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素問》

《素·熱論篇》: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盛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帝曰:願聞其故。

白話文:

《素問·熱論篇》:黃帝說:現在得熱病的,都是由於受寒而引起的。有的病好了,有的死了,其中那些死掉的,都在六七天之間去世,而那些好的,都是在十天以後。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手太陰肺經是所有陽經的根源。它的脈絡與風府穴相連,所以它是諸陽經氣的主人。人受到寒邪的侵襲,就會得熱病。熱病雖然很嚴重,但還不會死。如果同時受到寒邪和熱邪的侵襲而得病,那肯定會死。黃帝說:希望你講一講其中的緣由。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白話文:

岐伯說:傷寒第一日,巨陽經受邪,所以頭頸疼痛,腰背僵硬。第二日,陽明經受邪,陽明經主導肌肉,其脈絡經過鼻子,連接眼睛,所以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入睡。第三日,少陽經受邪,少陽經主導膽,其脈絡沿着肋骨,連接耳朵,所以胸脅疼痛,耳朵聽力下降。三陽經絡都受到了邪氣侵襲,但尚未進入臟腑,所以只需要發汗就可以治癒。第四日,太陰經受邪,太陰經的脈絡分佈在胃中,連接咽喉,所以腹部脹滿,咽喉乾燥。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陰脈皆連五臟,故曰入臟,非風寒直入臟中也。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

白話文:

第五天,少陰經受到影響,少陰經脈貫通腎臟,連結到肺臟,繫住舌根,因此口乾舌燥而口渴。第六天,厥陰經受到影響,厥陰經脈沿著陰部而連結到肝臟,因此感到煩躁脹滿且陰囊收縮。三陰三陽經脈、五臟六腑都受到病痛,榮衛之氣運行不暢,五臟不通暢,就會死亡。陰脈都連接五臟,所以說「入臟」,並不是風寒直接進入臟腑中。如果沒有同時受到寒氣影響,到第七天,陽明經的病症會減弱,頭痛會稍有好轉。

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

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水熱穴論》: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則生熱也。

白話文:

第八天,陽明病減弱,發熱漸退。第九天,少陽病減弱,耳聾稍有改善。第十天,太陰病減弱,腹脹依舊,但想要進食。第十一天,少陰病減弱,口渴停止,舌頭乾燥減輕,開始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病減弱,小便通暢,小腹略下,大氣排出,病情基本消除。

黃帝問:如何治療?

岐伯回答:根據不同的臟脈對症治療,病情逐日減弱後自行痊癒。發病不到三天的,可以通過排汗治療。

兩感,《素·熱論》: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白話文:

兩感,《素問·熱論》:皇帝問道:「兩感於寒的疾病,其脈象與疾病表現是怎樣的?」岐伯回答說:「兩感於寒的人,如果生病一天,則巨陽經與少陰經同時受病,表現為頭痛、口乾而煩悶。如果生病兩天,則陽明經與太陰經同時受病,表現為腹滿、身熱、不想吃東西、說胡話。如果生病三天,則少陽經與厥陰經同時受病,表現為耳聾、陰囊縮小而厥冷、不能喝水吃飯、神志不清,第六天就會死亡。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盡,故死。兩感則表裡同病。

溫病暑病,《素·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白話文:

黃帝說:五臟已經受傷,六腑閉塞不通,氣血運行不暢,這樣的情況後,三天就會死亡,這是為什麼?岐伯回答: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最長的,它的氣血旺盛,所以人不知道自己生病了。三天後,陽明經的氣血耗盡,所以人就會死亡。如果正邪兩氣同時侵襲人體,那麼表裡都會同時生病。

陰陽交,《素·評熱病論》: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為何?岐伯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

白話文:

陰陽交錯,《素問·評熱病論》中記載:皇帝問道:有發熱出汗的人,但一出身汗又會再次發熱,脈搏急促,出汗並不會退燒,胡言亂語不能吃東西,這是什麼病?

