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1. 卷三
2. 傷寒
3. 《素問》
《素·熱論篇》: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盛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帝曰:願聞其故。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陰脈皆連五臟,故曰入臟,非風寒直入臟中也。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
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
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水熱穴論》: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則生熱也。
兩感,《素·熱論》: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盡,故死。兩感則表裡同病。
溫病暑病,《素·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陰陽交,《素·評熱病論》: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為何?岐伯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
復熱者,邪氣也。汗出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遺證,《素·熱論》: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盛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白話文:
【《素問》】
《素·熱論篇》:黃帝說:現在的熱病,都是屬於傷寒一類的疾病。病人有的痊癒,有的死亡,死亡的大多在發病六到七天之間,而痊癒的通常要十天以上,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巨陽,是所有陽經之首。它的脈絡連接風府,所以掌管著所有陽經的氣。人如果受到寒氣的侵襲,就會產生熱病,即使熱度很高,也不一定會死亡。但如果同時感受兩種寒氣而發病的人,就必定無法避免死亡。黃帝說:我想聽聽其中的原因。
岐伯解釋:受傷寒的第一天,巨陽經會受到影響,因此會出現頭頸痛,腰背僵硬的症狀。第二天,陽明經受到影響,陽明主肌肉,其脈絡經過鼻子,聯繫眼睛,所以會感到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安睡。第三天,少陽經受到影響,少陽主膽,其脈絡沿著側腹,聯繫耳朵,因此會感到胸脅痛和耳鳴。當三條陽經的經絡都受到疾病的影響,但尚未深入臟腑時,可以通過發汗治療。第四天,太陰經受到影響,太陰脈分佈於胃部,聯繫喉嚨,所以會感到腹部脹滿,喉嚨乾燥。
第五天,少陰經受到影響,少陰脈貫穿腎臟,聯繫肺部,連接舌根,所以會感到口乾舌燥並口渴。第六天,厥陰經受到影響,厥陰脈沿著生殖器,聯繫肝臟,所以會感到煩悶,生殖器收縮。當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到疾病的影響,營衛之氣運行不暢,五臟功能受阻,就會導致死亡。陰脈都與五臟相連,所以說疾病進入了臟腑,並不是風寒直接進入臟腑的意思。對於沒有同時感受兩種寒氣的人,到了第七天,巨陽經的病情開始減輕,頭痛也會有所緩解。
第八天,陽明經的病情開始減輕,身體的熱度也會有所下降。第九天,少陽經的病情開始減輕,耳鳴會稍微減輕。第十天,太陰經的病情開始減輕,腹部脹滿會恢復正常,患者開始有飲食慾望。第十一天,少陰經的病情開始減輕,口渴消失,腹部不再脹滿,舌頭不再乾燥,開始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經的病情開始減輕,生殖器恢復正常,小腹略微下垂,所有的大氣都已消散,病情逐日好轉。黃帝問:該如何治療呢?岐伯回答說:治療應當疏通每個臟腑的脈絡,病情自然會逐日減輕。如果病程未超過三天,發汗即可;如果病程已超過三天,則需要進行瀉法。
