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傷寒論》

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名曰霍亂。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屬陽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

白話文:

**問題:**霍亂是什麼樣的疾病?

回答: 嘔吐和腹瀉,稱為霍亂。

問題: 發熱、頭痛、全身疼痛、畏寒、嘔吐腹瀉的疾病是什麼?

回答: 這稱為霍亂。從嘔吐腹瀉開始,腹瀉停止,又再次發熱。傷寒脈搏細澀的,本是霍亂,現在是傷寒,已經過了四五天,轉入陰經後上行轉為陰,必定腹瀉。原本嘔吐腹瀉的,無法治療。如果想排便,卻排不出氣,又沒有腹瀉,屬於陽明經問題,大便一定會乾結,十三天後會痊癒。

所以然者,經盡故也。下利後,當便鞕,鞕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復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也。此霍亂是傷寒變症,與霍亂本症微別。

白話文:

這是因為陽明經的津液已經耗盡。腹瀉後,應該立即服用補陽氣的藥物,這樣才能讓患者能吃東西並逐漸康復。現在患者不能吃東西,反而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才能吃一點,再過一段時間後才能多一點,過一天後才能痊癒。如果不能痊癒,說明不屬於陽明經的病變。

吐瀉後發汗,脈象平穩略微煩躁,是因為新生的津液不足,無法承受穀氣所致。這個霍亂是傷寒的變症,與真正的霍亂症狀略有不同。

2. 《病源》

霍亂者,由人溫涼不調,陰陽清濁二氣,有相干亂之時。其亂在於腸胃之間者,因遇飲食而變,發則心腹絞痛。其有先心痛者,則先吐。先腹痛者,則先利。心腹並痛者,則吐利俱發。挾風而實者,身發熱,頭痛體疼而復吐利。虛者,但吐利心腹刺痛而已。

白話文:

霍亂是由於人體溫涼失調,陰陽精氣混濁,相互幹擾而引起的。這種幹擾發生在腸胃之間,會因為飲食而誘發,發作時心腹絞痛。如果先心痛,就會先嘔吐;如果先腹痛,就會先腹瀉。如果心腹同時疼痛,就會同時嘔吐腹瀉。如果伴有風邪而實證,會發熱、頭痛、全身痠痛,並反覆嘔吐腹瀉。如果虛證,只會有嘔吐腹瀉和心腹刺痛。

亦有飲酒食肉,腥膾生冷過度,因居處不節,或露臥濕地,或當風取涼,而風冷之氣歸於三焦,傳於脾胃,脾胃得冷則不磨,不磨則水穀不消化,亦令清濁二氣相干,脾胃虛弱,便則吐利,水穀不消,則心腹脹滿,皆成霍亂。霍亂脈大可治,微細不可治。亂吐下,脈微遲,氣息劣,口不欲言者,不可治。

白話文:

此外,過度飲酒吃肉,食用生冷腥味食物,居住環境不注意,或睡在潮濕的地方,或因貪涼而吹風受寒,導致風寒之氣進入三焦,傳到脾胃,脾胃受寒就會失去消化能力,食物不能消化,這會導致清濁之氣混雜,脾胃虛弱,那麼就會出現嘔吐或腹瀉,如果食物不能消化,就會造成心腹脹滿,這些都會導致霍亂。霍亂脈象強健可以治療,脈象細微不能治療。如果出現劇烈嘔吐腹瀉,脈象微弱緩慢,呼吸困難微弱,不想說話的,不能治療。

此霍亂之正病,言之最詳。乾霍亂者,是冷氣搏於腸胃,致飲食不消,但腹滿煩亂,絞痛短氣,其腸胃先挾實,故不吐利,名為乾霍亂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詳述了霍亂的病理。乾霍亂是由寒氣侵入腸胃,導致食物無法消化,腹部脹滿煩悶,絞痛氣促。由於腸胃先被實邪阻塞,所以不會嘔吐腹瀉,這就是乾霍亂。

霍亂而轉筋者,由冷氣入於筋故也。冷入於足之三陰三陽,則腳轉筋。入於手之三陰三陽,則手轉筋。隨冷所入之筋,筋則轉。轉者,皆由邪冷之氣,擊動其筋而移轉也。

白話文:

當人得了霍亂之後出現抽筋的情況,是因為寒邪進入筋肉所致。寒邪進入腳上的三陰三陽經,就會引起腳抽筋;寒邪進入手上的三陰三陽經,就會引起手抽筋。寒邪進入哪條筋肉,哪條筋肉就會抽搐。筋肉之所以抽搐,都是因為邪寒之氣衝擊並移動了筋肉。

按:轉筋之病,《金匱》有雞屎白散一方,附腳氣條下。而轉筋之症不一,有平時常轉筋者,有霍亂而轉筋者,並有轉筋入腹者,當用木瓜吳茱萸等藥,及外治湯熨之法,以備選擇。

白話文:

註解:有關抽筋的疾病,《金匱要略》中記載了一個名為「雞屎白散」的方劑,收錄於「腳氣」條目中。而抽筋的症狀並不相同,有平時經常抽筋的,也有因為霍亂而抽筋的,還有抽筋部位延伸到腹部的。此時應使用木瓜、吳茱萸等藥物,以及外敷藥湯或熨燙的方法,以備選擇應用。

3. 霍亂轉筋方

五苓散,霍亂頭痛發熱,多欲飲水者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二方俱《傷寒論》,見通治。

