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五 (5)

1. 《靈》《素》

《靈·根結篇》: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故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陰,視有餘不足。

白話文:

太陰穴位代表開合,厥陰穴位代表關閉,少陰穴位作為樞紐。所以,如果開合穴位受傷,那麼身體就無法儲藏食物,會出現胃部空洞。至於胃部空洞,需要從太陰穴位來治療,查看是過剩還是不足。

《上膈篇》:黃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蠱為下膈。下膈名蠱,似屬蟲為患,當以治蟲之法治之。下膈者,食晬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

白話文:

上膈篇:

黃帝說:知道氣衝上膈導致的疾病的徵狀(食飲入後又吐出),我已經知道了。而導致下膈的病因是蠱毒。下膈病名為蠱,似乎是蟲害造成的,應該用治療蟲害的方法來治療。導致下膈的病因是,在進食的過程中,食物殘留在胃中形成積滯,我不知道其具體原因,希望能夠進一步瞭解。岐伯說:如果喜怒不調適,飲食不節制,寒暖失常,那麼寒冷的液汁就會流入腸中,腸中寒凝,蟲體就會受寒,受寒的蟲體就會聚集堆積,守在下管道,導致腸胃膨滿,正氣不能運行,邪氣就會積聚。

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已留,留則癰成,癰成則下管約。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

白話文:

當人吃東西時,體內的寄生蟲會趁機奪取食物。由於寄生蟲奪走了食物,導致下腸(直腸)空虛。下腸空虛,邪氣就會乘虛而入。這些邪氣會逐漸積聚,形成膿腫。膿腫形成後,就會壓迫下腸,導致下腸收縮變窄。如果膿腫長在腸管內,就會感到疼痛較深。如果膿腫長在腸管外,就會感到疼痛較表淺,而且膿腫處的皮膚會有發熱感。

《五味篇》: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苦入於胃,五穀之氣皆不能勝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

白話文:

《五味篇》:苦味藥品會作用於骨頭,大量服用會導致嘔吐。苦味進入胃部,五穀之氣都無法勝過苦味。苦味進入腹部,三焦的通道就會閉塞而不通,因此會導致嘔吐。

《四時氣篇》: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

白話文:

善於嘔吐,嘔吐中有苦味,還發出長長的嘆息,心中感到悶悶不樂,害怕有人要抓自己,邪氣在膽,逆氣在胃。膽汁流失則口中發苦,胃氣上逆則嘔吐發苦,所以稱為嘔吐。

《經脈篇》:足太陰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足厥陰所生病者,胸滿嘔逆。

《素·陰陽別論》: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膈。三陽結謂之膈。

《至真要大論》:諸嘔吐,皆屬於熱。

白話文:

《經脈篇》:脾臟有問題時,舌頭會感到僵硬,吃東西會想吐,胃部會疼痛,腹部會脹氣並且容易打嗝,肝臟相關的疾病會導致胸部悶脹並且反胃。

《素·陰陽別論》:一個陽氣發病的情況下,會有氣短和容易咳嗽的症狀,也有可能會腹瀉,病情傳變會形成膈肌功能失調。

《至真要大論》:所有的嘔吐症狀,都屬於熱性問題。

關格,《六節臟象論》: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格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格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此指關格之脈,非病名也。

白話文:

《六節臟象論》中的關格:

  • 人迎動脈跳動一次,表示疾病在少陽經;

  • 跳動兩次,表示疾病在太陽經;

  • 跳動三次,表示疾病在陽明經;

  • 跳動四次以上,稱為格陽。

  • 寸口動脈跳動一次,表示疾病在厥陰經;

  • 跳動兩次,表示疾病在少陰經;

  • 跳動三次,表示疾病在太陰經;

  • 跳動四次以上,稱為格陰。

如果人迎和寸口動脈同時跳動四次以上,稱為關格。關格的脈搏虛弱,無法吸收天地精氣,那麼患者就會死亡。這裡提到的「關格」是指脈象,而不是疾病名稱。

2. 《金匱》

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嘔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故也。

白話文:

  • 嘔吐的病人有膿瘡,不要治療,嘔吐出膿自行會好。
  • 先嘔吐後口渴,這是快要康復的徵兆。
  • 先口渴後嘔吐,表示水分停積在心下,屬於水飲停滯的病人。
  • 嘔吐的病人本來口渴,現在反而不渴,是因為心下有水飲阻塞。

問:病人的脈搏快,快主熱,應該是消化 الطعام,但是為什麼卻嘔吐?

