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卷一 (13)
卷一 (13)
1. 通治方
成煉鍾乳粉(《千金翼》),主五勞七傷,咳逆上氣。治寒嗽,通音聲,明目益精,安五臟,通百節,利九竅,下乳汁,益氣補虛,療腳弱冷疼,下焦傷竭,強陰。久服延年益壽,令人有子。
鍾乳(不拘多少)
上取韶州鍾孔,顏色明淨光澤者,不拘多少。置鍾乳於金銀器中,即以大鐺著水,沉金銀器於鐺中煮之,常令如魚眼沸,水減即添,薄乳三日三夜,粗厚管者,七日七夜,候乳色變黃白即熟。如疑生,更煮滿十日,最佳。出金銀器,中更著清水,更煮經半日許,即出之,水色清不變則止。
即於磁缽中,用玉槌著水研之,每日著水攪令勻,勿使著槌缽,勿使纖塵入內,研覺乾澀,即更添水,常令如稀米泔狀。乳細者,皆浮在上,粗者,沉在下,復繞槌缽四邊研之,狀若乳汁,研指上如書中白魚膩即成,澄取曝乾。每服秤半兩,分為三服,用溫酒調下,空腹服。
更量病輕重加減服之,亦可和為丸服之。此鎮心強腎之聖藥,唐人最重之。
玉霜圓(《局方》),治真氣虛憊,下焦傷竭,臍腹弦急,腰腳疼痛,精神困倦,面色枯槁,或亡血盜汗,遺瀝失精,二便滑數,肌消陽痿。久服續骨聯筋,秘精堅髓,安魂定魄,輕身壯陽。
白龍骨(一斤,細搗羅,研,水飛三次,曬乾,用黑豆一斗,蒸一伏時,以夾絹袋盛,曬乾),牡蠣(火煅成粉),紫稍花(如無,以木賊代之,各三兩),牛膝(酒浸炙乾,秤),磁石(醋淬七次),紫巴戟(穿心者),澤瀉(酒浸一宿,炙),石斛(炙),硃砂(研飛),肉蓯蓉(去皮,酒浸一宿,炙乾,各二兩),茴香(微炒),肉桂(去皮,各一兩),菟絲子(酒浸一伏時,蒸,杵為末),鹿茸(半兩,酒浸一伏時,慢火炙脆),韭子(微炒,五兩),天雄(十兩,酒浸七日,掘一地坑,以炭燒赤,速去火,令淨,以醋二升,沃於坑,候乾,乘熱便投天雄在內,以盆合土擁之,經宿後取出,去皮臍。)
上為細末,煉酒蜜各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晚食前溫酒下。按:此藥澀精納氣,腎中陽虛者最宜。亦丹藥也。
礞石滾痰丸(《養生主論》),治實熱老痰之峻劑。虛寒者不可用。
黃芩,大黃(酒蒸,各八兩),礞石(一兩,焰硝煅過,埋地內七日),沉香(五錢,忌火)
上四味為細末,水丸川椒大,量人大小用之。用溫水一口送過,咽即仰臥,令藥徐徐而下,半日不可飲食,勿起身行動言語,待藥氣自胃口漸下二腸,然後動作飲食。服後喉間稠黏壅滯不快,此藥力相攻,故痰氣從上也。少頃,藥力至而漸逐惡物,入腹下腸,效如響應。下結痰之主方。
黑錫丹(《局方》),治脾元久冷,上實下虛,胸中痰飲。或上攻頭目,及奔豚上氣,兩脅膨脹,並陰陽氣不升降,五種水氣,腳氣上攻。或卒暴中風,痰潮上膈等症。
白話文:
通治方
鍾乳粉(出自《千金翼》):主要治療因勞累過度、七情內傷引起的各種病症,如咳嗽、氣逆上衝。能治療寒性咳嗽,使聲音清晰,明亮眼睛,補益精氣,安和五臟,疏通全身關節,暢通九竅,促進乳汁分泌,補益氣虛,治療腳部無力、寒冷疼痛,改善下焦精氣耗竭,增強陰氣。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使人容易懷孕。
