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艮集 卷三 (21)

回本書目錄

艮集 卷三 (21)

1. 痹痛(附白虎歷節)

按上方,治感寒邪遍身骨節疼痛之劑。

一治因感濕,患白虎歷節風症,遍身抽掣疼痛,足不能履地者,三年百方不效,身體羸瘦,骨立幾死。以木通二兩銼細,長流水煎汁頻服後,一時遍身癢甚,上體發紅斑,隨出隨沒,出汗至腰上,體不痛矣。次日又服,又發斑,出汗至足底,汗乾後,遍身通暢而無痛矣。

按上方,木通乃利濕之藥,濕去則痛除矣。

治兩手臂麻木疼痛。

當歸,川芎,白芷,黃芩(酒炒),黃連(姜炒),蒼朮,羌活,防風,桔梗,南星(姜炒),半夏(姜炒),桂枝,甘草

生薑煎服。

治兩足麻木疼痛。

當歸,白芍,白朮,蒼朮,陳皮,半夏,茯苓,黃柏,牛膝,威靈仙,桃仁,紅花,甘草

生薑煎,入竹瀝服。

一婦人年七十餘,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伸屈,遍身作癢如蟲行,口乾目赤,頭暈痰壅,胸膈不利,小便短赤,夜間殊甚,用六味地黃丸料加山梔子、柴胡。

續斷丸,治寒濕之氣痹滯關節,麻木疼痛。

黃耆(酒炒,一兩),人參(七錢),白朮(去蘆,七錢),白茯苓(去皮,一兩),熟地黃(三兩),山藥(一兩),山茱萸(酒蒸去核,一兩),牡丹皮(一兩),薏苡仁(一兩),續斷(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石斛(一兩),防風(一兩一錢),桂心(一兩),鹿角膠(二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一治中年人濕痰壅滯,經絡不運,兩臂作疼,不能梳洗,及治手足疼痛麻痹,行步艱難,服之即效。

陳皮(鹽水炒,二兩),半夏(二兩,用白礬、牙皂、生薑各一兩,煎湯浸七日),白茯苓(去皮,一兩半),風化硝(一兩三錢),海桐皮(酒洗,一兩),片子薑黃(一兩),木瓜(一兩),薄桂(去皮,五錢),甘草(炙,四錢),白芍(酒炒,二兩),黃耆(鹽水炒,二兩)

上為細末,薑汁、竹瀝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湯送下。

秘傳藥酒方,治男婦風濕相搏,腰膝痛,或因坐臥濕地、雨露所襲,遍身骨節疼痛,風濕腳氣並治。

白芷,桔梗,白芍,川芎,麻黃,茯苓,半夏,肉桂,甘草(各一兩),陳皮,厚朴(薑汁炒),枳殼(麩炒),當歸(各一兩半),蒼朮(米泔浸炒,四兩),牛膝(去蘆,二兩),杜仲(酒炒,一兩),木瓜(一兩半),檳榔(一兩半),烏藥(二兩),防己(一兩),獨活(一兩半)

各銼,以苧布袋盛之,用好酒三斗,用藥袋懸墜於壇內密封固壇口,鍋內煮之一時久,然後取出,過三日後去藥,隨量飲之。渣曬乾為末,酒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酒下。腿膝疼痛加川烏、虎脛骨;腰痛加肉蓯蓉、破故紙、枸杞子。

白話文:

痹痛(附白虎歷節)

以下內容是針對因感受寒邪引起的全身關節疼痛的治療方劑。

有一個治療因感受濕氣而患上白虎歷節風症的案例,患者全身抽痛,雙腳無法著地,經過三年多種治療方法都無效,身體極度消瘦,虛弱得快要死亡。後來用木通二兩切碎,用大量的清水煎煮後頻繁服用。服藥後,患者全身劇癢,上半身出現紅色斑點,時隱時現,並開始出汗,汗液流到腰部時,身體疼痛就減輕了。第二天繼續服藥,再次出現紅斑,出汗到腳底,汗乾後,全身感到通暢,疼痛也消失了。

這個案例說明木通是利濕的藥物,濕氣去除後,疼痛自然就消除了。

治療兩手臂麻木疼痛的藥方:

使用當歸、川芎、白芷、黃芩(用酒炒過)、黃連(用薑炒過)、蒼朮、羌活、防風、桔梗、南星(用薑炒過)、半夏(用薑炒過)、桂枝、甘草。 用生薑煎煮後服用。

治療兩腳麻木疼痛的藥方:

使用當歸、白芍、白朮、蒼朮、陳皮、半夏、茯苓、黃柏、牛膝、威靈仙、桃仁、紅花、甘草。用生薑煎煮後,加入竹瀝服用。

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婦人,全身疼痛,筋骨尤其疼痛,無法伸展彎曲,全身搔癢像有蟲子在爬,口乾眼紅,頭暈痰多,胸悶不適,小便短赤,夜間情況尤其嚴重。用六味地黃丸的配方,再加入山梔子、柴胡來治療。

續斷丸,用於治療寒濕之氣阻滯關節,導致麻木疼痛的症狀。

配方包含:黃耆(用酒炒過,一兩)、人參(七錢)、白朮(去除蘆頭,七錢)、白茯苓(去皮,一兩)、熟地黃(三兩)、山藥(一兩)、山茱萸(用酒蒸過並去除核,一兩)、牡丹皮(一兩)、薏苡仁(一兩)、續斷(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石斛(一兩)、防風(一兩一錢)、桂心(一兩)、鹿角膠(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中年人因濕痰阻滯,導致經絡不暢,兩臂疼痛,無法梳洗,也可以治療手腳疼痛麻痹,行走困難,服用後會有效果。

配方包含:陳皮(用鹽水炒過,二兩)、半夏(二兩,用白礬、牙皂、生薑各一兩,煎湯浸泡七天)、白茯苓(去皮,一兩半)、風化硝(一兩三錢)、海桐皮(用酒洗過,一兩)、片子薑黃(一兩)、木瓜(一兩)、薄桂(去皮,五錢)、甘草(炙烤過,四錢)、白芍(用酒炒過,二兩)、黃耆(用鹽水炒過,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薑汁和竹瀝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

秘傳藥酒方,用於治療男女因風濕相搏,導致腰膝疼痛,或者因久坐潮濕之地、遭受雨露侵襲,導致全身關節疼痛,兼治風濕腳氣。

配方包含:白芷、桔梗、白芍、川芎、麻黃、茯苓、半夏、肉桂、甘草(各一兩),陳皮、厚朴(用薑汁炒過)、枳殼(用麩皮炒過)、當歸(各一兩半),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四兩),牛膝(去除蘆頭,二兩),杜仲(用酒炒過,一兩),木瓜(一兩半),檳榔(一兩半),烏藥(二兩),防己(一兩),獨活(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苧麻布袋裝好,放入三斗好酒中,將藥袋懸掛在酒罈內,密封壇口,在鍋中煮一段時間,然後取出,三天後取出藥袋。可以隨意飲用藥酒。剩下的藥渣曬乾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時用酒送服。腿膝疼痛可以加入川烏、虎脛骨;腰痛可以加入肉蓯蓉、破故紙、枸杞子。