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1. 噎膈嘔吐(附:關格)
2. 《靈》《素》
《靈·根結篇》: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故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陰,視有餘不足。
《上膈篇》:黃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蠱為下膈。下膈名蠱,似屬蟲為患,當以治蟲之法治之。下膈者,食晬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
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已留,留則癰成,癰成則下管約。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
《五味篇》: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苦入於胃,五穀之氣皆不能勝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
《四時氣篇》: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
《經脈篇》:足太陰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足厥陰所生病者,胸滿嘔逆。
《素·陰陽別論》: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膈。三陽結謂之膈。
《至真要大論》:諸嘔吐,皆屬於熱。
關格,《六節臟象論》: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格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格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此指關格之脈,非病名也。
白話文:
【《靈·根結篇》】 「太陰脈管負責開啟,厥陰脈管負責閉合,少陰脈管則像門軸一樣連接兩者。如果太陰脈管的功能失調,身體就像糧倉無法運送糧食,會出現隔膜功能紊亂的症狀。這種情況應從太陰脈管找原因,看是過剩還是不足。」
【《上膈篇》】 黃帝說:「如果氣機受阻,食物進入後又立刻排出,我已經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了。而下膈的病稱為蠱,看似是由寄生蟲引起的,應以治療蟲害的方法來處理。下膈病的特徵是食物需經過一段時間才被排出,我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希望你能告訴我。」岐伯解釋:「情緒波動、飲食不節制、生活作息不正常,這些都會讓寒氣滲入腸道,導致腸道環境適合蟲子生存。蟲子聚集在腸道下部,使腸胃膨脹,正氣無法流通,邪氣便趁機佔據。人進食時,蟲子也跟著吃,這樣腸道下部就空虛了,邪氣就會佔據空虛的地方,導致物質堆積,久而久之形成膿包,膿包形成後腸道下部就會收縮。如果膿包在腸道內部,疼痛感會很深;如果在外部,疼痛感就會比較淺,而且膿包上方的皮膚會發熱。」
【《五味篇》】 苦味的食物會影響骨骼,多吃會讓人反胃。苦味進入胃裡,其他五穀的味道都比不上它。如果苦味進入下脘,三焦的通道就會堵塞,無法順暢運作,所以會反胃。
【《四時氣篇》】 經常反胃,嘔吐時帶有苦味,常長嘆,心裡感到不安,總怕被人捉住,這是膽腑的問題,但根源在胃。膽汁洩漏會讓口中有苦味,胃氣逆行會導致嘔吐苦水,這就是所謂的嘔吐。
【《經脈篇》】 足太陰脈絡的疾病,會表現為舌頭根部僵硬,進食後嘔吐,胃部疼痛,腹部脹氣,常打嗝。足厥陰脈絡的疾病,會引起胸部滿悶,嘔吐逆氣。
【《素·陰陽別論》】 一個陽氣發病的人,會有氣短、咳嗽、易泄等症狀,若病情發展下去會成為膈病。如果三個陽脈都結在一起,那也是膈病。
【《至真要大論》】 所有嘔吐的情況,都是由熱邪引起的。
【《六節臟象論》】 「人迎脈」一次跳動過快,表示病在少陽脈;兩次跳動過快,表示病在太陽脈;三次跳動過快,表示病在陽明脈;超過四次跳動過快,則是陽氣過剩。而「寸口脈」一次跳動過快,表示病在厥陰脈;兩次跳動過快,表示病在少陰脈;三次跳動過快,表示病在太陰脈;超過四次跳動過快,則是陰氣過剩。「人迎脈」和「寸口脈」同時超過四次跳動過快,則為關格脈。關格脈會讓身體無法吸收天地精氣,最終導致死亡。這裡所說的關格脈,並非疾病名稱。」
3. 《金匱》
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嘔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故也。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虛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
白話文:
【《金匱》】
如果嘔吐的人體內有膿瘍,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但當膿全部被嘔出後,病情會自然好轉。如果一個人先是嘔吐然後感到口渴,這表示他的病情可能在緩解。然而,若一個人先感到口渴然後才開始嘔吐,這可能是因為體內有水濕停滯在心下,這屬於患有水濕病症的人。原本嘔吐的人應該會感到口渴,但現在反而不渴,這是因為心下有停滯的水分所導致的。
有人問:病人的脈象快速,通常脈快代表體內有熱,應該會有胃口、食慾大增,但為什麼反而會嘔吐呢?老師回答說:這可能是因爲之前使用了發汗法,使陽氣微弱,膈膜的氣機受損,導致脈象加快。這種脈快是因為外來的熱,並非真正能消化食物,而是因為胃中虛弱所致。
