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三信編》~ 中卷(感證類要) (4)

回本書目錄

中卷(感證類要) (4)

1. 痧脹抉要說

張一庵云:夫痧脹證者,風濕火三氣相搏,手足經二脈交侵,陰陽錯亂,而擾為病之發也。蓋風者,謂足厥陰之風木也;濕者,謂足太陰之濕土也;火者,謂手少陽之相火也。一陽二陰曰震,在卦為雷。故痧初發,即有雷厲風行,烈火熬沙(沙即濕土)之狀,為病至此,死生只在須臾,救之不速,悔無及矣。惟善治痧者,為能救之。

其善治之法,但當言解(即用油頭繩,括肩背臂膊之法,或用針刺眉心、人中等處。)而不言攻(攻者,謂汗下也。)蓋以病非一氣,無所施其攻也(不可汗下。)解之之法,又必先取所勝者,如火勝於濕,則先刺之(凡痧發火勝者多,宜十指少商穴以針刺之為妙。甚背,再刺四腕委中穴。

白話文:

張一庵說:痧脹症的病因,是風、濕、火三種氣互相搏鬥,手足兩條經脈相互侵犯,陰陽失衡,導致身體失調而發病。

所謂風,是指足厥陰經的風木之氣;濕,是指足太陰經的濕土之氣;火,是指手少陽經的相火之氣。一陽二陰合稱為震,在八卦中代表雷。所以痧初發時,會有雷電般迅速,烈火燃燒沙土(沙即濕土)的症狀。病症發展到這個程度,生死只在一瞬間,若不迅速治療,將後悔莫及。只有善於治療痧症的人,才能救治此病。

治療痧症的方法,應以「解」為主,而不可「攻」。「解」是指用油頭繩括肩背臂膊,或者用針刺眉心、人中等穴位;「攻」是指發汗治療。由於痧症不是單純由一種氣所引起的,因此不能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解症的方法,必須先找到勝者,例如火勝於濕,就要先刺火穴。痧症發作時,多為火勝於濕,最好用針刺十指少商穴。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再刺四腕委中穴。

)以泄其火氣之有餘。濕勝於火者必瀉,則先吐之(可投蘆粟湯,或蕎麥湯。)以奪其濕氣之太過,能使火濕和平,則風木之氣不治而自解矣。即至用藥無不同,然濕氣不及,則先以涼解之。不愈,然後以寒解之。火氣不及,則先以溫解之,然後以熱解之。火濕俱不及,則知所勝者,在風但投以辛甘之味,能使風氣疏通,則火濕二氣亦不治而自解矣。

至於動靜者,陰陽之道也。濕主乎陰,靜也。風火二氣皆主乎動,陽也。二陽一陰曰離,在卦為火。痧病悉退,猶如雨過云開,陰陽之氣和平,日麗中天而離火昭明矣。又內外者,陰陽之體用也,震內離外曰噬嗑。內動則絞腸括肚,外火則斑疹赤膚,痧毒肆攻,便有侵蝕臟腑之象也。

白話文:

如果體內火氣過盛,就應該瀉火。如果濕氣過盛,就應該先吐掉,可以喝蘆粟湯或蕎麥湯來幫助排濕。這樣就能使火氣和濕氣平衡,風木之氣自然也就消散了。用藥也應該如此,濕氣不足就先用涼藥,如果不行再用寒藥。火氣不足就先用溫藥,如果不行再用熱藥。火氣和濕氣都不足,就應該針對風氣,用辛甘藥物,使風氣通暢,火氣和濕氣也會自然消散。

至於身體的動靜,是陰陽之道。濕氣屬陰,靜止。風火二氣皆屬陽,運動。二陽一陰,屬離卦,為火。痧病退去,就像雨過天晴,陰陽氣息平衡,陽光普照,離火明亮。內外也是陰陽的體用,震內離外,屬噬嗑卦。內動就表現為絞腸括肚,外火就表現為斑疹赤膚,痧毒肆虐,就會侵蝕臟腑。

離內震外曰豐。用藥得宜,內則火毒潛消,外則痧點漸沒。於是表裡一清而氣血沖和,肌膚亦得豐滿。若如瘠弱,多因飲食風冷,調理失宜故耳。

至於人身之脈,手六經所以法天,足六經所以法地,天地之道以出入為順者也。故天氣入於地中,地氣則從而順之,生萬物以出於外,以是知天之氣,主入而不主出,地之氣,主出而不主入。手足之經脈,亦豈有異哉。

總之,痧症非若傷寒之為病也。傷寒之病,只在足六經,而手不與焉。故治傷寒者,或汗、或吐、或下、或和解、或利小便,皆取其出而以從地道也。痧脹之症,止在足二經,手一經耳。手一經,法天而既主入;足二經,法地而既主出,故三氣相搏,經脈交侵,陰陽錯亂而為病發。此所謂病非一氣,無所施其攻也,惟解為貴耳。

白話文:

如果內裡震動外在表現為豐滿,用藥得當,內裡火毒就會逐漸消失,外表的痧點也會慢慢消退。如此一來,表裡都乾淨,氣血流通順暢,肌膚也會變得豐滿。如果仍然瘦弱,大多是因為飲食寒涼,調養不當造成的。

人體經脈,手六經效法天地,足六經效法大地,天地之道以出入為順。所以天上的氣進入地下,地上的氣順著它出來,生長萬物,從內到外。由此可知,天上的氣主入不主出,地上的氣主出不主入。手足的經脈,又怎麼會不一樣呢?

總之,痧症不像傷寒那樣是一種病。傷寒只在足六經,手六經並不參與。所以治療傷寒,要麼發汗、要麼吐、要麼瀉、要麼和解、要麼利尿,都是以排出體外來順應地氣。而痧脹症只在足二經和手一經。手一經效法天,主入;足二經效法地,主出,所以三氣相衝,經脈相互侵犯,陰陽失衡而發病。這就是所謂的病症不是單一氣導致,無法單一攻治,只有解除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