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回本書目錄

1.

2. 《素問》

《通評虛實論》:帝曰:腸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帝曰:腸澼下膿何如?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期之。

《氣厥論》: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

《大奇論》: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

《太陰陽明論》:犯賊風虛邪,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此俗所謂腸紅病也。

白話文:

【《通評虛實論》】 黃帝問道:若是得了腸澼(一種腹瀉病)且伴有便血的情況如何判斷生死? 岐伯回答:如果患者身體發熱,病情危急,可能就會死亡;若是身體寒冷,則病情相對穩定,存活機會較大。 黃帝接著問:若腸澼的患者排泄物中有白色泡沫,又該如何判斷? 岐伯回答:若診得脈象沉穩,則患者生存機率高;反之,若脈象浮躁,則病情嚴重,可能危及生命。 黃帝再問:若腸澼的患者排泄物中有膿液,情況又該如何? 岐伯說:若脈象呈現懸絕(脈象細弱且斷續),表示病情危急,可能致死;反之,若脈象滑大(脈象流暢且強壯),則病情相對穩定,有機會康復。 黃帝最後問:對於腸澼類的疾病,患者身體並無發熱現象,脈象也沒有呈現懸絕的危急狀況,該如何判斷? 岐伯回答:若脈象滑大,表示病情穩定,有機會康復;反之,若脈象懸澀(脈象細弱且遲緩),表示病情危急,可能致死。我們可以根據臟器的健康狀況來預測病情發展。

【《氣厥論》】 當腎臟的熱氣轉移到脾臟時,會導致一種名為"虛腸澼"的疾病,這種疾病是致命的,無法治療。

【《大奇論》】 若腎臟脈象細微、搏動且下沉,可能是腸澼且伴隨便血,若同時伴有血溫升高和身體發熱,則可能致死。心臟和肝臟的腸澼也會引起便血。若兩臟器同時患病,病情仍有機會得到治療。若脈象細微、下沉且遲緩,可能是腸澼,若同時伴有身體發熱,則可能致死。

【《太陰陽明論》】 若是受到外在環境的惡劣影響,如惡劣天氣或虛弱的邪氣,會讓陽氣受到侵害。而若是飲食不節制或生活作息不正常,則會讓陰氣受到侵害。當陽氣受到侵害,疾病可能會侵入六腑。當陰氣受到侵害,疾病可能會侵入五臟。當疾病侵入六腑,患者可能會出現身體發熱、失眠以及呼吸困難等症狀。當疾病侵入五臟,患者可能會出現腹部脹滿、呼吸困難、下痢以及長期腸澼等症狀。這就是常見的所謂的腸紅病。

3. 《金匱》

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痢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下痢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下痢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痢渴者自愈,以陽氣復而寒邪去也。下痢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為未解。下痢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痢氣者,當利其小便。下痢清穀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下痢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痢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帶陽,下虛故也。

下痢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者死。下痢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以上諸症皆屬陰寒之痢,非暑毒之痢也。治法大相懸殊。

白話文:

【《金匱》】

如果六腑的氣息在外斷絕,會出現手腳冰冷,呼吸困難,甚至腳部收縮的症狀。如果五臟的氣息在內斷絕,就會無法控制的拉肚子。如果病情更嚴重,可能會導致手腳失去知覺。拉肚子且脈搏深沉且弦,表示病情加重。脈搏大的,表示病情尚未停止。如果脈搏微弱且頻率高,表示病情可能要自行恢復,即使有發燒的情況也不會致命。如果拉肚子時手腳冰冷且沒有脈搏,即使進行灸療但手腳仍不回暖,如果脈搏仍未恢復反而開始輕微喘息,這就是死亡的徵兆。如果少陰脈比趺陽脈強,這是正常的現象。拉肚子伴有微熱和口渴,脈搏弱,現在應該能自愈。

