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卷一 (15)
卷一 (15)
1. 通治方
蘇合香油(五錢,入安息香內),安息香(一兩,另為末,用無灰酒半斤熬膏),丁香,青木香,白檀香,沉香,蓽茇,香附子,訶子(煨、取肉),烏犀(鎊),硃砂(水飛,各一兩),薰陸香,片腦(研,各五錢),麝香(七錢半)
上為細末,入安息香膏,煉蜜和劑,圓如芡實大。每四丸,空心用沸湯化下,溫酒下亦得。此辟邪驅穢之聖方。惟冰、麝大多,宜減大半。
瓊玉膏(申先生方),治虛勞乾咳。
生地黃(四斤,若取鮮生地汁須用十斤),白茯苓(十二兩),白蜜(二斤),人參(六兩,有加沉香、血珀粉各一錢五分)
上以地黃汁同蜜熬沸,用絹濾過,將參、茯為細末,入前汁和勻,以磁瓶用綿紙十數層加箬葉封瓶口,入砂鍋內,於長流水沒瓶頸,桑柴火煮三晝夜,取出,換紙紮口,以蠟封固,懸井中,一日取起,仍煮半日。湯調服。此方別本製法各殊,此為血症第一方。按:干淮生地四斤浸透,可取自然汁一斤,若浙地則十斤只取自然汁一斤,須三十斤方可配諸藥。故修合之法。
當隨時隨地變通也。
大活絡丹(《聖濟》),治一切中風癱瘓,痿痹痰厥,拘攣疼痛,癰疽流注,跌撲損傷,小兒驚癇,婦人停經。
白花蛇,烏稍蛇,威靈仙,兩頭尖(俱酒浸),草烏,天麻(煨),全蠍(去毒),首烏(黑豆水浸),龜板(炙),麻黃,貫仲,炙草,羌活,官桂,藿香,烏藥,黃連,熟地,大黃(蒸),木香,沉香(以上各二兩),細辛,赤芍,沒藥(去油,另研),丁香,乳香(去油,另研),殭蠶,天南星(薑製),青皮,骨碎補,白蔻,安息香(酒熬),黑附子(制),黃芩(蒸),茯苓,香附(酒浸,焙),元參,白朮(以上各一兩),防風(二兩半),葛根,虎脛骨(炙),當歸(各一兩半),血竭(另研,七錢),地龍(炙),犀角,麝香(另研),松脂(各五錢),牛黃(另研),片腦(另研,各一錢五分),人參(三兩)
上共五十味為末,蜜丸如桂圓核大,金箔為衣。陳酒送下。頑痰惡風,熱毒瘀血入於經絡,非此方不能透達。凡治肢體大證必備之藥也。方書亦有活絡丹,只用地龍、乳香等四五味。此乃治藜藿人實邪之方,不堪用也。
紫雪(《局方》),療腳氣,口中生瘡,狂易叫走,瘴疫毒厲卒死,溫瘧五屍五注,心腹諸疾㽲痛,及解諸熱毒藥,邪熱卒黃等症,並解蠱毒鬼魅,野道熱毒。又治小兒驚癇百病。
黃金(一百兩),寒水石,磁石,石膏,滑石(各三斤),以上並搗碎,用水一斛,煮至四斗,去滓,入下藥:羚羊角屑,犀角屑,青木香,沉香(各五斤),丁香(一兩),元參,升麻(各一斤),甘草(八兩,炙),以上入前藥汁中,再煮取一斗五升,去渣入下藥:朴硝(十斤),硝石(四斤),二味入前藥汁中,微火上煎,柳木篦攪不住手,候有七升,投入木盆中,半日欲凝,入下藥:麝香當門子(一兩二錢半),硃砂(三兩)
白話文:
[通治方]
蘇合香油丸:
將蘇合香油(約19毫升,加入安息香內),安息香(約37.5克,另外磨成粉,用不含灰燼的酒約250毫升熬成膏狀),丁香、青木香、白檀香、沉香、蓽茇、香附子、訶子(煨過,取肉)、烏犀角(磨粉)、硃砂(用水淘洗過的,各約37.5克),薰陸香、冰片(磨粉,各約19毫升),麝香(約28毫升)。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安息香膏中,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均勻,搓成芡實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四丸,用滾燙的開水化開服用,用溫酒送服也可以。這是辟邪驅除穢氣的聖方。只是冰片和麝香用量較大,應該減少一半以上。
