涼引起的脾胃問題。

治療方式如下:先區分陰陽,每次各做兩百次;再推拿三關穴一百次,推拿肺經穴一百次,脾土穴的補法各做兩百次;推拿腎水穴一百次;在肚臍周圍以手掌做圓形揉動兩三百次,男性以左旋為主,女性以右旋為主,比例是四比六;運轉八卦穴五十次,擦四橫紋五十次。

以上步驟均需配合薑水進行推拿,治療期間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果出現腹瀉,則需在腰、肚臍和龜尾穴各揉兩百次,以上述方法處理因驚嚇引起的水瀉。

5. 夜啼驚

一哭一死,再無住時,手足掣跳被嚇,乳食過度之症。

每次分陰陽一百,推三關一百,退六腑二百,推心經一百,清天河水一百,推肺經一百,推腎水一百

展翅五十,運八卦五十

上用鹽姜水推之。少與乳食。

白話文:

[夜間哭鬧不安]

一旦孩子開始哭鬧,就似乎停不下來,直到力竭而止,這種情況常伴隨著手腳抽搐的驚嚇反應,可能是因為哺乳或飲食過量所引起的症狀。

在治療上,可以採用中醫的按摩手法,具體如下:分別對陰陽兩脈做一百次的按摩,對三關部位做一百次的推拿,六腑部位做二百次的推拿,心經部位做一百次的推拿,清天河水做一百次的推拿,肺經部位做一百次的推拿,腎水部位做一百次的推拿。

接著,對背部做五十次的展翅動作,八卦部位也做五十次的按摩。

以上所有步驟,都應在使用鹽和薑水的輔助下進行。另外,在喂養上,應減少奶和食物的份量。

6. 宿沙驚

早晚昏沉,人事不省,咬牙,寒熱不均所致。

每次分陰陽二百,推三關二百,退六腑二百,撈明月一百,脾土推補各一百,運八卦五十,推肺經一百,搖頭二十,擦四橫紋五十,清天河水一百

上用蔥水推之節其飲食。

白話文:

[病症名稱: 宿沙驚]

症狀表現為:早晚時刻精神渙散,無法清楚地辨識周遭的人事物,有緊咬牙齒的行為,這些情況是由身體內寒熱失調所引發。

治療方式如下:

  • 按照陰陽理論操作手法兩百次,
  • 推拿三關穴兩百次,
  • 推拿六腑穴兩百次,
  • 使用撈明月手法一百次,
  • 在脾土部位進行推拿補益手法各一百次,
  • 運用八卦穴推拿五十次,
  • 推拿肺經穴一百次,
  • 進行搖頭手法二十次,
  • 揉擦四橫紋穴五十次,
  • 清理天河水穴一百次。

在治療過程中,使用蔥水進行推拿,同時調整病患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