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三信編》~ 跋
跋
1. 跋
醫必識病而後能立方。古方之傳於今者,無慮數萬首。古法之傳於今者,無慮數百家。醫者熟復於古人之法,因以通乎古人制方之意,則臨病有準繩,而術乃日精。粗工於軒、岐、長沙之書,曾未窺覽,即病機十九,猶茫然不能言。無論井、輸、榮、合之位置,蒼天、黔天之氣化也,而乃以空疏不學,自便創為古方不可治今病之說。噫,不知古法,而徒執其方,方不對病,病於何瘳?醫不自咎,轉以咎古人,不亦顛乎。
吾里楓山毛先生,倦遊醫部,與古為徒,嘗著《養生經驗合集》一書,於古方之有成效者,既審擇以示人。今又著《三信編》一書,則於古法加詳焉。其持論也,有本有源,而宅心之仁,用力之勤,皆於是乎見。是真能熟復古人之法,而精其術以濟世者矣。
白話文:
醫生必須了解病症才能開藥方。流傳至今的古方無數,古醫學流派也多不勝數。醫生若能熟練掌握古人的醫術,理解他們的用藥理念,就能在治療疾病時有據可循,醫術也日益精進。那些對《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等醫學典籍一知半解的醫生,即使面對常見的病症,也往往束手無策。他們不了解經絡穴位、氣血運行等基本原理,卻妄言古方治不了現代病,實在是無稽之談。不懂古法,卻一味套用古方,藥方不對症,病人如何能痊癒?醫生不反省自身,反而怪罪古人,實在是愚不可及。
我鄉楓山毛先生,醫術精湛,精研古醫學,曾著有《養生經驗合集》一書,將古方中有效的方劑整理後傳授給世人。如今又著有《三信編》,對古醫術進行了更詳細的闡釋。他言論有據,仁心仁術,勤勤懇懇,皆可見一斑。他真正做到了熟練掌握古醫術,精進醫術,造福百姓。
昔《南史》稱,徐野人年八十猶歲讀五經一過,卒成大儒。今先生年八十餘,於著述如此,以視空疏不學者,居何等耶。余故忻然為識數言於簡末,一以為粗工勸,一以為古人快也。
同裡實庭錢枚拜跋
白話文:
以前,《南史》上說,徐野人在八十多歲時每年還要通讀一次五經,最終成為一位大學問家。現在老先生已經八十多歲了,在著作方面也是如此,與那些懶散、不學習的人相比,他處在什麼地位呢?所以我高興地在這篇短文中寫下幾句話:一是為了鼓勵普通工人,二是為了表達對古人的敬仰之情。 (注:此段文本中的“居”字可能有誤,應當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