岐伯說:這種病叫做陰陽交錯,交錯,就是死亡的意思。

皇帝說:請詳細說明一下。

岐伯說:人之所以會出汗,都是因為吃了食物,而食物是由精華產生的。現在邪氣在經脈和肌肉中交戰,導致出汗,這說明邪氣已經被逼退,精氣佔了上風。精氣佔了上風,就應該能夠進食,而且不會再次發熱。

復熱者,邪氣也。汗出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白話文:

遺證,《素·熱論》: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盛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素問·熱論》記載:皇帝問道:「熱病痊癒後,有時會遺留後遺症,這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遺留後遺症的人,都是病熱嚴重時還強行進食,所以才會留下後遺症。如果是這種情況,症狀已經減輕,但熱氣仍然殘留,與穀氣交織相薄,兩熱相合,就會留下後遺症。」

皇帝說:「好。治療後遺症該怎麼辦?」岐伯回答:「要看虛實,順應或逆轉病勢,就能痊癒。」

皇帝又問:「熱病應該忌諱什麼?」岐伯說:「熱病剛痊癒,吃肉會復發,多吃會留下後遺症,這些都是應當忌諱的。」

白話文:

《素問·熱論》記載:

黃帝問道:「熱病痊癒之後,有時候會留下後遺症,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留下後遺症的人,都是病熱嚴重時還強行進食,才會留下後遺症。如果是這種情況,症狀已經減輕,但熱氣仍然殘留,與食物的氣交織在一起,兩者相互交融,就會留下後遺症。」

黃帝說:「好。治療後遺症該怎麼辦?」

岐伯回答:「要根據患者是虛是實,順應或逆轉病勢,才能痊癒。」

黃帝又問:「熱病應該忌諱什麼?」

岐伯說:「熱病剛痊癒,吃肉會導致病症復發,吃太多肉還會留下後遺症,這些都是應該忌諱的。」

2. 《難經》

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

白話文:

傷寒的種類繁多,它們的脈象會發生變化嗎?是的。傷寒可以分為五種: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不同的傷寒類型的症狀也不相同。

中風的脈象:陽氣浮動而流利,陰氣濡弱而薄弱。

濕溫的脈象:陽氣濡弱而薄弱,陰氣細小而急促。

傷寒的脈象:陰陽氣都旺盛而急促。

熱病的脈象:陰陽氣都浮動,浮於表面時流利,沉於底部時急促。

溫病的脈象:在各條經絡中運行,無法確定哪條經絡出了問題。

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陽虛陰盛者,風傷衛而汗自泄,寒氣在內而未出也。陽盛陰虛者,身熱汗閉,燥火內結,津液乾枯,陰氣欲竭也。

此以有邪處為虛,無邪處為盛。

白話文:

根據疾病影響的身體經絡,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傷寒時出汗,有的會痊癒,有的會因瀉下而死亡;有的出汗會導致死亡,而瀉下後卻會痊癒。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陽氣虛弱、陰氣過盛者,出汗就會好轉,瀉下則會死;陽氣過盛、陰氣虛弱者,出汗會導致死亡,而瀉下後則會痊癒。陽氣虛弱、陰氣過盛的人,是風邪損傷體表的衛氣導致出汗,同時寒氣滯留於體內未散。陽氣過盛、陰氣虛弱的人,身體發熱、汗孔閉塞,燥熱之氣內結,津液乾枯,陰氣將要耗竭。

3. 《傷寒論》六經脈症

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也。

白話文:

太陽經發生的病症,脈象浮浮的,頭頸疼痛強烈的同時怕冷。寸脈和尺脈都浮浮的,表示太陽經受到病邪侵襲。它的脈象連接著風府穴,所以會頭頸疼痛、腰背強直。發燒、出汗、怕風、脈搏緩慢的,稱之為中風。怕冷、身體疼痛、嘔吐噁心想吐、脈象陰陽兩部都緊繃的,稱之為傷寒。發燒怕冷的是陽經發病,沒有發燒只怕冷的是陰經發病。陽經發病七天後會好,陰經發病六天後會好。因為陽數是七,陰數是六。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惡寒未離太陽。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能臥。陽明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邪氣已離太陽,故不惡寒。陽明脈大。

白話文:

陽明經受風寒,導致口苦咽乾、腹脹、輕微喘息、發熱、惡寒,脈搏浮而緊。但惡寒尚未完全脫離太陽經。

陽明病如果還能進食,稱為中風;如果不能進食,稱為中寒。

脈搏尺脈和寸脈都長的人,是陽明經受病了。

陽明經脈與鼻旁的絡脈相連,所以會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腔乾燥無法入睡。

陽明經外證表現:身體發熱、出汗,不惡寒,反而惡熱。這是因為邪氣已經離開太陽經,所以不惡寒。陽明經脈的脈搏較大。

以上皆陽明之經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此三條皆傳腑之證。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此正陽陽明。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白話文:

上述症狀都屬於陽明經的病症。陽明經包含了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三種。這三種病症都是內臟傳輸給腑的證狀。

太陽陽明:症狀是脾胃緊縮。 少陽陽明:症狀是發汗、利小便後,仍然有胃中燥熱、胃中實熱、大便困難的現象。 正陽陽明:陽明經的病症,表示胃中實熱。陽明經屬於中焦,屬土,是萬物歸宿的地方,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傳遞。陽明病初期雖然怕冷,但兩天後會自行停止,這是陽明病的特徵。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頭痛發熱與太陽同,而脈之弦細獨異。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白話文:

少陽症狀:口苦、喉嚨乾燥、頭暈。

尺脈和寸脈都呈現弦狀,表示少陽受損。

少陽脈絡循著脅部,與耳朵相連,所以胸脅疼痛,耳朵也可能失聰。

少陽中風:兩耳失聰,眼睛發紅,胸中堵塞煩躁,此時不可催吐或瀉下,否則會心悸受驚。

傷寒時脈象弦細,伴有頭痛發熱,屬於少陽。

頭痛發熱與太陽症狀相似,但脈搏弦細是少陽獨有的特徵。

三陽合併症:脈象浮大,上關浮起,想睡覺,閉上眼睛會出汗。

內熱已極。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外熱輕則內熱重。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陰入也。若熱輕而不煩躁,則病欲退矣。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白話文:

體內熱氣已經達到極點。傷寒五六天了,沒有高燒,體表熱度較低,但體內熱度較高。患者煩躁不安,這是因為陽氣衰敗,陰氣入侵所致。如果熱度減退,不煩躁了,那麼病情就要好轉了。傷寒三天,三陽經熱邪已經到了盡頭,三陰經應該受到邪氣侵襲,但患者卻反而能吃東西不嘔吐,這是因為三陰經沒有受到邪氣的侵襲。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同一太陰病,而有沉細浮緩之殊。蓋沉細乃太陰病脈,浮緩乃太陰本脈也。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少陰自利而渴,熱入下焦也。此自利而不渴,寒入中焦也。

白話文:

太陰經出現問題時,會導致腹脹嘔吐、食慾不振、自發性排便增多,偶爾伴有腹痛。脈象細弱無力,既沉且遲的,是太陰經受病了,它的脈絡分佈於胃中,與咽喉相連,所以會腹脹,咽喉乾澀。傷寒時脈象浮起、緩慢,手腳自動溫暖的,是與太陰經有關。同為太陰經病症,但脈象有沉細和浮緩之分。沉細為太陰經病脈,浮緩為太陰經本身的脈象。自發性排便增多但不口渴的,是太陰經的問題,因為臟腑受寒所致。應以溫補治療,服用四逆湯等藥方。少陰經自發性排便增多並口渴的,是熱邪侵入下焦所致。而自發性排便增多但不口渴的,是寒邪侵入中焦所致。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白話文:

少陰病證狀:脈搏微弱細小,只想睡覺。衛氣在陽氣行走時清醒,在陰氣行走時入睡。少陰病,想吐但吐不出來,心煩,只想睡覺。五六天後,腹瀉口渴,屬於少陰病。寸脈和尺脈都沉細,是少陰受病。因為少陰脈貫通腎臟,連接肺臟,繫結舌根,所以口乾舌燥而口渴。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傷寒傳足不傳手經脈。此本陶節庵最為明晰。

白話文:

厥陰經出問題時,症狀包括:口渴消瘦、氣往上衝擊心臟、心臟疼痛發熱、飢餓但不想吃東西、吃了會吐出蛔蟲。用瀉藥治療,但拉肚子不停。手寸脈和手尺脈都微弱緩慢的,這是厥陰經受病的表現。因為厥陰經的脈絡沿著陰器,而且與肝臟相連,所以會出現煩躁、腹脹和睪丸萎縮。厥陰經受風寒,脈象微弱浮動,表示將要痊癒;如果脈象不浮動,表示尚未痊癒。

