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肺痿方

甘草乾薑湯(《金匱》),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泡)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此乃治肺冷之方,非肺痿通用之方也。不得誤用。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千金》),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炙),棗(十五枚),皂莢(一枚,去皮子,炙焦)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肺症,生薑不可輕用。

葦莖湯(《千金》),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葦莖(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

上四味,以水一升,煮葦莖得五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此方最穩。

桔梗白散(《外臺》),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桔梗,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去皮,熬令如脂)

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上膈者吐膿血,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杯則定。

肺痿全屬內症,肺癰乃系外科,輕者煎藥可愈,重者膿血已聚,必得清火消毒,提膿保肺等藥,方能挽回,否則不治。所以《金匱》云,始萌可救,膿成則死也。

甘草湯,治肺痿,見傷寒。炙甘草湯,見通治。葶藶大棗瀉肺湯,方見痰飲。十味丸,方見咳嗽。

白話文:

【肺痿方】

甘草乾薑湯(出自《金匱》):適用於肺痿患者,出現吐涎沫但不咳嗽的情況,病人通常不會口渴,但會有尿失禁和頻尿的問題。這是因為上焦虛弱無法控制下焦所導致的。這顯示肺部受寒,患者會頭暈且多涎唾,用甘草乾薑湯來溫暖肺部。如果服用湯劑後感到口渴,那可能屬於消渴症。

所需材料為:甘草四兩(需炒過),乾薑二兩(需泡過)。將上述兩種材料與三公升水一起煮,煮至剩下一公升又五百毫升,去除殘渣。分兩次溫服。這是治療肺部受寒的方子,並不是所有肺痿都適用,請勿誤用。

桂枝去芍藥加皁莢湯(出自《千金》):適用於治療肺痿吐涎沫。

所需材料為:桂枝、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需炒過),棗子十五個,皁莢一個(去皮去籽,烤焦)。將上述五種材料與七公升水一起煮,煮至剩三公升。分三次服用。若是肺部疾病,使用生薑需謹慎。

葦莖湯(出自《千金》):適用於治療咳嗽伴隨低燒,心煩滿悶,胸部皮膚呈鱗片狀,這是肺癰的症狀。

所需材料為:葦莖二公升,薏苡仁半公升,桃仁五十個,冬瓜仁半公升。將上述四種材料與一公升水一起煮,先煮葦莖至剩五公升,去除殘渣,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兩公升。一次服用一公升,再次服用,應會吐出像膿液的東西。這個方子最安全穩定。

桔梗白散(出自《外臺》):適用於治療咳嗽且胸悶,畏寒,脈搏加速,喉嚨乾燥但不渴,偶爾會吐出帶有腥臭味的濃稠唾液,長久後會吐出像米粥一樣的膿液,這是肺癰。

所需材料為:桔梗、貝母各三分之一份量,巴豆十分之一份量(去皮,烤至像油脂)。將上述三種材料磨成粉末。體質強壯的人可服用半錢,體質虛弱的人要減量。病症在上半身的,服用後會吐出膿血;病症在下半身的,服用後會排泄出。如果排泄過多不停止,喝一杯冷水即可止住。

肺痿完全屬於內科疾病,肺癰則屬於外科疾病。病情輕微的,煎藥就能康復;病情嚴重的,膿血已經聚集,必須用清火消毒、提膿保肺的藥物,才能挽救,否則無法治療。因此《金匱》說,剛開始發病時可以救治,一旦膿包形成就無法治了。

甘草湯:適用於治療肺痿,見傷寒。炙甘草湯:適用於通治。葶藶大棗瀉肺湯:方子見痰飲。十味丸:方子見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