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噎膈嘔吐方

半夏乾薑散(《金匱》),乾嘔吐逆,吐涎沫,此主之。

半夏,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此治胃寒之吐。

葛根加半夏湯(《傷寒論》),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主之。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大棗(十二枚),半夏(半斤,泡)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橘皮湯(《金匱》),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此湯主之。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此治胃氣不通之吐。

橘皮竹茹湯(《金匱》),噦逆者,此湯主之。

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連湯(《傷寒論》),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主之。

黃連,甘草(炙),乾薑,桂枝(去皮,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斤),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邪氣,寒氣也。故寒熱並用。

昆布丸,治五噎咽塞,食飲不下。

昆布(洗),麥冬,天冬,訶黎勒,木通,大黃,朴硝(各一兩五錢),郁李仁,桂心,百合(各一兩),羚羊角,杏仁,蘇子,射干(各半兩),柴胡,陳皮,檳榔(各二錢五分)

上藥蜜丸桐子大。熱酒下,每服三十丸,不拘時。

關格不通方(《千金翼》)

芒硝,芍藥,杏仁(各四兩),枳實(一兩,炙),大黃(半斤),地黃(二兩)

上藥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理諸噎方

常食干粳米飯,即不噎。

又方(《奇方》),炭末,細羅,丸如彈子大,含少許,細細嚥津即下。

中風客熱噦方(《千金翼》)

竹茹(四兩),生米(五合)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米熟。服之。

嘔噦方(《千金翼》)

蘆根(五兩)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兼服小兒尿一二合,良。

消穀丸(《千金翼》),主數年不能飲食。

小麥櫱,七月七日曲(各一升),乾薑,烏梅(各四兩)

上四味,搗篩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三十丸,其寒在胸中,及反胃翻心皆瘥。

卒噦(《千金翼》)

男噦,女人丁壯氣盛者,噓其肺俞。女子,男子噓之。

廣濟檳榔散(《外臺》),療吐酸水,每食,則變作醋水吐出。

檳榔(十六分),人參(六分),茯苓(八分),橘皮(六分),蓽茇(六分)

白話文:

**半夏乾薑散:**這個方子出自《金匱要略》,主要治療乾嘔、想吐、吐出清稀口水的情況。 藥物組成:半夏、乾薑各等份。 製作方法:將以上兩味藥搗成粉末。每次取一小勺,用一升半的米湯煎煮至七合,一次服下。這個方子是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

**葛根加半夏湯:**這個方子出自《傷寒論》,適用於太陽病和陽明病合併,沒有腹瀉,但有嘔吐的病人。 藥物組成: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用熱水泡過除去黃色汁液,再烘乾)、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過)、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大棗十二枚、半夏半斤(泡過)。 製作方法:以上八味藥,用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至水量減少兩升,撈去上面的泡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濾掉藥渣。溫熱服用一升,蓋上被子,微微出汗即可。

**橘皮湯:**這個方子出自《金匱要略》,主要治療乾嘔、呃逆,如果出現手腳冰冷的,就適合用這個方子。 藥物組成: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製作方法:以上兩味藥,用水七升煮至三升。溫熱服用一升,喝下後很快就能好轉。這個方子是治療胃氣不通暢引起的嘔吐。

**橘皮竹茹湯:**這個方子出自《金匱要略》,主要治療呃逆。 藥物組成: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 製作方法:以上六味藥,用水一斗煮至三升。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黃連湯:**這個方子出自《傷寒論》,適用於傷寒病,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痛,想嘔吐的病人。 藥物組成:黃連、甘草(炙過)、乾薑、桂枝(去皮)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斤、大棗十二枚。 製作方法:以上七味藥,用水一斗煮至六升,濾掉藥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晚上一次。所謂邪氣,指的是寒氣。所以這個方子寒熱藥物並用。

**昆布丸:**這個方子主要治療五種噎病,咽喉堵塞,食物和水都難以下嚥。 藥物組成:昆布(洗淨)、麥冬、天冬、訶黎勒、木通、大黃、朴硝(各一兩五錢),郁李仁、桂心、百合(各一兩),羚羊角、杏仁、蘇子、射干(各半兩),柴胡、陳皮、檳榔(各二錢五分)。 製作方法:以上藥材磨成粉,用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熱酒送服,每次三十丸,不拘時間服用。

**關格不通方:**這個方子出自《千金翼方》,用於治療關格不通。 藥物組成:芒硝、芍藥、杏仁(各四兩),枳實(一兩,炙過),大黃(半斤),地黃(二兩)。 製作方法:以上藥材,用水七升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

千金理諸噎方:《千金方》中治療各種噎病的方子,經常吃乾燥的粳米飯,就能防止噎住。

**又方:**出自《奇方》,將炭磨成細末,過篩,做成如彈子大小的藥丸,含在口中,慢慢嚥口水,就能順利吞下。

**中風客熱噦方:**出自《千金翼方》,用於治療中風導致的熱性呃逆。 藥物組成:竹茹四兩、生米五合。 製作方法:以上兩味藥,用水六升煮米至熟,服用。

**嘔噦方:**出自《千金翼方》,用於治療嘔吐、呃逆。 藥物組成:蘆根五兩。 製作方法:用水五升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同時服用一兩合小孩的尿液,效果更好。

**消穀丸:**出自《千金翼方》,主要治療多年無法進食的情況。 藥物組成:小麥芽、七月七日做的酒麴(各一升),乾薑、烏梅(各四兩)。 製作方法:以上四味藥,搗碎篩成細末,用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酒送服十五丸,每天兩次,可以逐漸增加到三十丸。此方對胸中有寒,以及反胃等症狀都有效。

**卒噦:**出自《千金翼方》,突然出現呃逆的情況。 如果男性呃逆,可以讓身體強壯的女性在男性的肺俞穴處吹氣。如果女性呃逆,可以讓男性在女性的肺俞穴處吹氣。

**廣濟檳榔散:**出自《外臺秘要》,主要治療吐酸水,每次吃飯後就會吐出酸水的情況。 藥物組成:檳榔(十六分),人參(六分),茯苓(八分),橘皮(六分),蓽茇(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