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素問》

《通評虛實論》:帝曰:腸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帝曰:腸澼下膿何如?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期之。

白話文:

《通評虛實論》:黃帝問:腸子腐爛出血,情況如何?岐伯答:如果身體發熱就會死亡,如果身體發寒就能存活。

黃帝問:腸子腐爛流出白沫,情況如何?岐伯答:脈沉表示能存活,脈浮表示會死亡。

黃帝問:腸子腐爛流出膿,情況如何?岐伯答:脈懸絕表示會死亡,脈滑大表示能存活。

黃帝問:如果是腸子腐爛的相關症狀,但身體不發熱,脈也不懸絕,情況如何?岐伯答:脈滑大表示能存活,脈懸澀表示會死亡,需要根據臟腑的狀況確認。

《氣厥論》: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

《大奇論》: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

白話文:

《大奇論》:

  • 腎臟脈搏微弱而沉緩,表示腸道有出血,出血量大導致身體發熱的人會死亡。
  • 心臟和肝臟出血也會導致下血。
  • 如果心和肝同時出現問題,這種情況可以治療。
  • 如果脈搏細小、沉緩且澀滯,表示腸道出血,這種情況下身體發熱的人會死亡。

《太陰陽明論》:犯賊風虛邪,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此俗所謂腸紅病也。

白話文:

《太陰陽明論》中指出,接觸到邪風虛邪之氣,陽氣會受到影響。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陰氣就會受到影響。陽氣受影響,邪氣就會進入六腑。陰氣受影響,邪氣就會進入五臟。

邪氣進入六腑,會引起身體發熱,無法按時入睡,出現喘息和呼氣困難的症狀。邪氣進入五臟,會導致腹脹、便祕,如果長期持續,會引起腸道出血。這在民間俗稱「腸紅病」。

2. 《金匱》

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痢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下痢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下痢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白話文:

六腑氣絕於外:

  • 手腳冰冷
  • 呼吸急促,腳縮成一團

五臟氣絕於內:

  • 腹瀉不止

腹瀉嚴重:

  • 手腳麻木

腹瀉,脈象沉細弦緊:

  • 腹脹便溏

脈象洪大:

  • 腹瀉未止

脈象微弱,跳動頻繁:

  • 腹瀉將自行停止,即使發燒也不致命

腹瀉,手腳冰冷,無脈象:

  • 灸治後不溫暖,如果脈象不恢復,反而喘氣微弱者,會死亡

少陰脈與趺陽脈相搭:

  • 腹瀉情況順利(會好轉)

腹瀉,微熱口渴,脈象微弱:

  • 將會自行痊癒

下痢渴者自愈,以陽氣復而寒邪去也。下痢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為未解。下痢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痢氣者,當利其小便。下痢清穀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下痢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痢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帶陽,下虛故也。

白話文:

  • 腹瀉後自愈,這是因為陽氣恢復,寒邪消散。
  • 腹瀉時脈搏跳得快,有輕微發熱出汗,如果現在自愈了,說明寒邪未解除的脈象是脈搏緊。
  • 腹瀉時脈搏跳得快且口渴,如果現在自愈了,如果不痊癒,一定會排膿血,這是因為有熱氣。
  • 腹瀉有氣,應利小便。
  • 腹瀉排清穀物,不能攻表邪,出汗後必定會脹滿。
  • 腹瀉時脈搏沉穩且慢,面部稍紅,身體有輕微發熱。
  • 腹瀉排清穀物,必定是因邪氣鬱積而堵塞,出汗後就能解除,病人一定會微微暈厥,這是因為面部屬陽,下焦虛弱所致。

下痢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者死。下痢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以上諸症皆屬陰寒之痢,非暑毒之痢也。治法大相懸殊。

白話文:

腹瀉後,脈搏消失,手腳冰涼,到半夜脈搏才恢復,手腳回溫的能活,脈搏不恢復的會死。腹瀉後腹部脹滿,全身疼痛的,先溫暖其內臟,再治療其表症。以上症狀都屬於陰寒性腹瀉,而不是暑毒性腹瀉。治療方法有很大差別。

