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臌脹水腫方

蛇含石(大者三兩,以新鐵銚盛,入炭火中燒。石與銚子一般紅,用鉗取蛇黃傾入醋中候冷,研極細末,聽用),禹餘糧(三兩),真針砂(五兩,以水淘淨,炒乾,入餘糧一處,用米醋二升,就銚內煮醋乾為度,後用銚並藥入炭火中燒紅,鉗出,傾藥淨磚地上,候冷研細),以三物為主,其次量人虛實,入下項:治水多是取轉,惟此三物,既非大戟、甘遂、芫花之比,又有下項藥扶持,故虛人老人亦可用。

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桂心,白豆蔻,大茴香,蓬朮,附子,乾薑,青皮,三稜,白蒺藜,當歸(各半兩,酒浸一宿)

上為末,入前藥拌勻,以湯浸蒸餅,捩去水,和藥,再杵為丸梧子大。食前溫酒白湯任下三十丸至五十丸。最忌鹽,一毫不可入口,否則發疾愈甚。但試服藥,即於小便內旋去,不動,臟腑病。日三服,兼以溫和調補氣血藥助之。真神方也。此方兼治有形之積塊。

越婢湯(《金匱》),越婢加朮湯(方見風門),五苓散(見通治),甘草乾姜茯苓白朮湯(《金匱》。即腎著湯。見腰痛。),十棗湯(見痰飲),防己黃耆湯(《金匱》,見濕門。)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腹部脹大、水腫的病症,主要成分是蛇含石、禹餘糧、真針砂這三味藥。

蛇含石要取大的,約三兩重,放在新的鐵鍋裡,用炭火燒。當石頭和鍋子都燒到通紅時,用鉗子把蛇含石取出來,迅速倒入醋中,等冷卻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備用。禹餘糧取三兩,真針砂取五兩,用水洗淨後炒乾,和禹餘糧放在一起,加入兩升米醋,用鍋子煮到醋都乾了,接著把鍋子和藥材一起放到炭火中燒紅,再用鉗子取出,將藥材倒在乾淨的磚地上,等冷卻後研磨成細末。

這三味藥是藥方的主體,再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虛實,加入以下藥材: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桂心、白豆蔻、大茴香、蓬朮、附子、乾薑、青皮、三稜、白蒺藜、當歸,每種各半兩,用酒浸泡一個晚上。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和之前的蛇含石、禹餘糧、真針砂粉末混合均勻,用熱湯浸泡蒸餅,擠乾水分,加入藥粉中,再搗成團,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用溫酒或溫開水服用三十到五十丸。

服用此藥最忌諱鹽,一點都不能吃,否則病情會加重。如果服藥後小便量增加,表示藥效發揮作用,如果小便量沒變,表示病情在臟腑深處。一天服用三次,同時可以服用溫和調補氣血的藥物來輔助治療。這是非常有效的藥方,而且也適用於治療腹部內有腫塊的情況。

這個藥方可以配合以下幾個藥方一起參考:越婢湯、越婢加朮湯、五苓散、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又稱腎著湯)、十棗湯、防己黃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