拉肚子並伴有口渴,通常可以自行恢復,因為這表示體內的陽氣正在恢復,寒邪正在離去。如果拉肚子,脈搏頻率高,並伴有微熱和出汗,現在應該能自愈,但如果脈搏緊繃,則表示病情尚未好轉。如果拉肚子,脈搏頻率高並伴有口渴,現在應該能自愈,如果病情未見好轉,必定會排出膿血,因為體內有熱的原因。如果拉肚子是因為氣血問題,應當通過利尿來解決。如果拉肚子,排出的是清稀的食物,不能攻擊表皮,否則會導致腹脹。如果拉肚子,脈搏深沉且緩慢,病人臉色微紅,身體有微熱。如果拉肚子,排出的是清稀的食物,必定會頭暈,出汗後病情會好轉,但病人一定會有輕微的四肢冰冷,這是因為臉部代表陽氣,下部虛弱所導致的。

如果拉肚子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如果一小時內脈搏恢復,手腳回暖,病人可以存活,如果脈搏未恢復,病人將會死亡。如果拉肚子,腹部脹滿,身體疼痛,應先溫暖內臟,再處理表層的問題。以上各種症狀都屬於陰寒型的拉肚子,並非暑熱型的拉肚子,治療方法有很大的差異。

4. 《病源》

痢而赤白者,是熱乘於血,血滲於腸內則赤也。冷氣入腸,搏腸間,津液凝滯,則白也。冷熱相交,故赤白相雜,重者狀如膿涕,而血雜之。輕者,白膿上有赤脈薄血,狀如魚脂腦,世謂魚腦痢也。

血痢者,熱毒折於血,入大腸故也。

休息痢者,胃脘有停飲,因痢積久,或冷氣,或熱氣乘之,氣動於飲,則飲動而腸虛受之,故為痢也。

痢如膏,由臟腑虛,冷氣入於大腸成痢,冷氣積腸,又虛滑脂凝如膏也。

蠱蛀痢,毒氣侵於臟腑,如病蠱蛀之家,痢血雜膿瘀黑有片如雞肝,與血俱下是也。

雜痢,謂痢色無定,或水穀,或膿血,或青或黃,或赤或白,變雜無常,或雜色相兼而痢也。挾熱則黃赤,熱甚則變膿血也。冷則白,冷甚則青黑。皆由飲食不節,冷熱不調,胃氣虛,故變易。

白話文:

如果有腹瀉且排泄物呈現紅白相間的狀態,這通常是因為體內的熱氣影響了血液,使得血液滲透到腸道中,所以呈現紅色。若是腸道受到寒氣影響,導致腸道內的液體凝結不暢,就會出現白色的分泌物。當冷熱兩種情況同時存在時,排泄物就會呈現紅白相間的狀態,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像膿涕般稠厚,並夾雜著血液。較輕微的狀況,可能是白色的膿液上漂浮著薄薄的血絲,看起來像魚脣脳,這種情況俗稱為「魚腦痢」。

單純的血痢,通常是由於體內的熱毒影響了血液,進而進入大腸所導致的。

所謂的「休息痢」,指的是胃部有積存的飲食未完全消化,長期下來形成腹瀉,可能是因為腸胃受寒或是過熱所導致,當腸胃的氣動搖了這些未消化的食物,使得腸道虛弱,進而形成了腹瀉。

如果腹瀉的排泄物像油脂般的膏狀,通常是因為臟腑虛弱,寒氣進入大腸形成腹瀉,寒氣在腸道中積聚,使得腸道虛弱,分泌出的油脂凝固,就像膏狀。

「蠱蛀痢」,是指毒素影響了臟腑,就像被蠱蟲蛀蝕一樣,排泄物中會夾雜著血和膿,顏色深黑,形狀像是雞肝那樣一片片的,隨著血液一起排出。

「雜痢」,指的是腹瀉的排泄物顏色不定,可能是水狀、食物殘渣、膿血、青色、黃色、紅色、白色等,變化多端,也可能夾雜各種顏色。若伴隨熱氣,排泄物可能偏黃偏紅,熱氣過盛時,可能會轉變為膿血。若是寒氣,排泄物可能偏白,寒氣過盛時,可能會轉為青黑色。這些通常都是因為飲食沒有節制,冷熱不調,導致胃氣虛弱,進而產生的變化。