答:因為發汗,導致陽氣微弱,胃氣虛,因此脈搏變快。脈快是外來的熱邪,不能消化食物,是因為胃中虛弱。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虛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

白話文:

趺陽脈浮動且不流暢,浮脈表示虛證,虛證會損傷脾胃,脾胃受損則不能運化食物,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出來,宿食不能消化,這種情況稱為胃反。脈搏緊且澀,這種病很難治療。病人想要嘔吐時,不能用瀉藥治療。嘔吐時脈搏微弱,小便量多,身體稍微發熱,出現四肢厥冷的情況,這種病很難治療。

3. 《傷寒論》

脈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可治,有汗者死。寸口脈浮而大,浮則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穀不化,澀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此乃關格之病。

白話文:

脈搏的頭端微弱、整體較細小的,就會出汗;脈搏的尾端微弱、整體較粗大的,表示關門閉塞不通。無法小便,而且頭部沒有汗可以治療,如果出現汗水,就表示人會死亡。寸口的脈搏浮而大,浮表示虛證,大表示實證;在尺脈的位置稱為關,在寸脈的位置稱為格。關脈閉塞不通會導致無法小便,格脈閉塞不通會導致嘔逆。趺陽脈脈搏隱伏而澀滯,隱伏會導致嘔逆、水穀無法消化,澀滯會導致食物無法進入,稱為關格。這些都是關格類疾病的表現。

按:關格之症,《內經》、《傷寒論》所指不同。《內經》所云是不治之症,《傷寒論》所云則卒暴之疾,當於通便止嘔方法,隨宜施治可也。

白話文:

關於「關格」的病症,《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的說法不同。《黃帝內經》所說的關格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病症,而《傷寒論》所說的關格則是突然發生的疾病,應該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通便、止嘔等方法進行治療。

4. 《千金》

走哺,下焦熱,氣逆不續,嘔吐不禁。

白話文:

行走时感到乳头疼痛,下焦有热感,气机上逆不顺,连续呕吐不止。

5. 《外臺》

五噎,夫五噎,謂一曰氣噎,二曰憂噎,三曰食噎,四曰勞噎,五曰思噎。雖有五名,皆由陰陽不和,三焦隔絕,津液不行,憂恚嗔怒所生。謂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白話文:

五種噎症:氣噎、憂噎、食噎、勞噎、思噎。雖然有五個名稱,但都來自於陰陽不調和、三焦不通暢、津液無法運行,以及憂愁、憤怒所引起。稱之為五噎,噎就是阻塞不通的意思。

氣噎,陰陽不和,寒氣填於胸膈,故氣噎不通,令人喘悸,胸背痛也。

卒食噎,由臟冷而不理,津液少而不能傳行飲食也。

白話文:

氣噎是因為陰陽失調,寒氣聚集在胸膈之間,所以氣道阻塞不暢,會讓人呼吸困難,感到心悸,並且胸口和背部會疼痛。

突然出現的吞咽困難,是因為體內虛寒,消化功能紊亂,唾液分泌不足,無法正常傳導食物下行。

6. 噎膈嘔吐方

茱萸湯(《金匱》),嘔而胸滿者,此湯主之。乾嘔,吐涎沫,頭痛,此亦主之。

白話文:

茱萸湯(出自《金匱要略》)

適應症:

  • 嘔吐且胸悶者,此湯主治。
  • 乾嘔、吐出唾液或泡沫、頭痛,此湯也主治。

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茱萸:一碗 人參:三錢 生薑:六錢 紅棗:十二顆

生薑瀉心湯(《傷寒論》),治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

白話文:

生薑瀉心湯(摘自《傷寒論》)

