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卷二 (5)
卷二 (5)
1. 風方
口眼喎僻方(《千金翼》),治中風面目相引偏僻,牙車急,舌不轉。
牡蠣(熬),礬石(燒),附子(泡,去皮),伏龍肝(等分)
上四味,搗篩為散,以三歲雄雞血和藥敷上,預候看,勿令太過。偏右塗左,偏左塗右,正則洗去之。
又方,大皂莢五兩(去皮子),搗篩,以三年大醋和,塗緩處。
又方(《千金翼》),治風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車急,舌不得轉。
生地黃汁,竹瀝(各一升),獨活(三兩,切)
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頓服之即愈。驅風舒經活血。
開心肥健方(《千金翼》)
人參(五兩),大豬肪(八枚)
上二味,搗人參為散,豬肪煎取凝。每服以人參一分,豬脂十分,以酒半升和服之。一百日骨髓充盈,日記千言,身體潤澤。去熱風、冷風、心頭等風,月服二升半,即有大效。此方治老人及風燥者最宜。
一切風虛方(《千金翼》)
杏仁(九升,去尖及兩仁,曝乾)
上一味,搗為末,以水九升,研濾,如作粥法,緩火煎,令如麻浮上。匙取,和羹、粥、酒內一匙服之。每食即服,不限多少。服七日後,大汗出,二十日後汗止。慎風冷、豬、魚,雞、蒜、大醋,一劑後諸風減差。春夏恐酸,少作服之。秋九月後煎之。此法神妙,可深秘之。此即作杏酪之法,服食最宜。
竹瀝湯(《外臺》),治諸中風。
竹瀝(二升),生葛根(一升),按:亦當用汁。生薑汁(三合)
上三味,分三服,日三。此通經絡之法。
卒不得語方(《外臺》)
以苦酒煮芥子,薄頸一周,以衣包之,一日一夕乃解,瘥。
中風不語方(《寶鑑》)
取龜尿點舌。
取龜尿法:置龜於新荷葉上,以豬發鼻內戳之,立出。
地黃飲子(《宣明》),治中風舌喑不能言,足廢不能行。此少陰氣厥不至,名曰風痱,急當溫之。
熟地,山茱萸,五味子,蓯蓉(酒浸),石斛,麥冬,石菖蒲,遠志,茯苓,桂心,附子(炮),巴戟(去心,等分),薄荷(七葉)
上十三味,每服三錢,生薑五片,棗一枚,煎服。風氣甚而有火,多痰者忌服。此治少陰氣厥之方,所謂類中風也,故全屬補腎之藥。庸醫不察,竟以之治一切中風之證,輕則永無愈期,甚則益其病而致死,醫者病家終身不悟也。
稀涎散(《局方》),治中風牙關緊急,並治單蛾雙蛾。
江子仁(六粒),牙皂(三錢),明礬(一兩)
上先化開礬,入二味,待礬枯為末。每用三分,吹入喉中。此急救吊痰開喉之法。
豨薟丸(《本事方》),治口眼喎斜,偏風,失音不語,時時吐涎。久服並眼目清明,髭鬚烏黑,筋骨強健。
豨薟,五月中取葉及嫩枝,洗,九蒸九曬,微焙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溫酒或米飲下三四十丸。按:余取豨薟瀝汁熬膏,打末為丸尤有力。此緩治之劑,非一時救病之法。
白話文:
[風方]
口眼歪斜方 (出自《千金翼》),治療中風導致面部肌肉牽引、口眼歪斜、牙關緊閉、舌頭僵硬,無法轉動。
藥材:牡蠣(熬製)、礬石(燒製)、附子(浸泡後去皮)、伏龍肝(等份)
用法: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用三歲公雞的血調和藥粉,敷在患處,敷的時候要注意觀察,不要敷太久。如果右邊歪斜就敷在左邊,左邊歪斜就敷在右邊,如果已經正了就洗掉。