瓊玉膏:
(申先生的配方),治療虛勞引起的乾咳。
生地黃(約2000克,如果要用新鮮生地汁,需要用到5000克),白茯苓(約450克),白蜜(約1000克),人參(約225克,有的會加入沉香粉和血珀粉各約5.6毫升)。
將生地黃汁與蜂蜜一同熬煮至沸騰,用絹布過濾,將人參、白茯苓磨成細末,加入之前的汁液中攪拌均勻,裝入磁瓶中,用十數層棉紙加上箬葉封住瓶口,放入砂鍋中,置於長流水中使水淹沒瓶頸,用桑木柴火煮三天三夜,取出後,換紙紮緊瓶口,用蠟封固,懸掛在井中,一天後取出,再煮半天。用湯匙調服。這個配方其他版本製作方法各有不同,這個是治療血症的第一方。按照:將乾燥的淮生地四斤浸透,可以取得自然汁約500毫升,如果是浙江產的生地,則十斤只能取自然汁約500毫升,需要三十斤才能配製此藥。所以製作方法應該隨時隨地靈活變通。
大活絡丹:
(出自《聖濟總錄》),治療各種中風癱瘓、肢體麻木、痰厥、筋脈拘攣疼痛、癰疽流注、跌打損傷、小兒驚風癲癇、婦女停經。
白花蛇、烏梢蛇、威靈仙、兩頭尖(都用酒浸泡)、草烏、天麻(煨過)、全蠍(去除毒性)、何首烏(用黑豆水浸泡)、龜板(炙烤過)、麻黃、貫仲、炙甘草、羌活、官桂、藿香、烏藥、黃連、熟地、大黃(蒸過)、木香、沉香(以上各約75克),細辛、赤芍、沒藥(去除油脂,另外研磨)、丁香、乳香(去除油脂,另外研磨)、殭蠶、天南星(用薑汁炮製過)、青皮、骨碎補、白蔻、安息香(用酒熬製)、黑附子(炮製過)、黃芩(蒸過)、茯苓、香附(用酒浸泡後烘焙)、元參、白朮(以上各約37.5克),防風(約94克),葛根、虎脛骨(炙烤過)、當歸(各約56克),血竭(另外研磨,約26毫升),地龍(炙烤過)、犀角、麝香(另外研磨)、松脂(各約19毫升),牛黃(另外研磨)、冰片(另外研磨,各約5.6毫升),人參(約112克)。
將以上共五十味藥材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桂圓核般大小的藥丸,用金箔包裹。用陳酒送服。頑固的痰、惡風、熱毒瘀血進入經絡,不是這個方子不能夠疏通。凡是治療肢體的大病,必須要準備這個藥。其他的醫書也有活絡丹,只用地龍、乳香等四五味藥。這是治療平民百姓的輕微疾病的方子,不堪大用。
紫雪:
(出自《局方》),治療腳氣病、口瘡、癲狂妄語、瘴疫中毒卒死、溫瘧、各種邪氣侵入身體引起的疾病、心腹諸疾疼痛,以及解除各種熱毒藥物、邪熱引起的黃疸等症狀,同時也能解蠱毒鬼魅、野道熱毒。還能治療小兒驚風癲癇等各種疾病。
黃金(約3750克),寒水石、磁石、石膏、滑石(各約11250克),以上藥材都搗碎,用水約20升,煮到10升,去除藥渣,加入以下藥材:羚羊角屑、犀角屑、青木香、沉香(各約18750克),丁香(約37.5克),元參、升麻(各約3750克),甘草(約3000克,炙烤過),將以上藥材加入之前的藥汁中,再次煮取約7.5升,去除藥渣,加入以下藥材:朴硝(約37500克),硝石(約15000克),將這兩味藥材加入之前的藥汁中,用小火煎煮,用柳木篦子不停攪拌,等到剩下約3.5升時,倒入木盆中,半天時間將要凝固時,加入以下藥材:麝香(約47毫升),硃砂(約11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