適用症狀:

  • 胃部不適
  • 心窩脹悶
  • 口乾、食物腐臭味
  • 腹部兩側有水氣
  • 腹中雷鳴般作響,腹瀉

生薑(四兩),甘草(炙),人參,黃芩(各三兩),半夏,乾薑(各一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 生薑:4 兩
  • 甘草(炙):3 兩
  • 人參:3 兩
  • 黃芩:3 兩
  • 半夏:1 兩
  • 乾薑:1 兩
  • 大棗:12 顆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生薑、乾薑同用,取辛以開之。

半夏瀉心湯(《金匱》),嘔而腸鳴,心下痞者,此湯主之。

白話文:

將以下的藥材七種,用十升水煎煮,取六升的藥汁,然後去掉藥材渣。再將剩下的藥汁濃縮至三升,每次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生薑和乾薑可以一起使用,取其辛辣來打通。

半夏瀉心湯,《金匱要略》中記載,用於治療噁心嘔吐且腸鳴,以及胸口有痞滿感的症狀。

半夏(半斤,洗),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甘草(三兩,炙)

白話文:

半夏(半斤,洗乾淨),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顆),甘草(三兩,炒過的)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金匱》),乾嘔而利者,此湯主之。

黃芩(三兩),甘草(炙),芍藥(各二兩),半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

白話文:

將黃芩、甘草、芍藥、半夏、生薑、大棗等六味藥材,用一斗水煮至剩六升,濾去藥渣。再煎至剩三升,溫熱服用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豬苓散(《金匱》),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此湯主之。

白話文:

豬苓散(出自《金匱要略》)

適用於嘔吐,且病位在膈肌以上,患者感到口渴想喝水就能緩解症狀的情況。出現想喝水的情況,即使用此方劑治療。

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

白話文:

豬苓、茯苓、白朮的比例相同。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傷飲惡飲此乃常理,若胸中有水則津液下流,反口乾思水,但不能多飲耳。

白話文:

將上述三味藥材搗碎成粉末。每天三次,每次服用方寸匙大小的藥粉。如果因飲酒而受傷,服用此藥是常規做法。但如果胸中有水,津液會往下流,反而會感到口乾想喝水,但不能多喝。

大半夏湯(《金匱》),反胃嘔吐者,此湯主之。

半夏(三升,洗完用),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其妙在用甘瀾水。

大黃甘草湯(《金匱》),食已即吐者,此湯主之。

大黃(四兩),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此治上焦之吐。

茯苓澤瀉湯(《金匱》),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此湯主之。

白話文:

《金匱》記載,大半夏湯用於反胃嘔吐,由半夏、人參、白蜜三味藥,用水和蜜充分攪拌後熬煮而成,分次溫服。大黃甘草湯適用於飯後即吐的症狀,由大黃、甘草兩味藥用水煎煮而成,分次溫服,主治上焦的嘔吐。茯苓澤瀉湯則用於胃反、嘔吐且口渴想喝水的情況。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三兩),桂枝(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

白話文:

茯苓(250 克) 澤瀉(200 克) 甘草(150 克) 桂枝(100 克) 白朮(150 克) 生薑(200 克)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此治蓄飲之吐。納澤瀉再煮,似先煮五味,後煮澤瀉。

白話文:

取上六味藥材,加入一斗水熬煮,熬到剩下三升,然後加入澤瀉,再熬煮直到剩下二升半。溫熱服用八合,每天服用三次。這個方法可以治療積水引起的嘔吐。加入澤瀉後再熬煮,就像先熬煮五味藥材,再熬煮澤瀉一樣。

文蛤湯(《金匱》),吐後渴飲,得水而貪飲者,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白話文:

蛤蜊湯(出自《金匱要略》)

適用於吐後感到口渴,喝到水後就想一直喝的人。同時也適用於肢體感覺微風、脈搏緊且頭痛的人。

文蛤(五兩),麻黃,甘草,生薑(各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個),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愈。文蛤亦入煎劑。

白話文:

蛤蜊(250 克),麻黃(150 克),甘草(150 克),生薑(150 克),石膏(250 克),杏仁(50 顆),大棗(12 顆)

生薑半夏湯(《金匱》),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憒憒然無奈者,此湯主之。

半夏(半斤),生薑汁(一斤)

白話文:

生薑半夏湯(出自《金匱要略》)

病人感到胸口有氣上不來的感覺,又好像要嘔吐卻嘔不出來,好像要打嗝卻打不出來,心中悶悶不樂,不知如何是好,可用此湯治療。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納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後服。此治寒飲之症。納汁再煮,似先煮半夏。

白話文:

以上兩個材料,先用七升水煮到剩下兩升,再加入生薑汁煮到剩下半升。稍微放涼後,分為四次服用,每天三次,晚上一次。症狀緩解後就停止服用。這副藥方可以治療寒飲的症狀。加入薑汁後再煮,類似於先煮半夏的方法。

半夏乾薑散(《金匱》),乾嘔吐逆,吐涎沫,此主之。

半夏,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此治胃寒之吐。

白話文:

半夏乾薑散(《金匱》)

症狀: 乾嘔吐逆,吐出唾液,這病症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藥方:

  • 半夏:一兩
  • 乾薑:一兩

用法:

  1. 將半夏和乾薑兩味藥材研磨成粉末。
  2. 取藥粉一小匙(約一寸見方),加入一升半的漿水(約750毫升)中,煎煮至七合(約375毫升)。
  3. 趁熱一口氣喝下。

功效: 治療胃寒導致的嘔吐。

註解:

  • “方寸匕”是指古代藥量單位,相當於約一茶匙。
  • “漿水”指的是米湯,現代可以改用清水。
  • “七合”是指古代容量單位,相當於約375毫升。

葛根加半夏湯(《傷寒論》),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主之。

白話文:

葛根加半夏湯(出自《傷寒論》)

適用於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出現的病症,不拉肚子,但有嘔吐的症狀。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大棗(十二枚),半夏(半斤,泡)

白話文:

葛根(240克),麻黃(180克,去節,用水煮過去除黃汁,焙乾),生薑(180克),甘草(120克,烤炙過),芍藥(120克),桂枝(120克,去皮),大棗(12顆),半夏(300克,泡過)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橘皮湯(《金匱》),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此湯主之。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此治胃氣不通之吐。

橘皮竹茹湯(《金匱》),噦逆者,此湯主之。

白話文:

將八味藥材,加入一斗水,先煮葛根和麻黃,減少兩升水量,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覆蓋保暖,直到微微出汗。

橘皮湯,用於乾嘔、呃逆,手足厥冷者。橘皮四兩,生薑半斤,用七升水煮至三升,溫熱服用一升,下咽即可痊癒,此方治胃氣不通引起的嘔吐。

橘皮竹茹湯,用於呃逆者。

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橘子皮(兩公斤),竹茹(兩公斤),大棗(三十顆),生薑(半公斤),甘草(五百克),人參(一百克)

黃連湯(《傷寒論》),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主之。

白話文:

黃連湯 (出自《傷寒論》)

當出現以下症狀時,可用黃連湯治療:

  • 外感風寒,症狀發作突然
  • 胸中燥熱感
  • 胃中有積滯
  • 腹痛
  • 有嘔吐的傾向

黃連,甘草(炙),乾薑,桂枝(去皮,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斤),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邪氣,寒氣也。故寒熱並用。

昆布丸,治五噎咽塞,食飲不下。

白話文:

黃連、甘草(炙)、乾薑、桂枝(去皮)、人參、半夏、大棗各取三兩,人參取二兩,半夏取半斤,大棗取十二枚。將這七味藥材放入水中,以一斗水煮成六升,去渣後,溫服一升,每日三次,夜間一次。邪氣指的是寒氣,因此這方子採用寒熱並用的方法來治療。

昆布(洗),麥冬,天冬,訶黎勒,木通,大黃,朴硝(各一兩五錢),郁李仁,桂心,百合(各一兩),羚羊角,杏仁,蘇子,射干(各半兩),柴胡,陳皮,檳榔(各二錢五分)