- 製作方法: 取韶州出產的、顏色明亮有光澤的鍾乳石,不論多少。將鍾乳石放入金或銀製的容器中,再將此容器放入裝有水的大鍋中煮。保持水面像魚眼一樣沸騰,水減少時就添加。薄的鍾乳石煮三日三夜,粗厚的煮七日七夜,直到鍾乳石的顏色變成黃白色就熟了。如果擔心沒煮熟,可以再煮十天,效果最好。取出金銀容器,放入清水再煮約半天,如果水色清澈不變色就表示煮好了。 接著在磁缽中,用玉杵加水研磨鍾乳石,每天加水攪拌均勻,不要讓杵接觸缽底,也不要讓灰塵進入。研磨時如果感覺乾澀,就再加水,保持像稀米湯一樣的狀態。研磨時,細的鍾乳石粉會浮在上面,粗的會沉在下面,要沿著缽壁四周研磨,直到研磨的粉末像乳汁一樣,用手指觸摸像書頁上的白魚油脂般光滑才算完成,然後沉澱取上層液體,曝曬乾燥。
-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半兩(約15克)粉末,分三次,用溫熱的酒調服,空腹服用。 可以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用量,也可以做成藥丸服用。這是鎮定心神、強壯腎臟的良藥,唐朝人非常重視它。
玉霜丸(出自《局方》):主要治療因真氣虛弱、下焦精氣耗竭引起的各種病症,如臍腹部緊繃、腰腿疼痛、精神疲憊、面色枯槁,或失血盜汗、遺精滑泄、大小便次數增多、肌肉消瘦、陽痿等。長期服用可以接續斷骨,連接筋脈,使精氣充足、骨髓堅固,安定魂魄,使身體輕盈強壯。
- 藥材組成: 白龍骨(一斤,搗碎磨成粉,用水淘洗三次,曬乾,用一斗黑豆蒸一次,用絹袋裝好,曬乾),牡蠣(火煅成粉),紫梢花(如果沒有,可以用木賊代替,各三兩),牛膝(用酒浸泡後烤乾,稱量),磁石(用醋淬煉七次),紫巴戟(選擇中心有孔的),澤瀉(用酒浸泡一晚後烤乾),石斛(烤乾),硃砂(磨成粉末),肉蓯蓉(去掉皮,用酒浸泡一晚後烤乾,各二兩),茴香(稍微炒過),肉桂(去掉皮,各一兩),菟絲子(用酒浸泡一次後蒸,搗成末),鹿茸(半兩,用酒浸泡一次後用小火烤脆),韭菜子(稍微炒過,五兩),天雄(十兩,用酒浸泡七天,挖一個地坑,用炭火燒紅,迅速移開火,清理乾淨,倒入二升醋在坑內,等醋乾後,趁熱將天雄投入坑內,用盆蓋好,再用土封住,過夜後取出,去掉皮和臍部)。
-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和酒各一半,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或晚飯前用溫酒送服。
- *說明:*此藥具有收澀精氣、固腎陽的作用,最適合腎陽虛的人服用,也屬於丹藥類。
礞石滾痰丸(出自《養生主論》):主要治療因實熱引起的頑固老痰,虛寒體質的人不可使用。
- 藥材組成: 黃芩,大黃(用酒蒸過,各八兩),礞石(一兩,用焰硝煅燒後埋入地下七天),沉香(五錢,忌火)。
- 製作方法: 將以上四種藥材磨成細末,用水做成如川椒大小的藥丸,用量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 服用方法: 用一口溫水送服,吞下後立即仰臥,讓藥物慢慢向下移行。半天內不可進食、起身、走動或說話,等藥氣從胃逐漸下行到腸道後,再活動和飲食。服藥後喉嚨感覺黏膩不適,是因為藥力正在攻痰,所以痰氣向上湧。過一會,藥力會逐漸將痰等穢物排出,進入腹部和腸道,效果明顯。此藥為治療結痰的主要藥方。
黑錫丹(出自《局方》):主要治療因脾胃虛寒引起的久病體虛、上實下虛、胸中有痰飲,或痰上攻頭目,以及奔豚(氣體上衝)、兩脅脹痛,以及陰陽二氣升降失調、五種水腫、腳氣上衝,或突發中風、痰阻膈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