5. 痢方

桃花湯(《金匱》),下痢便膿血者,此湯主之。

赤石脂(一斤,一半銼,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此治下焦滑脫之痢。

白頭翁湯(《金匱》),熱痢下重者,此湯主之。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再服。

紫參湯(《金匱》),下痢肺痛,此湯主之。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納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紫參疑即燭上染紅色者。

訶黎勒散(《金匱》),治氣痢。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甘草瀉心湯(《傷寒論》),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痢日數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中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此湯主之。

甘草(四兩,炙),黃芩,乾薑(各三兩),半夏(半升),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此治上焦不和之痢。

黃芩湯(《傷寒論》),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痢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若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黃芩(三兩),甘草,芍藥(各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此熱痢之主方。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傷寒論》)

即前方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煎服法同。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傷寒論》)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瀉心湯以下四方,皆以黃芩為主而因證加減。此痢疾之正方也。

赤石脂禹餘糧湯(《傷寒論》),傷寒服湯藥,下痢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痢不止,醫以理中湯與之,痢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痢在下焦,此湯主之。

赤石脂(碎),禹餘糧(碎,各一斤)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下焦乃大腸之底也。

雄黃丸

《夷堅甲志》云:昔虞丞相自渠州被召,途中冒暑得疾,泄瀉連月,夢壁間有韻語方一紙,讀之數遍,其詞曰:毒暑在脾,濕氣連腳,不泄則痢,不痢則瘧,獨煉雄黃,蒸餅和藥,甘草作湯,服之安樂,別作治療,醫家大錯。如方製藥,服之遂愈。此方治暑毒痢。

柴胡加芒硝湯(《傷寒論》),治傷寒,胸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痢。先以小柴胡解外,後以此主之。

即柴胡湯方加芒硝二兩。

上先煮柴胡湯,去滓,納芒硝。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瓜蔞散,治五色痢,久不愈者。

瓜蔞(一個,以炭火煨存性,蓋地上出火毒)

上研細,溫酒服盡。

療熱毒痢血片臍下絞刺痛方(《外臺》)

升麻,地榆,茜草,黃連(各六分),犀角(四分),生地(八分),梔子,薤白,香豉(各二合)

上九味,水六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三服,日再。此血痢之主方。

主赤白痢方(《外臺》)

黃連(二兩),阿膠(四片)

上二味,以酒二升,合黃連煎十五沸,去滓,然後納阿膠令烊,溫服三升。此治血熱之痢。

療五疳蒸下痢方(《外臺》)

苦參,青葙,甘草(炙,各三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灌即愈。凡蒸,但服地汁即差。此兼治蟲。

薤白湯(《活人書》),傷寒下痢如爛肉汁,赤白帶下,伏氣腹痛,諸熱毒,並皆治之。

豉(半斤,綿裹),薤白(一把),梔子(七枚,大者破之)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升半,先煮梔子十沸,下薤白,煎至二升許,下豉,煎取一升二合,去滓。每服一湯盞。

訶黎勒丸(《局方》),治腸胃積寒,久痢純白,或有青黑,日夜無度。

肉豆蔻(去皮),木香,乾薑(泡,各二十兩),縮砂仁,訶黎勒皮,川烏頭(泡,去皮臍),白礬(煅,各二十分),龍骨(洗),赤石脂(各八十兩)

上為末,用粟米飯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粟米飲下,食前服。甚者可倍加丸數。此溫澀之劑。

葛根湯,葛根黃芩黃連湯,當歸四逆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四逆散,四逆湯,白通加豬膽汁湯,白通湯,四逆加人參湯,通脈四逆湯,豬膚湯,陽毒升麻湯,以上十三方俱見傷寒門。生薑瀉心湯,見嘔吐門。烏梅丸,方見蟲門。威喜丸,方見通治。此方《和劑》名感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