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二 (1)
卷二 (1)
1. 暍
2. 《金匱》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若下之,則淋甚。此中暍乃中時行之熱氣,與卒然中暑,病象如霍亂者不同。當別之。
白話文:
在烈日下曝曬過久,會出現發燒怕冷的症狀,身體沉重且感到疼痛,脈搏呈現弦細芤遲的情況。小便後,會感覺全身皮膚如被水灑般,毛髮豎起,手腳冰冷,稍微活動一下,身體就會發熱,嘴巴張開,上前牙齒乾燥。
如果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病人會更加畏寒;如果用溫針灸療法,則會導致發燒更嚴重;如果使用瀉下法,則可能導致尿頻更嚴重。這種因曝曬過久而產生的疾病,是因為受到了季節性熱氣的影響,和突然中暑,病徵類似霍亂的狀況不同,應區分清楚。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