上藥蜜丸桐子大。熱酒下,每服三十丸,不拘時。

關格不通方(《千金翼》)

白話文:

昆布(洗淨),麥冬、天冬、訶黎勒、木通、大黃、朴硝(各15克),郁李仁、桂心、百合(各10克),羚羊角、杏仁、蘇子、射干(各5克),柴胡、陳皮、檳榔(各2.5克)

芒硝,芍藥,杏仁(各四兩),枳實(一兩,炙),大黃(半斤),地黃(二兩)

白話文:

芒硝:4 兩 芍藥:4 兩 杏仁:4 兩 枳實:1 兩,經炙烤 大黃:半斤 地黃:2 兩

上藥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理諸噎方

常食干粳米飯,即不噎。

又方(《奇方》),炭末,細羅,丸如彈子大,含少許,細細嚥津即下。

中風客熱噦方(《千金翼》)

竹茹(四兩),生米(五合)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米熟。服之。

嘔噦方(《千金翼》)

蘆根(五兩)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兼服小兒尿一二合,良。

消穀丸(《千金翼》),主數年不能飲食。

白話文:

上藥用七升水煮,煮到剩三升,分成三份服用。經常吃乾的粳米飯就不會噎住。另一個方法是將炭末研磨成細粉,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含少量在口中,慢慢地咽下唾液,就會順利下咽。中風熱症導致的吞嚥困難,可以用四兩竹茹和五合生米,加六升水煮熟米後服用。嘔吐和吞嚥困難可以用五兩蘆根,加五升水煮到剩三升,分成三份服用,同時服用一小兒的尿液一到兩合,效果更好。消穀丸主治多年不能進食的病症。

小麥櫱,七月七日曲(各一升),乾薑,烏梅(各四兩)

白話文:

小麥:七升,於七月七日曲(發酵) 乾薑:四兩 烏梅:四兩

上四味,搗篩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三十丸,其寒在胸中,及反胃翻心皆瘥。

卒噦(《千金翼》)

男噦,女人丁壯氣盛者,噓其肺俞。女子,男子噓之。

廣濟檳榔散(《外臺》),療吐酸水,每食,則變作醋水吐出。

檳榔(十六分),人參(六分),茯苓(八分),橘皮(六分),蓽茇(六分)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末,再用蜂蜜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酒服用十五顆藥丸,每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到三十顆。對於胸中寒氣、反胃嘔吐等症狀都有療效。

對於男人嘔吐,以及女人氣血旺盛的嘔吐,應該用嘴巴吹氣於肺俞穴。而對於女人嘔吐,則應該由男人吹氣於肺俞穴。

廣濟檳榔散可以治療吐酸水,每次進食後,就變成了醋水吐出來。配方如下:檳榔十六分、人參六分、茯苓八分、橘皮六分、蓽茇六分。

上五味,搗篩為散。平晨空腹,生薑五六兩,合皮搗絞取汁,溫,納散方寸匕,攪調,頓服之,日一服,漸加至一匕半。純薑汁服末藥,斷難入口,只宜取薑汁一滴拌藥,別飲送下為妥。

崔氏方(《外臺》),療食則吐,或朝食夜吐,名曰胃反。或氣噎不飲食,數年羸削,惟飲水,亦同此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五種藥材搗碎成散粉。在清晨空腹時,取生薑五六兩,連皮搗碎後榨取汁液,加熱後,加入藥散一小勺,攪拌均勻,一口服下。每天服用一次,逐漸增加藥量至一小勺半。如果用純薑汁服用末藥,服下時會非常困難。因此,建議只取一滴薑汁與藥物混合,再喝水送服。

半夏(六兩),人參(六兩),生薑(一兩),橘皮(二兩),牛涎(一升),舂杵頭糠(一升,綿裹),厚朴(二兩,炙),羚羊角(三兩,削)

白話文:

半夏(360克) 人參(360克) 生薑(60克) 橘皮(120克) 牛涎(600毫升) 舂杵頭糠(600毫升,用棉布包裹) 厚朴(120克,炙) 羚羊角(180克,削)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頻服。

