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三信編》~ 中卷(感證類要) (27)
中卷(感證類要) (27)
1. 感證傳變病似相同治法有別
肌肉不能舒轉,所以項背強𠘧𠘧也。陰陽不能升降,所以頭熱足寒,面赤目赤也。)
汗無發熱惡風邪,(邪字當作斜字讀。)項背𠘧𠘧(音殊。𠘧𠘧,鳥縮頸貌。)剛痙耶,仲景葛根湯主治,汗多柔痙桂枝加。(前輩云:葛根象肌肉,取其入肌肉以祛風耳。即無汗之剛痙,亦風多寒少,病甚於脈外,故不用麻黃湯中加葛根,仍用桂枝湯加麻、葛,存芍藥,已保不病之營。凡痙則上項,脈症俱在內。
如無上項脈症,不得名痙。痙有剛柔二種,全在有汗無汗上辨。葛根、麻黃、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即仲景葛根湯。)
瘡家發汗禍旋踵,痙變依然身體痛,勢必鬼門開病除,(經云:開鬼門即發散之意。)葛根湯效任施用。(仲景云: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痙。沈又彭云:此症即不可發汗,又有不得不汗之勢,一友用葛根湯取效,以葛根湯即痙症發汗方也。《景岳全書》云:痙症甚多,而人多不識,在不明其故,而鮮有察之者耳。
蓋卒然暴病,而見反張,戴眼、口噤,拘急之類,皆痙病也。觀仲景以汗下為言,謂其誤治亡陰,所以然也。余因類推,則常見有不因誤治,而凡屬陰虛血少之輩,不能養營筋脈,以致搐攣傴僕者,皆是此症。如中風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殘,陰之敗也。產婦之有此者,必以去血過多,衝任竭也。
瘡家之有此者,必以血從膿出,營氣涸也。小兒之有此者,或以風熱傷陰,遂為急驚,或以汗瀉亡陰,遂為慢驚。凡此之類。總屬陰虛之證。蓋精血不虧,則雖有邪干,亦斷無筋脈拘急之病。病至堅張,其枯可知。欲治此者,必當先以氣血主之,而邪甚者,或兼治邪。若邪微者,通不必治邪。
蓋此症之所急者,在元氣,元氣復而血脈行,則微邪自不能留。何足慮哉,奈何今人但見此症,必各分門類,而悉從風治。不知外感之風,寒邪症也,治宜解散。內生之風,血燥症也,止宜滋補。矧此數者,總由內虛,本無外邪,既以傷精敗血枯燥而成,而再治風痰,難乎免矣。
故余詳言於此,以明痙症之要。)
疫癘
每逢歲歉受飢餒,因腹常枵中氣虧,(荒歲多疫,皆因飢飽失時所致。右氣口脈多大,用人參敗毒散先發其表,次用人參柴胡湯以和解。右脈大於左,自汗,心下不脹,無表裡症見者,補中益氣湯。若用正傷寒法,大汗大下,多致不救。歌曰:二活柴前芎桔枳,薄荷參草配苓姜。
即《活人書》中之人參敗毒散也。)腐穢氣蒸難避染,(凡饑饉之歲,疫病盛行,大率春夏為甚。蓋溫暑熱濕之氣交結互蒸,人在其中無隙可避,病者當之,魄汗淋漓。一人病氣足充一室,況於連床共榻,沿門闔境。共釀之氣,益以出戶,屍蟲載道。種種惡穢,上溷蒼天清淨之氣,下敗水土物產之氣,人受之者,溫暑熱濕,病從其類,有必然之勢也。)天時氣運合相推。
白話文:
肌肉無法舒展轉動,所以脖子和背部會僵硬緊繃。陰陽二氣無法正常升降,所以會出現頭部發熱而腳部冰冷,臉色和眼睛發紅的現象。
沒有發熱卻流汗,而且不畏懼風寒(此處的「邪」字讀作「斜」),脖子和背部僵硬緊繃(「𠘧𠘧」是鳥縮脖子的樣子),這屬於剛痙嗎?張仲景的葛根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如果汗多且身體柔軟痙攣,就用桂枝加葛根湯。(前輩說:葛根的形狀像肌肉,取其能夠進入肌肉來驅散風邪的功效。即使是無汗的剛痙,也屬於風邪偏多而寒邪偏少,病邪侵襲的部位較淺,所以不使用麻黃湯而是在桂枝湯中加入麻黃和葛根,保留芍藥,以保護身體內的營氣。凡是痙病,都會出現脖子僵硬的症狀,脈象和症狀都表現在身體內部。
