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七 (5)

回本書目錄

卷七 (5)

1. 《靈》《素》

《靈·憂恚無言篇》: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頏顙不開,分氣失也。

《素·五臟別篇》: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辛頞鼻淵,《素·氣厥論》: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衊,瞑目,衊,汙血也。故得之氣厥也。

白話文:

鼻竇炎

《素問·氣厥論》記載:膽熱上攻腦部,就會導致鼻竇炎。鼻竇炎的症狀是流淌清鼻涕不止,久而久之轉化為鼻血,眼睛閉著,鼻血是汙血。所以鼻竇炎是由氣血阻滯造成的。

2. 鼻方

通草散(《千金翼》),治鼻中息肉。

通草(半兩),礬石(一兩,燒),真珠(一銖)

上三味,下篩。捻綿如棗核,取藥如小豆,著綿頭納鼻中,日三次。真珠能去一切息肉。

白話文:

將以上三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綿花捻成棗核般大小,取如小豆般大小的藥粉,包在棉花頭上,放入鼻腔中,每天三次。真珠可以去除一切息肉。

鼿鼻方(《千金翼》),治鼻中息肉,不得息。

礬石(燒),藜蘆(各半兩),瓜蒂(二七枚),附子(半兩,泡)

白話文:

明礬(燒製),藜蘆(各半兩),瓜蒂(27枚),附子(半兩,浸泡)

上四味,各搗下篩合和。以竹管取藥如小豆大,納孔中吹之,以綿絮塞鼻中,日再,以愈為度。吹不如吸。

消鼻痔方

苦丁香,甘遂(各二錢),青黛,草烏尖,枯礬(各二分半)

白話文:

苦丁香、甘遂(各 8 克) 青黛、生烏頭、枯礬(各 1 克)

上為細末。麻油搜,令硬,不可爛,旋丸如鼻孔大小,用藥納鼻內,令至痔肉上,每日一次。

白話文:

研磨藥材成細末。用麻油攪拌,讓藥材變硬,不易搗爛。搓成如鼻孔般大小的丸劑,用藥丸塞入鼻中,使其到達痔瘡處。每天使用一次。

凌霄花(《百一選方》),治酒齄鼻。

凌霄花,山梔(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湯調下。

蒼耳散,治鼻流涕不止,名曰鼻淵。

辛夷仁(半兩),蒼耳子(炒,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五分)

白話文:

辛夷花的花蕊(12 克) 炒過的蒼耳籽(15 克) 白芷(60 克) 薄荷(3 克)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蔥茶湯食後調服。

治鼻淵方(《本事方》)

梔子(不拘多少,燒存性)

末之,搐入鼻中,立愈。

又方藿香為末,用豬膽汁牛膽汁丸。每服一錢。

白話文:

用藿香研成粉末,加入豬膽汁或牛膽汁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重。

按:鼻病,惟鼻淵最重,當博求效方,不得徒恃外治法也。

又方絲瓜連根處藤,炙為末。酒服。此治鼻中有蟲者。

鼻中息肉

硇砂雄黃巴豆炭,制信,提硝珠,冰片硼砂,苦丁香

白話文:

  • **硇砂:**一種天然的礦物,主要成分為氧化汞
  • **雄黃:**一種含有硫化砷的礦物,有毒
  • **巴豆炭:**巴豆油的炭化物,有瀉藥作用
  • **制信:**一種中藥材,由信石經過加工製成,具有清熱解毒作用
  • **提硝珠:**硝石的結晶,具有涼血降火作用
  • **冰片:**龍腦香的結晶,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作用
  • **硼砂:**一種無機化合物,具有殺菌消毒作用
  • **苦丁香:**一種香料,具有健胃消食、溫中散寒作用

以上俱可選用,耳痔及諸息肉皆同。

3. 《靈》《素》

口苦,《靈·邪氣臟腑病形論》: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

齒痛,《靈·雜病篇》: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重舌,《靈·終始篇》:重舌刺舌柱,以披針也。

喑,《靈·憂恚無言篇》: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肝脈騖暴,有所驚駭,脈不至,若喑,不治自已。驚駭而喑者,與有娠之喑,皆不必治。

白話文:

喑啞

《靈樞·憂恚無言篇》:如果一個人突然失聲,這是因為寒氣侵犯了喉嚨,導致喉嚨部位不能發聲,發出的聲音也無法順利傳出,所以無法說話。肝臟脈絡受到刺激,受到驚嚇,導致脈絡不通暢,就會像喑啞一樣,不需要治療就會自動恢復。因受驚嚇而喑啞的,以及懷孕期間喑啞的,都不必治療。

口糜,《素·氣厥論》: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

齒寒,《素·繆刺論》:邪客於足陽明之經,令人鼽衄,上齒寒。

4. 《病源》

齘齒者,睡眠而齒相磨切也。此由血氣虛,風邪客於牙車筋脈之間,故因睡眠氣息喘而邪動,引其筋脈,故上下齒相磨切有聲,謂之齘齒。

白話文:

磨牙症:指在睡眠時上下牙齒磨動碰撞,發出聲音。這是因為身體氣血不足,風邪侵襲牙齒周圍的筋肉脈絡,導致睡眠中氣息喘促時,邪氣活動,牽動筋脈,使上下牙齒磨動碰撞,發出聲音,這就是磨牙症。

滯頤,脾冷不能收攝涎唾,漬於頤也。

5. 口齒方

口甘方(《素問》),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者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蘭草性味甘寒,能利水道,闢不祥,除胸中痰癖,其氣清香,能生津,止渴,潤肌肉,故可除陳積蓄熱之氣。

白話文:

口甘症(出自《素問》)

有疾病導致口乾口渴的人,這是五臟(肝、心、脾、肺、腎)氣息過盛導致,稱之為「脾癉」。

五味食物入口後,會儲存在胃中,脾臟會運化食物中的精氣。而津液在脾中生成,所以口才會感到甜。這是因為肥美食物所致。這樣的人一定常吃甜美肥膩的食物。

肥膩會導致身體內熱,甜食會導致消化不良,因此這些氣息會上溢於口腔,轉化成消渴症。可用蘭草治療,因為它能去除體內的濁氣。

蘭草味甘性寒,具有利尿、辟邪、祛痰功效,氣味清香,能生津止渴、滋潤肌肉,因此可以去除體內積蓄的熱氣。

口苦方(《素問》),有病口苦者,病名膽癉。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數謀慮不決,肝膽俱勞,勞則必虛,虛則氣不固,故膽氣上溢而口苦。膽募在肋,本經之日月也,膽俞在背,足太陽之穴也。經又云:口苦取陽陵泉。亦膽經之穴,在委中之外廉。

白話文:

口苦方(出自《素問》)

**症狀:**口苦

病名: 膽結石

病理: 肝臟是人體的將軍,控制著膽汁的分泌。咽喉是肝臟的副官。有口苦症狀的人,主要是因為思慮過多,導致膽汁上逆,從而使口腔感到苦澀。

治療方法: 刺激膽囊俞穴和膽俞穴。

  • **膽囊俞穴:**位於肋骨下方。
  • **膽俞穴:**位於背部,足太陽經的穴位。

《素問》還記載: 口苦也可以刺激陽陵泉穴。這個穴位屬於膽經,位於膝蓋外側的凹陷處。

療口瘡(《千金》),治口瘡久不瘥,入胸中,並生瘡,三年以上不瘥者。

濃煎薔薇根汁含之。又稍稍咽之,日三夜一,冬用根,夏用莖葉。冬青葉湯亦可漱。

白話文:

用濃縮的薔薇根汁含在口中。適時稍微吞嚥一些,一天三次,晚上一次。冬天用薔薇根,夏天用薔薇莖葉。冬青葉湯也可以用來漱口。

推頰車法(《千金》),治失欠頰車蹉,開張不合。

一人以手指牽其頤,以漸推之,則復入矣。推當疾出其指,恐誤齧傷人指也。外塗南星末

白話文:

如果有人因為下頜骨脫臼而嘴巴無法閉合,可以用手指輕輕地將下巴往上推,逐漸地推回去。推的時候要動作迅速地取出手指,以免被誤傷咬到手指。在外敷上南星粉末。

口氣鼻穢方(《千金》)

常以月旦日未出時,從東壁取步七步,回頭向垣立,含水噀壁七遍,口即美香。此名禁法。

口中臭方(《千金》)