3. 《病源》

痢而赤白者,是熱乘於血,血滲於腸內則赤也。冷氣入腸,搏腸間,津液凝滯,則白也。冷熱相交,故赤白相雜,重者狀如膿涕,而血雜之。輕者,白膿上有赤脈薄血,狀如魚脂腦,世謂魚腦痢也。

白話文:

痢疾中有紅白相雜的情況,這是熱氣侵入了血液,血液滲透到腸道內部而導致紅色。寒氣進入腸道,與腸道內部搏擊,津液凝滯,於是形成白色。寒熱交錯,所以出現紅白相雜的情況。嚴重的就像膿涕,並且混雜著血液。輕微的,白色膿液上面有一層淡紅色的血,像魚油或腦髓一樣,世人稱之為「魚腦痢」。

血痢者,熱毒折於血,入大腸故也。

休息痢者,胃脘有停飲,因痢積久,或冷氣,或熱氣乘之,氣動於飲,則飲動而腸虛受之,故為痢也。

痢如膏,由臟腑虛,冷氣入於大腸成痢,冷氣積腸,又虛滑脂凝如膏也。

蠱蛀痢,毒氣侵於臟腑,如病蠱蛀之家,痢血雜膿瘀黑有片如雞肝,與血俱下是也。

白話文:

蠱蛀痢,是毒氣侵犯臟腑所致,就像蟲蛀的房子一樣。患有此症,痢疾伴有血、膿、瘀黑,並成片狀,像雞肝一樣,與血一起排出。

雜痢,謂痢色無定,或水穀,或膿血,或青或黃,或赤或白,變雜無常,或雜色相兼而痢也。挾熱則黃赤,熱甚則變膿血也。冷則白,冷甚則青黑。皆由飲食不節,冷熱不調,胃氣虛,故變易。

白話文:

雜痢,指的是痢疾的顏色不定,有時是食物殘渣,有時是膿血,有時是青色或黃色,有時是紅色或白色,變化多端,或者有多種顏色混合而成的痢疾。

如果伴有熱,痢疾就會呈現黃色或赤色,熱嚴重時會變成膿血。如果伴有寒,痢疾就會呈現白色,寒嚴重時會變成青黑色。這些都是因為飲食不節制,寒熱不調,胃氣虛弱所致,所以才會產生變化。

4. 痢方

桃花湯(《金匱》),下痢便膿血者,此湯主之。

赤石脂(一斤,一半銼,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白話文:

赤石脂(一斤,一半碾碎,一半研磨成粉),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此治下焦滑脫之痢。

白話文:

上面說的這三種藥材,用七升水煮飯煮熟後,過濾掉藥渣。趁溫熱服用七合,再加入赤石脂末一小匙,每天服用三次。如果服用一次後就好了,就不要再服用了。這個方法是用來治療下焦滑脫導致的腹瀉。

白頭翁湯(《金匱》),熱痢下重者,此湯主之。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白話文: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 120 克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再服。

紫參湯(《金匱》),下痢肺痛,此湯主之。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納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紫參疑即燭上染紅色者。

訶黎勒散(《金匱》),治氣痢。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甘草瀉心湯(《傷寒論》),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痢日數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中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此湯主之。

白話文:

甘草瀉心湯(出自《傷寒論》)

當傷寒病發展成中風時,如果醫生錯誤地使用瀉下藥,可能會導致患者腹瀉不止、食物不消化、腹部雷鳴般作響、心中痞悶脹滿、乾嘔煩躁且無法安眠。此時,使用此湯可以治療。

甘草(四兩,炙),黃芩,乾薑(各三兩),半夏(半升),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 甘草(200 克,烤過)
  • 黃芩(150 克)
  • 乾薑(150 克)
  • 半夏(500 毫升)
  • 黃連(50 克)
  • 大棗(12 顆)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此治上焦不和之痢。

