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八 (1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1)

1. 腹痛腫脹諸症

小兒腹痛體瘦,面色㿠白,目無睛光,口中氣冷,不思飲食,或嘔利撮口,此脾土虛而寒水所侮也。若口中氣溫,面色黃白,目無睛光,或多睡惡食,或大便酸臭,此積病也。若腹脹而悶亂喘滿者,實也。若不悶亂喘滿者,脾虛也。誤下之,以致目泡腮面四肢浮腫,肚腹愈脹,因下而喘,脾氣益虛也。

脾虛不能勝腎水,隨肺氣行於四肢,如水狀,若侵浮於肺,即大喘也。若腎熱傳於膀胱,熱甚逆於脾肺,脾胃虛而不能制腎水,流走四肢,而身面皆腫。若土勝,則刑于肺,故令喘也。若口吐涎沫,或吐清水,面㿠白,心腹痛有時者,蟲痛也。與癇相似,但目不斜,手不搐也,安蟲散主之。

若腹中有癖,不食,但飲乳是也。蓋小兒病此,良由乳食不消,伏於腹中,乍冷乍熱,飲水過多,即盪滌腸胃,亡失津液,脾胃虛弱,不能傳化水穀,以致四肢羸瘦,肚腹漸大而成疳矣。

白話文:

[腹痛腫脹等症狀]

小孩如果腹部疼痛且身體消瘦,臉色蒼白,眼睛無神,嘴巴裡的氣息冰冷,不想吃東西,或者會嘔吐,口脣緊閉,這可能是因為脾臟虛弱而被寒冷的水濕侵害。如果嘴巴裡的氣息溫暖,臉色偏黃白,眼睛無神,常昏睡,厭食,或者大便有酸臭味,這可能就是積食病。如果腹部脹大且悶亂、呼吸困難、感覺飽脹,這是實證。如果不感到悶亂、呼吸困難、飽脹,那就是脾虛。

錯誤地使用瀉藥,導致眼瞼、臉頰、四肢浮腫,腹部更加脹大,並且因瀉藥導致喘息,使脾氣更虛弱。

脾虛無法控制腎臟的水濕,隨著肺氣在四肢間流動,就像水一樣,如果侵入肺部,就會引起劇烈的喘息。如果腎臟熱度傳到膀胱,熱度過高反噬脾肺,脾胃虛弱無法控制腎臟的水濕,水濕流至四肢,使全身浮腫。如果脾胃過強,就會傷害肺部,因此會引起喘息。如果口吐泡沫或清水,臉色蒼白,心腹部偶爾會痛,這可能是腸胃寄生蟲引發的疼痛。症狀類似癲癇,但眼睛不會斜視,手腳不會抽搐,可以使用安蟲散來治療。

如果腹部有硬塊,不進食,只喝奶,這可能就是小兒積食。通常小孩患有這種病,都是因為飲食消化不良,食物殘渣在腹部積聚,冷熱交錯,喝水過多,沖刷了腸胃,導致流失水分,脾胃虛弱,無法正常消化水和食物,導致四肢消瘦,腹部逐漸增大,形成疳疾。

