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回本書目錄

1. 痰飲

2. 《金匱》

問: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問曰:何以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得飲。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水在脾,少氣身重。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水在腎,心下悸。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脈沉者,有留飲。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喜虛。脈偏弦者,飲也。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溫藥和之,治飲總訣。夫有支飲家,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病溢飲者,當發其汗。水在中,當利小便。水在四肢,當發汗,此亦總訣。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全部《內經》無一痰字,然世間痰飲之病最多,惟仲景大創厥論,而後萬世治痰之法始備。

白話文:

有人問道:飲有四種,這是怎麼回事呢?老師回答說:飲分為痰飲、懸飲、溢飲和支飲。

再問:它們有何不同?老師解釋:原本體型壯碩的人現在變瘦了,水液在腸間流動,會聽到瀝瀝的聲音,這種情況稱為痰飲。飲食後水分積存在脇下,咳嗽或吐痰時會感到疼痛,這種情況稱為懸飲。水分在體內流動,最後聚集在四肢,應當出汗卻不出汗,導致身體疼痛且沉重,這種情況稱為溢飲。患者咳嗽時需靠著才能呼吸,氣短到無法躺下,外表像腫脹一樣,這種情況稱為支飲。

水分在心臟附近,會感到心下堅硬,呼吸短促,對水感到厭惡,無法飲用。水分在肺部,會吐出泡沫,想要喝水。水分在脾臟,會感到氣短且身體沉重。水分在肝臟,脅下會感到支撐滿滿,打噴嚏時會感到疼痛。水分在腎臟,會感到心下悸動。如果心下有積水,患者背部會感覺寒冷,範圍大概像手掌大小。若有積水,會感到脅下疼痛,疼痛會延伸至缺盆,但當咳嗽時,疼痛會暫時停止。若有積水在胸腔,患者會感到呼吸短促且口渴,四肢關節會感到疼痛,若脈搏沉下去,表示有積水。若橫膈膜上方有痰,會感到飽脹、喘息、咳嗽、嘔吐,發作時會感到寒熱交加,背痛、腰疼,眼淚會自動流出,全身會劇烈震顫,這表示有潛在的積水。

若患者飲水過多,會突然感到喘息且胸悶。一般來說,飲食少但喝水多,水分會積存在心下,嚴重的話會感到心悸,輕微的則會感到氣短。若脈搏呈雙弦狀,表示體內有寒氣。大便後易感到虛弱。若脈搏呈單側弦狀,表示有積水。患有痰飲的人,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調理。溫和的藥物能調理積水,這是治療積水的總結。對於有支飲的患者,長期咳嗽幾年,若脈搏弱,是可以治療的。若脈搏強烈且頻率高,則可能致命。若脈搏虛弱,患者一定會感到頭暈,這是因為患者原本就有支飲在胸中,治療時應針對積水。

若呼吸短促且有少量積水,應該通過排尿來去除。患有溢飲的人,應該發汗。水分在腹部,應該利尿。水分在四肢,應該發汗,這是治療積水的總結。嘔吐的患者本來會感到口渴,但若不再口渴,可能是因為心下有支飲。例如,一個瘦弱的人,臍下有悸動,吐出泡沫且有眩暈,這表示有積水。若先感到口渴然後嘔吐,表示有積水在心下,這屬於積水的情況。整個《內經》裡沒有提到痰這個字,但痰飲病卻是世上最常見的病之一,直到仲景創立了相關理論,後世的治療痰的方法才逐漸完善。

3. 《病源》

癖飲,由飲水多,水停聚兩脅之間,遇寒氣相搏,則結聚成塊,在脅下弦急起,按之作水聲。飲成形者為癖。

酒癖,因大飲酒後,渴而引飲無度,酒與飲停滯在脅肋下,結聚成癖,時時作痛,其狀脅下氣急而痛。

鬲痰,謂痰水結於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陽氣不行,令痰水結聚不散,而陰氣逆上,上與風痰相結,上衝於頭,即令頭痛。或數歲不已,久之腦痛。故云鬲痰頭痛,若手足寒至節,即死。

白話文:

【病源】

[癖飲]:這是因為飲水量過多,水分停留在兩側脅間未能及時排出,當遇到寒冷氣候,水分與寒氣交纏,就會凝結成塊狀物質,位於脅下,形成緊繃感,用手按壓會有水波聲響。這種因飲水而形成的固態積聚稱為「癖」。

[酒癖]:這是由於大量飲酒後,口渴而無節制地喝水,導致酒精和水分在脅肋下方停留,日積月累形成癖塊,常伴隨著疼痛感,表現為脅下部位緊急且痛。

[鬲痰]:指的是痰液和水分在胸部上方聚集,再加上遭受極度寒冷,導致身體的陽氣運行受阻,使痰液和水分凝結無法散去,而陰氣逆流上升,與頭部的風痰結合,向上衝擊頭部,進而引起頭痛。有時這種頭痛可以持續數年,久而久之會轉變為腦痛。因此被稱為「鬲痰頭痛」,如果出現手腳冰冷到關節的情況,即表示病情嚴重,可能導致死亡。

4. 痰飲方

苓桂甘術湯(《金匱》),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此方主之。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此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一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甘遂半夏湯(《金匱》),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此湯主之。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無)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甘遂甘草同用,下飲尤速。