黃芩湯(《傷寒論》),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痢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若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黃芩湯(出自《傷寒論》)

當太陽病與少陽病同時出現,並且兼有腹瀉,則使用黃芩湯。

如果兼有嘔吐,則加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如果本來就有寒性腹瀉,卻被誤用吐下法治療,導致寒邪更甚,出現吐瀉不止的情況,尤其是吃東西就吐,則使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治療。

黃芩(三兩),甘草,芍藥(各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此熱痢之主方。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傷寒論》)

即前方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煎服法同。

薑黃黃芩人參湯(《傷寒論》)

白話文: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出自《傷寒論》)

組成:

  • 乾薑
  • 黃連
  • 黃芩
  • 人參

適應症:

發熱、惡寒、口渴、腹中痞滿、嘔吐、瀉痢、舌苔黃厚、脈滑實。

功效:

清熱燥濕、止嘔止瀉、溫運脾胃。

適用於:

濕熱內蘊型傷寒或暑暑濕邪證。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瀉心湯以下四方,皆以黃芩為主而因證加減。此痢疾之正方也。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加水六升煮沸,取二升藥液。分兩次溫熱服下。從「瀉心湯」到「葳蕤湯」,這些方劑都以黃芩為主要藥材,根據症狀增減其他藥材。這些方劑是治療痢疾的主要方劑。

赤石脂禹餘糧湯(《傷寒論》),傷寒服湯藥,下痢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痢不止,醫以理中湯與之,痢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痢在下焦,此湯主之。

白話文:

赤石脂禹餘糧湯(出自《傷寒論》)

傷寒患者服用湯藥後,腹瀉不止,心窩下方感到堅硬脹痛。服用瀉心湯後症狀好轉,但改用其他藥物下瀉後,腹瀉又加重。醫生用理中湯治療,腹瀉卻更嚴重。理中湯的主要功能是調理中焦,而此患者的腹瀉發生在下焦,因此應使用本湯治療。

赤石脂(碎),禹餘糧(碎,各一斤)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下焦乃大腸之底也。

雄黃丸

《夷堅甲志》云:昔虞丞相自渠州被召,途中冒暑得疾,泄瀉連月,夢壁間有韻語方一紙,讀之數遍,其詞曰:毒暑在脾,濕氣連腳,不泄則痢,不痢則瘧,獨煉雄黃蒸餅和藥,甘草作湯,服之安樂,別作治療,醫家大錯。如方製藥,服之遂愈。此方治暑毒痢。

白話文:

《夷堅志的甲部》記載:從前,虞丞相從渠州被召回,途中因酷暑而染疾,腹瀉連續數月。一天,他夢到牆壁上有首詩寫在一張紙上,他反覆讀了幾遍,詩的內容是這樣:暑毒在脾胃,濕氣侵腳踝,不腹瀉就會痢疾,不痢疾就會得瘧疾。只要單獨使用雄黃,將其蒸入餅中,再配上中草藥,用甘草煎湯,喝了就能安然無恙。用其他方法治療,都是醫生們的大錯。虞丞相照著詩中的方法配藥服用,結果果然痊癒。這個方子可以治療暑毒痢疾。

柴胡加芒硝湯(《傷寒論》),治傷寒,胸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痢。先以小柴胡解外,後以此主之。

白話文:

柴胡加芒硝湯(出自《傷寒論》)

  • **治療疾病:**傷寒
  • **症狀:**胸悶、嘔吐、下午發作的潮熱,接著出現輕微痢疾
  • 治療方法:
  • 先用小柴胡湯解表散熱
  • 再用柴胡加芒硝湯調理體內

柴胡湯方加芒硝二兩。

上先煮柴胡湯,去滓,納芒硝。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瓜蔞散,治五色痢,久不愈者。

瓜蔞(一個,以炭火煨存性,蓋地上出火毒)