2. 五臟雜症主治

喜汗者,厚衣臥而額汗出也。盜汗者,肌肉虛而睡中汗出也。胃虛汗者,上至項,下至臍也。六陽虛汗者,上至頭,下至項,難治。

夜啼者,小兒筋骨血脈未成而多哭,脾臟冷而痛也。當與溫中藥,或花火膏主之。若虛怯為冷所乘,則唇青。驚啼者,邪氣乘心也,當以安神丸主之。

若浴後拭臍不幹,風入作瘡,令兒撮口甚者,是脾虛也。若頻撮口,是氣不和也。

弄舌熱者,脾臟微熱,令舌絡牽緊,時時舒熱。或飲水者,脾胃虛而津液少也。兼面黃肌瘦,五心煩熱者,疳積也。大病未已而弄舌者,凶。

解顱者,生下囟門不合也。長必多愁少笑,目白精多,面色㿠白,或體消瘦,皆腎虛也。

胎肥者,生下豐厚,目睛粉紅,大便乾難,時出涎水。

胎熱者,生下有血色,時叫哭,身熱淡黃,目睛多赤,大便色黃,急欲食乳,並用浴體法主之。

胎怯者,生下面白,肌肉瘦弱,大便白水,身無血色,硬氣多噦,亦用浴體法。

急欲乳不能食者,此風邪由臍而蘊熱心脾,致舌厚唇燥,不能吮乳也。

龜胸龜背者,由兒生下風客於脊,入於骨髓,致成龜背。若肺熱脹滿,攻於胸膈,即成龜胸,並用龜尿,點其骨節自愈。取尿法,用青蓮葉,安龜在上,用鏡照之,其尿自出。

失音,吐瀉或大便後,雖有聲而不能言,又能咽物者,非失音,此腎怯不能上接於陽也。凡口噤不止,則失音語遲。

若大病後身目皆黃者,黃病也。身病背強,大小便澀,一身盡黃,小便黃赤,此黃疸也,瀉者難治。若百日,或半年,不因病而身黃者,胃熱胎疸也。若淡黃兼白者,胃怯也。

長大不行,行則腳軟。齒久不生,生則不固;發久不生,生則不黑,皆胎弱。

白話文:

[對於五臟各種複雜病症的治療]

容易出汗的人,即使穿著厚重的衣服躺著,額頭也會冒汗。在睡覺中因為肌肉虛弱而出汗的,被稱為盜汗。胃虛導致的汗,範圍從頸部到肚臍。六陽虛導致的汗,範圍從頭部到頸部,這種情況比較難治。

夜晚啼哭的小孩,通常因為筋骨血脈尚未完全發育,經常哭泣,可能是脾臟受寒而疼痛。應使用溫中藥或花火膏來治療。如果因為虛弱膽怯導致受寒,嘴脣會變青。驚嚇啼哭,是由於心臟受到邪氣影響,應該使用安神丸來治療。

如果洗澡後肚臍沒有擦乾,風邪進入形成瘡,讓小孩咬緊牙關,這是脾虛的表現。如果經常咬緊牙關,這表示體內氣血不調和。

舌頭活動頻繁且熱的人,可能是脾臟微熱,使舌頭的神經繃緊,偶爾會舒緩熱度。或者,如果喝水的人,可能是脾胃虛弱,體內津液不足。如果臉色黃,肌肉消瘦,手腳心煩熱,這可能就是疳積病。如果在大病未癒時舌頭活動頻繁,預示病情不妙。

解顱,指的是嬰兒出生時頭頂的囟門未閉合。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常憂鬱少笑,眼睛多白眼珠,臉色蒼白,或者身體消瘦,這些都是腎虛的表現。

胎兒過胖,出生時體態豐厚,眼睛呈粉紅色,大便乾硬,經常流口水。

胎兒體熱,出生時皮膚有血色,常哭鬧,身體泛淡黃色,眼睛常呈紅色,大便黃色,急著想吃奶,可用沐浴法來治療。

胎兒虛弱,出生時臉色蒼白,肌肉消瘦,大便像白水,皮膚無血色,容易打嗝,也可用沐浴法來治療。

急著吃奶但無法進食,這可能是風邪從肚臍進入,導致心脾熱氣聚集,舌頭腫脹,嘴脣乾燥,無法吸吮母乳。

龜胸龜背,是因為新生兒脊椎受到風邪侵襲,風邪進入骨髓,造成背部隆起如龜殼。如果肺熱導致胸部脹滿,影響到胸膈,就會形成龜胸,可以使用龜尿點滴在骨節上治療。取得龜尿的方法,是把龜放在青蓮葉上,用鏡子照射它,龜尿就會自然流出。

失音,嘔吐或腹瀉後,雖然能發出聲音,卻無法說話,但仍然能吞嚥食物,這不是真正的失音,而是腎臟虛弱,無法向上接觸陽氣。一般來說,如果嘴閉得非常緊,就會失音,而且說話會遲緩。

如果大病後,身體和眼睛都變黃,這是黃疸病。身體僵硬,大小便困難,全身泛黃,小便呈黃色或紅色,這是黃疸病,如果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治療起來會更困難。如果一百天或半年,不是因為生病,但身體變黃,這可能是因為胃熱導致的胎疸。如果皮膚泛淡黃色,伴隨白色,這可能是胃部虛弱。

孩子長大後,走路仍然不穩,走路時腳軟。牙齒遲遲不長,長出來又不牢固;頭髮遲遲不長,長出來又不黑,這些都是胎兒發育不良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