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6)

1. 通治方

青州白丸(《局方》),治一切風及小兒驚風,婦人血風,大人頭風。

南星(三兩),白附子(二兩),半夏(七兩),川烏(半兩,各生用)

上為細末,於磁器中日曬夜露,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以糯米粉煮粥,丸,薑湯下。風症溫酒下,驚風薄荷湯下。此四味宜水研取漿,澄粉,曬露七日,去水作丸。此治風痰之要藥也。

指迷茯苓丸,治中脘留伏痰飲,臂痛難舉,手足不得轉移。

茯苓(二兩),半夏(一兩),枳殼(半兩,炒),風化硝(二錢半)

上為末,薑汁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按:方極和平而義精效速。方內半夏宜生研澄粉用。

威喜丸(《局方》),治飲食積滯,蟲痞脹滿,久痢久瘧,沉冷積塞。

廣木香,肉豆蔻(各四錢),乾薑(泡,炒,二錢五分),巴豆(二十粒,去皮心及油,炒,研),杏仁(四十粒,去皮尖,研),百草霜(五錢,加茯苓亦可)

上前四味為末,入百草霜同研,後入杏仁、巴豆霜研,黃蠟一兩五錢,酒煮一時,去酒,將蠟入麻油七錢溶化,拌藥研勻,乘熱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用黃蠟之義最精。凡治積,新病宜急下,久病宜緩下。此方治久患寒積之證,乃緩下法也。

靈砂(《局方》),治上盛下虛,痰涎壅盛。最能鎮墜,升降陰陽,和五臟,助元氣。

水銀(一斤),硫黃(四兩)

上二味,用新鐵銚炒成砂子。或有煙焰,即以醋灑,候研細,入水火鼎,醋調赤石脂封口,鐵線扎縛,曬乾,鹽泥固濟,用炭二十斤,煅如鼎子烈,筆蘸赤石脂頻抹其處,火盡為度,經宿取出,研為細末,糯米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棗湯、米飲、井花水、人參湯任下。量病輕重,增至五七丸。此鎮墜之藥。若用黑錫丹,則此方可不備。

二神丸(《本事方》),治腰痛腎虛,全不進食。

破故紙(四兩,炒),肉豆蔻(二兩,生)

上為末,用大棗四十枚,生薑四兩,同煎糜爛,去薑、棗核皮,研膏入藥末丸,鹽湯下。此治腎家有寒濕之方。本方加五味子、吳茱萸各二兩,為四神丸。

導赤散(錢氏),治心熱口糜舌瘡,小便黃赤,莖中作痛,熱淋不利。

生地,木通,甘草梢(各等分)

上三味,水煎服。此瀉心火從小腸中出也。

亡血脫血方(《千金翼》),治亡血脫血,鼻頭白色,唇自,去血無力者。

生地黃(十斤)

上一味搗,以酒一斗,絞取汁,令極盡,去渣,微火煎,減半,納白蜜五升,棗膏一升,以攪之勿止,令可丸。酒服如雞子一丸,日三。久服不已,老而更少,萬病除愈。《千金》又以此二味加阿膠、甘草,作煎服,亦可用。

當歸補血湯(《寶鑑》),治男婦血虛,似白虎證,肌熱面赤,煩渴引飲,脈來洪大而虛,重按則微。

白話文:

通治方

青州白丸:(出自《局方》)能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包括小兒驚風、婦女血風、以及成人頭痛。

藥材成分:南星三兩、白附子二兩、半夏七兩、川烏半兩(全部使用生的藥材)。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放在瓷器中白天曬太陽,晚上露天放置,春天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十天,然後用糯米粉煮粥做成藥丸,用薑湯送服。風邪引起的疾病用溫酒送服,驚風則用薄荷湯送服。這四味藥材也可以用水研磨取汁,將沉澱的粉末曬露七天,去除水分後做成藥丸。這是治療風痰的重要藥物。

