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1. 咳嗽(附:肺脹)
2. 《靈》《素》
《靈樞·玉版篇》: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逆也。不過十五日而死矣。脈小以疾,決死之法,盡此四字。
《素問·咳論》:帝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痛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胠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五氣之久咳,乃移於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
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矢。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
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生氣通天論》:秋傷於濕,上逆而咳。
《臟氣法時論》: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
《示從容論》:喘咳者,是水氣並陽明也。
白話文:
【《靈樞·玉版篇》】:如果咳嗽到脫力身形憔悴,伴隨高燒,且脈搏雖微弱卻跳得很快,這就是逆境的症狀。通常不會超過十五天就會死亡。脈搏微弱卻跳得快,判斷死亡的標準,就僅在這四個字裡。
【《素問·咳論》】:黃帝問:為什麼肺會讓人咳嗽呢?岐伯回答:五臟六腑都可能導致咳嗽,不僅僅是肺部。皮毛是肺部的外在表現。當皮毛先受到邪氣的侵襲,邪氣就會影響到肺部。若是吃了冷飲冷食進入胃部,邪氣會順著肺脈上升至肺部,造成肺寒。肺寒時,內外邪氣會合在一起,導致肺部受到感染,引發肺咳。五臟各器官在特定的季節容易受病,不在該季節時,疾病則會互相傳染。肺咳的特徵是咳嗽時會喘息有聲音,嚴重時可能會咳血。
心咳的特徵是咳嗽時心會痛,喉嚨像是被什麼東西卡住,嚴重時會咽痛喉頭疼痛。肝咳的特徵是咳嗽時兩側肋骨下方會痛,嚴重時甚至無法轉身,一轉身兩側肋骨下方會感到飽脹。脾咳的特徵是咳嗽時右側肋骨下方會痛,痛感會延伸到肩背,嚴重時甚至無法動彈,一動就會咳嗽更厲害。腎咳的特徵是咳嗽時腰背會相互牽扯疼痛,嚴重時會咳出涎沫。五臟長期咳嗽,會影響到六腑。脾咳不止,胃就會受到影響。
胃咳的特徵是咳嗽時會嘔吐,嘔吐嚴重時會吐出寄生蟲。肝咳不止,膽囊就會受到影響。膽咳的特徵是咳嗽時會嘔吐膽汁。肺咳不止,大腸就會受到影響。大腸咳的特徵是咳嗽時會失禁。心咳不止,小腸就會受到影響。小腸咳的特徵是咳嗽時會放屁,氣和咳嗽同時失去控制。腎咳不止,膀胱就會受到影響。膀胱咳的特徵是咳嗽時會尿失禁。長期咳嗽不止,三焦就會受到影響。三焦咳的特徵是咳嗽時腹部會漲滿,不想吃喝。
這些病症都會集中在胃部,並影響到肺部,使人分泌大量鼻涕和口水,臉部浮腫,氣短。
【《生氣通天論》】:秋天若受到濕氣的侵害,濕氣會上行引發咳嗽。
【《臟氣法時論》】:腎臟病患常見的症狀包括腹部膨脹、小腿腫脹、呼吸困難以及全身沉重。
【《示從容論》】:喘息咳嗽的患者,通常是因為水氣和陽明經絡的問題。
3. 《金匱》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長期咳嗽好幾年,但他的脈象顯示為弱,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如果脈象顯示為虛,那麼病人一定會感到頭暈目眩,這是因為他本身胸中有支飲(一種中醫術語,指體內積聚的水分)的緣故。對於這種病症,治療應針對體內的水分問題。
如果病人出現上氣不接下氣、喘息並且焦躁的情況,這屬於肺部膨脹的症狀,可能正在發展成為類似風水病(中醫的一種說法,類似於西醫的腎炎或心臟病所引起的水腫)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透過發汗的方式治療就能有所改善。
4. 《外臺》
十咳:一曰風咳,欲語,因咳,言不得終也。二曰寒咳,飲冷食寒,因之而咳也。三曰支飲,心下堅滿,咳引四肢痛,脈反遲也。四曰肝咳,咳而引脅下痛也。五曰心咳,咳而吐血,引手少陰也。六曰脾咳,咳而涎出,續續不止,下引少腹也。七曰肺咳,咳引頸項,吐涎沫也。
八曰腎咳,耳聾無所聞,引腰並臍中也。九曰膽咳,咳引頭痛,口苦也。十曰厥陰咳,咳引舌本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十種咳嗽類型:
一、風咳:當想要說話時會開始咳嗽,以致於無法順利把話說完。
二、寒咳:因飲用冷飲或食用寒涼食物後產生的咳嗽。
三、支飲:胸口有飽滿感,咳嗽會牽連到四肢疼痛,脈搏跳動速度反而變慢。
四、肝咳:咳嗽時會感到肋骨下方疼痛。
五、心咳:咳嗽時會吐血,影響到手少陰心經。
六、脾咳:咳嗽時會不斷流口水,甚至延續到下腹部。
七、肺咳:咳嗽時會感到頸部和項部疼痛,且會吐出泡沫狀的痰。
八、腎咳:會出現耳鳴聽不清聲音,且咳嗽會牽扯到腰部和肚臍周圍。
九、膽咳:咳嗽時會引起頭痛,且口中感覺苦澀。
十、厥陰咳:咳嗽時會影響到舌根。
5. 咳嗽方