深師(治噎方《外臺》)

羚羊角,前胡,甘草,人參,橘皮(各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反胃方(《本事方》)

驢水(即驢小便)

日服二合,後食微吐一半,晡時又服二合,人定時食粥,吐出便定。

丁香柿蒂湯(嚴氏),治寒呃。

白話文:

用八升水煮藥,取三升藥汁,分三次溫服,頻頻服用。深師治噎方,用羚羊角、前胡、甘草、人參、橘皮各二兩,以六升水煮取三升藥汁,分四次服用。反胃方用驢尿,每日服用兩合,飯後微吐一半,下午再服用兩合,晚上吃粥,吐出後就會好轉。丁香柿蒂湯治寒呃。

丁香,柿蒂(各二錢),人參(一錢),生薑(五片)

煎服。

治冷呃方

刀豆子(炙存性)

酒服錢許。

白話文:

丁香、柿蒂(各 6 公克),人參(3 公克),生薑(5 片)

撞氣阿魏丸(《局方》),治五種噎疾,九般心痛,痃癖氣塊,冷氣攻刺,及脾胃停寒,胸滿膨脹,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痛,婦人氣血等疾。

白話文:

撞氣阿魏丸(出自《局方》),用於治療五種噎症、九種心痛、積聚的氣塊、冷氣入侵、脾胃寒氣停滯、胸脹腹滿、嘔吐酸水、男性小腸氣痛、女性經血不調等疾病。

茴香(炒香),陳皮(去白),青皮,川芎,丁香皮,蓬莪朮(泡),甘草(泡,各一兩),縮砂仁,肉桂(去粗皮,各半兩),生薑(四兩,鹽醃炒黑),白芷(泡,半兩),胡椒(二錢半),阿魏(二錢半,醋浸一宿,以麩為丸。)

白話文:

  • 茴香(炒香)
  • 陳皮(去除白色內膜)
  • 青皮
  • 川芎
  • 丁香皮
  • 蓬莪朮(浸泡)
  • 甘草(浸泡,各一兩)
  • 縮砂仁
  • 肉桂(去除粗皮,各半兩)
  • 生薑(四兩,鹽醃後炒黑)
  • 白芷(浸泡,半兩)
  • 胡椒(二錢半)
  • 阿魏(二錢半,醋浸泡一夜後,用麩皮製成丸狀)

上為末,用阿魏丸雞頭大,每藥丸一斤,用硃砂七錢為衣。丈夫氣痛,炒鹽湯下一粒至二粒。婦人血氣,醋湯下,常服一粒,爛嚼,茶酒任下。此方純用通氣溫熱之藥,有火者不宜服。

白話文:

將藥材製成粉末,使用阿魏丸像雞蛋般的大小,每斤其他藥材使用七錢硃砂作為外衣。男子氣痛,用炒鹽湯送下一到兩顆藥丸。女子血氣不順,用醋湯送服,平日服用一顆,嚼爛後不拘酒茶送服。這個方子只使用了通氣溫熱的藥材,有火氣的人不宜服用。

此卷所載方論種種各殊,然皆系嘔吐,反胃,水飲,蟲積等症,非真膈病也。膈病乃胃口枯槁之症,百無一治。論中雖有格脈格症,而其形象俱未詳載,必臨症多,乃能識其真耳。

白話文:

這卷書記載的方劑和論述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涉及嘔吐、反胃、水飲、蟲積等症狀,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膈病。膈病是胃口乾枯的疾病,基本無藥可治。雖然論述中提到了格脈、格症,但都沒有詳細描述其形象特徵,必須親自接觸過許多病例,才能真正認識這些症狀。

旋覆代赭湯,四逆湯,小柴胡湯,以上三方俱見傷寒。小半夏湯,方見痰飲。竹葉石膏湯,加生薑,見通治。

白話文:

旋覆代赭湯、四逆湯、小柴胡湯:這三種湯液都出現在《傷寒論》中。

小半夏湯 :出現在《痰飲論》中。

竹葉石膏湯 :加入生薑後,適合各種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