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氏濟生方》~ 口齒門 (3)
口齒門 (3)
1. 唇論治
唇者,脾之所主。胃者,脾之所合。其經起於鼻,環於唇,其支脈絡於脾。脾胃受邪,則唇為之病焉。蓋風勝則動,寒勝則揭,燥勝則乾,熱勝則裂,氣鬱則生瘡,血少則瀋而無色。治之之法,內則當理其脾,外則當敷以藥,無不效者矣。
白話文:
嘴脣是脾臟所主導的。胃與脾相通,相合。脣周的經絡起於鼻子,環繞著嘴脣,其支脈連接到脾臟。脾胃受到邪氣侵犯,就會出現嘴脣的病變。如果風邪勝則嘴脣會動,寒邪勝則嘴脣會揭開,燥邪勝則嘴脣會乾裂,熱邪勝則嘴脣會裂開,氣鬱則嘴脣會生瘡,血氣不足則嘴脣會暗沉、沒有血色。治療嘴脣病變的方法,內部需要調理脾臟,外部需要敷藥治療,這樣纔能有效地治療嘴脣的病變。
2. 瀉黃飲子
治風熱蘊於脾經,唇燥坼裂,口舌生瘡。
白芷,升麻,枳殼(去瓤,麩炒),黃芩,防風(去蘆),半夏(湯泡七次),石斛(去根。各一兩),甘草(生用,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白芷、升麻、枳殼(去核,麩炒)、黃芩、防風(去草)、半夏(以水浸泡七次)、石斛(去根,各一兩)、甘草(生用,半兩)。
3. 薏苡仁湯
治風腫在脾,唇口瞤動,或生結核,或為浮腫。
薏苡仁(炒),防己,赤小豆(炒),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
薏苡仁(炒):將薏苡仁炒熟,可健脾祛濕。
-
防己:一種中藥材,具有祛濕、利尿、抗菌等功效。
-
赤小豆(炒):將赤小豆炒熟,可健脾利水、清熱解毒。
-
甘草(炙):將甘草經過炙制後使用,可補益脾胃、調和藥性。
各等分:將這四種藥材等量混合使用。
4. 橄欖散
治唇緊燥裂生瘡。
橄欖(不拘多少,燒灰)
上為細末,以豬脂和,塗患處。
白話文:
治療嘴唇乾燥緊繃、裂開生瘡。
將橄欖(數量不限)燒成灰,
磨成細末後,用豬油調和,塗抹在患處。
5. 舌論治
經云:心氣通乎舌,舌和則知五味矣。蓋舌者,脾脈之所通,心氣之所主,和則知味,資於脾而榮於身者也。二臟不和,風寒中之,則舌強而不能言。壅熱攻之,則舌腫而不得語。更有重舌、木舌,舌胎出血等證,皆由心脾虛,風熱所乘而然耳。
白話文:
經書記載:心臟的氣息通達舌頭,舌頭和順則能辨別五種味道。因為舌頭是脾臟經脈所通達的地方,也是心臟氣息所主導的地方,和順則能辨別味道,依靠脾臟的滋養而榮潤全身。如果心脾二臟不和,受到風寒侵襲,就會導致舌頭僵硬而無法言語。如果熱氣鬱積攻擊,就會導致舌頭腫脹而無法說話。還有重舌、木舌、舌苔出血等病症,都是因為心脾虛弱,受到風熱侵襲而引起的。
舌頭能辨別五味,是因為心氣通達於舌頭,舌頭和順才能感知味道。而舌頭是脾脈所通達的地方,由心氣所主導,所以舌頭的健康與否,取決於心脾兩臟的健康。當心脾兩臟和順時,舌頭就能辨別味道,依靠脾氣滋養而使身體健康。但當心脾兩臟不和順時,風寒侵襲,舌頭就會強硬不能言語;壅熱侵襲,舌頭就會腫大不能說話。還有重舌、木舌、舌胎出血等症狀,都是因為心脾虛弱,風熱侵襲而引起的。
白話文:
舌頭之所以能分辨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是因為心臟的氣血暢通地運行到舌頭,讓舌頭靈活順暢才能感知味道。而舌頭是脾臟經脈所到達的地方,由心臟的氣血所主導,因此舌頭的健康與否,取決於心臟和脾臟的健康狀況。當心臟和脾臟運作正常時,舌頭就能分辨味道,並且依靠脾臟的氣血滋養,讓身體健康。但是,當心臟和脾臟的功能失調時,風寒就會入侵,導致舌頭僵硬無法說話;熱氣鬱積則會讓舌頭腫大,同樣無法說話。此外,還有重舌、木舌、舌胎出血等症狀,都是因為心臟和脾臟虛弱,風熱入侵所導致的。
又論:舌者心之所候,脾氣之所通。攝養違理,二臟不和,風熱內蘊,舌為之病焉。遂致舌腫、重舌、木舌、舌胎、舌衄、舌瘡等證。更有傷寒舌出過寸,此毒熱攻心也。治療之法,輕者清之,重者瀉之。但舌瘡一證,不特因實熱所致,亦有虛熱上攻而然者,卻又不可例用涼劑也。
白話文:
另一方面,舌頭反映心臟的狀況,而且與脾氣相通。若飲食和作息違反養生法則,使心脾兩臟不和,內蘊風熱,則舌頭會生病。因而會導致舌頭腫脹、舌頭沉重、舌頭僵硬、舌苔厚膩、舌尖出血、舌瘡等症狀。更有傷寒時,舌頭伸出超過一寸,這是毒熱攻心的緣故。治療方法,症狀輕微者清熱,嚴重者瀉火。但是,對於舌瘡這一種症狀,不僅可能因實熱而導致,也有可能由虛熱上攻而引起,所以不能一律使用涼藥。
貴乎鎮墜寧心而已。局方所載:黑錫、養正二丹並以冷鹽水送下,參丹、蜜砂並以參沉湯送下,用之多效。醫療之方,並載於後。
白話文:
這重視的是穩定情緒,使心神安寧罷了。方劑記錄裡:黑錫、養正這兩種丹藥都用冷的鹽水送服,參丹、蜜砂這兩種藥都用人參、沉香的湯劑送服,使用它們常常有效。治療的方劑,都記載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