射干麻黃湯(《金匱》),咳而上氣,喉中作水雞聲,此湯主之。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兩),麻黃,生薑(各四兩),紫菀,款冬花(各三兩),五味子(半升),細辛(三兩),半夏(八枚,一法半升),大棗(七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皂莢丸(《金匱》),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此方主之。
皂莢(八兩,刮去皮,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稠痰黏肺,不能清滌,非此不可。
厚朴麻黃湯(《金匱》),咳而脈浮者,此主之。
厚朴(五兩),麻黃(四兩),石膏(如雞子大),杏仁,半夏(各半升),乾薑,細辛(各二兩),小麥(一升),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納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脈浮,風邪在表。
澤漆湯(《金匱》),咳而脈沉者,此主之。
半夏(半升),紫參(五兩,一作紫菀),澤漆(三斤,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生薑,白前(各五兩),甘草,黃芩,人參,桂枝(各三兩)
上九味,㕮咀,納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脈沉,伏飲在裡。
越婢加半夏湯(《金匱》),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主之。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甘草(二兩),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肺脹之喘最多,知者絕少。
小青龍加石膏湯(《金匱》),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此主之。
即小青龍加石膏二兩,煎法同。小青龍湯方見痰飲。
杏仁煎(《外臺》),主氣嗽。
杏仁(一斤,去皮、尖),糖(一合,疑是飴糖),酥(一合),生薑汁(一合),蜜(五合),貝母(八合,另研末),蘇子(一升,水研絞汁七合)
上七味,先搗杏仁如泥,納後六味,合煎如飴糖。取如棗大含咽之,日三。但嗽發,細細含之。蘇子絞汁始有力。
十味丸(《外臺》),治久嗽有聲,成肺癰者。
麻黃(去節),白前(各二兩),桑皮(六兩),射干(四兩),白薇(三兩),百部(五兩),地黃(六兩),地骨皮(五兩),橘皮(三兩)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桑皮湯下十丸,日再服。稍加至十五丸。
療上氣方(《外臺》)
葶藶(五合,熬紫色為泥),桑白皮,大棗(二十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葶藶子泥如棗大。煮三分減一,以快利為度。
鯉魚湯(《外臺》),治上氣。
杏仁(熬),貝母,桂枝(各三兩),人參,甘草(炙),厚朴(炙),麻黃(去節),茯苓,胡麻,白前(各二兩),生薑(六兩),半夏(五兩,洗),鯉魚(五斤)
上以水二斗,煮魚得一斗二升,去魚納藥,煎取三升二合,分四服。按:此方治咳嗽有水聲,身浮腫最妙。
觀音應夢散(《夷堅志》),治老人虛嗽。
人參(一寸),胡桃(二枚,不去皮)
上二味,以棗二枚,姜五片,水煎服。
補肺阿膠散(錢乙),止嗽生津。
阿膠(一兩半),馬兜鈴(焙),惡實(炒),甘草(炙,各一兩),杏仁(七錢)
上加糯米一合,水煎服。按:此方治小兒天哮最效。
清音丸(《統旨》),治咳嗽失音。
桔梗,訶子(各一兩),甘草(五分),硼砂(三錢),青黛(三錢),冰片(三分)
上為末,蜜丸龍眼大,噙化一丸。
葶藶丸,治肺氣咳嗽,面目浮腫,喘促不安,小便赤色。
甜葶藶(隔紙炒),貝母(煨黃色),木通(各一兩),杏仁,防己(各二兩)
上為末,棗肉為丸,桐子大。桑白皮煎湯下五十丸。
蘇子煎,治上氣咳嗽。
蘇子,生薑汁,生地汁,白蜜,杏仁(各一升)
上搗蘇子,以地黃汁、薑汁澆之,以絹絞取汁,更搗,以汁澆之,絞令味盡去滓。熬令杏仁微黃黑如脂,又以汁澆之,絹絞。往來六七度,令味盡去滓。納蜜合和,置瓦器中,於湯上煎之,令如飴。每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此治久嗽。
蘇子降氣湯(《局方》),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胸膈噎塞,並久年肺氣至效。
蘇子,半夏(各二錢半),前胡,甘草(炙),厚朴,陳皮(各八分),當歸(二錢),沉香(七分),姜(三片)
上水煎,不拘時服,若虛冷人,加肉桂五分,黃耆一錢。
治久嗽上氣心胸煩熱吐膿血方
蘇子,鹿角膠(炒),杏仁(炒,各三兩),薑汁(一合),白蜜(一盞),生地汁(一合)
上將前三味搗令熟,入薑汁、地黃汁,蜜相和,慢火熬成膏,磁器中蜜封之。每服半匙許,溫粥飲調下,日三四服。
此治寒嗽。諸病之中,惟咳嗽之病因各殊而最難愈,治之稍誤,即貽害無窮。余以此證考求四十餘年,而後稍能措手,故所載之方至詳至悉,學者當於此潛心參究,勿輕視也。
麥冬湯,《金匱》見哮喘。小青龍湯,葶藶大棗瀉肺湯,桂苓五味甘草湯,桂苓五味去桂加姜辛湯,又去桂加姜辛半夏湯,又去桂加姜辛半夏杏仁湯,又去桂加姜辛半夏杏仁大黃湯,以上七方皆《金匱》治痰飲之方,俱載痰飲門。麻黃附子細辛湯,仲景方,見《傷寒》,,烏梅丸,《金匱》見蟲門。金珠化痰丸,見痰飲。人參蛤蚧散,《寶鑑》見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