足太陽脈,起於目內眥,從頸下後項,連風府,行身之後,終於足。其外症頭疼項強,腰脊痛,骨節痛,噁心,發熱惡寒。標病宜發汗,但太多則亡陽,筋惕肉瞤。小便不利者,當利。自利者,不可利。利之引熱入膀胱,其人如狂。不可下,下之為結胸。

白話文:

足太陽經脈,從眼眶內側開始,沿著頸部後方的風府穴,經過背部,最終到達足部。它的外症表現為頭痛、頸部僵硬、腰脊疼痛、關節疼痛、噁心、發熱惡寒。治療時宜發汗,但出汗太多會損傷陽氣,導致肌肉抽搐、眼皮跳動。小便不通暢的人,應該利尿。已經自己利尿的人,不宜再利尿。利尿會引起熱邪進入膀胱,導致患者發狂。不宜瀉下,瀉下會導致胸部脹滿。

足陽明脈,起於鼻頞,絡於目,循面下人迎,入缺盆,下膈,屬胃,行身之前,終於足之厲兌穴。故其症目痛鼻乾,不得眠,頭頞痛,身熱微惡寒。無汗者屬標病,宜解肌。身熱發渴汗出,屬本病,宜清熱解肌。若惡熱自汗,發渴,去衣被,發斑,發黃,發狂,大便秘,腹滿,此正陽明胃腑病也,宜下之。

白話文:

足陽明經脈:

  • 起源於鼻樑兩側,與眼睛相連。
  • 沿著臉部往下,經過人迎穴(鼻翼外側),進入缺盆穴(鎖骨上窩)。
  • 穿過橫膈膜,連接胃部。
  • 沿著身體前側運行,終點在腳上的厲兌穴。

症狀:

  • 眼睛疼痛,鼻子乾燥,失眠。
  • 鼻樑疼痛,身體發熱,微微惡寒。

辨證:

  • 如果沒有汗水,屬於表證,宜發汗解表。
  • 如果身體發熱、口渴、出汗,屬於裡證,宜清熱解表。
  • 如果惡熱自汗、口渴、拋棄衣被、出現斑點、黃疸、狂躁、大便祕結、腹滿,這是正陽明胃腑病,宜瀉下。

足少陽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循角,絡耳中,循胸脅,行身之側,終於足。故頭角痛,目眩,耳聾,脅疼,心下痞,寒熱往來,嘔而口苦,膽熱也。此經無標本,只有小柴胡一湯和解,隨證加減。有三禁,汗之犯太陽,下之犯陽明,利之犯少陰。脈弦數者,是本經症。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發自眼睛銳利的部位,往上經過頭部,沿著額角,與耳中相連,再沿著胸肋和身體兩側,最後到腳。

所以,當頭部、額角疼痛,眼睛眩暈,耳朵聽力下降,肋骨周圍疼痛,心下痞悶,寒熱交替,嘔吐口苦時,通常是膽火過熱所致。

此經沒有固定的一方一法,只有小柴胡湯可以調和解鬱,根據症狀加減用藥。

有三個禁區:出汗會影響太陽經;瀉下會影響陽明經;利尿會影響少陰經。

脈象弦數的人,是本經症候。

足太陰為三陰經首,其脈始於足大指,上行至腹,絡於喉,連舌本,行身之前也。故腹滿自利,咽乾嘔吐。腹滿,邪入脾也。嘔吐,脾氣不和也。自利,挾熱下利也。咽乾,脾脈連喉也。頭不疼,陰脈至頸而還也。身微熱,手足溫,表邪解而傳入里也。身目俱黃,標病,宜平熱。腹滿硬痛,渴而喉干,小便赤,大便難,本病,雖宜下,然當分寒熱施治。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是三條陰經之首,其經脈始於足部大拇指,沿腹向上,與喉部相連,連至舌根,並運行於身體的前部。所以腹脹會自利(腹瀉),咽喉乾燥嘔吐。腹脹是因為邪氣侵入了脾臟;嘔吐是因為脾氣不調和;自利是因為夾帶著熱氣而腹瀉;咽喉乾燥是因為脾經連接喉嚨;頭部不痛是因為陰經到達頸部後又返回;身體微熱,手腳溫暖,是因為表面的邪氣已解,但轉移到了身體內部;身體和眼睛都發黃,是表證,應該清熱;腹脹、腹痛、口渴、咽喉乾燥、小便赤黃、大便困難,是本證,雖然應該瀉下,但需要根據寒熱不同分別治療。