《水熱穴論》:黃帝說:人受到寒氣侵襲,最終會轉變為熱病,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極寒的情況下,人體會產生熱量來抵禦寒冷。
兩感,《素·熱論》:黃帝問:如果一個人同時受到兩種寒氣的侵襲,他的脈象和病症表現會是什麼樣子?岐伯回答:如果第一天同時受到巨陽和少陰兩條經脈的影響,就會出現頭痛,口乾,煩悶的症狀。第二天,如果同時受到陽明和太陰兩條經脈的影響,就會出現腹部脹滿,身體發熱,不想吃東西,胡言亂語的症狀。第三天,如果同時受到少陽和厥陰兩條經脈的影響,就會出現耳鳴,生殖器收縮,四肢冰冷,無法進食,失去意識,到了第六天就會死亡。
黃帝問:五臟已經受到損傷,六腑無法正常運作,營衛之氣無法流通,在這樣的狀態下,為何三日後才會死亡?岐伯回答: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最長的,其血氣旺盛,所以會失去意識,三日後其氣耗盡,所以會死亡。兩感的病人,表裡同時受到影響。
溫病和暑病,《素·熱論》:所有因傷寒轉變為溫病的病人,如果在夏至前發病,就是溫病;如果在夏至後發病,就是暑病。暑病應當讓病人大量出汗,不要阻止。
陰陽交,《素·評熱病論》:黃帝問:有一種病叫做溫病,病人出汗後體溫又會升高,脈搏急促,出汗並不能降低體溫,病人會出現精神錯亂,無法進食,這種病是什麼?岐伯回答:這種病叫做陰陽交,交就是死亡的預兆。黃帝說:請詳細解釋一下。岐伯回答:人之所以會出汗,都是因為食物攝入,食物是由精氣生成的。現在邪氣和正氣在骨肉之間交戰,如果病人出汗,說明邪氣被擊退,精氣佔優。精氣佔優的話,病人應該能夠進食,並且不會再發燒。
再次發燒,說明邪氣仍然存在。出汗,說明精氣正在流失。如果病人出汗後體溫又會升高,說明邪氣佔優。無法進食,說明精氣無法得到補充。疾病持續存在,病人的生命就會迅速衰竭。根據《熱論》的理論,如果病人出汗後脈搏仍然急促,那麼病人就會死亡。現在病人的脈搏和出汗情況不相符,說明病人無法抵抗疾病,死亡是顯而易見的。精神錯亂,說明病人失去了理智,失去理智的病人會死亡。現在病人身上有三個死亡的徵兆,卻沒有任何生存的跡象,即使病情有所好轉,最終也會死亡。
遺證,《素·熱論》:黃帝問:熱病已經痊癒,但偶爾還會出現一些症狀,這是為什麼?岐伯回答:所有遺留的症狀,都是因為在熱病期間攝入過多的食物,所以才會留下這些症狀。這種情況下,病人的病情已經減輕,但是體內還殘留著一部分熱氣,因為攝入的食物和體內的熱氣相互作用,兩種熱氣結合在一起,所以才會留下這些症狀。黃帝說:你講得很好。那該如何治療這些遺留的症狀呢?岐伯回答:首先判斷病人的虛實,然後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這樣就可以讓病人的症狀完全消失。黃帝問:熱病病人應該避免哪些行為呢?岐伯回答:熱病剛剛好轉的時候,如果病人吃肉,病情可能會再次復發;如果病人吃得太多,可能會留下一些症狀,這是熱病病人應該避免的行為。
4. 《難經》
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
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陽虛陰盛者,風傷衛而汗自泄,寒氣在內而未出也。陽盛陰虛者,身熱汗閉,燥火內結,津液乾枯,陰氣欲竭也。
此以有邪處為虛,無邪處為盛。
白話文:
【《難經》】
傷寒有多少種類,它的脈象會變化嗎?是的。傷寒有五種: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它們所導致的痛苦各有不同。中風的脈象,陽脈浮而且滑,陰脈柔而且弱。濕溫的脈象,陽脈柔而且弱,陰脈細而且急。傷寒的脈象,陰陽兩脈都強盛且緊澀。熱病的脈象,陰陽兩脈都浮,輕按時滑,深按時散而且澀。溫病的脈象,在各條經絡上流動,無法確定是哪條經絡在動。
應根據脈象所在的經絡來治療。傷寒有的出汗後就好了,有的卻在治療後死亡。有的出汗後死亡,有的卻在治療後康復,這是為什麼呢?是這樣的。陽氣虛弱,陰氣過盛的情況下,出汗後可以痊癒,如果用下法治療則會致死。陽氣過盛,陰氣虛弱的情況下,出汗後會死亡,但使用下法治療可以康復。陽氣虛弱,陰氣過盛的情況,是由於風邪傷害了衛氣,使得汗液自行洩出,而寒氣在體內尚未排出。陽氣過盛,陰氣虛弱的情況,是身體發熱,汗腺閉塞,燥火在體內結聚,津液乾枯,陰氣將要耗盡。
這是以有邪氣的地方為虛,無邪氣的地方為實。
5. 《傷寒論》六經脈症
