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6)

1. 《靈》《素》

《靈·論疾診尺篇》:飧泄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飧泄脈小,手足溫,泄易已。

《玉版篇》: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逆也。諸病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素·陰陽應象大論》: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濕勝則濡泄。

《脈要精微論》:久風為飧泄。

《平人氣象論》:泄而脫血,難治。

《玉機真臟論》:泄而脈大,難治。

白話文:

飲食不消化、脈搏微弱,手腳冰冷的,難以治癒。飲食不消化、脈搏微弱,手腳溫暖的,則容易治癒。肚子脹大,四肢冰冷,形體消瘦,腹瀉嚴重,這是逆氣所致。各種病症突然發作,向下急迫,都屬於熱症。清氣在下,就會導致飲食不消化。春天受風寒,夏天容易飲食不消化。濕氣過盛就會導致腹瀉。久病風寒會導致飲食不消化。腹瀉同時伴隨失血,難以治療。腹瀉同時脈搏強勁,難以治療。

2. 《難經》

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逆。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白話文:

泄瀉分為五種類,名稱各不相同。有胃泄、脾泄、大腸泄、小腸泄和大瘕泄,也叫做後重。胃泄:飲食不消化,大便呈黃色。脾泄:腹脹,泄瀉頻繁,進食後就會嘔吐和噁心。大腸泄:排便急迫,大便呈白色,腸鳴且疼痛明顯。小腸泄:排尿或排便帶有膿血,下腹部疼痛並伴有噁心。大瘕泄:裡急後重,頻繁想去廁所但排便不暢,小腹疼痛。這五種泄瀉的關鍵症狀就是如此。

3. 泄瀉方

溫脾湯(《本事方》),主治痼冷在腸胃間,泄瀉腹痛,宜先取去,然後調治,不可謂虛以養病也。

白話文:

溫脾湯(出自《本事方》)

功效: 治療長期寒氣滯留在腸胃之間,導致腹瀉、腹痛。

用法: 先把這些寒氣去除,然後再調理脾胃。不能因為害怕虛弱而放任病情不管。

厚朴,乾薑,甘草,桂心,附子(各二兩),大黃(四錢)

上六味㕮咀,取一兩,水二盅,煎六分。頓服。不可謂虛以養病,此千古之要訣,後人反是。

白話文:

厚朴、乾薑、甘草、桂心、附子(各 80 克),大黃(16 克)

訶黎勒丸(《濟生》),治大腸虛冷,泄瀉不止,腹脅引痛,飲食不化。

白話文:

訶黎勒丸(出自《濟生方》),治療大腸虛寒,腹瀉不止,腹痛脅脹,飲食不消化。

訶黎勒(麵裹煨),附子(泡),肉豆蔻(麵裹煨),木香,吳茱萸(炒),龍骨(生用),白茯苓,蓽茇(等分)

上為末,生薑汁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訶黎勒:用麵粉包裹後蒸烤 附子:先浸泡 肉豆蔻:用麵粉包裹後蒸烤 木香 吳茱萸:炒過 龍骨(生用) 白茯苓 蓽茇(以上藥材等分使用)

香茸丸,治飲酒多,遂成酒泄,骨立不能食,但再飲一二盞,泄作幾年矣。

白話文:

香茸丸

用於治療飲酒過量,導致腹瀉、消瘦、食慾不振,每次飲酒幾杯後就會腹瀉,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年。

嫩鹿茸(酥炙黃),肉豆蔻(煨,各一兩),生麝香(另研,一錢)

白話文:

  • 嫩鹿茸(烤軟,變黃)
  • 肉豆蔻(煨製),各兩錢
  • 生麝香(研磨成粉),一錢

上為末,陳米飯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固腸丸(《得效》),治臟腑滑泄,晝夜無度。

吳茱萸,御粟殼,黃連(各等分)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將吳茱萸、御粟殼、黃連等分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可治療臟腑滑泄、晝夜失禁的症狀。

附子理中丸(《局方》),治脾胃冷弱,心腹疼痛,嘔吐瀉痢,霍亂轉筋,體冷微汗,手足厥冷,心下逆冷滿悶,腹中雷鳴,飲食不進,及一切沉寒痼冷,並皆治之。

白話文:

附子理中丸(出自《局方》),可治療脾胃虛寒、心腹疼痛、嘔吐腹瀉、霍亂抽筋、身體發冷出虛汗、手腳冰冷、心窩逆冷脹悶、肚子咕嚕作響、飲食不振,以及各種寒性慢性病症。

人參(一兩),附子(泡,一枚),乾薑(泡),甘草(炙,各一兩),白朮(土炒,二兩)

上為末,蜜丸,每藥一兩,作十丸。每服一丸,以水一盞化開,煎至七分,稍熱食前服。

白話文:

人參:一兩 附子:一顆,先泡過 乾薑:先泡過 甘草:炙過的,一兩 白朮:土炒過的,二兩

四君子湯(《局方》),六君子湯歸脾湯平胃散補中益氣湯枳實丸(消痞積,止泄瀉。),瀉黃散五苓散四神丸藿香正氣散(《局方》。以上十方見通治。),四逆散(治少陰泄瀉),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敗毒散葛根湯葛根黃芩黃連湯(以上七方俱見傷寒。),厚朴七物湯(方見腹痛門。)

白話文:

  • 四君子湯(《局方指南》):補氣健脾
  • 六君子湯:益氣健脾
  • 歸脾湯:補氣養血,健脾益肺
  • 平胃散:健脾和胃,消食化積
  • 補中益氣湯:益氣補虛,健脾養胃
  • 枳實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消積散痞,止瀉固腸
  • 瀉黃散:清熱瀉火,利尿消腫
  • 五苓散: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 四神丸:益氣固表,溫中健脾
  • 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解暑化濕,理氣止瀉
  • 四逆散(治太陽少陰泄瀉):溫經散寒,止瀉固腸
  • 大承氣湯:瀉熱通便,攻逐積滯
  • 小承氣湯:瀉火通便,利腑消積
  • 調胃承氣湯:瀉火通便,和胃降逆
  • 敗毒散: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 葛根湯:解熱生津,退燒止痛
  • 葛根黃芩黃連湯:清熱瀉火,止血降逆
  • 厚朴七物湯(在《腹痛門》的方劑):行氣止痛,解痙散寒

按:泄瀉乃一時寒暖不調,水穀不化,或冒暑傷濕等症,當擇清淡消散之品一二劑即愈。今所集方內多脾胃虛寒久病之方,隨症酌用可也。

白話文:

注意:腹瀉是因一時寒熱溫差失調、食物不易消化或中暑傷濕等原因引起的,應選用清淡能化解症狀的藥方,一兩劑即可痊癒。目前所收集的藥方大多是針對脾胃虛寒長期疼痛的,可根據症狀酌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