如果沒有脖子僵硬的症狀和脈象,就不能稱為痙病。痙病分為剛痙和柔痙兩種,區分的關鍵在於是否有汗。葛根、麻黃、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這些藥材,就是張仲景葛根湯的組成。)
患有瘡瘍的人如果發汗,病情會立即加重,痙攣的症狀也會出現,身體疼痛,此時必須打開鬼門(意思是發散)來消除病邪,這時候用葛根湯就有效。(仲景說:患有瘡瘍的人即使身體疼痛,也不可以發汗,發汗就會導致痙攣。沈又彭說:這種病症既不能發汗,又有必須發汗的趨勢,一位朋友用葛根湯治療有效,因為葛根湯本身就是治療痙病的發汗方。《景岳全書》說:痙病的種類很多,但人們大多不了解,不明白病因,因此很少有人能注意到。
凡是突然發病,出現身體反張、眼睛向上翻、口噤、拘急等症狀,都屬於痙病。觀察仲景以發汗、攻下為論述,認為誤治會導致陰液耗損,這是因為病症本身就是如此。我因此類推,發現常見有不是因為誤治,而是凡屬陰虛血少的人,無法滋養筋脈,導致肌肉痙攣彎曲,都是屬於這種病症。例如中風有這種情況,必然是年老體衰,陰液衰敗所致。產婦有這種情況,必然是失血過多,衝任二脈枯竭所致。
患有瘡瘍的人有這種情況,必然是血液隨膿液流失,營氣耗竭所致。小兒有這種情況,可能是風熱傷陰,導致急驚風;也可能是汗瀉亡陰,導致慢驚風。凡是這些情況,都屬於陰虛的病症。如果精血不虧虛,即使有邪氣干擾,也絕對不會出現筋脈拘急的病症。病到身體僵硬,就知道身體已經枯竭。要治療這種情況,必須先以氣血為主,如果邪氣盛,可以兼顧治療邪氣。如果邪氣輕微,就不必治療邪氣。
這種病症最需要注意的是元氣,元氣恢復,氣血運行,那麼微小的邪氣自然無法停留。有什麼好擔心的呢?但是現在的人只要看到這種病症,必然要分門別類,而且都從風邪方面治療。卻不知道外感風邪,是寒邪引起的病症,應該用發散的方法治療。而內生風邪,是血燥引起的病症,應該用滋補的方法治療。更何況這些情況,都是因為體內虛弱,本身沒有外邪,是因為精血耗損、枯燥而造成的,如果再用治療風痰的方法,恐怕很難治好。
所以我詳細說明這些,是為了闡明痙病的重點。)
每當遇到年成不好,人們飢餓時,由於腹中經常空虛,導致中氣虧虛。(荒年多有瘟疫,都是因為飢飽失調所致。右寸脈多見洪大,先用人參敗毒散發散表邪,再用人參柴胡湯來調和。如果右脈大於左脈,有自汗,但胸口不脹滿,沒有表證和裡證,就用補中益氣湯。如果用治療傷寒的方法,大汗大下,多數會導致無法救治。歌訣說:二活、柴胡、前胡、桔梗、枳殼,薄荷、人參、甘草配苓、姜。
就是《活人書》中的人參敗毒散的組成。)腐爛污穢的氣息蒸騰,難以避免傳染,(凡是飢荒的年份,瘟疫盛行,大多在春夏兩季最為嚴重。因為溫暑熱濕之氣交雜蒸騰,人在其中沒有空隙可以躲避,患病的人必然會大量出汗。一個人的病氣就能充滿一間屋子,更何況是多個人睡在同一張床上,整個村子都傳染,共同醞釀的病氣,更加向外散發,屍蟲遍地。各種污穢之氣,上污染了清淨的天空,下敗壞了水土萬物的生氣,人受到影響,溫暑熱濕,病邪就會從同類相應的地方發作,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天時氣運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