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

1. 諸疸方

茵陳蒿湯(《金匱》),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此湯主之。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納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硝石礬石散(《金匱》),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此方主之。

硝石,礬石(燒,等分)

上二味為散。以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候也。

梔子大黃湯(《金匱》),酒黃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此方主之。

梔子(十四枚),大黃(一兩),枳實(五枚),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桂枝加黃耆湯(《金匱》),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此方主之。亦主治黃汗。

桂枝,芍藥,甘草(各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黃耆(二兩)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須臾,飲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取微汗。不汗更服。

豬膏發煎(《金匱》),諸黃主之。

豬膏(半斤),亂髮(如雞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出。

茵陳五苓散(《金匱》),黃疸主之。

茵陳蒿末(一錢),五苓散(五分)

上二味和。先食飲方寸匕,日三服。此利小便之法。

大黃硝石湯(《金匱》),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下之。

大黃,黃柏,硝石(各四兩),梔子(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納硝,更煮取一升。頓服。黃疸變成滿者最多。此方乃下法也。

麻黃醇酒湯(《千金》),治黃疸。

麻黃(三兩)

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頓服盡。冬月用酒,春月用水。

黃疸方(《千金翼》),治身目皆黃,皮肉麴塵出。

茵陳(一把),梔子(二十四枚),石膏(一斤)

以水五升,煮二味取二升半,去渣,以猛火燒石膏令赤,投湯中。沸定,服一升,覆取汗,周身以粉粉之,不汗更服。燒石膏之義甚精妙。

赤苓散(《千金翼》),主黑疸,身皮大便皆黑。

赤小豆(三十枚),茯苓(六銖,切),雄黃(一銖),瓜丁(四銖),女萎(六銖),甘草(二銖,炙)

以水三升,煮豆、茯苓取八合,搗四味為散。和半錢服之,須臾當吐,吐則愈。亦主一切黃。

寒水石散(《千金翼》),主肉疸飲少,小便多,白如泔色,此病得之從酒。

白話文:

諸疸方

茵陳蒿湯:《金匱要略》記載,治療因飲食不節引起的黃疸(谷疸)。症狀包括寒熱交替、食慾不振、進食後頭暈、心胸煩悶,久而久之皮膚變黃。此方主治此症。

組成: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

用法:用水一斗,先煎茵陳蒿至減六升,再加入梔子、大黃,煎至三升,去渣服用。分三次溫服,小便應通暢,尿液如皂角汁,顏色鮮紅。一夜後腹部減輕,黃疸隨小便排出。

硝石礬石散:《金匱要略》記載,治療黃疸伴有午後發熱,卻畏寒的症狀,此為女性勞累所致。症狀包括膀胱脹痛、少腹脹滿、全身皮膚發黃、額頭發黑、腳底發熱,形成黑疸。腹部脹滿如水,大便發黑,時而稀溏,這是女性勞累導致的黃疸,並非水腫。腹部脹滿者難治,此方主治。

組成:硝石、礬石(煅燒,等分)。

用法:研為細末,用大麥粥汁調服,每次方寸匕(約一湯匙),一日三次,病情會隨著大小便排出,小便顏色正常轉為黃色,大便顏色正常轉為黑色,即為痊癒。

梔子大黃湯:《金匱要略》記載,治療因飲酒引起的黃疸(酒黃疸),症狀包括心煩懊惱,或伴有發熱疼痛。

組成:梔子(十四枚)、大黃(一兩)、枳實(五枚)、豉(一升)。

用法:用水六升,煎至二升,分三次溫服。

桂枝加黃耆湯:《金匱要略》記載,治療各種黃疸,但著重於利小便。如果脈象浮,應先用汗法治療,此方主治,也主治黃汗。

組成:桂枝、芍藥、甘草(各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黃耆(二兩)。

用法:用水八升,煎至三升。溫服一升,稍後,服用熱稀粥一升多,以增強藥效。溫暖覆蓋,微微出汗即可。不出汗則繼續服用。

豬膏發煎:《金匱要略》記載,治療各種黃疸。

組成:豬膏(半斤)、亂髮(如雞蛋大小,三枚)。

用法:將亂髮加入豬膏中煎煮,頭髮溶解,藥成。分二次服用,黃疸隨小便排出。

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記載,治療黃疸。

組成:茵陳蒿末(一錢)、五苓散(五分)。

用法:二藥混合,飯前服用,每次方寸匕,一日三次。此法利小便。

大黃硝石湯:《金匱要略》記載,治療黃疸伴有腹部脹滿,小便不利且顏色發紅,自汗出,這是表證和裡實證兼見,需攻下治療。

組成:大黃、黃柏、硝石(各四兩)、梔子(十五枚)。

用法:用水六升,煎至二升,去渣,加入硝石,再煎至一升。一次服用。黃疸發展到腹部脹滿者最多見,此方為攻下之法。

麻黃醇酒湯:《千金方》記載,治療黃疸。

組成:麻黃(三兩)。

用法:用好酒五升,煎至二升半,一次服用。冬季用酒,春季用水。

黃疸方:《千金翼方》記載,治療全身和眼白都發黃,皮膚粗糙如糠。

組成:茵陳(一把)、梔子(二十四枚)、石膏(一斤)。

用法:用水五升,煎茵陳、梔子至二升半,去渣,用猛火煅燒石膏至赤色,放入藥湯中。沸騰後,服用一升,覆蓋取汗,全身塗抹粉末。不出汗則繼續服用。煅燒石膏的用意非常精妙。

赤苓散:《千金翼方》記載,主治黑疸,全身皮膚和大便都發黑。

組成:赤小豆(三十枚)、茯苓(六銖,切)、雄黃(一銖)、瓜蒂(四銖)、澤瀉(六銖)、甘草(二銖,炙)。

用法:用水三升,煎赤小豆、茯苓至八合,將其他四味藥研為細末。每次服用半錢,須臾即吐,吐後即愈。也主治一切黃疸。

寒水石散:《千金翼方》記載,主治肉黃疸,飲水少,小便多,小便顏色白如淘米水,此病因飲酒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