足少陰脈,始於足心,上行貫脊循喉,絡舌本,下注心胸,行身之後也。其病手足乍冷乍溫,身不熱者,標病。二便不通,舌乾口燥者,本病。此經本熱而標寒也。宜急下以存腎水。雖自利,此是飲湯水所致,不可疑為寒也。初病大熱,至此變為厥冷者,是熱深厥亦深也,急下之。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的經脈,起於足心的湧泉穴,向上貫穿脊柱,沿著喉嚨向上,聯絡舌根,向下注於心胸,最後循行於背後。

病症:

  • 手腳忽冷忽熱,身體不發熱:表證。
  • 大小便不通,舌頭乾燥、口乾舌燥:本證。

這是本經真氣過熱,而表證卻表現為寒症。此時應該趕緊瀉下,以保住腎水。即使患者已經自己瀉下,但這可能是飲用了湯水等所致,不應誤以為是寒證。如果患者在發病初期發熱嚴重,後來轉變為手腳冰冷,說明熱氣已深入,厥逆也較深,應緊急瀉下。

至陰又難拘定法,因分直中者寒症,傳經者熱症。大抵六經中,惟此難辨。有直中真陰者,有夾陰中寒者,有夾陰傷寒者,有虛陽伏陰者,有陰極發躁者,有漏底傷寒者。前二症,身不熱,厥冷,全似少陰傳經而冷者。後四症,身熱面赤,又全似陽,大要口燥舌乾,渴而譫語,大便實者,傳經熱症也。

足冷嘔吐,瀉利不渴,或惡寒腹痛者,直中真寒症也。

白話文:

極陰證很難用一定的治療方法,因為分為陽症和熱症。總的來說,六經中,只有極陰證難以辨別。有真的極陰證,有陰虛夾寒證,有陰虛夾傷寒證,有陽虛陰盛證,有陰盛發熱證,有陰虛夾下熱證。前兩種證候,身體不熱,肢冷,完全像少陰寒證。後四種證候,身體發熱、面色潮紅,又完全像陽症,但主要是口乾舌燥,口渴說胡話,大便不通,屬於熱症。

足厥陰脈,始於足大指,上循陰器,抵小腹,循脅,上口唇,與督脈會於顛頂,行身之側也。其證煩懣囊拳,消渴舌卷,譫語,大便不通而頭疼,手足乍冷乍溫者,此是陽經傳來熱邪,本病,宜急下。若發熱惡寒,狀如瘧疾,此是熱邪在經,標病,宜和解。若不嘔,便清,當有大汗至而自愈。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從腳大拇指開始,沿著陰器向上,到達小腹,再沿著肋部,向上到嘴脣,與督脈在頭頂交會,在身體側面運行。

症狀: 心煩意亂、肚子脹、口渴、舌頭捲曲、胡言亂語、大便不通,同時頭疼、手足忽冷忽熱,這是陽經傳來的熱邪,是病因,應該立即瀉下。

如果發燒惡寒,像瘧疾一樣,這是熱邪在經脈中,是症狀,適合和解。

如果沒有嘔吐、大便清稀,將會有大量汗液排出,自行痊癒。

頭疼者,以督脈會於巔頂故也。大抵熱深厥亦深,則舌卷囊縮。肝主筋也。陰寒冷極,亦捲縮,須以口渴不渴,足冷不冷,脈沉實沉細別之。厥陰屬熱者甚多,後人皆指為極寒,概用溫熱,誤人無算。熟讀《傷寒論》自知。

白話文:

頭疼是由於督脈會聚於頭頂。一般來說,陽氣旺盛,陰氣虛弱,就會出現舌頭蜷縮、囊腫。肝臟主司筋骨。如果陰氣寒涼過度,筋骨也會蜷縮。需要根據病人是否口渴、腳是否冰冷,脈搏沉穩或細弱來區分。厥陰屬熱的患者很多,後世的醫家都認為是極度寒冷,普遍使用溫熱方劑,導致很多人被誤診。熟讀《傷寒論》就能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