上研細,溫酒服盡。

療熱毒痢血片臍下絞刺痛方(《外臺》)

升麻地榆,茜草,黃連(各六分),犀角(四分),生地(八分),梔子薤白,香豉(各二合)

白話文:

升麻、地榆、茜草、黃連(各 3.6 克) 犀角(2.4 克) 生地黃(4.8 克) 梔子、薤白、香豉(各 12 克)

上九味,水六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三服,日再。此血痢之主方。

主赤白痢方(《外臺》)

黃連(二兩),阿膠(四片)

上二味,以酒二升,合黃連煎十五沸,去滓,然後納阿膠令烊,溫服三升。此治血熱之痢。

白話文:

將黃連和阿膠,用二升酒一起煮沸十五次,去掉藥渣,然後加入阿膠溶化,溫熱後服用三升。此方治療熱性痢疾。

療五疳蒸下痢方(《外臺》)

苦參,青葙,甘草(炙,各三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灌即愈。凡蒸,但服地汁即差。此兼治蟲。

薤白湯(《活人書》),傷寒下痢如爛肉汁,赤白帶下,伏氣腹痛,諸熱毒,並皆治之。

白話文:

薤白湯(出自《活人書》):

得了傷寒症候,大便稀爛如爛肉湯汁,婦女白帶發紅發白,又有伏氣伴隨腹痛,各種熱毒引起的不適症狀,都可以用此方治療。

豉(半斤,綿裹),薤白(一把),梔子(七枚,大者破之)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升半,先煮梔子十沸,下薤白,煎至二升許,下豉,煎取一升二合,去滓。每服一湯盞。

白話文:

將梔子搗碎成芝麻大小的顆粒。用二升半的水,先將梔子煮沸十次,再加入薤白,煎熬至剩下二升左右,加入豉,繼續煎熬,直到剩下約一升二合。將藥渣濾出。每次服用一碗。

訶黎勒丸(《局方》),治腸胃積寒,久痢純白,或有青黑,日夜無度。

白話文:

訶黎勒丸(出自《局方》)

用途: 治療腸胃寒氣累積、長期腹瀉呈白色或青黑色,而且日夜不停。

肉豆蔻(去皮),木香,乾薑(泡,各二十兩),縮砂仁,訶黎勒皮,川烏頭(泡,去皮臍),白礬(煅,各二十分),龍骨(洗),赤石脂(各八十兩)

白話文:

肉豆蔻(去皮)、木香、乾薑(泡過,各 20 兩)、縮砂仁、訶黎勒皮、川烏頭(泡過,去皮和臍),白礬(煅燒過,各 20 兩)、龍骨(洗過)、赤石脂(各 80 兩)

上為末,用粟米飯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粟米飲下,食前服。甚者可倍加丸數。此溫澀之劑。

白話文:

把藥材磨成粉末,用煮熟的粟米飯搓成藥丸,每個丸子的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 20 至 30 顆藥丸,用溫熱的粟米粥送服,飯前服用。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加倍藥丸數量。這是一種具有溫熱、斂澀作用的藥劑。

葛根湯葛根黃芩黃連湯當歸四逆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四逆散四逆湯白通加豬膽汁湯白通湯四逆加人參湯通脈四逆湯豬膚湯陽毒升麻湯,以上十三方俱見傷寒門。生薑瀉心湯,見嘔吐門。烏梅丸,方見蟲門。威喜丸,方見通治。此方《和劑》名感應丸

白話文:

葛根湯:葛根、黃芩、黃連、當歸

四逆湯 :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四逆散、四逆湯

白通湯類 :白通加豬膽汁湯、白通湯、四逆加人參湯、通脈四逆湯

豬膚湯類 :豬膚湯、陽毒升麻湯

以上十三種方劑都出自《傷寒論》。

生薑瀉心湯 :出自《嘔吐論》。

烏梅丸 :出自《蟲論》。

威喜丸 :方劑出自《通治論》,在《和劑》中稱為感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