**指迷茯苓丸:**能治療因痰飲積聚在中脘(胃部)而引起的疾病,例如手臂疼痛難以舉起、手腳無法轉動。

藥材成分:茯苓二兩、半夏一兩、枳殼半兩(炒過)、風化硝二錢半。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薑汁和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此方藥性平和但效果迅速。方中的半夏應使用生的,研磨後澄取粉末使用。

威喜丸:(出自《局方》)能治療飲食積滯、蟲積痞塊脹滿、久瀉久痢、久瘧、以及腹部沉冷積塞等症狀。

藥材成分:廣木香四錢、肉豆蔻四錢、乾薑二錢五分(泡過後炒過)、巴豆二十粒(去皮、去心、去油,炒過再研磨)、杏仁四十粒(去皮、去尖,研磨)、百草霜五錢(可加茯苓)。

製法:將前四味藥材磨成細末,加入百草霜一同研磨,然後加入杏仁、巴豆霜研磨均勻。再將黃蠟一兩五錢用酒煮一個時辰,去除酒,將蠟加入麻油七錢溶解,與藥材混合研磨均勻,趁熱搓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丸。使用黃蠟的用意非常精妙。凡是治療積聚,新發病的應當盡快瀉下,久病的應當緩慢瀉下。此方治療久患寒積的病症,屬於緩慢瀉下的方法。

靈砂:(出自《局方》)能治療上部虛熱、下部虛寒、痰涎壅盛的病症。具有鎮定、下降、升舉、調和陰陽、調和五臟、輔助元氣的功效。

藥材成分:水銀一斤、硫黃四兩。

製法:將以上兩味藥材用新的鐵鍋炒成砂子狀。如果產生煙霧,就用醋灑在上面。等冷卻後磨成細末,放入水火鼎中,用醋調和赤石脂封住鼎口,用鐵線捆紮,曬乾,然後用鹽泥封固。用炭二十斤燒煉,如同燒煉鼎器一般猛烈,用筆蘸赤石脂頻繁塗抹在裂縫處,直到火燒盡。過夜後取出,磨成細末,用糯米糊做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空腹時用棗湯、米湯、井水或人參湯等送服。可以根據病情輕重,增加到五到七丸。此藥有鎮靜安神的功效。如果使用黑錫丹,則這個方子可以不用準備。

二神丸:(出自《本事方》)能治療腰痛、腎虛、以及食慾不振的症狀。

藥材成分:破故紙四兩(炒過)、肉豆蔻二兩(生的)。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大棗四十枚和生薑四兩一同煎煮至軟爛,去除生薑和棗核皮,將剩餘的棗肉搗成膏狀,加入藥末做成藥丸,用鹽湯送服。此方能治療腎臟寒濕的病症。此方若加入五味子、吳茱萸各二兩,則成為四神丸。

導赤散:(出自錢氏)能治療心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糜爛潰瘍、小便黃赤、小便時陰莖疼痛、以及熱淋小便不利等症狀。

藥材成分:生地、木通、甘草梢(各等份)。

製法: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煎服。此方能將心火從小便排出。

亡血脫血方:(出自《千金翼》)能治療失血過多、脫血,導致鼻頭發白、嘴唇發白、以及失血無力等症狀。

藥材成分:生地黃十斤。

製法:將生地黃搗碎,用酒一斗絞取汁液,盡量榨乾,去除藥渣,用小火煎煮,減少一半時,加入白蜜五升和棗膏一升,不停攪拌,使之能夠搓成丸狀。用酒送服如雞蛋大小的丸子,每天三次。長期服用可以使人返老還童,治癒各種疾病。《千金》中也記載,用這兩種藥材再加入阿膠、甘草一同煎服,效果也很好。

當歸補血湯:(出自《寶鑑》)能治療男女血虛,類似白虎湯證的疾病,表現為肌肉發熱、面色潮紅、煩躁口渴、脈搏洪大而虛,按壓時則感覺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