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八 (13)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3)

1. 小兒方

即四物、四君子二湯合服。

十全大補湯,治氣血虛熱,或因病後惡寒發熱,或自汗盜汗,食少體倦,或發熱作渴,頭痛眩暈等症。即八珍湯加黃耆、肉桂。

六君子湯,治脾胃虛弱,體瘦面黃,或久患瘧痢,不思乳食,或嘔吐泄瀉,飲食不化,或時患飲食停滯,或母有前症,致兒為患。

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陳皮,半夏,甘草(炙,各一錢)

上每服二三錢,薑棗水煎。

補中益氣湯,治中氣不足,困睡發熱,或元氣虛弱,感冒風寒諸症,或乳母勞役發熱,致兒為患。

黃耆(炙),人參,白朮(炒),甘草(炙),當歸,陳皮(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二分)

上八味,加薑棗水煎。

香砂助胃膏,治胃寒吐瀉,乳食不化。

人參,白朮(炒),白茯苓(各五錢),甘草(炙),丁香(各一錢,去胃中寒),砂仁(四十粒,下氣消食),白豆蔻(十四粒,寬胃,暖脾胃,進食),肉豆蔻(四個,煨,溫中補脾,下氣運化,非比香附、陳皮之駃泄也),乾山藥(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二三丸,米飲磨化。

肥兒丸,治食積五疳,頸項結核,發稀成穗,發熱作渴等症。

黃連(炒),神麯(炒),木香(各一兩五錢),檳榔(二十個,破滯氣),肉豆蔻(二兩,泡),使君子(酒浸),麥芽(炒,各四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飲下。良久用五味異功散一服,以助胃氣。

九味蘆薈丸,治肝脾疳積,體瘦熱渴,大便不利,或瘰癧結核,耳內生瘡等症。

蘆薈,胡黃連,黃連,木香,蕪荑(炒),青皮,白雷丸,鶴蝨草(各一兩),麝香(三錢)

上為末,蒸餅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錢,空心白湯下。

木香丸,治冷疳。

木香,青黛,檳榔,肉豆蔻,麝香(各一錢半),續隨子(一兩,去油),蛤蟆(三個,燒存性)

上為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煎薄荷湯下。

胡黃連丸,治熱疳。

胡黃連,黃連(各五錢),硃砂(二錢,另研)

上為末,填入豬膽內,以線扎懸掛銚中,淡漿水煮數沸,取出研入蘆薈、麝香各二錢,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飲下。

如聖丸,治冷熱疳瀉。

使君子(取肉,一兩),胡黃連,川黃連,白蕪荑(炒,各二兩五錢),麝香(五分,另研),干蛤蟆(五個,酒煮杵膏)

上為末,以蛤蟆膏杵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煎人參湯下。

蘭香散,治鼻疳赤爛。

蘭香葉(二錢,燒灰),銅青,輕粉(各五分)

為末干貼。

白粉散,治諸疳瘡。

海螵蛸(三分),白及(二分),輕粉(一分)

上為末。先用漿水洗,拭乾貼。

蟾蜍丸,治無辜疳症,一服虛熱退,二服煩渴止,三服瀉痢愈。

白話文:

小兒方

這個方子是把四物湯和四君子湯兩種藥方合在一起服用。

十全大補湯:這個方子是治療氣血虛弱、身體發熱的。可能是因為生病後怕冷發熱,也可能是自己出汗、晚上盜汗、食慾不佳、身體疲倦、發熱口渴、頭痛暈眩等症狀。這個方子就是在八珍湯的基礎上,加上黃耆和肉桂。

六君子湯: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虛弱的,像是身體瘦弱、臉色發黃,或者長期患瘧疾、痢疾,不想吃奶,或是有嘔吐腹瀉、消化不良,或是時常有飲食停滯的現象。也可能是母親有上述症狀,導致嬰兒也跟著生病。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人參、白朮、茯苓(各八克)、陳皮、半夏、炙甘草(各四克)。

以上藥材,每次服用八到十二克,用水加薑、棗一起煎煮。

補中益氣湯:這個方子是治療中氣不足的,像是容易睏倦、發熱,或是元氣虛弱、感冒風寒等症狀。也可能是哺乳的母親因為勞累而發熱,導致嬰兒也跟著生病。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炙黃耆、人參、炒白朮、炙甘草、當歸、陳皮(各二克)、升麻、柴胡(各零點八克)。

以上八味藥材,加薑、棗用水煎煮。

香砂助胃膏:這個方子是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以及消化不良的。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人參、炒白朮、白茯苓(各二十克)、炙甘草、丁香(各四克,可以去除胃中的寒氣)、砂仁(四十粒,可以下氣幫助消化)、白豆蔻(十四粒,可以寬胃、溫暖脾胃、增進食慾)、肉豆蔻(四個,煨過,可以溫中補脾、下氣幫助消化,它的作用不像香附和陳皮那麼快)、乾山藥(四十克)。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到三丸,用米湯磨開服用。

肥兒丸:這個方子是治療食積引起的五疳病,像是頸部淋巴結腫大、頭髮稀疏如穗狀、發熱口渴等症狀。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炒黃連、炒神麯、木香(各六十克)、檳榔(二十個,可以破除滯氣)、肉豆蔻(八十克,泡過)、使君子(酒浸過)、炒麥芽(各一百六十克)。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用米湯送服。過一會兒再服用一劑五味異功散,幫助恢復胃氣。

九味蘆薈丸:這個方子是治療肝脾疳積的,像是身體瘦弱、發熱口渴、大便不通暢,或是淋巴結腫大、耳朵內生瘡等症狀。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蘆薈、胡黃連、黃連、木香、炒蕪荑、青皮、白雷丸、鶴蝨草(各四十克)、麝香(十二克)。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蒸過的餅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四到八克,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木香丸:這個方子是治療冷疳的。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木香、青黛、檳榔、肉豆蔻、麝香(各六克)、續隨子(四十克,去油)、蛤蟆(三個,燒成炭)。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煎過的薄荷湯送服。

胡黃連丸:這個方子是治療熱疳的。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胡黃連、黃連(各二十克)、硃砂(八克,另外研磨)。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填入豬膽內,用線紮好懸掛在鍋中,用淡米湯煮幾次,取出後研磨,再加入蘆薈、麝香各八克,用米飯和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用米湯送服。

如聖丸:這個方子是治療冷熱引起的疳瀉。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使君子(取肉,四十克)、胡黃連、川黃連、炒白蕪荑(各一百克)、麝香(二克,另外研磨)、乾蛤蟆(五個,用酒煮過搗成膏)。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蛤蟆膏搗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用煎過的人參湯送服。

蘭香散:這個方子是治療鼻疳紅腫潰爛的。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蘭香葉(八克,燒成灰)、銅青、輕粉(各二克)。

將藥材磨成粉末,直接塗抹在患處。

白粉散:這個方子是治療各種疳瘡的。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海螵蛸(十二克)、白及(八克)、輕粉(四克)。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先用米湯清洗患處,擦乾後再敷上藥粉。

蟾蜍丸:這個方子是治療原因不明的疳症,服用一劑可以退虛熱,服用兩劑可以止煩渴,服用三劑可以治癒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