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回本書目錄

1. 雜病

2. 《靈》《素》

《靈·口問篇》:黃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曰: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黃帝曰:人之噦者,乾嘔為噦,或云即噯氣。

何氣使然?岐伯曰: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黃帝曰:人之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陰氣盛而陽氣虛,陰氣疾而陽氣徐,陰氣盛而陽氣絕,故為唏。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慄。黃帝曰:人之噫者。

噫,呃逆也。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上下散,復出於胃,故為噫。黃帝曰:人之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黃帝曰:人之嚲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胃不實則諸脈虛,諸脈虛則筋脈懈惰,筋脈懈惰則行陰用力,氣不能復,故為嚲。

黃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宗脈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不止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

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黃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飲食者皆入於胃,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黃帝曰: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黃帝曰:人之自齧舌者,何氣使然?此厥逆走上,脈氣輩至也。

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唇矣。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經氣為邪所據,則正氣不能復歸,故為不足。當引本經之正氣,以逐邪出外。所謂正氣者,即本經之氣,故能御邪。此指針法言之,庸醫不知,竟用補藥於邪氣所留之經,則是補住其邪矣,害忍言哉。

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

《五味篇》: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悶心。

《師傳篇》:岐伯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此句為萬世辨症之秘訣。黃帝曰:便病人奈何?岐伯曰:夫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按:寒字,當作熱字。胃中寒則腹脹。

腸中寒則腸鳴飧泄。凡脹滿,宜溫藥。飧泄亦同。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

《百病始生篇》: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

《邪客篇》: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臟。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拘攣也。

《大惑論》:黃帝曰: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並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穀,谷消故善飢。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

《宣明五氣論》: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納為遺溺,膽為怒,是為五病。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為五並,虛而相併者也。五臟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為五惡。

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為五禁,無令多食。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是為五發。

五邪所亂: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則為癲疾,搏陰則為喑;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為五亂。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為五臟所藏。

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五脈應象: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臟之脈。

《至真要大論》: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三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此之謂也。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

遠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岐伯曰:有毒無毒,所治無主,適大小為制也。帝曰:請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益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岐伯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帝曰:善。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陰陽應象大論》: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

《五常政大論》:岐伯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至真要大論》: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燥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生氣通天論》: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因於寒,欲如轉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渴,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

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疿。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痿,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通評虛實論》:黃帝問曰:何為虛實?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刺志論》: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玉機真藏論》:黃帝曰:余聞虛實以決死生,願聞其情?岐伯曰:五實死,五虛死。帝曰:願聞五實五虛。岐伯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臟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液津,通氣也。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夫邪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臟之脈,乃言問甚之時,死生之期也。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以上皆辨病治病之總訣,能精通其理,方能識症擇方。

解㑊,《素·玉機真臟論》:冬脈太過,則令人解㑊,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刺瘧論》: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惴惴然,熱多汗出甚。

食亦,《素·氣厥論》: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

膈洞,《靈·根結篇》:太陰為開,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故開折者,氣不足而生病。《邪氣臟腑病形篇》:腎脈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

重強,《素·玉機真藏論》:脾脈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齲齒,《靈·論疾診尺篇》:診齲齒病,按其陽之來有過者熱,在左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繆刺論》: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者立已。手陽明之脈,貫頰入於齒中,故當刺商陽穴,不已,則刺其痛脈之入齒中者。按:《甲乙經》注:手陽明脈,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七穴,主齒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