白話文:

五苓散:適用於霍亂、頭痛、發熱,患者口渴想喝很多水的情況。

理中丸:適用於寒氣過多、不口渴的情況。

這兩個方子都記載在《傷寒論》中,用於治療相關症狀。

理中丸,此是寒霍亂之方,百不得一者也。誤用者,害不旋踵。

加減法: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服。

白話文:

調整用量法:

  • 如果臍帶向上拉緊,表示腎氣活躍,去掉白朮,加入肉桂四兩。
  • 吐的次數太多,去掉白朮,加入生薑三兩。
  • 腹瀉次數太多,仍然使用白朮。
  • 心悸不安,加入茯苓二兩。
  • 口渴需要喝水,加入白朮,足前重四兩半。
  • 腹中疼痛,加入人參,足前重四兩半。
  • 體質偏寒,加入乾薑,足前重四兩半。
  • 腹脹,去掉白朮,加入附子一枚。

服用注意事項:

  • 服用湯藥後過一段時間,喝下一升左右的熱粥。
  • 讓身體微微溫暖,但不要掀開衣服。

霍亂轉筋入腹方(《千金》)

作極鹹鹽湯,於糟中暖漬之則瘥。

又方,以醋煮青布㩉腳膝,冷復易之。

又方(《千金翼》),治霍亂轉筋。兩臂及腳、胸、脅諸轉筋並主之。

香薷一把,水煮令極濃,服二三升,即瘥。青木香亦佳。

白話文:

使用一把香薷,與水煮到非常濃稠,服用兩到三升,會立刻痊癒。青木香也可以。

廣濟高良薑湯(《外臺》),治霍亂吐痢,轉筋入腹。

高良薑(四兩),桂心(四兩)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此亦治寒霍亂之方。

霍亂轉筋入腹方(《外臺》)

木瓜子、根皮,合煎湯服之。

茱萸湯(《外臺》),療霍亂轉筋不止。

吳茱萸(一升),甘草,乾薑(各二兩,泡),蓼子(一把),亂髮(一兩,燒),桂心(二兩)

白話文:

吳茱萸(1 升) 甘草、乾薑(各 2 兩,泡) 蓼子(一把) 亂髮(1 兩,燒) 桂心(2 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三合,去滓,分溫三服。

灸法(《外臺》),以手䃈所患腳大母指,當腳心急筋上七壯。

又灸當足大母指聚筋上七壯。

又灸足大母指下約中一壯。又灸湧泉。入腹者,灸臍左二寸,十四壯。又灸股中大筋上陰一寸。轉筋四逆者,灸兩乳根黑際,各一壯。轉筋欲死者,灸臍上一寸,十四壯。

白話文:

再灸足部大拇指下方約一拳處一壯。再灸湧泉穴。對於腹部疼痛,灸肚臍左側二寸,十四壯。再灸大腿內側大筋上陰一寸處。對於手腳抽筋,灸兩乳根部黑緣處,各一壯。對於抽筋嚴重者,灸肚臍上方一寸,十四壯。

藿香正氣散(《局方》)益元散河間)蘇合香丸《局方》)香薷飲《局方》),俱見通治。

白話文:

藿香正氣散(《局方》)、益元散(《河間》)、蘇合香丸(《局方》)、香薷飲(《局方》),這些方劑都記載在治療疫病的經典方書中。

4. 《金匱》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一作痙。余同。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痓。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痓,為難治。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夫風病,下之則痓,復發汗,必拘急。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若發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即惡寒甚。

白話文:

太陽病

  • 發燒但無汗,反而怕冷的,叫「剛痙」。
  • 發燒出汗,不畏寒的,叫「柔痙」。
  • 發燒,脈搏緩慢而細微的,叫「痙」,難以治療。
  • 太陽病因出汗過多而引起的痙。
  • 風邪引起的疾病,下瀉會導致痙。再次發汗,會肌肉拘急。
  • 長瘡的患者,即使身體疼痛,也不可發汗。出汗會導致痙。
  • 身體發熱、手腳冰涼、頸項僵硬、惡寒,有時頭熱面赤、眼睛發紅、頭部晃動、突然口不能動、背部弓起的,是痙病。
  • 如果讓患者發汗,寒氣和濕氣會結合,外表會更虛弱,惡寒會更加嚴重。

發其汗已,其脈如蛇。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痓。夫痓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痓病有灸瘡難治。太陽病,其症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反沉遲,此為痓。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多,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痓。痓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介齒。

白話文:

原文:

發其汗已,其脈如蛇。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痓。夫痓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痓病有灸瘡難治。太陽病,其症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反沉遲,此為痓。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多,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痓。痓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介齒。

發汗後,他的脈搏像蛇一樣細滑。腹部突然脹大的人,是快好的徵兆,脈搏和以前一樣。反覆出現伏弦脈的人是中風。中風的脈搏,按起來緊繃如弦,直上直下地跳動。中風病如果有灸瘡,很難治療。太陽病,症狀齊全,身體強壯,但脈搏反而沉細遲緩,這是中風的徵兆。太陽病,沒有出汗,但小便卻很多,氣息上衝到胸部,嘴巴緊閉說不出話來,將會發展成頑固的中風。中風發作時,胸部脹滿,嘴巴緊閉,躺不下,腳抽筋劇烈,牙齒會咬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