又一方:大皂莢五兩(去掉皮和籽),搗碎過篩,用三年陳醋調和,塗抹在肌肉鬆弛的地方。
又一方 (出自《千金翼》),治療風邪侵襲面部,導致口角歪向耳朵,牙關緊閉,舌頭無法轉動。
藥材:生地黃汁、竹瀝(各一升)、獨活(三兩,切碎)
用法:將以上三味藥材混合煎煮,取一升,一次性喝完就會好。此方有驅風、舒緩經絡、活血的功效。
開心健壯方 (出自《千金翼》)
藥材:人參(五兩)、大豬脂肪(八枚)
用法:將人參搗成散粉,豬脂肪煎煮取凝固的油脂。每次服用,取人參粉一分,豬油十分,用半升酒調和服用。服用一百天後,骨髓會充盈,每天可以寫出很多文字,身體會變得潤澤。此方可以去除熱風、冷風、心頭等風邪,每月服用二升半,效果顯著。這個方子最適合老年人和風燥體質的人。
一切風虛方 (出自《千金翼》)
藥材:杏仁(九升,去掉尖端和兩個仁,曬乾)
用法:將杏仁搗成粉末,用水九升研磨過濾,像煮粥一樣,用小火慢煎,使其像浮在水上的麻子一樣。用勺子取出來,每次吃飯時就喝一勺,可以和羹、粥或酒一起服用,不限制服用量。服用七天後,會大量出汗,二十天後汗會停止。要小心避免風寒、豬肉、魚肉、雞肉、大蒜、醋等食物。服用一副藥後,各種風病就會減輕。春夏季節,因為藥性可能偏酸,可以少服用一些。秋天九月之後煎藥。此方法非常神奇,需要保密。這其實就是製作杏仁酪的方法,非常適合日常服用。
竹瀝湯 (出自《外臺》),治療各種中風。
藥材:竹瀝(二升)、生葛根(一升,應該用汁液)、生薑汁(三合)
用法:將以上三味藥材分成三次服用,每天三次。這個方子是疏通經絡的方法。
突然不能說話方 (出自《外臺》)
用法:用苦酒煮芥子,塗抹在脖子周圍一圈,用衣服包起來,一天一夜後就會好轉。
中風不能說話方 (出自《寶鑑》)
用法:取烏龜的尿液點在舌頭上。
取烏龜尿液的方法:將烏龜放在新鮮的荷葉上,用豬毛戳它的鼻孔,尿液就會出來。
地黃飲子 (出自《宣明》),治療中風導致舌頭僵硬不能說話,腿腳癱瘓不能行走。這是因為少陰之氣不能到達,這種病症叫做「風痱」,需要立即溫補。
藥材:熟地黃、山茱萸、五味子、肉蓯蓉(酒浸)、石斛、麥冬、石菖蒲、遠志、茯苓、桂心、附子(炮製)、巴戟天(去心,等份)、薄荷(七葉)
用法:以上十三味藥材,每次取三錢,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煎煮後服用。如果風邪嚴重而且有火氣、痰多,就不要服用。此方是治療少陰之氣虛弱的方子,屬於類似中風的症狀,所以全部都是補腎的藥物。庸醫不了解情況,竟然用它來治療所有中風的症狀,輕則永遠好不了,重則會加重病情導致死亡,醫生和病患都終身不明白原因。
稀涎散 (出自《局方》),治療中風導致牙關緊閉,也治療單蛾和雙蛾(喉嚨腫痛)。
藥材:江子仁(六粒)、牙皂(三錢)、明礬(一兩)
用法:先將明礬化開,放入其他兩味藥材,等礬枯後研磨成粉末。每次用三分,吹入喉嚨中。這個方法是緊急救治、化痰、開嗓子的方法。
豨薟丸 (出自《本事方》),治療口眼歪斜、偏風、失聲不能說話、時常吐口水。長期服用,可以讓眼睛明亮、鬍鬚變黑、筋骨強健。
藥材:豨薟,五月份採摘葉子和嫩枝,洗淨,蒸九次曬九次,稍微烘烤後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用溫酒或米湯送服三四十丸。另外,我取豨薟汁熬成膏,再將其研磨成粉末製成藥丸,藥效會更強。這個是緩慢治療的藥方,不是一時救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