細辛,豆蔻,含之甚良。

口香去臭方(《千金》)

井花水三升漱口,吐廁中良。

治緊唇方(《千金》)

取蛇皮拭淨,燒為灰敷之。

又方,灸虎口,男左女右。

塗唇方(《千金》),治唇黑腫痛,癢不可忍。

燒亂髮及蜂房、六畜毛作灰,豬脂和敷之,亦治沈唇。

刺舌法(《千金》),治舌卒腫滿口,溢如吹豬胞,氣息不得通,須臾不治,殺人。

刺舌兩邊大脈血出,勿使刺著舌下中央脈,血出不止殺人。如上治不愈,或血出數升,則燒鐵篦令赤,熨瘡數過,以絕血也。

白話文:

刺穿舌頭兩側的主脈,讓血流出。不要刺穿舌頭下方的中央脈絡,血流不止會致命。如果以上方法治癒無效,或是出血超過幾升,就燒熱鐵製的梳子,反覆熨燙傷口,這樣就能止血。

療舌腫方(《千金》),治舌腫起如豬胞。

釜下墨末,以酢厚傅舌上下,脫去,更傅,須臾即消。若先決出血汁,竟傅之彌佳。凡此患人皆不識,或錯治,益困,殺人甚急。但看其舌下自有噤蟲形狀,或如螻蛄,或如蠶子,細看之有頭尾,其頭少白,燒鐵釘烙頭上,使熱即自消。

白話文:

把鍋底的墨汁用醋調和,厚厚地塗在舌頭上下。過一會兒,抹掉後再塗,不久就會消退。如果舌頭先有出血的狀況,在傷口上塗抹治療效果會更好。所有患有此病的人都不會識別,或者會誤診,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只要仔細觀察舌頭下,會發現有像禁閉的蟲子的形狀,可能有像是螻蛄或是蠶寶寶的形狀。仔細看,會有頭和尾,其頭部略帶白色。用燒熱的鐵釘烙在頭部,讓熱力使蟲子自身消退。

療舌腫方(《千金》),治舌上黑有數方,大如筋,出血如湧泉,此心臟病。

戎鹽,黃芩黃柏大黃(各五兩),人參,桂心,甘草(各二兩)

白話文:

戎鹽、黃芩、黃柏、大黃各 250 克 人參、桂心、甘草各 100 克

上七味,蜜丸梧子大。以飲服十丸,日三,亦燒鐵篦烙之。

療重舌(《千金》),並治舌上生瘡涎出。

蒲黃末傅之。不過三度,瘥。

療舌脹方(《千金》)

用雄雞冠血,盞盛浸舌,嚥下即縮。

療舌腫脹(《本事方》),治心脾壅熱,生木舌腫脹。

元參,升麻,大黃,犀角,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不拘時。

治失音(《養老書》)

皂角(一挺,刮去黑皮並子),蘿蔔(一個,切作片)

上以水二碗,同煎至半碗。服之,不過三服,便語,吃卻蘿蔔更妙。此方乃去喉間之痰涎也。

療馬喉痹(《千金》),治喉痹深腫連頰,吐氣數者,名馬喉痹。

馬鞭草根(一握,一名杜牛膝),勿中風,截去兩頭,搗取汁服之。

白話文:

使用一把馬鞭草根(又稱杜牛膝),去除兩端,搗碎後取汁服用。

琥珀犀角膏,治咽喉。

琥珀(研),犀角(屑,生用,各一錢),人參,棗仁,茯苓,辰砂(研,各二錢),片腦(研,一錢)

白話文:

真琥珀(研磨成粉),犀牛角(刨成屑,生用),各一錢 人參、棗仁、茯苓,各二錢 辰砂(研磨成粉),一錢 冰片(研磨成粉),一錢

上為末,研勻,蜜為膏,以磁器收貯。候其疾作,每服一彈子大,以麥冬濃煎湯化下,一日連進五服。此治陰火上炎之喉痛。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加入蜂蜜做成膏狀,用磁器容器保存。等到喉嚨痛發作,每次服一小團(約一彈珠大小),用麥冬煎煮的湯汁送服,一天連續服用五次。這可以治療因陰火上炎引起的喉嚨痛。

