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卷六 (2)
卷六 (2)
1. 蟲方
上十味,搗篩蜜丸。以飲及酒,空腹服二七丸,日再服。
療百蟲方(《外臺》)
石榴皮(東引者一握,去瘡皮),檳榔(七枚)
上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欲服時,先嚼鹿脯咽汁,即進之,每月一二三日,吃藥必瘥,以蟲頭向上。月三五以後不效,以蟲頭向下也。服藥前一日,莫食。其蟲吃藥之後,或利出,或內消,皆瘥。忌食生膾、白酒、諸冷物一月餘。
鶴蝨散(《外臺》),療蛔蟲心痛。
鶴蝨二分,末,溫酢一盞,和服之,蟲當出。
胡粉丸(《外臺》),療心痛不可忍,似蛔蟲者。
生胡麻(一合),胡粉(半合,熬,搗)
上二味,先以豬肉脯一斤,空腹啖,咽汁勿咽肉,後取胡粉和胡麻搜作丸,以少清酒使成。頓服盡。十歲以上增減。忌生冷、豬血、魚、雞、蒜、醋等七日。若是蛔蟲,吐水者是也。
甘草瀉心湯(《金匱》),治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喝,此湯主之。蝕於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薰之。
甘草(四兩),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苦參湯(《金匱》)
苦參(一升),水(一斗)
煎取七升,去渣。薰洗,日三。
雄黃(《金匱》)
雄黃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燒向肛薰之。
赤小豆當歸散(《金匱》),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此湯主之。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乾),當歸
上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療心痛欲死(《外臺》)
濃搗地黃汁,和麵作冷淘,不用鹽。服一頓,蟲即出。
蕪荑散,治蟲咬心痛,欲驗之,大痛不可忍,或吐青黃綠水涎沫,或吐蟲,發有休止。
蕪荑,雷丸(各半兩),乾漆(碎研,炒煙盡,一兩)
上共為末。每服三錢,調和服。
白話文:
蟲方
將以上十種藥材搗碎過篩,加入蜂蜜做成藥丸。用酒或水送服,空腹時服用十四顆藥丸,一天服用兩次。
治療百蟲方(出自《外臺》)
取向東的石榴皮一把(去除腐爛的部分),檳榔七枚。將藥材加水兩升煎煮至剩下一半。一次性全部喝下。服藥前先嚼食鹿肉乾並吞下肉汁,接著馬上服用藥物,每月初一、初二、初三服用,藥效最好,因為這時蟲子的頭是向上的。如果過了每月初三、初五之後服用,效果就不好,因為這時蟲子的頭是向下的。服藥前一天不要進食。服藥後,蟲子可能會隨大便排出,或者在體內被消化,都能痊癒。服藥期間一個月內忌食生魚片、白酒、以及其他寒冷的食物。
鶴蝨散(出自《外臺》),治療蛔蟲引起的心痛。
取鶴蝨兩分磨成粉,用溫熱的醋一杯調和後服用,蛔蟲就會排出。
胡粉丸(出自《外臺》),治療心痛劇烈難忍,症狀像是有蛔蟲引起的。
取生胡麻一合,胡粉半合(炒過,搗碎)。先空腹吃一斤豬肉乾,吞下肉汁,不要吃肉。然後將胡粉和胡麻混合製成藥丸,用少量清酒幫助成形。一次性全部服用。十歲以上的人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藥量。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食物、豬血、魚、雞肉、大蒜、醋等七天。如果是蛔蟲引起的心痛,會有吐水的現象。
甘草瀉心湯(出自《金匱》),治療狐惑病,症狀類似傷寒,患者默默無語、想睡覺、眼睛閉不上、躺下或起來都感到不安。如果病邪侵蝕喉嚨,就稱為「惑」;侵蝕陰部,就稱為「狐」。患者不想吃東西,厭惡食物的氣味,面色時紅、時黑、時白。如果病邪侵蝕上部,則會聲音嘶啞,此方主治。如果病邪侵蝕下部,則會咽喉乾燥,用苦參湯清洗。如果病邪侵蝕肛門,用雄黃熏蒸。
藥材包含:甘草四兩、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
將以上七味藥材加水一斗煎煮至六升,去除藥渣後再次煎煮。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苦參湯(出自《金匱》)
取苦參一升,加水一斗。煎煮至七升,去除藥渣。用藥液薰洗,一天三次。
雄黃(出自《金匱》)
將雄黃單獨磨成粉,用兩塊瓦片蓋住,在肛門處熏蒸。
赤小豆當歸散(出自《金匱》),患者脈搏跳動快,沒有發熱但感到煩躁,默默無語只想睡覺,容易出汗。病發初期三四天,眼睛會紅得像鴿子的眼睛;七八天後,眼眶周圍會發黑。如果還能進食,說明已經化膿,此方主治。
藥材包含:赤小豆三升(浸泡至發芽,曬乾)、當歸。
將以上兩味藥材搗碎成散劑。用米湯送服一勺藥粉,一天服用三次。
治療心痛欲死(出自《外臺》)
將生地黃搗爛取汁,和麵做成涼麵,不加鹽。一次性吃完,蟲就會排出。
蕪荑散,治療蟲咬引起的心痛,如果疼痛劇烈難忍,或者吐出青黃綠色的水沫,或者吐出蟲子,並且發病有時好時壞,可以用此方。
藥材包含:蕪荑、雷丸各半兩,乾漆一兩(搗碎研磨,炒至沒有煙)。
將以上藥材共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水調和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