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寒熱方

四時加減柴胡湯(《金匱》),治五臟寒熱。

柴胡,白朮(各八分),大腹檳榔(四枚,並皮子用),陳皮(五分),生薑(五分),桔梗(七分),已上冬三月,柴胡稍多;春三月,減白朮增枳實;夏三月,又增甘草,仍用枳實、白朮;秋三月,同冬三月,惟陳皮稍多。

上各㕮咀,分為三帖。一帖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渣再合煎一服。治寒熱,總不能外柴胡。寒熱久者必有積滯。分讀去聲,二錢半為一分。

天行熱病方(《外臺》),療大行,三日外至七日不歇,內熱令人更相染著,主大青消毒湯。

大青(四兩),香豉(八合,熬,綿裹),乾葛,梔子(各四兩),生地(一升,切),芒硝(三兩)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芒硝,分三服。一方有石膏八兩。忌蕪荑、熱面、酒、蒜等物。此方專清陽明之熱。

苦參湯(《千金》),療天行熱病,五六日以上宜服。

苦參(三兩),黃芩(二兩),生地黃(八兩)

上三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半升,日再服。忌蕪荑。

凝雪湯(《外臺》),療天行毒病,七八日熱積胸中,煩亂欲死。

芫花(一升)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漬故布,薄胸上,不過再三薄,熱則除。當溫四肢,護厥逆也。按:《本草》芫花能治蠱毒,消胸中痰水。

大黃湯(《外臺》),療天行,五六日不解,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

大黃(胃),黃連(心肝),黃柏(腎),梔子(肺,各半兩,擘)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六七沸,納豉一升,蔥白七莖,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此許推然方,神良。又療傷寒已五六日,頭痛壯熱,四肢煩疼,取汗。並宜老小。忌豬肉冷水。此三黃湯之變,能除六經之熱。

桃葉熏身法(《外臺》)

水一石,煮桃葉取七斗,以薦席自圍,衣被蓋上,安桃湯於床簀下,取熱自薰。停少時,當雨汗,汗遍去湯,待歇速粉之。並灸大椎則愈。

按:寒熱之因,千變萬殊。有屬外感,有屬內傷,而外感內傷之中,又各不同。其外有屬痰飲,有屬瘀血。有屬積聚,有屬敗症,不可勝舉。其治法,各詳於本病條下,當細審之。此只錄時行熱病之數方耳。

白話文:

[治療寒熱的處方]

四時加減柴胡湯(出處:金匱要略),用來治療五臟的寒熱問題。

柴胡與白朮(各八分),大腹檳榔(四顆,連皮帶籽一起使用),陳皮(五分),生薑(五分),桔梗(七分)。冬天三個月,柴胡的份量會稍微增加;春天三個月,白朮的份量會減少,而增加枳實的份量;夏天三個月,甘草的份量會增加,並且繼續使用枳實和白朮;秋天三個月,與冬天三個月的份量相同,只是陳皮的份量會稍微增加。

將上述藥材研磨,分成三帖。每次煎煮時,使用三公升的水,煮到剩二公升,分三次溫服。就像人走四到五公里的路程,服一次藥。藥渣可以再次煎煮一次服用。治療寒熱,基本上都會用到柴胡。寒熱持續的患者通常有食物積滯。讀音方面,二錢半是一份。

天行熱病方(出處:外臺祕要),用於治療流行性疾病,從第三天開始到第七天不會停止,內部的熱度讓人互相感染,主要用大青消毒湯。

大青(四兩),香豉(八合,炒過後用棉布包好),乾葛,梔子(各四兩),生地(一升,切成片狀),芒硝(三兩)

將上述六種藥材切好,用水五公升,煮到剩二公升半,去掉藥渣,加入芒硝,分三次服用。另一個配方會添加八兩的石膏。需避免食用蕪荑、熱麵、酒、大蒜等。這個配方主要是清除陽明經絡的熱度。

苦參湯(出處:千金方),用於治療流行性熱病,五到六天以上應服用。

苦參(三兩),黃芩(二兩),生地黃(八兩)

將上述三種藥材切好,用水八公升,煮到剩二公升,去掉藥渣。溫服半公升,一天服兩次。需避免食用蕪荑。

凝雪湯(出處:外臺祕要),用於治療流行性毒病,七八天熱度在胸部積聚,讓人感到煩躁近乎死亡。

芫花(一升)

將上述一種藥材,用水三公升,煮到剩一公升半,浸濕舊布,敷在胸部,最多敷兩到三次,熱度就會消除。這同時能溫暖四肢,防止虛脫。根據《本草綱目》,芫花能治療蠱毒,消除胸部的痰水。

大黃湯(出處:外臺祕要),用於治療流行性疾病,五六天後仍未康復,頭痛、高燒,四肢疼痛,無法進食。

大黃(胃),黃連(心肝),黃柏(腎),梔子(肺,各半兩,掰開)

將上述四種藥材,用水八公升,煮到六七次沸騰,加入一公升的豆豉,七根蔥白,煮到剩三公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服用。這是許推然的配方,非常有效。此外,對於感冒已經五六天,頭痛、高燒,四肢疼痛的患者,此方也能幫助發汗。適合老人和小孩服用。需避免食用豬肉和冷水。這是三黃湯的變種,能去除六經絡的熱度。

桃葉燻身法(出處:外臺祕要)

用水十公斗,煮桃葉取七鬥,用薦席圍繞自己,用衣服和被子蓋住,將桃湯放在牀簀下面,用熱氣燻身體。過一段時間,會出汗,汗流遍全身後,去除湯液,等待休息後迅速塗上粉末。同時,灸大椎穴則會痊癒。

按照:導致寒熱的原因,變化無窮。有的是外感,有的是內傷,而在外感和內傷中,又有各自的不同。外部可能有痰飲、瘀血、積聚、敗證等,無法一一列舉。治療方法,詳見各疾病條目,應仔細審視。這裡只錄取了幾個流行性熱病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