喉腫刺法(《千金翼》),治咽痛不得息,若毒氣哽咽,毒攻咽喉。

刺手小指爪文中出血即愈,逐左右刺出血,神秘立愈。一法:刺兩手少商穴出血,其穴在大指內廉,去爪甲如韭葉。

白話文:

用針刺手上的小指指甲中間,出血就痊癒,再依序刺左右手出血,疑難雜症立馬痊癒。另一種方法是:刺兩手的少商穴出血,這個穴位在大拇指內側,距指甲約一個韭葉的寬度。

口旁惡瘡方(《千金翼》)

亂髮灰,故絮灰,黃連末,乾薑末(等分)

上四味合和為散。以粉瘡上,不過三遍。

敷面靨方(《千金》),治䵟𪒟烏靨,令面潔白。

馬珂(二兩),白附子,鷹屎白,珊瑚(各一兩)

白話文:

馬兜鈴(2兩)、白草烏、鷹糞石、珊瑚(各1兩)

上四味,研成粉和勻。用人乳調,每夜取敷面,明旦溫漿水洗之。

又方(《千金》)

李子仁為末,和雞子白敷,一宿即落。一方:用白附子末,酒和敷之,即落。

白話文:

用李子仁磨成粉末,和雞蛋清敷在患處,一夜過後就會脫落。

另一種方法:用白附子磨成粉末,用酒和敷在患處,也會立刻脫落。

止牙痛方

蟾酥(七分),硃砂雄黃(各三分),甘草(一分)

白話文:

蟾酥七分,硃砂三分,雄黃三分,甘草一分

上研極細,以飛面為丸如菜子大。絲綿裹包,塞在痛處。

治牙痛仙方

以羊前蹄膝合盤骨,以酥塗,炙黃為末,入細辛末一錢,雄黃末五分,共三味,研極細末。擦患處立愈。

治牙疼方(《千金翼》)

蒼耳子(五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熱含之,疼則吐,吐復含,不過三劑愈。無子,莖葉皆得用之。

如神散(《局方》),治風牙蚛牙,攻疰疼痛,牙齦動搖,連頰浮腫。

白話文:

「如神散」 (出自《局方》),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牙痛和牙齦腫脹,可消炎止痛、緩解牙齦鬆動,減輕連接臉頰的腫脹。

露蜂房(微炙),川椒(去目及閉口,微炒出汗)

上為末。每用一錢,水一盞,入鹽少許,同煎八分,乘熱漱之,冷即吐,一服立效。二味炙灰為末,擦亦效。

細辛散(《局方》),治風蚛牙疼,牙齦宣爛,牙齒搖動,腮頷浮腫。

白話文:

細辛散(出自《局方》),治療風寒牙痛、牙齦潰爛、牙齒鬆動、腮幫子腫脹。

紅椒,縮砂(去殼),鶴蝨,牙皂,蓽茇(各半兩),荊芥,細辛(各一兩),白芷,川烏(各二兩)

白話文:

紅辣椒,縮砂仁(去除外殼),益母草,皁角刺,澤蘭(各25克),荊芥,細辛(各50克),白芷,川烏(各100克)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於痛處擦之,有涎吐出,不得咽,少時,用溫水漱口,頻頻擦之,立有神效。治風寒牙疼之症。

白話文:

上面是細末。每次使用少量,塗抹在疼痛處,會吐出口水,不能吞嚥。過一會兒,用溫水漱口,並頻繁塗抹,立竿見影。治療因風寒引起的牙痛。

按:牙疼有數種,寒、熱、風、火、蟲、虛,治各不同,非對症則不愈,故有效有不效。至於喉痹一症,病變各殊,此屬外科,病變無窮,茲偶錄一二方,未及萬一。若欲專治此症,非廣求博識不可。

白話文:

附註:牙痛有多種原因,有寒、熱、風、火、蟲、虛等因素造成,治療方法各有不同,如果不是根據症狀對症下藥,就無法治癒,所以有的人有效,有的人無效。至於喉嚨痛這個症狀,病因各不相同,屬於外科範疇,病變無窮無盡,這裡只隨便記錄一兩個方子,無法涵蓋所有情況。如果想要專門治療這種症狀,必須廣泛求教博學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