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卷二 (9)
卷二 (9)
1. 痹、歷節方
上十四味,為粗末。每服四錢,煎服。此驅風通治之方。
舒筋飲,治臂痛不能舉,由氣血凝滯,經絡不能行所致。非風非濕。腰以下食前服,腰以上食後服。
片薑黃(二錢,如無以莪朮代之),赤芍,當歸,海桐皮(去粗皮),白朮(各一錢五分),羌活,炙甘草(各一錢)
上七味,加姜三片,煎服,磨沖沉香汁少許。
拔痹膏
用生半夏為末,同廣膠等分。先用薑汁,將膏煎烊,調入半夏,塗。
史國公酒方(《聖惠》),治中風語言謇澀,手足拘攣,半身不遂,痿痹不仁。
當歸(酒洗),虎脛骨(酒浸一日,焙乾,醋炙),羌活,鱉甲(炙),萆薢,防風,秦艽,牛膝,松節,晚蠶沙(各二兩),枸杞子(五兩),茄根(八兩,蒸)
上為粗末,絹袋盛,浸無灰酒一斗,十日取飲。
半身不遂外治方、大活絡丹、指迷茯苓丸,俱見通治。
痿
白話文:
[痹、歷節方]
將以上十四種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煮後服用。這個方子是驅風且能廣泛治療各種痹症的藥方。
舒筋飲
治療手臂疼痛無法舉起,是由於氣血凝滯,經絡不通所導致的,並非風邪或濕邪引起。腰部以下的病症在飯前服用,腰部以上的病症在飯後服用。
配方:片薑黃(二錢,如果沒有可以用莪朮代替),赤芍,當歸,海桐皮(去除粗皮),白朮(各一錢五分),羌活,炙甘草(各一錢)。
將以上七味藥材,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再加入少許研磨的沉香汁沖服。
拔痹膏
將生半夏研磨成粉末,與廣膠等量混合。先用薑汁將廣膠煎煮融化,再加入半夏粉末攪拌均勻,塗抹於患處。
史國公酒方(出自《聖惠方》)
治療中風導致的語言不清、手足拘攣、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症狀。
配方:當歸(用酒洗過),虎脛骨(用酒浸泡一天,烘乾後用醋炙烤),羌活,鱉甲(炙烤過),萆薢,防風,秦艽,牛膝,松節,晚蠶沙(各二兩),枸杞子(五兩),茄子根(八兩,蒸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用絹布袋裝好,放入一斗沒有灰的酒中浸泡十天後,取出飲用。
半身不遂外治方、大活絡丹、指迷茯苓丸,這些方子都在治療各種疾病的通治篇中可以找到。
痿 (此處僅標示出病名,並無解釋或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