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暍方

白虎人參湯(《金匱》),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此湯主之。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熱入里則外惡寒,清裡熱則惡寒自解。然亦須詳審有表無表,方為精密。況凡屬汗出多之病,無不惡寒者,以其惡寒汗出,而誤認為寒,用大順散等熱劑則立危矣。

一物瓜蒂散(《金匱》),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瓜蒂(二十個)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此方服之當吐。

香薷飲(《局方》),治暑熱乘涼飲冷,陽氣為陰邪所遏,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腹滿,吐瀉者。

香薷(一斤),厚朴(薑汁炒),白扁豆(炒,各半斤)

上水煎,浸冷服。此治時行暑病之主方,其分兩則五錢至一兩止。

十味香薷飲

即前方加人參,甘草,黃耆,木瓜,陳皮,白朮,茯苓

黃連香薷飲

即香薷飲加黃連四兩,薑汁同炒黃色。

枇杷散(《局方》),治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逆噁心,頭目眩暈。

枇杷葉,陳皮,丁香,厚朴(各五錢),白茅根,麥冬,木瓜,甘草(炙,各一兩),香茹(七錢半)

上為末,每二錢,姜三片,煎湯調服。溫服亦可。如煩躁,井水調下。小兒三歲以下,服五分,量大小加減。

蟾酥丸(秘方)

茅朮,雄黃(各一兩),辰砂(五錢),麝香(一錢),丁香,牙皂(各三錢),蟾酥(五錢)

上用火酒化蟾酥,打丸如鳳仙子大,辰砂為衣。放舌底化下,重者二三丸。

千金丹(秘方),即人馬平安散。

麝香,冰片(各二錢),硃砂(五錢),雄黃,硼砂,硝(各一兩),金箔(一百張,或加牛黃)

上七味,為末,或水服二三分,或嗅少許於鼻內。

又:,刮痧法,用薄錢蘸香油,刮胸背及臂股彎,令色紫疹起為度。或用婦人縛髮油繩蘸油刮亦可。

紫金錠,蘇合丸《局方》)藿香正氣散《局方》),生脈飲六一散,以上俱見通治。

白話文:

【白虎人參湯】

《金匱》中的白虎人參湯,用於治療因太陽熱邪侵入導致的中暑症狀。患者會有出汗、怕冷、身體發熱和口渴的現象,這個湯劑就是針對這種情況。

成分包括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將這五種材料用水一斗,煮至米熟,湯汁完成,濾去渣滓。溫熱服用,每次一升,每日三次。

熱邪入裏則外感惡寒,清除體內的熱邪,則惡寒自然緩解。但也要詳細審察患者是否有表證,才能更精準的施治。尤其是對於大量出汗後仍感惡寒的病症,若誤以爲是寒症,使用大順散等熱性藥物,可能會立即危及生命。

【一物瓜蒂散】

《金匱》中的瓜蒂散,用於治療因夏天受涼飲冷,水溼停留皮膚表面,導致的中暑症狀。身體發熱,肢體沉重,脈搏微弱,都是由於夏季受冷水影響所致。

使用瓜蒂二十個,研磨後,用水一升煮沸,取汁五合,去渣一次性服下。服用後可能會引發嘔吐。

【香薷飲】

《局方》中的香薷飲,用於治療因夏天受涼飲冷,陽氣被陰邪抑制,導致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腹脹,嘔吐,腹瀉等症狀。

成分包括香薷一斤,厚朴(薑汁炒),白扁豆(炒,各半斤)。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待冷卻後服用。這是治療時行暑病的主要方劑,劑量一般在五錢至一兩之間。

【十味香薷飲】

在香薷飲的基礎上添加人參,甘草,黃耆,木瓜,陳皮,白朮,茯苓。

【黃連香薷飲】

在香薷飲的基礎上添加黃連四兩,與薑汁一同炒至黃色。

【枇杷散】

《局方》中的枇杷散,用於治療中暑後體內熱邪積聚,煩渴,口乾,嘔吐,噁心,頭暈等症狀。

成分包括枇杷葉,陳皮,丁香,厚朴(各五錢),白茅根,麥冬,木瓜,甘草(炙,各一兩),香茹(七錢半)。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兩錢,加入三片姜,煎湯調服。也可溫服。如感煩躁,可用井水調服。小兒三歲以下,服用量爲五分,根據年齡大小調整。

【蟾酥丸】

祕方中的蟾酥丸,成分包括茅術,雄黃(各一兩),辰砂(五錢),麝香(一錢),丁香,牙皁(各三錢),蟾酥(五錢)。將蟾酥用火酒溶解,製成鳳仙子大小的丸劑,辰砂作爲外層。放在舌下溶解,嚴重者可服二三丸。

【千金丹】

祕方中的千金丹,即人馬平安散,成分包括麝香,冰片(各二錢),硃砂(五錢),雄黃,硼砂,硝(各一兩),金箔(一百張,或加牛黃)。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或水服二三分,或少量吸入鼻內。

另外,刮痧法,使用薄幣蘸香油,刮擦胸部,背部以及手臂大腿內側,直到皮膚出現紫色疹子即可。或者使用婦人綁發的油繩蘸油刮擦也可以。

【紫金錠】,《局方》中的蘇合丸,藿香正氣散,《局方》中的生脈飲,六一散,以上皆爲通治方劑。

2. 痎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