十棗湯(《金匱》),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此方主之。咳家脈弦,為有水,此主之。又: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亦宜此湯。

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下後,糜粥自養。此以散作湯法。

小青龍湯(《金匱》),治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或咳或利,少腹滿而喘。

麻黃(去節),芍藥(各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甘草(炙),細辛,桂枝(去皮,各三兩),半夏(半升,湯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渴者,去半夏,加瓜蔞根三兩。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泡。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木防己湯(《金匱》),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此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此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己(三兩),石膏(十二枚,雞子大),桂枝(二兩),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金匱》)

即前方去石膏,加茯苓(四兩),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澤瀉湯(《金匱》),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

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此亦從小便去之法也。

小半夏湯(《金匱》),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此湯主之。

半夏(半升),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此專嘔之方。

小半夏加茯苓湯,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此湯主之。

即前方加茯苓三兩,一法四兩。煎法同。加茯苓而眩悸愈,知茯苓治水之力大矣。

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治支飲不得息。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納葶藶,煮取一升,頓服。不得息,肺病也。所以專治肺。

桂苓五味甘草湯(《金匱》),咳逆倚息不得臥,服小青龍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覆冒者,與此湯治其氣衝。

茯苓(四兩),桂枝(四兩,去皮),甘草(炙,三兩),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此方五味子不與乾薑同服,因服小青龍之後,發泄已甚而氣衝,故專於斂肺也。

苓甘五味姜辛湯(《金匱》),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姜辛,以治其咳滿。

茯苓(四兩),甘草,乾薑,細辛(各三兩),五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金匱》),咳滿即止,而更復渴,沖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納半夏以去其水。

茯苓(四兩),甘草,細辛,乾薑(各二兩),五味,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金匱》),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納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納之。若逆而納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髮其陽故也。

即前方加杏仁半升,去皮尖,煎服法同。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大黃湯(《金匱》),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薰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即前方再加大黃三兩,煎服法同。以上五方,因症加減,精義當細參。

厚朴大黃湯(《金匱》),支飲胸滿者主之。

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專治胸滿。

痰飲頭痛往來寒熱方(《千金翼》)

常山(一兩),雲母粉(二兩)

上二味,搗篩為散,熱湯服方寸匕,吐之止,吐不盡更服。

赤石脂散(《千金翼》),痰飲吐水無時,其源為冷飲過度,脾胃氣羸,飲食入胃變冷水,反吐不停。

赤石脂(三升)

上一味為散,服方寸匕,酒飲並可下,漸加三匕。盡三斤,終身不吐水,又不下利。補五臟,令人肥健。有人患飲,諸藥不瘥,服此一斤即愈。《本事方》云:此方試之神效。

前胡丸,治心頭痰積宿水,嘔逆不下食。

前胡,白朮,甘草(各五分,炙),麥冬(去心,六分),旋覆花,豆蔻(各三分),人參(六分),枳實(炙),大黃(各四分)

上九味,為末,蜜丸桐子大。空腹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忌桃、李、魚、蒜等物。

範汪大甘遂丸(《外臺》),治留水久澼。

芫花(熬),甘遂,葶藶(熬),大黃,苦參,大戟,芒硝,貝母,桂心(各一兩),杏仁(三十枚),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熬),烏喙(三分,炮令拆)

上十二味為末,其已豆、杏仁搗如膏,蜜丸如豆大。服二丸,日三。不知稍加,以意將息之。忌蘆筍、豬肉、生蔥。

礬石湯(《外臺》),治胸中痰澼,頭痛,不欲食,及飲酒則阻痰。

礬石(一兩),以水二升,煮取一升,納蜜半升。頓服之,須臾未吐,飲少熱湯。

金珠化痰丸(《局方》),治胸膈煩悶,涕唾稠黏,痰實咳嗽,咽嗌不利。

辰砂(研飛,二兩),生白龍腦(細研,半兩),皂莢子(炒黃色),白礬(光明者,於鐵石器內熬汁盡,冷研),鉛白花(細研),天竺黃(研,各一兩),金箔(二十片,為衣),半夏(湯洗七次,用生薑一兩去皮,同搗細,作餅,炙微黃色,四兩)

上以半夏、皂莢子為末,與諸藥研勻,生薑汁煮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生薑湯下,食後臨臥服。此方製半夏之法頗妙,治上膈之痰最宜。

葛花解酲湯(東垣),治酒傷而成飲癖。

蓮花青皮(三分,去瓤),木香(五分),橘皮(去白),白茯苓,人參,豬苓(各一錢五分),神麯(炒),澤瀉,乾薑,白朮(各二錢),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五錢)

上為細末,和勻,每服三錢,白湯調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不可恃此過飲。頻服取汗,以損天年。

大青龍湯(《金匱》,見傷寒。),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金匱》,見水腫。),五苓散(《金匱》),二陳湯(《和劑》),腎氣丸青州白丸六君子湯二賢散(以上六方俱見通治。),小青龍加石膏湯(見咳嗽。)

痰飲之證,十居三四患之者無不胃疼、嘔逆,乃普天下醫家無人能知之者。人立一說,治無一效,言之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