足背(趺陽)的脈象浮而澀,浮象代表虛弱,虛弱會傷害脾臟,脾臟受損後就不能正常運化食物,因此會出現早上吃的食物到晚上就吐出來,或是晚上吃的食物到早上就吐出來,未消化的食物殘留在胃裡,這種情況稱為「胃反」。如果脈象緊而澀,這種病比較難以治療。
如果病人想要嘔吐,就不應再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如果病人嘔吐,且脈象弱,同時伴有頻繁的小便,身體微熱,且出現四肢冰冷的症狀,這種情況較難治療。
4. 《傷寒論》
脈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可治,有汗者死。寸口脈浮而大,浮則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穀不化,澀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此乃關格之病。
按:關格之症,《內經》、《傷寒論》所指不同。《內經》所云是不治之症,《傷寒論》所云則卒暴之疾,當於通便止嘔方法,隨宜施治可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在手腕上方位置細弱且脈象較小,這表示會出汗;若脈象在手腕下方根部位置較粗大,那可能是關格病症,即大小便排泄不暢。若無法排尿,頭部不出汗的情況下還可以治療,但如果有汗出,則病情危急可能導致死亡。
寸口脈搏浮而且大,浮表示虛弱,大則顯示實證。在手腕尺骨旁邊的脈象異常稱為關,而在寸口位置的脈象異常則稱為格。關象表示無法小便,而格象則代表嘔吐。
腳踝部位的趺陽脈象如果隱伏且澀滯,隱伏代表可能有嘔吐,食物和水分無法消化;澀滯則意味著無法進食,這被命名為關格病症。這就是關格病的特徵。
註解:在《內經》與《傷寒論》中對於關格病症的描述有所差異。《內經》所提到的是無法治療的病症,而《傷寒論》所說的則是急性疾病,應採用通便和止嘔的方法,適時對症下藥即可。
5. 《千金》
走哺,下焦熱,氣逆不續,嘔吐不禁。
白話文:
「患者在哺乳期間行走後,出現下焦(指小腸、膀胱等下部臟腑)火熱的症狀,氣機逆亂無法順暢,導致嚴重的嘔吐,難以控制。」
6. 《外臺》
五噎,夫五噎,謂一曰氣噎,二曰憂噎,三曰食噎,四曰勞噎,五曰思噎。雖有五名,皆由陰陽不和,三焦隔絕,津液不行,憂恚嗔怒所生。謂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氣噎,陰陽不和,寒氣填於胸膈,故氣噎不通,令人喘悸,胸背痛也。
卒食噎,由臟冷而不理,津液少而不能傳行飲食也。
白話文:
【《外臺》】
這五種噎症,分別稱為:一是氣噎,二是憂噎,三是食噎,四是勞噎,五是思噎。雖然有五種名稱,但都是由於身體內的陰陽失調,三焦(上焦、中焦、下焦)功能受阻,導致津液無法正常運行,以及長期憂慮、憤怒或生氣所導致。噎症,就是指食道堵塞,食物難以下嚥的情況。
氣噎,是由於陰陽失調,寒氣聚集在胸口,導致氣流不順,使人呼吸困難,並伴有心悸及胸背疼痛。
突然的食噎,是因為體內臟器虛弱且功能不佳,體內津液不足,無法幫助食物順利通過消化道。
7. 噎膈嘔吐方
茱萸湯(《金匱》),嘔而胸滿者,此湯主之。乾嘔,吐涎沫,頭痛,此亦主之。
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生薑瀉心湯(《傷寒論》),治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
生薑(四兩),甘草(炙),人參,黃芩(各三兩),半夏,乾薑(各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生薑、乾薑同用,取辛以開之。
半夏瀉心湯(《金匱》),嘔而腸鳴,心下痞者,此湯主之。
半夏(半斤,洗),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甘草(三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金匱》),乾嘔而利者,此湯主之。
黃芩(三兩),甘草(炙),芍藥(各二兩),半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
豬苓散(《金匱》),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此湯主之。
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傷飲惡飲此乃常理,若胸中有水則津液下流,反口乾思水,但不能多飲耳。
大半夏湯(《金匱》),反胃嘔吐者,此湯主之。
半夏(三升,洗完用),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其妙在用甘瀾水。
大黃甘草湯(《金匱》),食已即吐者,此湯主之。
大黃(四兩),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此治上焦之吐。
茯苓澤瀉湯(《金匱》),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此湯主之。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三兩),桂枝(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此治蓄飲之吐。納澤瀉再煮,似先煮五味,後煮澤瀉。
文蛤湯(《金匱》),吐後渴飲,得水而貪飲者,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文蛤(五兩),麻黃,甘草,生薑(各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個),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愈。文蛤亦入煎劑。