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也。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惡寒未離太陽。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能臥。陽明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邪氣已離太陽,故不惡寒。陽明脈大。
以上皆陽明之經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此三條皆傳腑之證。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此正陽陽明。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頭痛發熱與太陽同,而脈之弦細獨異。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內熱已極。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外熱輕則內熱重。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陰入也。若熱輕而不煩躁,則病欲退矣。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同一太陰病,而有沉細浮緩之殊。蓋沉細乃太陰病脈,浮緩乃太陰本脈也。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少陰自利而渴,熱入下焦也。此自利而不渴,寒入中焦也。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傷寒傳足不傳手經脈。此本陶節庵最為明晰。
足太陽脈,起於目內眥,從頸下後項,連風府,行身之後,終於足。其外症頭疼項強,腰脊痛,骨節痛,噁心,發熱惡寒。標病宜發汗,但太多則亡陽,筋惕肉瞤。小便不利者,當利。自利者,不可利。利之引熱入膀胱,其人如狂。不可下,下之為結胸。
足陽明脈,起於鼻頞,絡於目,循面下人迎,入缺盆,下膈,屬胃,行身之前,終於足之厲兌穴。故其症目痛鼻乾,不得眠,頭頞痛,身熱微惡寒。無汗者屬標病,宜解肌。身熱發渴汗出,屬本病,宜清熱解肌。若惡熱自汗,發渴,去衣被,發斑,發黃,發狂,大便秘,腹滿,此正陽明胃腑病也,宜下之。
足少陽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循角,絡耳中,循胸脅,行身之側,終於足。故頭角痛,目眩,耳聾,脅疼,心下痞,寒熱往來,嘔而口苦,膽熱也。此經無標本,只有小柴胡一湯和解,隨證加減。有三禁,汗之犯太陽,下之犯陽明,利之犯少陰。脈弦數者,是本經症。
足太陰為三陰經首,其脈始於足大指,上行至腹,絡於喉,連舌本,行身之前也。故腹滿自利,咽乾嘔吐。腹滿,邪入脾也。嘔吐,脾氣不和也。自利,挾熱下利也。咽乾,脾脈連喉也。頭不疼,陰脈至頸而還也。身微熱,手足溫,表邪解而傳入里也。身目俱黃,標病,宜平熱。腹滿硬痛,渴而喉干,小便赤,大便難,本病,雖宜下,然當分寒熱施治。
足少陰脈,始於足心,上行貫脊循喉,絡舌本,下注心胸,行身之後也。其病手足乍冷乍溫,身不熱者,標病。二便不通,舌乾口燥者,本病。此經本熱而標寒也。宜急下以存腎水。雖自利,此是飲湯水所致,不可疑為寒也。初病大熱,至此變為厥冷者,是熱深厥亦深也,急下之。
至陰又難拘定法,因分直中者寒症,傳經者熱症。大抵六經中,惟此難辨。有直中真陰者,有夾陰中寒者,有夾陰傷寒者,有虛陽伏陰者,有陰極發躁者,有漏底傷寒者。前二症,身不熱,厥冷,全似少陰傳經而冷者。後四症,身熱面赤,又全似陽,大要口燥舌乾,渴而譫語,大便實者,傳經熱症也。
足冷嘔吐,瀉利不渴,或惡寒腹痛者,直中真寒症也。
足厥陰脈,始於足大指,上循陰器,抵小腹,循脅,上口唇,與督脈會於顛頂,行身之側也。其證煩懣囊拳,消渴舌卷,譫語,大便不通而頭疼,手足乍冷乍溫者,此是陽經傳來熱邪,本病,宜急下。若發熱惡寒,狀如瘧疾,此是熱邪在經,標病,宜和解。若不嘔,便清,當有大汗至而自愈。
頭疼者,以督脈會於巔頂故也。大抵熱深厥亦深,則舌卷囊縮。肝主筋也。陰寒冷極,亦捲縮,須以口渴不渴,足冷不冷,脈沉實沉細別之。厥陰屬熱者甚多,後人皆指為極寒,概用溫熱,誤人無算。熟讀《傷寒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