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三 (10)
卷三 (10)
1. 傷寒六經治法方
好豉(一升),生地黃(半斤,切)
上二味,以豬膏二斤,合露之,煎令三分減一,絞去滓,用雄黃、麝香如大豆者,納中絞和,盡服之。毒便從皮中出則愈。凡外感之症,治之得宜,六七日間無不愈者。過期不愈,皆治之不得其法,所以或傳經,或變病,種種現症,不可窮極,以致治法千端,聚訟不息。故仲景《傷寒論》治傷寒之正方不過數首,余皆誤治之變症,故取治雜病之方,隨症救療也。
按:傷寒為外感之總名,傳變出入,千頭萬緒,仲景《傷寒論》一字不可遺漏。今止舉六經本症,及六經主方數首,以存大略。不可以此而廢全書也。能將傷寒全書,熟讀而精通之,則凡為外感之病,遊刃有餘矣。故此集外感之方,選錄甚少,意有在也。
白話文:
將好豉(一升)、切好的生地黃(半斤),這兩味藥材,用豬油兩斤混合後,放在露天的地方,煎煮到剩下三分之二的量,然後濾掉藥渣,再加入像大豆般大小的雄黃和麝香,攪拌均勻後全部服用。如果毒素從皮膚排出,病就會好轉。
一般來說,外感疾病如果治療得當,六七天內沒有不會痊癒的。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還沒好,通常是因為治療方法不對,所以才會發生傳經、病變等各種複雜的症狀,無法一一列舉,導致治療方法眾多,爭論不休。因此,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治療傷寒的正方其實只有幾種,其他的都是因為誤治導致的變症,所以才採用治療雜病的方劑,根據症狀來救治。
說明:傷寒是外感疾病的總稱,傳變的狀況千變萬化,張仲景《傷寒論》的每個字都不能遺漏。現在只列舉六經的本證和主要的方劑數個,用來保留大概的綱要,不能因此而廢棄整本書。如果能熟讀並精通《傷寒論》全書,那麼對於所有的外感疾病,就能應付自如。因此,這個集子裡收錄的外感藥方非常少,這是別有用意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