生薑半夏湯(《金匱》),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憒憒然無奈者,此湯主之。
半夏(半斤),生薑汁(一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納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後服。此治寒飲之症。納汁再煮,似先煮半夏。
半夏乾薑散(《金匱》),乾嘔吐逆,吐涎沫,此主之。
半夏,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此治胃寒之吐。
葛根加半夏湯(《傷寒論》),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主之。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大棗(十二枚),半夏(半斤,泡)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橘皮湯(《金匱》),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此湯主之。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此治胃氣不通之吐。
橘皮竹茹湯(《金匱》),噦逆者,此湯主之。
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連湯(《傷寒論》),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主之。
黃連,甘草(炙),乾薑,桂枝(去皮,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斤),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邪氣,寒氣也。故寒熱並用。
昆布丸,治五噎咽塞,食飲不下。
昆布(洗),麥冬,天冬,訶黎勒,木通,大黃,朴硝(各一兩五錢),郁李仁,桂心,百合(各一兩),羚羊角,杏仁,蘇子,射干(各半兩),柴胡,陳皮,檳榔(各二錢五分)
上藥蜜丸桐子大。熱酒下,每服三十丸,不拘時。
關格不通方(《千金翼》)
芒硝,芍藥,杏仁(各四兩),枳實(一兩,炙),大黃(半斤),地黃(二兩)
上藥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理諸噎方
常食干粳米飯,即不噎。
又方(《奇方》),炭末,細羅,丸如彈子大,含少許,細細嚥津即下。
中風客熱噦方(《千金翼》)
竹茹(四兩),生米(五合)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米熟。服之。
嘔噦方(《千金翼》)
蘆根(五兩)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兼服小兒尿一二合,良。
消穀丸(《千金翼》),主數年不能飲食。
小麥櫱,七月七日曲(各一升),乾薑,烏梅(各四兩)
上四味,搗篩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三十丸,其寒在胸中,及反胃翻心皆瘥。
卒噦(《千金翼》)
男噦,女人丁壯氣盛者,噓其肺俞。女子,男子噓之。
廣濟檳榔散(《外臺》),療吐酸水,每食,則變作醋水吐出。
檳榔(十六分),人參(六分),茯苓(八分),橘皮(六分),蓽茇(六分)
上五味,搗篩為散。平晨空腹,生薑五六兩,合皮搗絞取汁,溫,納散方寸匕,攪調,頓服之,日一服,漸加至一匕半。純薑汁服末藥,斷難入口,只宜取薑汁一滴拌藥,別飲送下為妥。
崔氏方(《外臺》),療食則吐,或朝食夜吐,名曰胃反。或氣噎不飲食,數年羸削,惟飲水,亦同此方。
半夏(六兩),人參(六兩),生薑(一兩),橘皮(二兩),牛涎(一升),舂杵頭糠(一升,綿裹),厚朴(二兩,炙),羚羊角(三兩,削)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頻服。
深師(治噎方《外臺》)
羚羊角,前胡,甘草,人參,橘皮(各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反胃方(《本事方》)
驢水(即驢小便)
日服二合,後食微吐一半,晡時又服二合,人定時食粥,吐出便定。
丁香柿蒂湯(嚴氏),治寒呃。
丁香,柿蒂(各二錢),人參(一錢),生薑(五片)
煎服。
治冷呃方
刀豆子(炙存性)
酒服錢許。
撞氣阿魏丸(《局方》),治五種噎疾,九般心痛,痃癖氣塊,冷氣攻刺,及脾胃停寒,胸滿膨脹,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痛,婦人氣血等疾。
茴香(炒香),陳皮(去白),青皮,川芎,丁香皮,蓬莪朮(泡),甘草(泡,各一兩),縮砂仁,肉桂(去粗皮,各半兩),生薑(四兩,鹽醃炒黑),白芷(泡,半兩),胡椒(二錢半),阿魏(二錢半,醋浸一宿,以麩為丸。)
上為末,用阿魏丸雞頭大,每藥丸一斤,用硃砂七錢為衣。丈夫氣痛,炒鹽湯下一粒至二粒。婦人血氣,醋湯下,常服一粒,爛嚼,茶酒任下。此方純用通氣溫熱之藥,有火者不宜服。
此卷所載方論種種各殊,然皆系嘔吐,反胃,水飲,蟲積等症,非真膈病也。膈病乃胃口枯槁之症,百無一治。論中雖有格脈格症,而其形象俱未詳載,必臨症多,乃能識其真耳。
旋覆代赭湯,四逆湯,小柴胡湯,以上三方俱見傷寒。小半夏湯,方見痰飲。竹葉石膏湯,加生薑,見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